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多功能鏟鏟柄及采用該鏟柄的多功能鏟,主要應用于生活領域。
背景技術:
發明人之前申請過專利號為:201521015819.1,名稱為:一種多功能鏟的實用新型專利,但是在實際應用過程中,出現了以下情況:由于卡環46上的凸塊47與調節板41上的卡槽配合,而保證凸塊47和卡槽的配合完全依靠彈簧49的彈力,這就導致在實際使用過程中凸塊與卡槽的連接不穩定,會出現脫扣的現象;此外,凸塊47與卡槽之間的配合位間隙配合,因而在使用過程中會發生鏟頭相對于手柄發生微小的轉動情況,長時間使用后,會對卡槽造成較大的磨損,以及松動的情況。
因而本申請主要是針對上述專利的進一步改進。
技術實現要素:
為了解決現有技術存在的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多功能鏟鏟柄及采用該鏟柄的多功能鏟,通過設置鎖緊件,當鏟頭在調節到想要的角度時,凸塊卡住卡槽,再擰緊鎖緊件,從而可防止卡環向后滑動的現象,進而確保卡環與調節板連接的穩固性。
本實用新型所采用的技術方案為:
一種多功能鏟鏟柄,包括手柄,所述手柄的前端內套有第二連接件,所述第二連接件上套設有卡環,所述第二連接件上還套設有彈簧,且所述彈簧位于所述卡環內,所述卡環的下端向內延伸有圓環形的第一擋塊,所述第二連接件的上端向外延伸有圓環形的第二擋塊,所述彈簧位于所述第一擋塊和 所述第二擋塊之間;
所述手柄的前端的外表面還開設有外螺紋,所述手柄上套設有鎖緊件,所述鎖緊件與所述外螺紋螺紋配合,所述鎖緊件的前端與所述卡環的后端接觸。
本實用新型還包括間接連接件,所述鎖緊件通過所述間接連接件與所述外螺紋配合,所述間接連接件的內側與所述外螺紋螺紋配合,所述間接連接件的外側與所述鎖緊件螺紋配合。
所述外螺紋位于所述第二連接件上,所述手柄通過所述第二連接件與所述鎖緊件螺紋配合。
一種多功能鏟,還包括鏟頭,所述鏟頭通過角度定位裝置與所述手柄的一端連接,所述角度定位裝置包括第一連接件和所述第二連接件,所述第一連接件固定在所述鏟頭上,所述第二連接件的一端與所述手柄的一端連接,所述第一連接件包括至少一個半圓形調節板,所述調節板垂直于所述鏟頭,所述調節板的中部開設有鉸接孔,所述第二連接件的另一端與所述調節板上的鉸接孔通過插銷鉸接,所述調節板的外沿開設有至少一個卡槽,所述第二連接件上套設有卡環,所述卡環與所述調節板相對的一側向外延伸有凸塊,所述凸塊與所述卡槽相配合。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實用新型通過鎖緊件,鎖住卡環,防止卡環向后滑動,從而防止使用時凸塊與卡槽之間的脫扣現象的發生。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剖視圖;
圖2是圖1中A部分的放大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的爆炸圖;
圖4是第二連接件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2、手柄;3、鏟頭;5、鎖緊件;6、間接連接件;7、外螺紋;46、卡環;47、凸塊;48、第二連接件;49、彈簧。
具體實施方式
參見圖1-圖4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多功能鏟鏟柄,包括手柄2,所述手柄2的前端內套有第二連接件48,所述第二連接件48上套設有卡環46,所述第二連接件48上還套設有彈簧49,且所述彈簧49位于所述卡環46內,所述卡環46的下端向內延伸有圓環形的第一擋塊,所述第二連接件48的上端向外延伸有圓環形的第二擋塊,所述彈簧49位于所述第一擋塊和所述第二擋塊之間;
所述手柄2的前端的外表面還開設有外螺紋,所述手柄2上套設有鎖緊件5,所述鎖緊件5與所述外螺紋螺紋配合,所述鎖緊件5的前端與所述卡環的后端接觸。
關于手柄2和第二連接件48的具體結構,在實用新型專利(201521015819.1)中已經詳細描述,在此就不再贅述。
本實用新型主要是在手柄上套設鎖緊件5,鎖緊件5位于卡環46的后側,并頂住卡環,這樣在使用過程中,卡環46就受到鎖緊件5的限位而不會向后移動。
而鎖緊件5是通過螺紋配合的方式相對固定在手柄2上,因而鎖緊鎖緊件5是只需擰動鎖緊件5即可。方便實用。
本實用新型還包括間接連接件6,所述鎖緊件5通過所述間接連接件6與所述外螺紋配合,所述間接連接件6的內側與所述外螺紋螺紋配合,所述 間接連接件6的外側與所述鎖緊件5螺紋配合。
間接連接件6的設置,間接連接件6直接固定在手柄2上,而鎖緊件5套設間接連接件6上并與間接連接件6螺紋配合。
在實際應用過程中,需要經常擰動鎖緊件5,由于是螺紋配合,時間長了之后,有可能會造成螺紋的間隙變大,從而造成鎖緊件5的松動,這樣就無法達到鎖緊的目的。
而通過間接連接件6,由于間接連接件6是通過螺紋配合固定在手柄2上,而擰動鎖緊件5時,間接連接件6是不會跟隨轉動的,因而此時間接連接件6相當于手柄2的一部分,因而間接連接件6和手柄2上的外螺紋不會有磨損,最多只是間接連接件6與鎖緊件5之間的螺紋發生磨損(鎖緊件5擰動的情況下),當一段時間后,當鎖緊件5無法正常使用時,只需更換新的鎖緊件5和間接連接件6即可,而無需更換手柄2。
關于手柄2上的外螺紋7:
該外螺紋7可以設置在手柄2上也可位于第二連接件48上。
當外螺紋7位于第二連接件48上時,第二連接件28的外表面有兩處螺紋,其靠后的一處螺紋是與手柄2實現固定連接的,其靠前的一處為所述外螺紋7,該外螺紋7直接與鎖緊件5螺紋連接或通過間接連接件6與鎖緊件5連接。
本實用新型還提供了一種多功能鏟,包括鏟頭3,所述鏟頭3通過角度定位裝置與所述手柄2的一端連接,所述角度定位裝置包括第一連接件和所述第二連接件48,所述第一連接件固定在所述鏟頭3上,所述第二連接件48的一端與所述手柄2的一端連接,所述第一連接件包括至少一個半圓形 調節板41,所述調節板41垂直于所述鏟頭3,所述調節板41的中部開設有鉸接孔,所述第二連接件48的另一端與所述調節板41上的鉸接孔通過插銷鉸接,所述調節板41的外沿開設有至少一個卡槽,所述第二連接件48上套設有卡環46,所述卡環46與所述調節板41相對的一側向外延伸有凸塊47,所述凸塊47與所述卡槽相配合。
鎖緊件5位于卡環46的后側,并頂住卡環,卡環上的凸塊也會頂住卡槽,即使凸塊與卡槽之間為間隙配合,而凸塊依靠鎖緊件5頂住了卡槽,凸塊與開槽5之間擠壓,因而在實際使用時,鏟頭不會相對手柄發生轉動,提高了本實用新型的使用壽命。
多功能鏟的具體結構在實用新型專利(201521015819.1)中已經詳細描述,在此就不再贅述。其主要區別在于鎖緊件5的加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