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甲魚生態環境養殖池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甲魚生態環境養殖池,所述水池內壁的中部設有凸塊,所述凸塊的上端活動連接濾板,所述水池的底部設有出氣管,所述出氣管的上端均套設有防護罩,所述出氣管的下端與分進氣管連接,所述分進氣管貫穿養殖池右側壁與總進氣管連接,所述總進氣管與氣泵連接,每兩行所述出氣管之間設有凹槽,所述凹槽內側底部設有污水進口管,所述污水進口管的上端與凹槽底部在同一水平面,污水進口管的下端與分污水管連接,分污水管貫穿養殖池左側壁與總污水管連接,總污水管上端設有開關。該甲魚生態環境養殖池,結構簡單,排污能力強,能夠保持水質清新,溶氧充足,完全達到甲魚生長對環境的要求。
【專利說明】
一種甲魚生態環境養殖池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養殖池,具體為一種甲魚生態環境養殖池。
【背景技術】
[0002]甲魚又稱水魚、團魚和王八等,卵生爬行動物,水陸兩棲生活,鱉肉味鮮美、營養豐富,有清熱養陰,平肝熄風,軟堅散結的效果,鱉不僅是餐桌上的美味佳肴,而且是一種用途很廣的滋補藥品。甲魚喜歡環境安靜、喜陽怕風、喜潔怕臟、喜歡離水源近而無污染的地方,甲魚雖用肺呼吸,但大部分時間生活在水中,因而水質好壞對甲魚生長十分重要,養殖池需要保持水質清新,溶氧充足,為此,我們提出一種甲魚生態環境養殖池。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甲魚生態環境養殖池,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
[0004]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甲魚生態環境養殖池,包括養殖池,所述養殖池的內側設有隔臺和水池,所述隔臺位于養殖池內側底部,所述隔臺的上端設有沙土層,所述水池位于遠離隔臺的養殖池內側,所述水池內壁的中部設有凸塊,所述凸塊的上端活動連接濾板,所述水池的底部設有出氣管,所述出氣管的上端均套設有防護罩,所述出氣管的下端與分進氣管連接,所述分進氣管貫穿養殖池右側壁與總進氣管連接,所述總進氣管與氣栗連接,每兩行所述出氣管之間設有凹槽,所述凹槽內側底部設有污水進口管,所述污水進口管的上端與凹槽底部在同一水平面,所述污水進口管的下端與分污水管連接,所述分污水管貫穿養殖池左側壁與總污水管連接,所述總污水管上端設有開關。
[0005]優選的,所述養殖池內壁的凸塊在同一水平面上。
[0006]優選的,所述出氣管呈矩陣排列,具體為四行七列。
[0007]優選的,所述污水進口管呈矩陣排列,具體為三行七列。
[0008]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過在養殖池的內側建隔臺,隔臺的上端鋪設沙土層,沙土層是提供甲魚曬背和攝食之用,隔臺旁邊設有的水池內設有濾板,濾板可將養殖池產生的大型廢物和小型廢物分開,大型廢物直接將濾板取出清洗替換即可,小型廢物沿凹槽內側底部的污水進口管排出即可,呈矩陣排列的污水進口管使得水池的排污更徹底,不需要排污時,將開關關閉即可,通過氣栗向水池內充氧氣,呈矩陣排列的出氣管使得水的溶氧量更大,該甲魚生態環境養殖池,結構簡單,排污能力強,能夠保持水質清新,溶氧充足,完全達到甲魚生長對環境的要求。
【附圖說明】
[0009]圖1為本實用新型結構主視圖;
[0010]圖2為本實用新型結構俯視圖;
[0011 ]圖3為本實用新型結構側剖視圖。
[0012]圖中:養殖池(1)、隔臺(2)、沙土層(3)、水池(4)、濾板(5)、凸塊(6)、氣栗(7)、總進氣管(8)、分進氣管(9)、出氣管(10)、防護罩(11)、分污水管(12)、污水進口管(13)、凹槽(14)、總污水管(15)、開關(16)。
【具體實施方式】
[0013]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0014]請參閱圖1-3,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技術方案:一種甲魚生態環境養殖池,包括養殖池I,養殖池I的內側設有隔臺2和水池4,隔臺2位于養殖池I內側底部,隔臺2的上端設有沙土層3,水池4位于遠離隔臺2的養殖池I內側,水池4內壁的中部設有凸塊6,養殖池I內壁的凸塊6在同一水平面上,凸塊6的上端活動連接濾板5。
[0015]水池4的底部設有出氣管10,出氣管10呈矩陣排列,具體為四行七列,出氣管10的上端均套設有防護罩11,出氣管10的下端與分進氣管9連接,分進氣管9貫穿養殖池I右側壁與總進氣管8連接,總進氣管8與氣栗7連接,每兩行出氣管10之間設有凹槽14,凹槽14內側底部設有污水進口管13,污水進口管13呈矩陣排列,具體為三行七列,污水進口管13的上端與凹槽14底部在同一水平面,污水進口管13的下端與分污水管12連接,分污水管12貫穿養殖池I左側壁與總污水管15連接,總污水管15上端設有開關16。
[0016]通過在養殖池I的內側建隔臺2,隔臺2的上端鋪設沙土層3,沙土層3是提供甲魚曬背和攝食之用,隔臺2旁邊設有的水池4內設有濾板5,濾板5可將養殖池I產生的大型廢物和小型廢物分開,大型廢物直接將濾板5取出清洗替換即可,小型廢物沿凹槽14內側底部的污水進口管13排出即可,呈矩陣排列的污水進口管13使得水池4的排污更徹底,不需要排污時,將開關16關閉即可,通過氣栗7向水池4內充氧氣,呈矩陣排列的出氣管10使得水的溶氧量更大,該甲魚生態環境養殖池,結構簡單,排污能力強,能夠保持水質清新,溶氧充足,完全達到甲魚生長對環境的要求。
[0017]盡管已經示出和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況下可以對這些實施例進行多種變化、修改、替換和變型,本實用新型的范圍由所附權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主權項】
1.一種甲魚生態環境養殖池,包括養殖池(I),其特征在于:所述養殖池(I)的內側設有隔臺(2)和水池(4),所述隔臺(2)位于養殖池(I)內側底部,所述隔臺(2)的上端設有沙土層(3),所述水池(4)位于遠離隔臺(2)的養殖池(I)內側,所述水池(4)內壁的中部設有凸塊(6),所述凸塊(6)的上端活動連接濾板(5),所述水池(4)的底部設有出氣管(10),所述出氣管(10)的上端均套設有防護罩(11),所述出氣管(10)的下端與分進氣管(9)連接,所述分進氣管(9)貫穿養殖池(I)右側壁與總進氣管(8)連接,所述總進氣管(8)與氣栗(7)連接,每兩行所述出氣管(10)之間設有凹槽(14),所述凹槽(14)內側底部設有污水進口管(13),所述污水進口管(13)的上端與凹槽(14)底部在同一水平面,所述污水進口管(13)的下端與分污水管(12)連接,所述分污水管(12)貫穿養殖池(I)左側壁與總污水管(15)連接,所述總污水管(15)上端設有開關(16)。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甲魚生態環境養殖池,其特征在于:所述養殖池(I)內壁的凸塊(6)在同一水平面上。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甲魚生態環境養殖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氣管(10)呈矩陣排列,具體為四行七列。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甲魚生態環境養殖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水進口管(13)呈矩陣排列,具體為三行七列。
【文檔編號】A01K63/00GK205695057SQ201620606528
【公開日】2016年11月23日
【申請日】2016年6月18日
【發明人】張紅利, 蘆艷龍
【申請人】山西大同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