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寵物用品,尤其是一種寵物窩。
背景技術: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很多人喜歡飼養寵物來增添樂趣,這就需要布置一個供寵物休息的窩。傳統的寵物窩通常為鐵絲制成的龍籠子狀結構,或者為木頭制成的小屋狀結構,結構相對復雜,成本相對較高,且移動也較不方便。
授權公告號為CN203723219U的中國實用新型專利公開了一種寵物窩,包括窩體,所述窩體是以柔性材料作為內芯一體成型的,窩體包括窩底和圍繞窩底的圍護部,內芯外包覆有外套,窩體內鋪設有與窩底形狀匹配且可脫卸的窩墊。窩體和窩墊都是采用慢回彈聚氨酯材料一體成型的,不僅柔軟舒適而保暖性也好。該寵物窩結構相對簡單,移動也較為方便,但是由于其外套只是簡單的包覆在內芯上,外套上容易產生褶皺,較不美觀,且容易藏污納垢,不夠衛生。
此外,大部分人飼養的寵物為貓或狗,貓或狗繁殖后通常會帶來一窩的小貓或小狗,此時一個寵物窩已經難以滿足這些小貓或小狗的需要,而新增寵物窩則會占用較多的室內空間。
有鑒于此,本申請人對寵物窩的結構進行了深入的研究,遂有本案產生。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結構簡單、成本較低、外表美觀且較為衛生的寵物窩。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寵物窩,包括窩體,所述窩體包括窩墊和縫合在所述窩墊邊緣上的圍欄,所述圍欄和所述窩墊共同形成用于放置寵物的容置空間,所述窩墊和所述圍欄分別包括內層布、外層布以及位于所述內層布和所述外層布之間且分別與所述內層布和所述外層布黏膠連接的內芯。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改進,所述窩體有兩個以上,各所述窩體依次疊套在一起。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改進,所述圍欄展開為平面狀的長條,該長條的兩端相互縫合形成環狀結構,且在該長條兩端相互縫合的位置處,該長條兩端的所述外層布相互貼合。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改進,在所述圍欄與所述窩墊相互縫合的位置處,所述圍欄的所述外層布和所述窩墊的所述外層布相互貼合。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改進,所述圍欄遠離所述窩墊一側的邊緣處縫制有包邊結構。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另一種改進,在所述圍欄與所述窩墊相互縫合的位置處,所述圍欄的所述內層布和所述窩墊的所述內層布相互貼合,且該位置縫制有包邊結構。
采用上述技術方案,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實用新型的寵物窩通過窩墊和圍欄相互縫制形成,相對于傳統采用鐵絲制成的龍籠子狀寵物窩或者采用木頭制成的小屋狀寵物窩,結構相對簡單且成本相對較低,同時窩墊和圍欄的內芯都與對應的外層布和內層布黏膠連接,使得外層布和內層布可以較為平整的貼合在內芯上,無褶皺產生,不易藏污納垢,外表較為美觀且較為衛生。
2、通過將各窩體依次疊套在一起,將各窩體分解后能供多只寵物休息,不使用時可相互疊套減少對室內空間的占用。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寵物窩的窩體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寵物窩的外層布、內層布和內芯之間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標示對應如下:
10-窩體; 11-窩墊;
12-圍欄; 13-內層布;
14-外層布; 15-內芯。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的說明。
如圖1和圖2所示,本實施例提供的寵物窩包括窩體10,窩體10包括窩墊11和與縫合在窩墊11邊緣上的圍欄12,圍欄12和窩墊11共同形成用于放置寵物的容置空間。在本實施例中,窩體10有兩個以上,各窩體10依次疊套在一起,且疊套后各窩體10的外輪廓尺寸從外到內依次減小,疊套后相鄰的兩個窩體10中,其中外輪廓尺寸相對較小的窩體10殼體可穿入外輪廓尺寸相對較大的窩體10的容置空間內,這樣使得各窩體10即可分開獨立使用,也可以相互疊套節省空間。
窩墊11和圍欄12分別包括內層布13、外層布14以及位于內層布13和外層布14之間且分別與內層布13和外層布14黏膠連接的內芯15,內層布13和外層布14可以為常規的布料,也可以是皮革或其他柔性面料,內層布13和外層布14的材料可以是相同的,也可以說不同的;內芯15可以為海綿等常規的保暖材料。由于內芯15分別與對應的外層布14和內層布13黏膠連接,使得外層布14和內層布13可以較為平整的貼合在內芯上,無褶皺產生,不易藏污納垢,外表較為美觀且較為衛生。
窩墊11呈橢圓形,其內層布13位于窩墊11朝向容置空間的一側;圍欄12展開為平面狀的長條,該長條的兩端相互縫合形成環狀結構,圍欄12的內層布13位于該環狀結構的內側,即圍欄12的內層布13位于圍欄12朝向容置空間的一側。生產時,可采用貼合機先將內層布13和外層布14貼合的內芯上形成坯料,然后再根據窩墊11的形狀和圍欄12展開后的長條形狀對坯料進行沖裁,獲得窩墊11和長條,接著講長條縫制成環狀結構的圍欄12,最后再將圍欄12和窩墊11相互縫合在一起形成窩體10,生產效率相對較高。
此外,在上述長條兩端相互縫合的位置處,該長條兩端的外層布14相互貼合,這樣使得長條縫合成圍欄12后,圍欄12上的縫合線自然位于其朝向容置空間的一側,外表較為美觀。
圍欄12遠離窩墊11一側的邊緣處縫制有包邊結構,包邊結構可以為常規的包邊結構,只要能夠確保圍欄12的內芯15不會裸露在外部即可。
圍欄12與窩墊11相互縫合位置的結構有兩種,第一種結構在圍欄12與窩墊11相互縫合的位置處,圍欄12的外層布14和窩墊11的外層布14相互貼合,確保縫合線不會裸露在外部;第二種結構在圍欄12與窩墊11相互縫合的位置處,圍欄12的內層布13和窩墊11的內層布13相互貼合,且該位置也縫制有包邊結構,該包邊結構同樣為常規的包邊結構,只要能夠確保圍欄12和窩墊11的內芯15不會裸露在外部即可。
上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做了詳細的說明,但是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并不僅限于上述實施方式,本領域技術人員根據現有技術可以對本實用新型做出各種變形,如將上述實施例中的長條由一體式結構變更為多段坯料相互縫制的組合式結構等,這些都屬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