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vjp15"></listing><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ideo></cite>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menuitem>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var>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cite>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menuitem id="vjp15"><span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span></menuitem>
<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

漂浮式育苗池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12660232閱讀:674來源:國知局
漂浮式育苗池的制作方法與工藝
本實用新型涉及育苗設備領域,特別涉及一種漂浮式育苗池。
背景技術
:漂浮式育苗為現代化育苗技術,用育苗基質代替土壤,用補充營養液代替土壤施肥,整個育苗過程徹底脫離了土壤,有效克服了土壤育苗存在的病害嚴重、蟲害與雜草較多等弊病,還具有節省場地、節約用種、技術規范、苗健壯一致、根系發達、移栽成活率高等突出優勢。漂浮式育苗池具有一置放育苗盤的水槽,水槽中灌溉有水肥。在育苗開始時,植物苗是需要清水的,在植物苗生長一段時間后才需要水肥,一開始給植物苗提供水肥會導致病害;另外,育苗如果一直浸泡在水肥中,會導致病害嚴重,透氣性差,根部易腐爛,育苗質量差;從而,導致育苗成活率低、品質差的問題。技術實現要素:本實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種漂浮式育苗池,旨在提高育苗的成活率和品質。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出的漂浮式育苗池包括育苗槽、水泵和水箱,所述育苗槽的槽底凹陷形成一水槽,所述水箱的進水口與所述水槽相連通,并且,所述育苗槽通過所述水泵與所述水箱的出水口相連通。優選的,所述育苗槽具有與所述水箱的出水口連通的前端,以及與所述水箱的進水口連通的后端,所述育苗槽的深度自所述前端朝向所述后端逐漸增大。優選的,所述育苗槽的底部傾斜角度小于等于5°。優選的,所述育苗槽后端呈倒角設置。優選的,所述育苗槽和所述水槽的內表面鋪設有防水膜。優選的,所述育苗槽和所述水槽的內表面與所述防水膜之間還設置有農膜。優選的,所述育苗池寬度為3m至4m,長度為30m至35m。優選的,所述水槽的寬度為8cm至12cm。優選的,所述育苗槽的底部鋪設有支撐育苗盤的支架。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通過在育苗槽中開設一水槽,并且增設水泵和水箱,從而一方面使育苗池的抽水和灌水工作方便快捷;另一方面,由于抽水灌水的方便性,育苗池中的清水和水肥方便更換,從而避免育苗前期水肥對種子的浸泡,進而提高了育苗的成活率降和品質。附圖說明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示出的結構獲得其他的附圖。圖1為本實用新型漂浮式育苗池一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圖1的側面圖;圖3為圖1中育苗盤的結構示意圖。附圖標號說明:標號名稱標號名稱1水箱2水泵3閥門4進水管5育苗槽6育苗盤7水肥8支架9水槽10水回流管11防水膜12農膜本實用新型目的的實現、功能特點及優點將結合實施例,參照附圖做進一步說明。具體實施方式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的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作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需要說明,若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諸如上、下、左、右、前、后……),則該方向性指示僅用于解釋在某一特定姿態(如附圖所示)下各部件之間的相對位置關系、運動情況等,如果該特定姿態發生改變時,則該方向性指示也相應地隨之改變。另外,若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則該“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為指示或暗示其相對重要性或者隱含指明所指示的技術特征的數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隱含地包括至少一個該特征。另外,各個實施例之間的技術方案可以相互結合,但是必須是以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能夠實現為基礎,當技術方案的結合出現相互矛盾或無法實現時應當認為這種技術方案的結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實用新型要求的保護范圍之內。本實用新型提出一種漂浮式育苗池。漂浮式育苗為現代化育苗技術,用育苗基質代替土壤,用補充營養液代替土壤施肥,整個育苗過程徹底脫離了土壤,有效克服了土壤育苗存在的病害嚴重、蟲害與雜草較多等弊病,還具有節省場地、節約用種、技術規范、苗健壯一致、根系發達、移栽成活率高等突出優勢。漂浮式育苗池一般具有一育苗槽,育苗盤設置與該育苗槽中,將水肥灌入育苗槽中,即可供植物苗的培育。在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如圖1至圖3所示,漂浮式育苗池包括育苗槽5、水泵2和水箱1,所述育苗槽5的槽底凹陷形成一水槽9,所述水箱1的進水口與所述水槽9相連通,并且,所述育苗槽5通過所述水泵2與所述水箱1的出水口相連通。水箱1是通過一進水管4與育苗槽5連通的,進水管上安裝有水泵2和閥門3。水箱1還通過一水回流管10與育苗槽連通。育苗槽5可以是一體成型的,例如通過塑料件或其他材質制造。育苗前,首先是消毒:播種前將育苗盤6、育苗棚、育苗槽清洗消毒,用0.1%~0.5%的高錳酸鉀溶液將苗盤浸泡4小時以上。其次是基質裝盤:育苗基質采用專用育苗基質,裝盤前先將育苗專用基質倒在潔凈的塑料布或水泥地面上,調整好基質的濕度,使其水分含量達到手握成團,落地即散程度。然后將育苗基質鏟放在育苗盤6上,用木片將基質刮平推入育苗穴中,使每穴內基質裝填均勻、松緊適度。然后是播種:育苗盤6每穴播1-2粒種,再用基質蓋種,在此不可覆蓋過厚,否則影響出苗,催芽24小時。待上述準備工作完畢后,將育苗盤6放入育苗槽5內,通過水泵2和水箱1相育苗槽5內注入清水,注水的深度為8cm至12cm深為宜,大約浸泡2天后,通過水泵2將水抽回至水箱1內。待種子萌發長出第一片真葉時,配置1500倍水肥7營養液,并將水肥7注入水箱1內,通過水泵2灌入育苗槽5中,以浸泡種子,浸泡2天后抽干水肥,放置1天,再將水肥7放入育苗池5內,如此循環直至出苗。在水肥7抽回水箱1內后,放入殺菌劑對水肥7進行殺菌消毒,無需每次循環都放,可根據氣候及環境情況而定。待育苗完畢后,可以通過水泵2將剩余的水肥7抽走,以進行下一批育苗。由于育苗槽5的底部設置有水槽9,所以,當通過水泵2將育苗槽5中的水抽出過程中,水流會流入水槽9中,從而可以方便快捷地將育苗槽5中的水抽走,可操作性強。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通過在育苗槽5中開設一水槽9,并且增設水泵2和水箱1,從而一方面使育苗池的抽水和灌水工作方便快捷;另一方面,由于抽水灌水的方便性,育苗池中的清水和水肥7方便更換,從而避免育苗前期水肥7對種子的浸泡,進而提高了育苗的成活率降和品質。在上一實施例的基礎上,按照水流設計的方向,將育苗槽5整理成適度坡度,以便于水流動,從而快速灌溉整個育苗槽5。在本實施例中,所述水箱1的出水口連通的前端,以及與所述水箱1的進水口連通的后端,所述育苗槽5的深度自所述前端朝向所述后端逐漸增大。如此,當向育苗槽5中灌水時,水流可以迅速自前端流向后端。當向外抽水時,由于育苗槽5的槽底這種傾斜設置,水流可以迅速流動至后端,從而可將育苗槽5中的水迅速抽出,極為方便。當然,育苗槽5的傾斜角度不能過大,角度過大會導致育苗盤6的放置不穩定。所以,在此,育苗槽5的傾斜角度小于等于5°,例如3°,4°等。另外,為了便于將水槽9中的水抽出,在本實施例中,所述水槽9后端呈倒角設置。如此,在抽水時,水流可以不斷流向水槽9后端,從而抽水快捷。在一實施例中,為了避免育苗槽5漏水,所述育苗槽5和所述水槽9的內表面鋪設有防水膜11。水分流失主要有兩方面因素:育苗槽5表面積較大,蒸發速度較快,另一方面,水流從育苗槽5的槽底滲漏也較快。在此,設置防水膜11后,可以避免水分從育苗槽5的槽底滲漏。進一步而言,由于育苗槽5的底部經常會有石子或其他雜物,從而導致育苗槽5的槽底不平。當將防水膜11貼附于不平的育苗槽5的槽底時,可能會導致防水膜11破裂。所以,在此為了避免該情況的發生,所述育苗槽5和所述水槽9的內表面與所述防水膜11之間還設置有農膜12。育苗槽5高一般在15cm左右,育苗槽5的長和寬可根據育苗盤6的尺寸大小確定,為方便操作,育苗盤6橫排放置4個,縱排放置100個為宜(育苗盤6200孔尺寸為33*67cm),育苗槽5寬度在3m至4m(例如3.2m、3.5m、3.8m等),長30m至35m(例如32m、33m、34m等)為宜。育苗槽5的槽底是要放置育苗盤6的,所以對于上述水槽9的開設,其寬度不能過大也不能過小,過大會導致育苗盤6的放置不便,過小會導致積水效果較差,從而不便于排水。為了滿足上述兩方面的需求,所述水槽9的寬度為8cm至12cm。在此水槽9寬度10cm為較佳實施例。育苗池內鋪設支架8(由膠管構成),主要是用于放置育苗盤6,便于瀝水,支架8的網格密度按照育苗盤6大小設計。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實用新型的專利范圍,凡是在本實用新型的發明構思下,利用本實用新型說明書及附圖內容所作的等效結構變換,或直接/間接運用在其他相關的
技術領域
均包括在本實用新型的專利保護范圍內。當前第1頁1 2 3 
當前第1頁1 2 3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韩国伦理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