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屬于誘捕燈設備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太陽能益保型誘捕燈。
背景技術:
現有滅蟲燈的結構為 :電源部分、發光部分、電網部分、蟲體收集部分, 其原理是 :利用昆蟲的趨光特性,采用發光部分發光,吸引昆蟲集中到滅蟲燈處,再利用高壓電網部分將碰觸到電網的昆蟲擊殺,最后用蟲體收集部分收集齊蟲體,然而這種滅蟲燈只能收集誘捕昆蟲,無法將益蟲和害蟲有效分離,大量捕殺益蟲會降低生態系統的益害比,對所在地區生物多樣性造成嚴重影響,對此,提供一種結構合理、操作簡便、使用效果好的太陽能益保型誘捕燈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為了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而提供一種結構合理、操作簡便、使用效果好的太陽能益保型誘捕燈。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一種太陽能益保型誘捕燈,它包括集蟲箱,所述的集蟲箱的內部從上至下依次設置有第一過濾網罩、第二過濾網罩、第三過濾網罩、收集罩和蓄電池,集蟲箱的前側面上設置有對開門扇,集蟲箱的后側面上設置有與第三過濾網罩相配合的放生口,所述的放生口處設置有卡板和與卡板垂直設置的擋板,所述的卡板連接有放生門,所述的放生門的上部設置有提手,集蟲箱的上側面上設置有集蟲斗和與集蟲斗連接的支撐架,所述的集蟲斗的底部設置有吸蟲口,所述的吸蟲口處設置有與吸蟲口相配合的風機,支撐架的上端連接有太陽能電池板,所述的太陽能電池板通過電源線與蓄電池連接,太陽能電池板的下方設置有支撐梁,所述的支撐梁的上部設置有燈座,所述的燈座連接有誘蟲燈,支撐梁的下部連接有撞擊板。
所述的第一過濾網罩的網孔直徑為12mm—16mm。
所述的第二過濾網罩的網孔直徑為8mm—12mm。
所述的第三過濾網罩的網孔直徑為4mm—8mm。
所述的收集罩的底部為實心結構。
所述的蓄電池通過燈座與誘蟲燈連接。
所述的卡板的數量為兩個,且分別對稱設置在放生口的兩側。
所述的風機為可調速風機。
所述的太陽能電池板為傾斜設置,且傾斜角度為30°—45°。
所述的撞擊板的數量為三個,且任意兩個相鄰的撞擊板之間的夾角為120°。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在使用時,利用太陽能電池板將光能轉化為電能,并將電能儲存在蓄電池內,為整個裝置提供所必須的電能,這種設置具有綠色環保的優點,而且適合應用于偏遠的電力系統不完整的山區,具有實用范圍廣的優點,當需要誘蟲時,利用誘蟲燈提供光源將昆蟲誘引到撞擊板周圍,當昆蟲撞擊到撞擊板上被撞暈后,落入收集斗內,風機提供的抽力從而將昆蟲吸入收集箱內,落入收集箱內的昆蟲經過第一過濾網罩、第二過濾網罩、第三過濾網罩的層層過濾,從而將體形較小的益蟲篩選在第三過濾網罩內,并通過放生口將益蟲放生,從而有效的保護了益蟲,同時將害蟲隔離在收集箱內,本實用新型在使用時具有結構簡單、運行成本低、操作簡單快捷的優點,而且有效的將害蟲和益蟲的分離。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一種太陽能益保型誘捕燈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一種太陽能益保型誘捕燈的局部結構示意圖。
圖中:1、集蟲箱 2、第一過濾網罩 3、第二過濾網罩 4、第三過濾網罩 5、收集罩 6、蓄電池 7、對開門扇 8、放生口 9、卡板 10、擋板 11、放生門 12、提手 13、集蟲斗 14、支撐架 15、吸蟲口 16、風機 17、太陽能電池板 18、支撐梁 19、燈座 20、誘蟲燈 21、撞擊板。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的說明。
實施例1
如圖1和圖2所示,一種太陽能益保型誘捕燈,它包括集蟲箱1,所述的集蟲箱1的內部從上至下依次設置有第一過濾網罩2、第二過濾網罩3、第三過濾網罩4、收集罩5和蓄電池6,集蟲箱1的前側面上設置有對開門扇7,集蟲箱1的后側面上設置有與第三過濾網罩4相配合的放生口8,所述的放生口8處設置有卡板9和與卡板9垂直設置的擋板10,所述的卡板9連接有放生門11,所述的放生門11的上部設置有提手12,集蟲箱1的上側面上設置有集蟲斗13和與集蟲斗13連接的支撐架14,所述的集蟲斗13的底部設置有吸蟲口15,所述的吸蟲口15處設置有與吸蟲口15相配合的風機16,支撐架14的上端連接有太陽能電池板17,所述的太陽能電池板17通過電源線與蓄電池6連接,太陽能電池板17的下方設置有支撐梁18,所述的支撐梁18的上部設置有燈座19,所述的燈座19連接有誘蟲燈20,支撐梁18的下部連接有撞擊板21。
本實用新型在使用時,利用太陽能電池板將光能轉化為電能,并將電能儲存在蓄電池內,為整個裝置提供所必須的電能,這種設置具有綠色環保的優點,而且適合應用于偏遠的電力系統不完整的山區,具有實用范圍廣的優點,當需要誘蟲時,利用誘蟲燈提供光源將昆蟲誘引到撞擊板周圍,當昆蟲撞擊到撞擊板上被撞暈后,落入收集斗內,風機提供的抽力從而將昆蟲吸入收集箱內,落入收集箱內的昆蟲經過第一過濾網罩、第二過濾網罩、第三過濾網罩的層層過濾,從而將體形較小的益蟲篩選在第三過濾網罩內,并通過放生口將益蟲放生,從而有效的保護了益蟲,同時將害蟲隔離在收集箱內,本實用新型在使用時具有結構簡單、運行成本低、操作簡單快捷的優點,而且有效的將害蟲和益蟲的分離。
實施例2
如圖1和圖2所示,一種太陽能益保型誘捕燈,它包括集蟲箱1,所述的集蟲箱1的內部從上至下依次設置有第一過濾網罩2、第二過濾網罩3、第三過濾網罩4、收集罩5和蓄電池6,集蟲箱1的前側面上設置有對開門扇7,集蟲箱1的后側面上設置有與第三過濾網罩4相配合的放生口8,所述的放生口8處設置有卡板9和與卡板9垂直設置的擋板10,所述的卡板9連接有放生門11,所述的放生門11的上部設置有提手12,集蟲箱1的上側面上設置有集蟲斗13和與集蟲斗13連接的支撐架14,所述的集蟲斗13的底部設置有吸蟲口15,所述的吸蟲口15處設置有與吸蟲口15相配合的風機16,支撐架14的上端連接有太陽能電池板17,所述的太陽能電池板17通過電源線與蓄電池6連接,太陽能電池板17的下方設置有支撐梁18,所述的支撐梁18的上部設置有燈座19,所述的燈座19連接有誘蟲燈20,支撐梁18的下部連接有撞擊板21,所述的第一過濾網罩2的網孔直徑為12mm—16mm,所述的第二過濾網罩3的網孔直徑為8mm—12mm,所述的第三過濾網罩4的網孔直徑為4mm—8mm,所述的收集罩5的底部為實心結構,所述的蓄電池6通過燈座19與誘蟲燈20連接,所述的卡板9的數量為兩個,且分別對稱設置在放生口8的兩側,所述的風機16為可調速風機,所述的太陽能電池板17為傾斜設置,且傾斜角度為30°—45°,所述的撞擊板21的數量為三個,且任意兩個相鄰的撞擊板21之間的夾角為120°。
本實用新型在使用時,利用太陽能電池板將光能轉化為電能,并將電能儲存在蓄電池內,為整個裝置提供所必須的電能,這種設置具有綠色環保的優點,而且適合應用于偏遠的電力系統不完整的山區,具有實用范圍廣的優點,當需要誘蟲時,利用誘蟲燈提供光源將昆蟲誘引到撞擊板周圍,當昆蟲撞擊到撞擊板上被撞暈后,落入收集斗內,風機提供的抽力從而將昆蟲吸入收集箱內,落入收集箱內的昆蟲經過第一過濾網罩、第二過濾網罩、第三過濾網罩的層層過濾,從而將體形較小的益蟲篩選在第三過濾網罩內,并通過放生口將益蟲放生,從而有效的保護了益蟲,同時將害蟲隔離在收集箱內,本實用新型在使用時具有結構簡單、運行成本低、操作簡單快捷的優點,而且有效的將害蟲和益蟲的分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