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屬于害蟲監測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新型的蚊蟲監測儀器。
背景技術:
蚊子是威脅人類健康的重要病媒昆蟲,人類的很多疾病,如瘧疾、絲蟲病、黃熱病、登革熱、乙型腦炎均由蚊子傳播,連最近流行的寨卡病毒蚊子也是重要的傳播媒介。對于這類疾病的主要預防手段是積極控制蚊蟲密度,而控制蟲口密度的前提則是準確及時進行蟲情監測。因此,蚊子發生動態的監測在現代公共疾病的預防體系中十分重要。
目前,常用的蚊蟲監測方法如:人帳法、化學誘集法、燈誘法,其蚊蟲監測效率低、對監測者易造成傷害,同時,上述監測方法均無法實現蚊蟲的自動計數以及監測數據傳輸,不能及時準確的掌握蟲情動態趨勢,不便于蚊蟲防治工作的開展。
因此,需要一種新型的蚊蟲監測儀器,能夠滿足蚊蟲準確計數、實時監測的實際需求。
技術實現要素:
為了彌補現有技術之不足,本實用新型根據蚊蟲的特征,以及蚊蟲監測需求,提供一種新型的蚊蟲監測儀器,具有蚊蟲誘集效率高、計數準確、遠程監測、數據實時傳輸、田間適用性強等優勢。
技術方案:
1、一種新型的蚊蟲監測儀器,包括:監測本體、誘蟲口、太陽能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監測本體內部有計數裝置,計數裝置可包括感應器以及阻攔結構,阻攔結構為兩側平開門結構。
計數裝置的感應器可以用來對于進入監測本體的蚊蟲進行感應,通過感應進行計數,其阻攔結構是在計數裝置停止相關工作時,可防止蚊蟲再次進入造成的干擾導致數量統計不準確。
2、根據技術方案1所述的蚊蟲監測儀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太陽能板通過可旋轉的軸固定在所述監測本體的外部的頂端。
采用太陽能板作為能量來源,可保證該儀器在野外環境的使用。通過可旋轉的軸固定太陽能板可以根據電能的需求量或者太陽高度角的變化進行調節,便于太陽能的獲得。
3、根據技術方案1所述的蚊蟲監測儀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誘蟲口開口向下,為喇叭狀,多層自上而下排列。多層喇叭狀誘蟲口便于誘集的蚊蟲的進入。
4、根據技術方案1所述的蚊蟲監測儀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監測本體內部包括進蟲管、引誘源盛放瓶、核心控制盒以及集蟲袋;所述核心控制盒分別與誘蟲口、太陽能板、進蟲管、引誘源盛放瓶、計數裝置連接。
監測本體包含多個組成部分以及相關部分的連接方式,可實現對整個儀器的控制,包括對儀器監測環境、監測時間、引誘源的密度、太陽能板的角度調節等,同時,可實現對蚊蟲的引誘、監測、計數以及數據的匯總、比較以及傳輸等功能。
5、根據技術方案1或4所述的蚊蟲監測儀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引誘源盛放瓶固定在監測本體底部,引誘源盛放瓶端部具有釋放管,釋放管的另一端與誘蟲口連接。
引誘源盛放瓶的釋放管與誘蟲口相連接,可在指定位置實現蚊蟲的引誘,便于后期對蚊蟲的誘捕。
6、根據技術方案1或4所述的蚊蟲監測儀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進蟲管的一端與誘蟲口連接,依次將所述計數裝置、風扇,設置在進蟲管內部,另一端與集蟲袋連接。
引誘源盛放瓶的釋放管釋放引誘物質吸引蚊蟲在誘蟲口附近徘徊,在風扇的作用下,蚊蟲被吸入至進蟲管內,先通過計數裝置進行蚊蟲的監測計數,經過風扇,進入集蟲袋,完成蚊蟲的捕獲滅殺。
7、根據技術方案1或4所述的蚊蟲監測儀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計數裝置為四周閉合結構,與進蟲管垂直,固定于進蟲管內壁,計數裝置可開啟封閉進蟲管的通道。
當固定在進蟲管內壁的計數裝置開啟時,進蟲管的通道被打開,計數裝置對通過的蚊蟲進行感應計數;當不需要進行監測時,計數裝置關閉,進蟲管的通道被關閉,蚊蟲不能通過計數裝置,不進行蚊蟲的感應和數量的統計,避免了在不進行蚊蟲監測時,蚊蟲進入對計數造成的干擾。
8、根據權利請求7所述的蚊蟲監測儀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攔結構與感應器重合;或者阻攔結構為兩個,均與感應器平行,分布于感應器的兩側。
阻攔結構位于感應器上,可呈上下感應或者左右感應,而阻攔結構與所感應方向垂直,固定于進蟲管內壁上,可開啟閉合;或者阻攔結構位于感應器的前后方,可對于感應器進行保護,需要監測計數時,阻攔結構打開,蚊蟲被感應;當不需要監測計數時,阻攔結構閉合,減少蚊蟲進入的干擾。
9、根據技術方案1至4、8任一所述的蚊蟲監測儀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監測本體外表面有觸控顯示屏,觸控顯示屏與核心控制盒相連。
觸控顯示屏可進行監測參數的設置,便于人員操作。
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蚊蟲監測儀器,通過引誘源盛放瓶的釋放管來引誘蚊蟲在誘蟲口附近徘徊,在風扇的作用下,蚊蟲被吸入進蟲管內,先通過計數裝置進行蚊蟲的感應計數,經過風扇,進入集蟲袋,完成蚊蟲的捕獲滅殺。當不需要進行監測時,計數裝置關閉,進蟲管的通道被阻攔結構封閉,避免了蚊蟲干擾對計數的影響。該實用新型具有蚊蟲誘集效率高、計數準確、遠程監測、數據實時傳輸、田間適用性強等優勢,可滿足蚊蟲監測的實際需求。
附圖說明
結合以下附圖詳細描述本實用新型的示例性實施例,其中:
圖1為本實用新型蚊蟲監測儀器正面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蚊蟲監測儀器側面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蚊蟲監測儀器內部結構圖;
其中,1-監測本體;2-誘蟲口;3-太陽能板;4-計數裝置;5-感應器;6-阻攔結構;7-進蟲管;8-風扇;9-引誘源盛放瓶;10-核心控制盒;11-集蟲袋;12-釋放管;13-觸控顯示屏。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但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并不局限于下述實施例。
實施例一:將本實用新型放置于監測區域進行蚊子害蟲的監測。
通過調節位于監測本體外表面的觸控顯示屏,進行監測參數的調節包括:太陽能板的角度、監測時間、引誘源釋放時間、風扇的啟動時間、環境參數監測等。蚊蟲監測儀器開始工作,位于引誘源盛放瓶內的引誘物質例如氣體二氧化碳,通過釋放管在誘蟲口釋放,引誘蚊蟲在誘蟲口附近徘徊,開啟阻攔結構,進蟲管通道打開,啟動風扇,在風扇的作用下,蚊蟲被吸入進蟲管內,通過計數裝置感應器進行蚊蟲的感應計數,蚊蟲經過風扇,進入集蟲袋,完成蚊蟲的捕獲滅殺。對于監測的數據根據設置的要求進行分析整理,將整理后的數據通過通信模塊發送至指定平臺。監測結束時,風扇停止工作,阻攔結構閉合,進蟲管被封閉,蚊蟲不能通過感應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