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澆灌領域,特別是指一種植物澆灌系統。
背景技術:
花卉等植物種植,其中有一項重要工作:施水;花卉施水有五項基本訴求:
1. 因采用盆栽技術,要求所施的水份必須直達根系;
2. 要求所施的水量必須較為精確,并需保持花場內場地的干燥性;
3. 最佳的施水時間為:日出之前與日落之后;
4. 要求整個片區內的花卉受施的前后時差盡可能小,確保花卉見光前的吃水時長一致;
5. 花卉的施肥大多使用可溶于水的水溶性花肥,施澆肥時不可對花場土地造成污雜,特別重要的是對施肥劑量要求極為精確;
而花卉行業內,目前因條件限制大多只能采用人為操作進行澆灌;
那么,人工操不具備精度上的優勢;而最佳施水時間的限制,造成員工必須于凌晨或深夜進行勞作;甚至無法在規定時間內完成正常的施水工作;并且水資源浪費嚴重和造成土地化肥污染;
目前業內,也有采用地灌或滴灌方式;但因其成本高,適應性差,精度不高,并不好在花卉行業推廣。
技術實現要素:
有鑒于此,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種能夠實現精細澆灌的植物澆灌系統。
所采用的技術方案為:
一種植物澆灌系統,包括車體,所述車體下方設有車輪,所述車體上
方設有橫向懸臂;所述橫向懸臂固定有橫向水流總管,所述橫向懸臂上設有多個間隔排列的與所述橫向水流總管相通的豎向水流支管;橫向水流總管與豎向水流支管通過螺旋管連接,所述橫向水流總管內徑遠大于豎向水流支管內徑。本發明實現多水路同時澆灌,提高澆灌的速度和效率,且可以使每一處的豎向水流支管的水量和水壓都可以較為平均,確保每一株花卉的施澆量一致。
進一步地,所述橫向懸臂上設有用于調整豎向水流支管橫向間距的左右調整機構。
進一步地,所述橫向懸臂上設有用于調整豎向水流支管高度的上下調整機構。
進一步地,植物澆灌系統還包括軌道,所述軌道與所述車輪相適配,使所述車輪在所述軌道上行走。
進一步地,所述水流總管上設有總閥開關,所述豎向水流支管設有支閥開關。
進一步地,所述豎向水流支管上設有用于檢測花盆位置的位置傳感器,所述車體內設有控制系統,所述位置傳感器連接所述控制系統。
進一步地,所述豎向水流支管上設有流量傳感器,所述流量傳感器連接所述控制系統。
進一步地,所述控制系統包括控制電路板,所述控制電路板設有電量檢測單元和充電接口。
進一步地,所述車體放置在一車板上,所述車板四端設有所述車輪;在所述車板上設有一個斜向的條形通孔,所述條形通孔臨近于所述車體。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采用包括車體和車輪的行走小車的優點在于:
1a.可適應大多數原先并未規劃的種植區;即場地適應性強。
1b.可移動,無需如地灌或滴灌方式——需提前規劃場地,以及設備均為固化使用;不要移動不可重復使用;從而不具有地灌或滴灌的缺陷。
1c.靈活性高,同一花卉可隨時適應不同花卉的種植;如,對花卉的盆距的不同可完全適應;而地灌或滴灌方式是固定的,無法適應。
2.采用包括橫向懸臂和多個豎向水流支管的懸臂式水路,優點在于:
2a.實現多水路同時澆灌,提高澆灌的速度和效率。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發明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發明的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性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為一種植物澆灌系統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作為一種具體實施方式的豎向水流支管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發明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發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發明優選的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發明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作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發明保護的范圍。
參見圖1所示,一種植物澆灌系統,包括車體1,車體1下方設有車輪2,形成一個行走小車;車體1上方設有橫向懸臂3,左右對稱展開;橫向懸臂3固定有橫向水流總管(圖2的21),可以在橫向懸臂的外壁上固定(圖1示出了固定套4),也可以在橫向懸臂的內部空腔內固定;橫向懸臂上設有多個間隔排列的與橫向水流總管相通的豎向水流支管5。該“多個”例如可以為10個、20個、30個等等,數量可以依據實際需要設定。圖1中示出了其中的一種總共18個,左右各9個。
本植物澆灌系統采用包括車體和車輪的行走小車的優點在于:
1a.可適應大多數原先并未規劃的種植區;即場地適應性強。
1b.可移動,無需如地灌或滴灌方式——需提前規劃場地,以及設備均為固化使用;不要移動不可重復使用;從而不具有地灌或滴灌的缺陷。
優選地,該橫向懸臂上設有用于調整豎向水流支管橫向間距的左右調整機構和用于調整豎向水流支管高度的上下調整機構。該左右調整機構例如可以為包括橫向軌道和豎向滑板,該豎向滑板可以在橫向軌道上橫向滑動,該豎向滑板固定豎向水流支管,從而實現豎向水流支管橫向間距的左右調整。再例如可以為,包括多節可伸縮的桿,豎向水流支管固定在桿上,多節可伸縮的桿類似于或者參照伸縮傘的支撐桿的結構。
該上下調整機構可以為螺紋調節結構,豎向水流支管螺紋連接于上述的豎向滑板。再例如可以為夾式結構,其為一個夾具6(參見圖1所示)固定在上述的豎向滑板上,夾具可活動夾持豎向水流支管5。
本植物澆灌系統采用包括橫向懸臂和多個豎向水流支管的懸臂式水路,優點在于:
2a.實現多水路同時澆灌,提高澆灌的速度和效率。
2b.豎向水流支管的橫向間距與垂直的高度,均可自由調節,可適應花卉成長的不同生長階段;
2c.橫向懸臂實現了左右下下的自由調節,行走小車實現前后方向上的覆蓋,這樣就實現了三維空間內花卉的全覆蓋;從而完全適應不同種植地,花卉不同生長階段;
橫向懸臂上設有多個間隔排列的與橫向水流總管相通的豎向水流支管5,正常情況下,靠近橫向水流總管入口的豎向水流支管5的出水流量大,而遠離橫向水流總管入口的豎向水流支管5的出水流量小,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本發明在,參見圖2所示橫向水流總管21與豎向水流支管5之間通過螺旋管25連接,且橫向水流總管直徑遠大于螺旋管得直徑,比如橫向水流總管直徑大于螺旋管得直徑于5倍以上。通過這種方式連接橫向水流總管21和豎向水流支管5,可以使每一處的豎向水流支管的水量和水壓都可以較為平均。即該結構采用了水量均壓均流設計,確保每一株花卉的施澆量一致。優選地,植物澆灌系統還包括軌道7,該軌道7與車輪2相適配,使車輪2在該軌道7上行走。采用軌道式行走的優點在于:
3a.農戶在使用本產品時無需對種植區進行土地硬化(平整);減少用戶的使用投入。
3b.提高設備在行走時的可靠性與控制的便捷性。
優選地,水流總管上設有總閥開關,豎向水流支管設有支閥開關。總閥開關可以分為兩個,一個總閥開關控制左邊的豎向水流支管,例如圖1顯示的左邊的9個;另一個總閥開關控制右邊的豎向水流支管,例如圖1顯示的右邊的9個。設置總閥開關和支閥開關的作用在于,可以根據花卉的數量和實際的需要,來選擇性地開啟豎向水流支管的數量。例如只開啟左邊9個的豎向水流支管,或者只開啟左邊的5個的豎向水流支管,其余的關閉。
優選地,豎向水流支管上設有用于檢測花盆位置的位置傳感器,車體內設有控制系統,位置傳感器連接該控制系統。該位置傳感器的作用在于檢測花盆的位置之后,發送信號給控制系統,控制系統使本植物澆灌系統精確停留在澆灌所需的位置上。
優選地,豎向水流支管上設有流量傳感器,流量傳感器連接該控制系統。流量傳感器的作用在于檢測豎向水流支管的水流量,然后發送信號給控制系統,控制系統使本植物澆灌系統精確控制解決施水量的精度問題。
該控制系統可以包括控制電路板,所述控制電路板設有電量檢測單元和充電接口。這樣,電量檢測單元可以使本植物澆灌系統可以實現電量自我檢測。另外,使軌道的末端靠近具有電源的充電座,行走小車順著軌道抵達該電源的充電座上,使充電接口接入充電座上,實現自我充電功能。
優選地,參見圖1所示,車體1放置在一車板8上,該車板8四端設有車輪2;在車板8上設有一個斜向的條形通孔9,條形通孔9臨近于車體1。該條形通孔的作用在于,可以使外部連接的水管從通孔的底端穿過通孔連通水流總管,在工作的過程中,行走小車的移動使水管能夠在此條形通孔的作用下伸縮,使其不會纏繞阻礙車輪的前行或后退。
工作時,行車小車在軌道上運行,位置傳感器和流量傳感器精確控制澆灌的位置和流水量,左右調整機構和上下調整機構可以使施澆的水份直達花卉根系,多個豎向支流水管的多管路同時澆灌,實現短時間內完成大面積施水需求;減少同一片區內不同的花株在光合作用前的吃水時長的差異。
可以選擇地,施澆澆灌完畢后,根據自我檢測的電量,可以退回充電座處自我充電。
根據花卉產地現階段所具備的條件,本發明提供一套由自動化施水小車組成的植物澆灌系統來替代人工操作,實現:
1.采用機械結構解決所施澆的水份直達花卉根系問題;
2.采用傳感器和控制系統來解決施水量的精度問題;
3.采用控制系統可以定時啟動施水小車,實現無人化工作;
4.設計多管道同時澆灌,實現短時間內完成大面積施水需求;減少同一片區內不同的花株在光合作用前的吃水時長的差異;
5.精確的盆位檢測與水路控制,解決施澆精度問題,避免水資源浪費,大大節約淡水資源和減少土地的化肥污染。
本植物澆灌系統從花卉澆灌的問題出發得到該系統,但本植物澆灌系統并非僅僅適用于花卉的澆灌,而是所有需要精細澆灌的場合均可適用。
本植物澆灌系統具有以下優點:
1.高精度;施水完全可量化;有利于花農提升種植品質;
2.無人化,自動化;解放勞動力;
3.效率高,確保不同花株的受施時間差異較小;
4.節約淡水資源,減少化肥污染;
5.農戶使用,投入成本極低;
6.對使用場地改造成本低;且能適應原先并無提前規劃的老場地;
7.場地適就性好,對花期適應性好。
需要說明的是,本發明所述的“左右”“上下”和“前后”是相對于圖1中植物澆灌系統所示的狀態進行的方位說明,或者是該發明使用時慣常擺放的方位或位置關系,僅是為了便于描述本發明和簡化描述,其表示的是相對的方位關系,而不是絕對的方位關系,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裝置或元件必須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構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為對本發明的限制。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根據需要,例如將“左右”和“前后”對換成相應的“前后”和“左右”,其應當是屬于實質相同的內容。此外,術語“第一”、“第二”等僅用于區分描述,而不能理解為指示或暗示相對重要性。
應當理解,雖然本說明書是按照優選的具體實施方式來描述,但并非該優選的具體實施方式里僅包含一個獨立的技術方案。本領域技術人員應當將說明書作為一個整體,各優選方式的技術方案也可以經適當組合,形成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理解的其他實施方式。
上文所列出的一系列的詳細說明僅僅是針對本發明的可行性實施例的具體說明,它們并非用以限制本發明的保護范圍,凡未脫離本發明技藝精神所作的等效實施例或變更均應包含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