<listing id="vjp15"></listing><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ideo></cite>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menuitem>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var>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cite>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menuitem id="vjp15"><span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span></menuitem>
<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

白蟻引誘滅殺裝置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11072683閱讀:1106來源:國知局
白蟻引誘滅殺裝置的制造方法

本發明屬于消滅有害動物的裝置領域,具體涉及一種誘殺裝置。



背景技術:

白蟻對房屋建筑的破壞,特別是對磚木結構、木結構建筑的破壞尤為嚴重。由于白蟻隱藏在木結構內部,容易破壞或損壞木結構的承重點,往往造成木質結構的房屋突然倒塌。在我國,危害建筑的白蟻種類主要有;家白蟻,散白蟻種堆白蟻等屬。其中,家白蟻屬的種類是破壞建筑物最嚴重的白蟻種類。它的特點是擴散力強,群體大,破壞迅速,在短期內即能造成巨大損失。

專利號為201110419072.6的發明公開了一種白蟻自動監測引誘裝置,包括外層和可由外層內抽出的內層,外層和內層的表壁均設有供白蟻進入的孔隙,外層設有可開啟的外蓋,內層設有內蓋,通孔穿過外蓋和內蓋直通內層,軸心條一端靠近或進入通孔,另一端與引誘條一端直接或間接保持固定,處于形變狀態的彈簧一端固定內蓋,另一端直接或間接固定軸心條,當引誘條斷裂時,受彈簧彈力,軸心條將由通孔穿出,使得判斷區域內是否存在白蟻更加方便,同時,將引誘條替換為藥條更加方便。

該裝置內的設置的引誘條由松木屑(或麥麩)、甘蔗渣、生面粉、厥葉莖、白砂糖壓制而成,其成分均為白蟻喜愛食用物質,該引誘條能夠散發氣味進而吸引白蟻食用該引誘條,引誘條被啃食斷裂后,再打開該裝置的外蓋,將裝置內的引誘條更換為由六伏隆、引誘劑壓制而成誘殺條,該誘殺條能在白蟻食用后能殺滅白蟻,更換完成后再次封閉外蓋,需要不斷的更換誘殺條,且更換的過程中會驚動白蟻,更換的操作也比較繁復;且絕大部分白蟻是在白蟻的巢穴中,但該裝置只能殺死進入裝置內且啃食了誘殺條的白蟻,裝置外的白蟻無法被殺死,會導致白蟻的消滅不徹底。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意在提供一種白蟻引誘滅殺裝置,以擴大白蟻的滅殺范圍。

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的基礎方案如下:一種白蟻引誘滅殺裝置,包括殼體,所述殼體內豎直設置有內筒,內筒的上端與殼體頂端固定連接,內筒下端與殼體底部連接,且內筒下端設有供白蟻進出的出入口,所述殼體與內筒之間設有供白蟻通過的容置空腔;所述殼體上設有若干與容置空腔連通的第一通孔;所述殼體的上端設有開口,該開口處安裝有封裝蓋,封裝蓋上設有第二通孔,封裝蓋上安裝有可轉動的外蓋,外蓋上設有可與第二通孔重合的第三通孔;所述內筒內設有紙袋,紙袋內裝有碎木屑和蟻螨,所述內筒內壁上設有刻度,紙袋的頂端與刻度上的最高線等高。

基礎方案的原理:操作時,在白蟻的出沒處挖一個容納裝置的空腔,將整個裝置豎直放置在空腔內,然后打開裝置的封裝蓋,向內筒內的紙袋中放滿蟻螨和碎木屑,然后將封裝蓋蓋回到裝置上,將整個裝置覆蓋,避免陽光的直射;然后白蟻挖掘通道,從白蟻的巢穴處到達裝置處,白蟻會從殼體上的第一通孔處進入到殼體與內筒形成的容置空腔中,然后白蟻掉落到殼體的底部,白蟻從出入口處進入到內筒內,接觸紙袋,白蟻啃咬紙袋,然后接觸到紙袋中的碎木屑和蟻螨,蟻螨將寄生到白蟻身上,然后白蟻會將部分的碎木屑和紙袋搬回到巢穴中,同時將部分蟻螨轉移到巢穴中,蟻螨寄生在白蟻上,在后寄生的蟻螨在白蟻身上繁殖,1至2周后白蟻死亡;且在此過程中,紙袋的下降量可從內筒上的刻度線處看出,從而可粗略的估算白蟻的量,還可以打開封裝蓋觀察內筒內是否有白蟻;需要對裝置進行通風時,轉動外蓋,使第二通孔和第三通孔重合,重合后裝置內的空氣與裝置外的空氣交換。

基礎方案的優點:1、由于白蟻喜愛使用纖維含量高的食物,所以紙質和碎木屑能有效的吸引白蟻啃咬,進而使紙袋中的蟻螨能夠寄生到白蟻身上,寄生的蟻螨在白蟻身上快速繁殖,在1-2周內讓白蟻死亡;且當白蟻在搬運紙袋中的碎木屑時,會深入到碎木屑中,白蟻會和碎木屑中的蟻螨充分接觸,便于蟻螨寄生在白蟻上;當紙袋被破壞后,紙袋中的蟻螨會從裝置內逃出,從白蟻挖掘的通道中到達白蟻的巢穴,能實現快速的寄生;綜上所述,蟻螨能通過以上兩種方式寄生到白蟻身上,不經能使裝置內的白蟻被蟻螨寄生,還能使白蟻巢穴內的白蟻被蟻螨寄生;2、內筒的內壁上設置有刻度,頂端的刻度與紙袋的頂端對齊,白蟻啃食會先啃食紙袋下端,紙袋下端的碎木屑會減少,進而紙袋在自身重力作用下下降,所以通過觀察紙袋是否下降,進而判斷裝置內是否有白蟻;此外通過觀察紙袋下降的高度,還可粗略的判斷白蟻的數量;3、各個通孔的設置是方便給內筒內的蟻螨通風,保持內筒內具有良好的溫度和濕度,使裝置內的蟻螨能夠保持正常活動兩周,該溫度和濕度能夠保證蟻螨不會死亡。

裝置中的紙袋被白蟻啃食后,白蟻啃食紙袋中的碎木屑時,白蟻會被蟻螨寄生,同時蟻螨也會從白蟻挖掘的通道中到達白蟻的巢穴,對白蟻巢穴內的白蟻進行寄生,所以被寄生的白蟻都會在1-2周內死亡;所以本裝置不僅能滅殺裝置內的白蟻,還能將白蟻巢穴內白蟻殺死,能有效的擴大白蟻的滅殺范圍。

優選方案一:作為基礎方案的優選方案,還包括黑色薄膜,所述封裝蓋和外蓋均為透明材料制成,所述黑色薄膜覆蓋在外蓋和封裝蓋表面,且黑色薄膜的開口處與殼體可拆卸連接。。所述封裝蓋和外蓋均為透明狀態,能通過透明的外蓋和封裝蓋觀察裝置內的狀況;當白蟻被完全殺死后,將黑色薄膜安裝在殼體上,黑色薄膜在陽光下吸收熱,讓裝置內的溫度升高,當溫度到達至50℃及以上時,會將裝置內殘余的蟻螨全部殺死,避免多余的蟻螨殘留在裝置內,使裝置能夠回收再利用。

優選方案二:作為優選方案一的優選方案,還包括除螨儀,所述除螨儀設置在外蓋上,且除螨儀上的除螨口與第三通孔相對設置。除螨儀的除螨口處能射出紫外線,紫外線能殺死位于第三通孔處的蟻螨,防止蟻螨從第三通孔處逃出,避免蟻螨進入到人類生活區,給人類生活造成影響。

優選方案三:作為優選方案二的優選方案,所述內筒上端設有加濕器。通過上述設置,加濕器能使裝置內保持適宜的濕度,讓蟻螨在裝置內正常活動,降低蟻螨的自然死亡率。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白蟻引誘滅殺裝置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的俯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通過具體實施方式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說明書附圖中的附圖標記包括:殼體10、第一通孔101、內筒20、出入口201、刻度202、封裝蓋30、外蓋301、第二通孔302、第三通孔303、螺栓304、除螨儀40、黑色薄膜50、加濕器60、紙袋70。

實施例基本如附圖1和附圖2所示:一種白蟻引誘滅殺裝置,包括殼體10,殼體10內豎直設置有內筒20,內筒20的上端與殼體10上端固定連接,且內筒20下端與殼體10底部連接,且內筒20與殼體10連接處設有供白蟻進出的出入口201,殼體10與內筒20之間設有供白蟻通過的容置空腔;殼體10側壁上設有若干與容置空腔連通的第一通孔101,便于白蟻從第一通孔101處進入到裝置內。

內筒20內設有紙袋70,紙袋70內裝有碎木屑和蟻螨,內筒20內壁上設有刻度202,紙袋70的頂端與刻度202上的最高線等高,可以通過觀察紙袋70是否下降,進而判斷裝置內是否有白蟻;此外通過觀察紙袋70下降的高度,還可粗略的判斷白蟻的數量;內筒20上端設有加濕器60,保證裝置內適宜的濕度,使蟻螨快速繁殖。

殼體10筒的上端設有開口,且開口處安裝有透明塑料制成的封裝蓋30,封裝蓋30上設有第二通孔302;還包括透明塑料制成的外蓋301,外蓋301通過螺栓304安裝在封裝蓋30上,且螺栓304的下端穿過外蓋301與封裝蓋30螺紋連接,螺栓304與外蓋301的連接處為間歇配合,所以外蓋301可繞螺栓304轉動,且外蓋301上設有可與第二通孔302重合的第三通孔303,方便對裝置進行透氣,使裝置內的濕度和溫度均衡,保證蟻螨的快速生長和繁殖。

此外,還包括黑色薄膜50,黑色薄膜50覆蓋外蓋301和封裝蓋30,且黑色薄膜50與殼體10可拆卸連接,使裝置內的溫度快速升高,殺滅多余的蟻螨;還包括除螨儀40,除螨儀40設置在外蓋301上,且除螨儀40的除螨口與第三通孔303相對設置,除螨儀40的除螨口處能射出紫外線,紫外線能殺死位于第三通孔303處的蟻螨,有效的防止蟻螨從第三通孔303處逃出。

本實施例中,操作時,先將裝置上的黑色薄膜50拆卸,然后取下裝置上的除螨儀40、封裝蓋30和外蓋301,取出內筒20內的紙袋70,在紙袋70中裝入足量的蟻螨和碎木屑,將紙袋70完全封裝,然后將裝有蟻螨和碎木屑的紙袋70放回到內筒20中,將除螨儀40、封裝蓋30和外蓋301安裝到裝置上;然后在白蟻的出沒處挖一個容納裝置的空腔,將整個裝置豎直放置在空腔內,將整個裝置覆蓋,避免陽光的直射;然后開啟加濕器60;此時白蟻挖掘通道,從白蟻的巢穴處到達裝置處,然后白蟻會從殼體10上的第一通孔101處進入到殼體10與內筒20形成的容置空腔中,然后白蟻掉落到殼體10的底部,白蟻從出入口201處進入到內筒20內,接觸紙袋70,白蟻啃咬紙袋70,然后接觸到紙袋70中的碎木屑和蟻螨,蟻螨將寄生到白蟻身上,然后白蟻會將部分的碎木屑和紙袋70搬回到巢穴中,同時將部分蟻螨轉移到巢穴中,蟻螨寄生在白蟻上,在一段時間后寄生的蟻螨在白蟻身上繁殖,導致白蟻死亡;且在此過程中,可從透明的封裝蓋30和外蓋301處觀察內筒20內是否有白蟻,還可觀察從刻度202線處看出紙袋70的下降量,從而可粗略的估算白蟻的量;需要對裝置進行通風時,轉動外蓋301,外蓋301繞螺栓304轉動,使第二通孔302和第三通孔303重合,重合后裝置內的空氣與裝置外的空氣交換,同時開啟除螨儀40,避免裝置內的蟻螨從裝置內逃出;當白蟻被完全滅殺后,可將黑色薄膜50安裝到殼體10上,黑色薄膜50被陽光直射并快速吸熱,裝置內的溫度快速上升,溫度到達至50℃及以上時,裝置內的蟻螨被殺死,然后對裝置進行清理即可。

本說明書中所涉及到的蟻螨能攀附在白蟻身上,同時用口器咬住白蟻,靠吸白蟻體內的體液為生并于白蟻身上交配、產卵,蟻螨每天約產10粒卵,卵大約1-2天就能孵化,且新生的蟻螨能在白蟻身上繼續繁殖,導致繁殖速度非常快,所以當白蟻被蟻螨寄生時,會在1-2周內死亡;且單個蟻螨在沒有食物的情況下能夠存活兩周;且將蟻螨放置溫度在40℃以上的環境中放置1-2小時蟻螨就會死亡。

以上所述的僅是本發明的實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體結構和/或特性等常識在此未作過多描述。應當指出,對于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發明結構的前提下,還可以作出若干變形和改進,這些也應該視為本發明的保護范圍,這些都不會影響本發明實施的效果和專利的實用性。本申請要求的保護范圍應當以其權利要求的內容為準,說明書中的具體實施方式等記載可以用于解釋權利要求的內容。

當前第1頁1 2 3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韩国伦理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