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電機防護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電機防過轉控制裝置以及激光驅鳥器。
背景技術:
激光驅鳥器作為一款驅鳥效果明顯的驅鳥裝置,可以用到機場等鳥類聚集容易發生事故的場所。
但是現有的激光驅鳥器在運行過程中容易出現水平電機轉動卡死或者過轉等現象,這就會直接導致激光驅鳥器停機或卡死,不僅會造成設備的損壞,還會造成驅鳥工作的停滯,容易產生安全隱患。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解決激光驅鳥器中水平電機卡死或過轉的問題。
為了實現上述技術目的,本申請提供了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電機防過轉控制裝置,包括控制器、轉軸、金屬塊以及第一金屬傳感器、第二金屬傳感器和第三金屬傳感器;
所述轉軸,用于設置在電機的輸出端,通過所述電機驅動轉動;
所述金屬塊通過連桿與所述轉軸固定連接,與所述轉軸同步轉動;
所述第一金屬傳感器、所述第二金屬傳感器和所述第三金屬傳感器依次順時針設置在所述金屬塊運行軌跡的外沿;
當所述金屬塊轉動到所述第一金屬傳感器、所述第二金屬傳感器或所述第三金屬傳感器的探測區域,所述第一金屬傳感器、所述第二金屬傳感器或所述第三金屬傳感器向所述控制器發送到達信號。
進一步的,在一個實施例中,所述電機防過轉控制裝置還包括第四金屬傳感器和第五金屬傳感器;
所述第四金屬傳感器位于所述第一金屬傳感器逆時針方向的下方位,所述第五金屬傳感器位于所述第三金屬傳感器順時針方向的下方位;
當所述金屬塊轉動到所述第四金屬傳感器或所述第五金屬傳感器的探測區域,所述第四金屬傳感器或所述第五金屬傳感器向所述控制器發送到達信號。
一種激光驅鳥器,包括所述的電機防過轉控制裝置;
所述轉軸套設在所述激光驅鳥器的水平電機輸出端。
在上述技術方案中,激光驅鳥器中用于控制水平方向的激光發射器的水平電機上可安裝所述電機防過轉控制裝置,將所述轉軸安裝在所述水平電機的輸出端,使所述轉軸通過所述水平電機的驅動而轉動,同時帶動所述金屬塊同步轉動,當電機按照預設的水平方向的所述掃描軌跡轉動時,所述金屬塊會隨之靠近所述第一金屬傳感器、所述第二金屬傳感器和所述第三金屬傳感器,將所述掃描軌跡所對應的所述金屬塊的轉動范圍設定在能夠往復運動于所述第二金屬傳感器與所述第三金屬傳感器之間,且所述金屬塊還能夠沿逆時針到達所述第二金屬傳感器以所述預設轉速轉動所述預設時間t的距離,這是水平電機正常的轉動范圍;當所述水平電機按所述掃描軌跡正常運轉時,金屬塊順時針到達第三金屬傳感器的探測區域,第三金屬傳感器會發送到達信號給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則控制所述水平電機,逆時針運行至所述第二傳金屬感器,當所述金屬塊到達所述第二傳金屬感器,繼續沿逆時針以所述預設轉速轉動所述預設時間t則反轉,這是第一層保護,能夠保證水平電機在正常的轉動范圍內進行旋轉,防止過轉;當水平電機轉動的范圍超過所述水平電機正常的轉動范圍時,使所述金屬塊過轉到達所述第一金屬傳感器的探測區域,所述第一金屬傳感器的探測區域會發送到達信號至控制器,控制器會控制水平電機反轉至零點,進行新一周期的轉動,這是第二層保護,水平電機超過正常的轉動范圍時進行強制反轉,使其到達水平電機正常的轉動范圍;當水平電機轉動的范圍超過所述水平電機正常的轉動范圍時,使所述金屬塊過轉到達所述第四金屬傳感器或所述第五金屬傳感器的探測區域時,控制器會控制水平電機馬上停止轉動,這是第三層保護,當水平電機過轉至危險的轉動范圍,會促使水平電機停止轉動以對激光驅鳥器進行維修。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申請所述的電機防過轉控制裝置結構示意圖一;
圖2為本申請所述的電機防過轉控制裝置結構示意圖二;
圖3為本申請所述的電機防過轉控制裝置結構示意圖三;
圖4為本申請所述的電機防過轉控制裝置結構示意圖四。
具體實施方式
本實用新型的核心是解決激光驅鳥器中水平電機卡死或過轉的問題。
為了使本技術領域的人員更好地理解本實用新型方案,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
請參考圖1、圖2、圖3和圖4,在一種具體的實施方式中,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電機防過轉控制裝置,包括控制器(未示出)、轉軸6、金屬塊7以及第一金屬傳感器1、第二金屬傳感器2和第三金屬傳感器3;所述轉軸6,用于設置在電機的輸出端,通過所述電機驅動轉動;所述金屬塊7通過連桿8與所述轉軸6固定連接,與所述轉軸6同步轉動;所述第一金屬傳感器1、所述第二金屬傳感器2和所述第三金屬傳感器3依次順時針設置在所述金屬塊7運行軌跡(71,72,73,74)的外沿;所述運行軌跡(71,72,73,74)即以所述轉軸6為旋轉中心,以所述連桿8的長度為半徑的弧線;參考如圖1、圖2、圖3或圖4所示,其中,如圖1、圖2、圖3或圖4所示的運行軌跡(71,72,73,74)是金屬塊7在不同狀態下的運行實際軌跡,金屬塊7設置在運行軌跡(71,72,73,74)的外沿是因為第一金屬傳感器1、第二金屬傳感器2、第三金屬傳感器3、第四金屬傳感器4和第五金屬傳感器5采用非接觸檢測,避免了金屬塊7對自身和對第一金屬傳感器1、第二金屬傳感器2、第三金屬傳感器3、第四金屬傳感器4和第五金屬傳感器5的損壞;這樣當金屬塊7按照運行軌跡(71,72,73,74)轉動,當金屬塊7到達了第一金屬傳感器1、第二金屬傳感器2、第三金屬傳感器3、第四金屬傳感器4和第五金屬傳感器5的探測區域,即可被探測到,進而能夠判斷出水平電機的轉動范圍是否超過水平電機正常的轉動范圍。
當所述金屬塊7轉動到所述第一金屬傳感器1、所述第二金屬傳感器2或所述第三金屬傳感器3的探測區域,所述第一金屬傳感器1、所述第二金屬傳感器2或所述第三金屬傳感器3向所述控制器發送到達信號。
進一步的,所述電機防過轉控制裝置還包括第四金屬傳感器4和第五金屬傳感器5;所述第四金屬傳感器4位于所述第一金屬傳感器1逆時針方向的下方位,所述第五金屬傳感器5位于所述第三金屬傳感器3順時針方向的下方位,所述第四金屬傳感器4和所述第五金屬傳感器5的位置可由圖1所示;當所述金屬塊7轉動到所述第四金屬傳感器4或所述第五金屬傳感器5的探測區域,所述第四金屬傳感器4或所述第五金屬傳感器5向所述控制器發送到達信號。
其中,所述控制器可為電機防過轉控制裝置中單獨設置的控制器,也可以采用相配套的激光驅鳥器的內置控制器,其目的是通過接收第一金屬傳感器1、第二金屬傳感器2、第三金屬傳感器3、第四金屬傳感器4和第五金屬傳感器5發送的到達信號后,對水平電機進行轉動控制,任何未經過創造性的技術方案均包含在本申請的技術方案內。
而在對電機防過轉控制裝置進行實際使用過程中,需要進行如下步驟的控制:
設定零點位置0,所述金屬塊轉動至零點位置;這樣可以使水平電機以一個基準位置開始旋轉,當旋轉完一個周期再回到零點位置,進行下一周期的旋轉;
所述轉軸6與所述金屬塊7通過電機驅動按預設掃描軌跡同步轉動;所述按預設掃描軌跡同步轉動包括:
所述轉軸與所述金屬塊7通過電機驅動在所述第一金屬傳感器1與所述第三金屬傳感器3之間做往復運動。
所述預設掃描軌跡可根據實際情況設定,其掃描軌跡相對應的即是水平電機的轉動范圍,同樣也是金屬塊7的轉動范圍,隨著預設掃描軌跡的不同,相對應的水平電機或金屬塊7的轉動范圍也會隨之改變;進一步的,所述零點位置0位于距離所述第二金屬傳感器2的預設距離內。本申請的技術方案中優選將零點位置0設置在第二金屬傳感器2與第三金屬傳感器3之間,且在靠近第二金屬傳感器2處;所述預設距離可根據實際情況設定,任何未經創造性獲得的技術方案均包含在本申請的技術方案內。
當所述金屬塊7沿逆時針方向轉動至所述第二金屬傳感器2的探測區域,所述第二金屬傳感器2向所述控制器發送到達信號;
所述控制器接收到所述第二金屬傳感器2發送的到達信號時控制電機減速至預設轉速,并以所述預設轉速轉動預定時間t后返回至所述零點位置0。進一步的,所述金屬塊7以所述預設轉速從第二金屬傳感器2的探測區域轉動至所述第一金屬傳感器1的探測區域的時間為T;其中,t < T。
根據預設掃描軌跡的設定,將水平電機正常的轉動范圍控制在能夠往復運動于所述第二金屬傳感器2與所述第三金屬傳感器3之間,且所述金屬塊7還能夠沿逆時針到達所述第二金屬傳感器2后,再以所述預設轉速轉動所述預設時間t的距離,在這個轉動范圍內屬于水平電機正常的轉動范圍,由于t < T,則可防止金屬塊7轉動至第一金屬傳感器1的探測區域;可如圖1中所述的運行軌跡71所表示的范圍,即是水平電機正常的轉動范圍;其中,所述預設轉速以及所述預設時間t可根據實際情況調整,目的是使金屬塊7轉動沿逆時針方向轉動至第二金屬傳感器2時,能夠控制水平電機的速度,使其不過轉,當到達第二金屬傳感器2后再以所述預設轉速轉動所述預設時間t的距離,使水平電機處于正常的轉動范圍,這屬于第一層保護;而正常的轉動范圍可根據實際情況和水平電機的具體情況而定,任何沒經過創造性獲得的技術方案均包含在本申請所述的技術方案內。
進一步的,在上述所述的第一層保護失效時,未能夠有效的將水平電機控制在正常的轉動范圍內,如圖2所示的運行軌跡72所表示的范圍即表示水平電機超過了正常的轉動范圍,當所述金屬塊7沿逆時針方向轉動至所述第一金屬傳感器1的探測區域,所述第一金屬傳感器1向所述控制器發送到達信號;所述控制器接收到所述第一金屬傳感器發送的到達信號時控制電機反轉,使金屬塊7轉動至零點位置。這樣就可以通過第二層保護防止水平電機過轉。
進一步的,當上述所述的第二層保護失效后,可如圖3或圖4中運行軌跡(73,74)所表示的轉動范圍,即是水平電機超過了正常的轉動范圍,進入了危險范圍,當所述金屬塊7轉動至所述第四金屬傳感器4的探測區域或所述第五金屬傳感器5的探測區域,所述第四金屬傳感器4或所述第五金屬傳感器5向所述控制器發送到達信號;
所述控制器接收到所述第四金屬傳感器4或所述第五金屬傳感器5發送的到達信號時控制電機停止轉動。
本申請還提供了一種激光驅鳥器,包括所述的電機防過轉控制裝置;
所述轉軸套設在所述激光驅鳥器的水平電機輸出端。
通過將電機防過轉控制裝置安裝在所述激光驅鳥器上,就可以防止在激光驅鳥器按預設掃描軌跡進行掃描驅鳥的時候因電機過轉而造成失靈,而所述電機防過轉控制裝置的技術方案內容已經在前文中詳細敘述,在此就不在贅述。
以上所述的電機和水平電機是指同一電機,由于電機防過轉控制裝置應用于電機的防護,而應用在激光驅鳥器的電機防護是針對水平電機的。
實施例1
如圖1所示,當將零點設置在第二金屬傳感器2與第三金屬傳感器3之間,且在靠近第二金屬傳感器2處,水平電機首先會與金屬塊7同步轉動,使金屬塊7位于設定的零點位置0,準備開始一個周期的轉動;
如圖1所示,當掃描開始后,水平電機會順時針轉動至第三金屬傳感器3的探測區域位置,隨即反轉;
當所述金屬塊7沿逆時針方向轉動至所述第二金屬傳感器2的探測區域,所述第二金屬傳感器2向所述控制器發送到達信號;所述控制器接收到所述第二金屬傳感器2發送的到達信號時控制電機減速至所述預設轉速(預設轉速為線速度v,滿足0米/秒<v<(L/T)米/秒,L為第一金屬傳感器1與第二金屬傳感器2之間的弧長),并以所述預設轉速轉動預定時間t后返回至所述零點位置;
這樣就將水平電機的轉動范圍限制在正常的轉動范圍內,如圖1所示的運行軌跡71。
當所述金屬塊7沿逆時針方向轉動超過所述正常的轉動范圍后,沒有及時反轉,使金屬塊7轉動至所述第一金屬傳感器1的探測區域,所述第一金屬傳感器1會向所述控制器發動到達信號;所述控制器接收到所述第一金屬傳感器1發送的到達信號時控制電機反轉,使金屬塊7轉動至零點位置。
這樣就可以進一步保證水平電機的轉動范圍不超過正常的轉動范圍過大,如圖2所示的運行軌跡72。
而一旦所述金屬塊7轉動至所述第四金屬傳感器4的探測區域或所述第五金屬傳感器5的探測區域,此時水平電機的轉動就超過正常的轉動范圍過大,進入了危險區域,所述第四金屬傳感器4或所述第五金屬傳感器5向所述控制器發送到達信號;所述控制器接收到所述第四金屬傳感器4或所述第五金屬傳感器5發送的到達信號時控制電機停止轉動。以保證水平電機的安全性,等待維修人員來維修。
以上對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種電機防過轉控制裝置以及激光驅鳥器進行了詳細介紹。本文中應用了具體個例對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及實施方式進行了闡述,以上實施例的說明只是用于幫助理解本實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應當指出,對于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對本實用新型進行若干改進和修飾,這些改進和修飾也落入本實用新型權利要求的保護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