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園林綠化裝置技術領域,具體地說,是一種園林綠化用樹木支撐裝置。
背景技術:
在園林或道路兩側綠化時常需要移植樹木,新移植的樹木由于根系較少,暫不能對其自身提供穩固的固定,因此為防止樹木在移植后發生傾倒,常需要對其進行支撐。
目前樹木主要靠多根傾斜的木桿或者金屬桿共同對其提供支撐力,這種支撐方式的缺點在于:螺桿的高度調節不方便,對樹干底部的支撐效果差,需要用到多個桿,成本高。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高度調節方便的園林綠化用樹木支撐裝置。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
園林綠化用樹木支撐裝置,包括:支撐座,所述支撐座上設有多個過釘孔,所述支撐座上固定設有螺桿,所述螺桿上設有上固定套、下固定套和上下設置的四個螺母;所述上固定套和所述下固定套均包括一對弧形板,每個所述弧形板的兩端分別固定設有螺栓孔,每對所述弧形板中的一個所述弧形板上固定設有直徑大于所述螺桿直徑的通孔,所述通孔滑動套設于所述螺桿上;所述上固定套位于兩個所述螺母之間,所述下固定套位于另外所述兩個螺母之間。
優選的,所述支撐座為矩形板,所述支撐座的四個角處設有所述過釘孔,所述支撐座一側設有半圓形缺口。
采用了上述技術方案后,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由于螺桿上設有上固定套和下固定套,上固定套以位于兩個螺母之間,下固定套位于兩個螺母之間,支撐樹木時,移動上固定套和下固定套的位置,并用螺母固定上固定套和下固定套的位置,使上固定套和下固定套與樹干良好匹配,為樹木提供支撐,保證樹木豎直成長,提高園林樹木的存活率和樹木的美觀性。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園林綠化用樹木支撐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圖1中支撐座的俯視結構示意圖;
圖3是圖1中下固定套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支撐座;11-過釘孔;12-缺口;2-螺桿;3-下固定套;31-第一弧形板;32-第二弧形板;33-螺栓孔;34-通孔;4-上固定套;5-下螺母;6-上螺母。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技術方案及優點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以解釋本實用新型,且不用于限定本實用新型。
如圖1和圖2共同所示,一種園林綠化用樹木支撐裝置,包括支撐座1,支撐座1上設有多個過釘孔11,支撐座1上固定設有豎向的螺桿2,螺桿2上設有上固定套4、下固定套3和兩個與螺桿2螺紋連接的上螺母6,兩個與螺桿2螺紋連接的下螺母5。上固定套4和下固定套3形狀尺寸結構完全相同。上固定套4位于兩個上螺母6之間,下固定套3位于兩個下螺母5之間。
如圖3所示,下固定套3均包括第一弧形板31和與第一弧形板31適配的第二弧形板32,第一弧形板31的外表面固定設有通孔34,通孔34的直徑大于螺桿2的直徑,通孔34套設于螺桿2上,第一弧形板31和第二弧形板32的兩端均設有螺栓孔33,用于將第一弧形板31和第二弧形板32固定連接在一起。
固定支撐園林綠化樹木時,將支撐座1置于地面上,并用穿過過釘孔11的鐵釘將支撐座1固定于地面上,調整上固定套4和下固定套3的位置,使上固定套4和下固定套3與樹干良好匹配,抱緊樹干,并用兩個上螺母6固定上固定套4的位置,兩個下螺母5固定下固定套3的位置,以保證樹木豎直生長,提高樹木的存活率和樹木的美觀性。
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的園林綠化用樹木支撐裝置通過上固定套和下固定套對園林中的綠化樹木提供不同高度的支撐,上固定套和下固定套的高度調節方便可靠,提高了樹木的支撐效果,提高了綠化樹木的存活率,保證了樹木的美觀效果。
以上所述為本實用新型最佳實施方式的舉例,其中未詳細述及的部分均為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的公知常識。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以權利要求的內容為準,任何基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啟示而進行的等效變換,也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