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離體殺蟲實驗裝置,屬于藥物研發實驗檢測設備的技術領域,具體地說一種用于離體殺螨滅蚜蟲的實驗架。特別適用于對滅殺螨蚜蟲藥劑進行多組平行藥效檢測的實驗操作。
背景技術:
我們知道,科研人員在開發殺螨滅蚜蟲新型藥物過程中,首先是對螨、蚜蟲進行“離體殺蟲試驗”,再依據“離體殺蟲試驗”的檢測效果有選擇地進行田間或者臨床科學試驗。正因為如此,“離體殺蟲試驗”是研究開發新藥的一項重要的基礎性工作,在“離體殺蟲試驗”中對實驗數據檢測的準確性對開發新型殺蟲劑的后續科研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引導作用。據了解:在現行藥物研發行業進行“離體殺蟲試驗”時大都是采用傳統的“平皿放置法”,它是將供試的螨蟲或蚜蟲等量放于一組平皿內,放置于標準培養箱內在一定溫度濕度的相同環境中進行培養,再有目的地選擇施用藥物并觀察檢測用藥后的藥效。在用藥物處理后每間隔一定時間(例如:間隔時間可為0.5小時,或1小時,或1.5小時,或2小時,或2.5小時,或4小時,或8小時等)取出平皿,在顯微鏡下逐個檢測計算每個平皿內供試螨或蚜蟲的存活數量、死亡數量,作好多組檢測數據的統計記錄供對比分析用,進而獲得對螨蟲或蚜蟲一組藥效的統計數據以及對一組藥物的敏感度排序,可為后續田間試驗或者臨床科學試驗提供有效的技術支持。但是,我們在長期從事殺螨滅蚜蟲的新藥研發過程中也發現,目前進行“離體殺蟲試驗”的實驗裝置在實際操作中存在如下使用缺陷:1.向培養箱內擱放和取出一組平皿的操作較為麻煩,特別是做多組平行試驗時,需要大量的平皿來進行離體殺蟲試驗,逐個擱放或取出一組平皿的操作極為不便并且占用實驗時間較長;2.從培養箱內一個一個地逐個取出平皿進行觀察檢測時,由于各個平皿的取出時間不是完全相同并且先后間隔時間也有長有短,對一組平皿而言,每個離體試驗樣本的實際培養時間也不完全相等,這會增大實驗誤差進而影響實驗數據檢測的準確性;3.在逐個取出一組平皿時要頻繁開啟培養箱,也會影響培養箱內統一的溫濕度標準指標。這是現行離體殺蟲實驗裝置還需要進一步改進和完善的技術課題,本實用新型正是想要解決這個問題。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旨在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之處而提出一種用于離體殺螨滅蚜蟲的實驗架,它能擱置較多數量的試驗樣本并整體放入培養箱內進行多組平行試驗,也能整體取出實驗架對每個試驗樣本進行檢測,能確保每個試驗樣本的培養時間和溫濕度環境條件完全相同,對提高離體殺蟲試驗的準確性具有非常明顯的技術效果。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按照如下技術方案來實現的:
本實用新型提出的一種用于離體殺螨滅蚜蟲的實驗架,它包括支承框架、貯水箱、支承螺桿和配裝于支承螺桿的一組實驗皿擱置板,貯水箱安裝于支承框架底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承螺桿固定連接安裝于貯水箱中央位置,支承螺桿設置定位槽,在實驗皿擱置板的中心孔處設置有與定位槽相適配的凸鍵,一組實驗皿擱置板由上壓緊螺母、下定位螺母夾緊固定配裝于支承螺桿。其顯著的結構特點是:在支承螺桿上由上壓緊螺母、下定位螺母夾緊固定配裝一組可調節間距的實驗皿擱置板,它能根據需要增加實驗皿擱置板的架層數量,滿足擱放較多實驗樣本進行多組離體殺蟲平行試驗的檢測要求,它能將實驗架整體放入培養箱內進行離體殺蟲試驗,也能從培養箱內整體取出實驗架對單個樣本進行檢測操作,可保證每個樣本在培養存取時間、溫濕度環境指標均處于完全相同的條件中進行試驗,它對減小離體殺蟲試驗誤差、提高檢測數據的準確可靠性具有顯著的技術效果。
本實用新型還具有如下技術特征:
在貯水箱上配裝有蓋板,在蓋板設置一組調濕蒸發孔。這種結構設計能方便地采用遮蓋部分調濕蒸發孔的方式來調節濕度改善培養環境,對提高離體殺蟲試驗效果也有一定作用。
在貯水箱內設置有加水槽,在加水槽底部配裝有濾網。這種結構設計能有效濾除補充水中的雜質,對改善貯水箱內清潔狀況和水份蒸發質量有一定作用。
在實驗皿擱置板的周邊設置有防滑凸緣。這種結構設計能有效防止實驗平皿在實驗皿擱置板上發生滑落現象。
在支承框架的橫桿上連接設置有頂板,在頂板上配裝有加固支承螺桿的螺栓。這種結構設計對增強支承螺桿的穩定性能有一定作用。
在支承框架上固定安裝有溫濕度兩用儀。這種設計特別方便于實驗人員通過培養箱的透明門適時觀察箱內培養溫度和濕度指標的變化情況。
本實用新型具有如下優點:
本實用新型首創了一種能擱置較多數量試驗樣本并能整體放入培養箱內進行離體殺蟲試驗的實驗架裝置,它是采用可調節間距的上壓緊螺母、下定位螺母將一組實驗皿擱置板夾緊配裝于支承螺桿上,可增加一組實驗皿擱置板的架層數量來滿足多組離體殺蟲平行試驗的檢測要求,在檢測時,可從培養箱內整體取出實驗架后再對單個樣本逐個進行檢測操作,能證保每個試驗樣本的培養存取時間、溫濕度環境指標均是處于完全相同條件中進行試驗。本實用新型具有結構簡捷、生產成本低、操作使用方便、節省實驗時間、減小離體殺蟲試驗誤差、提高檢測數據準確可靠性的突出優點,有很好的推廣應用前景。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也作摘要附圖。
圖2是圖1的A—A視圖,展示實驗皿擱置板由上壓緊螺母夾緊固定安裝于支承螺桿上的結構示意圖,同時展示在實驗皿擱置板上放置實驗平皿的位置示意圖。
圖3是在貯水箱的蓋板上設置一組調濕蒸發孔的位置結構示意圖。
圖4是圖1的K向視圖,展示支承框架的橫桿連接于頂板的結構示意圖。
圖5是圖1的B—B視圖(放大),展示在支承螺桿上設置定位槽的結構示意圖。
圖6是在實驗皿擱置板的中心孔處設置凸鍵的結構示意圖。
附圖中的標記說明:
1為溫濕度兩用儀,2為橫桿,3為螺栓,4為實驗平皿,5為防滑凸緣,6為支承框架,7為實驗皿擱置板,8為支承螺桿,9為提手,10為蓋板,11為調濕蒸發孔,12為貯水箱,13為濾網,14為加水槽,15為下定位螺母,16為上壓緊螺母,17為墊圈,18為頂板,19為定位槽,20為凸鍵。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進一步描述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
本實用新型提出的一種用于離體殺螨滅蚜蟲的實驗架,它主要由支承框架6、貯水箱12、支承螺桿8和配裝于支承螺桿8的上壓緊螺母16、下定位螺母15、墊圈17和一組實驗皿擱置板7構成,在支承框架6上固定連接安裝有溫濕度兩用儀1,所述的貯水箱12固定安裝于支承框架6的底部位置,在貯水箱12內設置有加水槽14,在加水槽14底部配裝有濾網13,在貯水箱12的上口配裝有蓋板10,在蓋板10上設置有一組調濕蒸發孔11,在蓋板10上配裝有提手9,可方便于取出蓋板10的操作,所述的支承螺桿8固定連接安裝于貯水箱12中央位置,在支承框架6的橫桿2上連接設置有頂板18,在頂板18配裝有連接加固支承螺桿8的螺栓3。在支承螺桿8上設置有定位槽19,在實驗皿擱置板7中心孔處設置有與定位槽19相適配的凸鍵20,一組實驗皿擱置板7的凸鍵20滑配于支承螺桿8的定位槽19內,一組實驗皿擱置板7由上壓緊螺母16、下定位螺母15上下夾緊固定配裝于支承螺桿8上,在實驗皿擱置板7的周邊設置有防滑凸緣5,能有效防止放有樣本的實驗平皿4在實驗皿擱置板7上發生滑落現象。它是按如下方式進行安裝和實驗操作的:首先根據離體殺蟲平行試驗的技術要求,確定供試樣本的數量和需要在支承螺桿8上配裝一組實驗皿擱置板7的架層數量,將一組下定位螺母15、墊圈17、實驗皿擱置板7、上壓緊螺母16依次配裝于支承螺桿8上,將實驗皿擱置板7的凸鍵20滑配于支承螺桿8的定位槽19內,即可使實驗皿擱置板7只能沿支承螺桿8上下移動而不能繞支承螺桿8轉動,再按一定間距逐個擰緊下定位螺母15、上壓緊螺母16,由上壓緊螺母16、下定位螺母15將一組實驗皿擱置板7按等間距夾緊固定配裝于支承螺桿8上,再將螺栓3穿過頂板18的中心孔旋入支承螺桿8頂端的螺孔內,可對支承螺桿8起到一定的加固作用。再將供試的螨蟲或蚜蟲等量放置于一組實驗平皿4,有目的地選擇用藥后平穩擱放于一組實驗皿擱置板7上,再將實驗架整體放入培養箱內,按試驗規程操作培養箱即可進行離體殺蟲試驗。根據“多組離體殺蟲平行試驗”操作規程的技術要求,在用藥處理后間隔一定時間(例如:間隔時間可為0.5小時,或1小時,或1.5小時,或2小時,或2.5小時,或4小時,或8小時等)將實驗架整體取出,在顯微鏡下對一組實驗平皿4逐個檢測并計算每個樣本供試螨或蚜蟲的存活數量、死亡數量,作好多組檢測數據的統計記錄供對比分析用,進而獲得螨蟲或蚜蟲對一組藥效的統計數據以及對一組藥物的敏感度排序,可為后續田間試驗或者臨床試驗提供具有科學實驗依據的技術支持,這對新型殺蟲劑的后續研發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導作用。至此,即可完美地實現本實用新型的發明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