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魚類養殖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草魚套養鰱魚的養殖方法。
背景技術:
鏈魚,又稱白鏈、跳鰱、水鰱、鰱子,屬于脊索動物門、硬骨魚綱、鯉形目、鯉科、鰱亞科、鰱屬。它與青魚、草魚、鳙魚并稱為我國著名的四大家魚。鏈生活在水域中上層并且終生以浮游生物為食,在魚苗階段鏈魚主要食用浮游動物,在體長長達1.5厘米以上后逐漸轉為食浮游植物;而草魚是一種典型的草食性魚類;幼魚期則食幼蟲,藻類等,草魚也吃一些葷食,如蚯蚓,蜻蜓等,因此,草魚飼料來源廣,養殖簡單適宜養殖;目前,也有一些利用草魚與鰱魚進行套養的混養方式,例如《科學養魚》雜質2012年12月第33頁出版的文章《南美白對蝦套養草魚、鰱魚、鳙魚健康養殖新模式》就提到鰱魚和草魚的混養,該方式主要是利用鰱魚、鳙魚的濾食食性,避免水質富營養化和突變,減少對蝦應激反應;利用草魚吃掉活力差的蝦,切斷對蝦病源,推遲對蝦發病時間,起到生態防治病害作用,實現了魚蝦的穩定高產和少病優質的目的。但是該方法操作較復雜,防疫操作難度大、工作量較大,養殖管理不方便,能混養的產品多,但是產量不高。
技術實現要素:
鑒于上述內容,有必要提供一種草魚套養鰱魚的養殖方法,能達到操作簡單,防疫操作簡便、工作量小,養殖管理方便,使草魚、鰱魚產量高的目的。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草魚套養鰱魚的養殖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1)養殖塘預處理:選擇地勢開闊且有山泉水流動的多個農耕梯田進行改造做為養殖塘,清除養殖塘中過多的淤泥,再對整個池塘用日光進行曝曬,曝曬時間不少于7天,曝曬后向養殖塘中注入深度為20cm-25cm的泉水,按照每畝100kg-120kg的潑灑量向養殖塘內潑灑消毒劑,潑灑消毒劑7d-9d后繼續向養殖塘中注水,保持養殖塘內水的液面高度為120cm-150cm,且泉水在塘內處于流動狀態,然后按照每畝添加500kg-550kg的施肥量向池塘中施加發酵好的基底肥;
(2)種植空心菜:在拋灑草木灰5天后的養殖塘水面上搭建種植架種植空心菜,并向空心菜噴施1次葉面肥,所述葉面肥的噴施量為每畝10kg-20kg;
(3)喂養草魚:種植空心菜20d-30d后向養殖塘中投入草魚種,所述草魚種的投種量為每畝50尾-80尾,每尾草魚種的長度為5cm-8cm,投入草魚種后就開始向養殖塘中投喂青飼料,所述青飼料的投喂量為每次每畝100kg-150kg,每隔6-8天投喂一次;
(4)喂養鰱魚:喂養草魚30d-50d后向養殖塘中投入鰱魚種,所述鰱魚種的投種量為300尾-400尾,投入鰱魚種后,除了按照步驟(2)喂養草魚的方法向養殖塘中投喂青飼料外,還要向養殖塘中追施綠肥堆肥汁液、配合飼料和微生物制劑溶液,所述綠肥堆肥汁液的施加量為每畝80kg-120kg,施加頻率為酶隔7d-10d施加一次;所述配合飼料的施加量為每畝100kg-150kg,施加頻率為酶隔10d-15d施加一次;所述微生物制劑溶液的施加量為每畝3kg-5kg,施加頻率為酶隔15-20d施加一次;
所述消毒劑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12份-15份的生石灰、10份-17份的苦皮藤、8份-18份的茶籽餅、3份-7份的桉樹油、13份-20份的草木灰和2份-5份的冬青油;
所述基底肥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10份-20份的人糞、5份-10份的牛糞、5份-10份的馬糞、5份-15份的雞糞、5份-15份的鴨糞、20份-28份的蚯蚓糞、20份-30份的蠶沙、3份-6份的單胞藻和3份-5份的面包酵母;
所述綠肥堆肥汁液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7份-19份的青苔、3份-18份的裙帶菜、3份-9份的松針粉、16份-33份的蘿卜葉、17份-28份的黃豆桿和14份-29份的馬齒莧;
所述配合飼料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17份-30份的魚粉、8份-17份的蕪萍、8份-17份的豆粕、25份-33份的青苔、7份-16份的菜籽餅、4份-16份的麥麩和25份-36份的螺旋藻;
所述微生物制劑溶液菌種的種類和含量分別為:活菌數為5×109cfu·g-1-9×109cfu·g-1的光合細菌、活菌數為5×109cfu·g-1-9×109cfu·g-1的芽孢桿菌、活菌數為1×109cfu·g-1-3×109cfu·g-1的乳酸菌、活菌數為1×109cfu·g-1-3×109cfu·g-1的酵母菌、活菌數為2×109cfu·g-1-4×109cfu·g-1的固氮菌。
進一步的,所述種植架包括多根條形長桿、多根條形橫桿和多個圓形種植圈,所述條形長桿相互平行,相鄰兩個長桿之間的距離為15cm-25cm;所述條形橫桿與條形長桿相交并垂直,相鄰兩個條形橫桿之間的距離為15cm-25cm;所述圓形種植圈固定在條形長桿上,相鄰兩個種植圈之間的距離為15cm-20cm,所述圓形種植圈為直立的管狀,種植圈的內徑為5cm-7cm,外徑為9cm-11cm,高度為10cm-13cm;每個種植圈內固定種植有1-2株空心菜。
進一步的,所述消毒劑的加工方法為:分別將曬干的苦皮藤、茶籽餅用粉碎機進行粉碎,然后經過100目-120目篩篩選后得到苦皮藤粉和茶籽餅粉備用;分別將生石灰、草木灰經過經過100目-120目篩篩選后得到生石灰粉和草木灰粉備用;用120℃-180℃的水蒸汽對桉樹枝和桉樹葉進行熏蒸、冷凝得到桉樹油備用;向冬青葉中添加與冬青葉質量相同的體積百分數為70%(v/v)-80%(v/v)的乙醇溶液進行浸泡,浸泡10h-12h后進行過濾,去渣留液,將液體放入減壓蒸餾裝置,在真空度為0.096mpa,溫度為50℃-60℃的條件下進行減壓蒸餾,蒸出溶液質量1/3的溶液后,將剩余溶液進行電加熱,收集溫度為219℃-224℃條件下的餾分,得到冬青油;最后,按所述重量份數稱取生石灰粉、苦皮藤粉、茶籽餅粉、草木灰粉、桉樹油和冬青油,將生石灰粉、苦皮藤粉、茶籽餅粉和草木灰粉進行均勻混合后倒入桉樹油和冬青油得到消毒劑。
進一步的,所述基底肥的加工方法為:按所述重量份數稱取人糞、牛糞、馬糞、雞糞、鴨糞、蚯蚓糞、蠶沙、單胞藻和面包酵母;將人糞、牛糞、馬糞、雞糞、鴨糞、蚯蚓糞和蠶沙混合放在堆肥漚制坑內在溫度為25℃-28℃,空氣相對濕度為40%-50%的條件下進行漚制,漚制15d-20d后向漚制物中加入預先稱量好的面包酵母,不定期噴水,保持空氣濕度為40%-50%,溫度為25℃-28℃,繼續漚制20d-25d后,向漚制物中添加預先稱量好的單包藻,混勻再漚制2d,得到基底肥。
進一步的,所述綠肥堆肥汁液的加工方法為:按所述重量份數稱取青苔、裙帶菜、松針粉、蘿卜葉、黃豆桿和馬齒莧均勻混合用研磨機進行研磨得到混合物;向研磨后的混合物中添加同等質量比的稻田水,然后在溫度為25℃-28℃的條件下進行漚制,漚制30d-40d后過濾去渣留液得到綠肥堆肥汁液。
進一步的,所述配合飼料的加工方法為:按所述重量比稱取魚粉、蕪萍、豆粕、青苔、菜籽餅、麥麩和螺旋藻;將菜籽餅敲碎得到菜籽餅末;將新鮮蕪萍和青苔分別碾碎后與魚粉、豆粕、麥麩、螺旋藻和菜籽餅末均勻混合得到配合飼料。
本發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發明利選擇地勢開闊且有山泉水流動的多個農耕梯田進行改造做為養殖塘,從源頭上選擇清潔水質,并且使用流動水能保證魚的需氧量,滿足草魚、鰱魚的生長需求;發明清塘消毒時使用的消毒劑為:生石灰、苦皮藤、茶籽餅、桉樹油、草木灰和冬青油中除了能殺菌消毒外還含有豐富的有機質,在光照條件下容易分解,可以提高養殖塘中的浮游生物含量,滿足鰱魚生長的需求;還能給套種的空心菜提供營養物質,促進空心菜的生長;
(2)本發明的基底料由人糞、牛糞、馬糞、雞糞、鴨糞、蚯蚓糞、蠶沙、單胞藻和面包酵母組成,成分科學合理,既有有機質含量高的動物糞便,還有富含維生素、葉綠素的藻類,而且糞便中蠶沙的有害物質含量很低,肥力好、肥效高,為了加快形成浮游生物,增加水中溶解氧含量,基底料中還添加了面包酵母。
(3)本發明的綠肥堆肥汁液由青苔、裙帶菜、松針粉、蘿卜葉、黃豆桿和馬齒莧組成,成分科學合理,有機質含量高、葉綠素含量高、氮含量高,能給魚塘提供足夠的肥力,適合鰱魚生長。
(4)本發明的配合飼料由魚粉、蕪萍、豆粕、青苔、菜籽餅、麥麩和螺旋藻組成,成分科學合理,有機質含量高、還含有豐富的微量元素嗎,能促進魚的高產。
(5)本發明的微生物制劑溶液由光合細菌、芽孢桿菌、乳酸菌、酵母菌和固氮菌組成,固氮菌能固定氮源為池塘提供足夠肥力,光合細菌能給魚塘提供足夠的溶解氧,乳酸菌能改善魚群的腸道,加快魚的生長,酵母菌能加快魚塘中形成浮游生物菌群。
【具體實施方式】
本說明書中公開的所有特征,或公開的所有方法或過程中的步驟,除了互相排斥的特征和/或步驟以外,均可以以任何方式組合。
本說明書(包括任何附加權利要求、摘要)中公開的任一特征,除非特別敘述,每個特征只是一系列等效或類似特征中的一個例子而已。
實施例1:
一種草魚套養鰱魚的養殖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1)養殖塘預處理:選擇地勢開闊且有山泉水流動的多個農耕梯田進行改造做為養殖塘,清除養殖塘中過多的淤泥,再對整個池塘用日光進行曝曬,曝曬時間不少于7天,曝曬后向養殖塘中注入深度為25cm的泉水,按照每畝120kg的潑灑量向養殖塘內潑灑消毒劑,潑灑消毒劑9d后繼續向養殖塘中注水,保持養殖塘內水的液面高度為150cm,且泉水在塘內處于流動狀態,然后按照每畝添加550kg的施肥量向池塘中施加發酵好的基底肥;
(2)種植空心菜:在拋灑草木灰5天后的養殖塘水面上搭建種植架種植空心菜,并向空心菜噴施1次葉面肥,其中,葉面肥的噴施量為每畝20kg;
(3)喂養草魚:種植空心菜30d后向養殖塘中投入草魚種,其中,草魚種的投種量為每畝80尾,每尾草魚種的長度為5cm-8cm,投入草魚種后就開始向養殖塘中投喂青飼料,所述青飼料的投喂量為每次每畝150kg,每隔8天投喂一次;
(4)喂養鰱魚:喂養草魚50d后向養殖塘中投入鰱魚種,其中,鰱魚種的投種量為400尾,投入鰱魚種后,除了按照步驟(2)喂養草魚的方法向養殖塘中投喂青飼料外,還要向養殖塘中追施綠肥堆肥汁液、配合飼料和微生物制劑溶液,其中,綠肥堆肥汁液的施加量為每畝120kg,施加頻率為酶隔10d施加一次;其中,配合飼料的施加量為每畝150kg,施加頻率為酶隔15d施加一次;其中,微生物制劑溶液的施加量為每畝5kg,施加頻率為酶隔20d施加一次;
上述消毒劑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15份的生石灰、17份的苦皮藤、18份的茶籽餅、7份的桉樹油、20份的草木灰和5份的冬青油;
其中,消毒劑的加工方法為:分別將曬干的苦皮藤、茶籽餅用粉碎機進行粉碎,然后經過120目篩篩選后得到苦皮藤粉和茶籽餅粉備用;分別將生石灰、草木灰經過經過120目篩篩選后得到生石灰粉和草木灰粉備用;用180℃的水蒸汽對桉樹枝和桉樹葉進行熏蒸、冷凝得到桉樹油備用;向冬青葉中添加與冬青葉質量相同的體積百分數為80%(v/v)的乙醇溶液進行浸泡,浸泡12h后進行過濾,去渣留液,將液體放入減壓蒸餾裝置,在真空度為0.096mpa,溫度為60℃的條件下進行減壓蒸餾,蒸出溶液質量1/3的溶液后,將剩余溶液進行電加熱,收集溫度為224℃條件下的餾分,得到冬青油;最后,按所述重量份數稱取生石灰粉、苦皮藤粉、茶籽餅粉、草木灰粉、桉樹油和冬青油,將生石灰粉、苦皮藤粉、茶籽餅粉和草木灰粉進行均勻混合后倒入桉樹油和冬青油得到消毒劑。
上述基底肥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20份的人糞、10份的牛糞、10份的馬糞、15份的雞糞、15份的鴨糞、28份的蚯蚓糞、30份的蠶沙、6份的單胞藻和5份的面包酵母;
其中,基底肥的加工方法為:按所述重量份數稱取人糞、牛糞、馬糞、雞糞、鴨糞、蚯蚓糞、蠶沙、單胞藻和面包酵母;將人糞、牛糞、馬糞、雞糞、鴨糞、蚯蚓糞和蠶沙混合放在堆肥漚制坑內在溫度為28℃,空氣相對濕度為50%的條件下進行漚制,漚制20d后向漚制物中加入預先稱量好的面包酵母,不定期噴水,保持空氣濕度為50%,溫度為28℃,繼續漚制25d后,向漚制物中添加預先稱量好的單包藻,混勻再漚制2d,得到基底肥。
上述綠肥堆肥汁液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19份的青苔、18份的裙帶菜、9份的松針粉、33份的蘿卜葉、28份的黃豆桿和29份的馬齒莧;
其中,綠肥堆肥汁液的加工方法為:按所述重量份數稱取青苔、裙帶菜、松針粉、蘿卜葉、黃豆桿和馬齒莧均勻混合用研磨機進行研磨得到混合物;向研磨后的混合物中添加同等質量比的稻田水,然后在溫度為28℃的條件下進行漚制,漚制40d后過濾去渣留液得到綠肥堆肥汁液。
上述配合飼料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30份的魚粉、17份的蕪萍、17份的豆粕、33份的青苔、16份的菜籽餅、16份的麥麩和36份的螺旋藻;
其中,配合飼料的加工方法為:按所述重量比稱取魚粉、蕪萍、豆粕、青苔、菜籽餅、麥麩和螺旋藻;將菜籽餅敲碎得到菜籽餅末;將新鮮蕪萍和青苔分別碾碎后與魚粉、豆粕、麥麩、螺旋藻和菜籽餅末均勻混合得到配合飼料。
上述微生物制劑溶液菌種的種類和含量分別為:活菌數為9×109cfu·g-1的光合細菌、活菌數為9×109cfu·g-1的芽孢桿菌、活菌數為3×109cfu·g-1的乳酸菌、活菌數為3×109cfu·g-1的酵母菌、活菌數為4×109cfu·g-1的固氮菌。
為了方便空心菜種植,本發明的種植架包括多根條形長桿、多根條形橫桿和多個圓形種植圈,所述條形長桿相互平行,相鄰兩個長桿之間的距離為25cm;所述條形橫桿與條形長桿相交并垂直,相鄰兩個條形橫桿之間的距離為25cm;所述圓形種植圈固定在條形長桿上,相鄰兩個種植圈之間的距離為20cm,所述圓形種植圈為直立的管狀,種植圈的內徑為7cm,外徑為11cm,高度為13cm;每個種植圈內固定種植有2株空心菜。
實施例2:
一種草魚套養鰱魚的養殖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1)養殖塘預處理:選擇地勢開闊且有山泉水流動的多個農耕梯田進行改造做為養殖塘,清除養殖塘中過多的淤泥,再對整個池塘用日光進行曝曬,曝曬時間不少于7天,曝曬后向養殖塘中注入深度為20cm的泉水,按照每畝100kg的潑灑量向養殖塘內潑灑消毒劑,潑灑消毒劑7d后繼續向養殖塘中注水,保持養殖塘內水的液面高度為120cm,且泉水在塘內處于流動狀態,然后按照每畝添加500kg的施肥量向池塘中施加發酵好的基底肥;
(2)種植空心菜:在拋灑草木灰5天后的養殖塘水面上搭建種植架種植空心菜,并向空心菜噴施1次葉面肥,其中,葉面肥的噴施量為每畝10kg;
(3)喂養草魚:種植空心菜20d后向養殖塘中投入草魚種,其中,草魚種的投種量為每畝50尾,每尾草魚種的長度為5cm-8cm,投入草魚種后就開始向養殖塘中投喂青飼料,所述青飼料的投喂量為每次每畝100kg,每隔6天投喂一次;
(4)喂養鰱魚:喂養草魚30d后向養殖塘中投入鰱魚種,其中,鰱魚種的投種量為300尾,投入鰱魚種后,除了按照步驟(2)喂養草魚的方法向養殖塘中投喂青飼料外,還要向養殖塘中追施綠肥堆肥汁液、配合飼料和微生物制劑溶液,其中,綠肥堆肥汁液的施加量為每畝80kg,施加頻率為酶隔7d施加一次;其中,配合飼料的施加量為每畝100kg,施加頻率為酶隔10d施加一次;其中,微生物制劑溶液的施加量為每畝3kg,施加頻率為酶隔15施加一次;
上述消毒劑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12份的生石灰、10份的苦皮藤、8份的茶籽餅、3份的桉樹油、13份的草木灰和2份的冬青油;
其中,消毒劑的加工方法為:分別將曬干的苦皮藤、茶籽餅用粉碎機進行粉碎,然后經過100目篩篩選后得到苦皮藤粉和茶籽餅粉備用;分別將生石灰、草木灰經過經過100目篩篩選后得到生石灰粉和草木灰粉備用;用120℃的水蒸汽對桉樹枝和桉樹葉進行熏蒸、冷凝得到桉樹油備用;向冬青葉中添加與冬青葉質量相同的體積百分數為70%(v/v)的乙醇溶液進行浸泡,浸泡10h后進行過濾,去渣留液,將液體放入減壓蒸餾裝置,在真空度為0.096mpa,溫度為50℃的條件下進行減壓蒸餾,蒸出溶液質量1/3的溶液后,將剩余溶液進行電加熱,收集溫度為219℃條件下的餾分,得到冬青油;最后,按所述重量份數稱取生石灰粉、苦皮藤粉、茶籽餅粉、草木灰粉、桉樹油和冬青油,將生石灰粉、苦皮藤粉、茶籽餅粉和草木灰粉進行均勻混合后倒入桉樹油和冬青油得到消毒劑。
上述基底肥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10份的人糞、5份的牛糞、5份的馬糞、5份的雞糞、5份-的鴨糞、20份的蚯蚓糞、20份的蠶沙、3份的單胞藻和3份的面包酵母;
其中,基底肥的加工方法為:按所述重量份數稱取人糞、牛糞、馬糞、雞糞、鴨糞、蚯蚓糞、蠶沙、單胞藻和面包酵母;將人糞、牛糞、馬糞、雞糞、鴨糞、蚯蚓糞和蠶沙混合放在堆肥漚制坑內在溫度為25℃,空氣相對濕度為40%-50%的條件下進行漚制,漚制15d后向漚制物中加入預先稱量好的面包酵母,不定期噴水,保持空氣濕度為40%,溫度為25℃,繼續漚制20d后,向漚制物中添加預先稱量好的單包藻,混勻再漚制2d,得到基底肥。
上述綠肥堆肥汁液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7份的青苔、3份的裙帶菜、3份的松針粉、16份的蘿卜葉、17份的黃豆桿和14份的馬齒莧;
其中,綠肥堆肥汁液的加工方法為:按所述重量份數稱取青苔、裙帶菜、松針粉、蘿卜葉、黃豆桿和馬齒莧均勻混合用研磨機進行研磨得到混合物;向研磨后的混合物中添加同等質量比的稻田水,然后在溫度為25℃的條件下進行漚制,漚制30d后過濾去渣留液得到綠肥堆肥汁液。
上述配合飼料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17份的魚粉、8份的蕪萍、8份的豆粕、25份的青苔、7份的菜籽餅、4份的麥麩和25份的螺旋藻;
其中,配合飼料的加工方法為:按所述重量比稱取魚粉、蕪萍、豆粕、青苔、菜籽餅、麥麩和螺旋藻;將菜籽餅敲碎得到菜籽餅末;將新鮮蕪萍和青苔分別碾碎后與魚粉、豆粕、麥麩、螺旋藻和菜籽餅末均勻混合得到配合飼料。
上述微生物制劑溶液菌種的種類和含量分別為:活菌數為5×109cfu·g-1的光合細菌、活菌數為5×109cfu·g-1的芽孢桿菌、活菌數為1×109cfu·g-1的乳酸菌、活菌數為1×109cfu·g-1的酵母菌、活菌數為2×109cfu·g-1的固氮菌。
為了方便空心菜種植,本發明的種植架包括多根條形長桿、多根條形橫桿和多個圓形種植圈,所述條形長桿相互平行,相鄰兩個長桿之間的距離為15cm;所述條形橫桿與條形長桿相交并垂直,相鄰兩個條形橫桿之間的距離為15cm;所述圓形種植圈固定在條形長桿上,相鄰兩個種植圈之間的距離為15cm,所述圓形種植圈為直立的管狀,種植圈的內徑為5cm,外徑為9cm,高度為10cm;每個種植圈內固定種植有1株空心菜。
實施例3:
一種草魚套養鰱魚的養殖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1)養殖塘預處理:選擇地勢開闊且有山泉水流動的多個農耕梯田進行改造做為養殖塘,清除養殖塘中過多的淤泥,再對整個池塘用日光進行曝曬,曝曬時間不少于7天,曝曬后向養殖塘中注入深度為22cm的泉水,按照每畝110kg的潑灑量向養殖塘內潑灑消毒劑,潑灑消毒劑8d后繼續向養殖塘中注水,保持養殖塘內水的液面高度為140cm,且泉水在塘內處于流動狀態,然后按照每畝添加520kg的施肥量向池塘中施加發酵好的基底肥;
(2)種植空心菜:在拋灑草木灰5天后的養殖塘水面上搭建種植架種植空心菜,并向空心菜噴施1次葉面肥,其中,葉面肥的噴施量為每畝15kg;
(3)喂養草魚:種植空心菜25d后向養殖塘中投入草魚種,其中,草魚種的投種量為每畝60尾,每尾草魚種的長度為7cm,投入草魚種后就開始向養殖塘中投喂青飼料,所述青飼料的投喂量為每次每畝130kg,每隔7天投喂一次;
(4)喂養鰱魚:喂養草魚40d后向養殖塘中投入鰱魚種,其中,鰱魚種的投種量為350尾,投入鰱魚種后,除了按照步驟(2)喂養草魚的方法向養殖塘中投喂青飼料外,還要向養殖塘中追施綠肥堆肥汁液、配合飼料和微生物制劑溶液,其中,綠肥堆肥汁液的施加量為每畝100kg,施加頻率為酶隔80d施加一次;其中,配合飼料的施加量為每畝120kg,施加頻率為酶隔13d施加一次;其中,微生物制劑溶液的施加量為每畝4kg,施加頻率為酶隔16d施加一次;
上述消毒劑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13份的生石灰、14份的苦皮藤、12份的茶籽餅、6份的桉樹油、17份的草木灰和3份的冬青油;
其中,消毒劑的加工方法為:分別將曬干的苦皮藤、茶籽餅用粉碎機進行粉碎,然后經過110目篩篩選后得到苦皮藤粉和茶籽餅粉備用;分別將生石灰、草木灰經過經過110目篩篩選后得到生石灰粉和草木灰粉備用;用150℃的水蒸汽對桉樹枝和桉樹葉進行熏蒸、冷凝得到桉樹油備用;向冬青葉中添加與冬青葉質量相同的體積百分數為75%(v/v)的乙醇溶液進行浸泡,浸泡11h后進行過濾,去渣留液,將液體放入減壓蒸餾裝置,在真空度為0.096mpa,溫度為55℃的條件下進行減壓蒸餾,蒸出溶液質量1/3的溶液后,將剩余溶液進行電加熱,收集溫度為220℃條件下的餾分,得到冬青油;最后,按所述重量份數稱取生石灰粉、苦皮藤粉、茶籽餅粉、草木灰粉、桉樹油和冬青油,將生石灰粉、苦皮藤粉、茶籽餅粉和草木灰粉進行均勻混合后倒入桉樹油和冬青油得到消毒劑。
上述基底肥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15份的人糞、7份的牛糞、8份的馬糞、10份的雞糞、10份的鴨糞、25份的蚯蚓糞、25份的蠶沙、4份的單胞藻和4份的面包酵母;
其中,基底肥的加工方法為:按所述重量份數稱取人糞、牛糞、馬糞、雞糞、鴨糞、蚯蚓糞、蠶沙、單胞藻和面包酵母;將人糞、牛糞、馬糞、雞糞、鴨糞、蚯蚓糞和蠶沙混合放在堆肥漚制坑內在溫度為27℃,空氣相對濕度為45%的條件下進行漚制,漚制17d后向漚制物中加入預先稱量好的面包酵母,不定期噴水,保持空氣濕度為45%,溫度為26℃,繼續漚制23d后,向漚制物中添加預先稱量好的單包藻,混勻再漚制2d,得到基底肥。
上述綠肥堆肥汁液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13份的青苔、13份的裙帶菜、7份的松針粉、20份的蘿卜葉、20份的黃豆桿和22份的馬齒莧;
其中,綠肥堆肥汁液的加工方法為:按所述重量份數稱取青苔、裙帶菜、松針粉、蘿卜葉、黃豆桿和馬齒莧均勻混合用研磨機進行研磨得到混合物;向研磨后的混合物中添加同等質量比的稻田水,然后在溫度為27℃的條件下進行漚制,漚制35d后過濾去渣留液得到綠肥堆肥汁液。
上述配合飼料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24份的魚粉、13份的蕪萍、13份的豆粕、28份的青苔、10份的菜籽餅、7份的麥麩和30份的螺旋藻;
其中,配合飼料的加工方法為:按所述重量比稱取魚粉、蕪萍、豆粕、青苔、菜籽餅、麥麩和螺旋藻;將菜籽餅敲碎得到菜籽餅末;將新鮮蕪萍和青苔分別碾碎后與魚粉、豆粕、麥麩、螺旋藻和菜籽餅末均勻混合得到配合飼料。
上述微生物制劑溶液菌種的種類和含量分別為:活菌數為6×109cfu·g-1的光合細菌、活菌數為8×109cfu·g-1的芽孢桿菌、活菌數為2×109cfu·g-1的乳酸菌、活菌數為2×109cfu·g-1的酵母菌、活菌數為3×109cfu·g-1的固氮菌。
為了方便空心菜種植,本發明的種植架包括多根條形長桿、多根條形橫桿和多個圓形種植圈,所述條形長桿相互平行,相鄰兩個長桿之間的距離為20cm;所述條形橫桿與條形長桿相交并垂直,相鄰兩個條形橫桿之間的距離為20cm;所述圓形種植圈固定在條形長桿上,相鄰兩個種植圈之間的距離為13cm,所述圓形種植圈為直立的管狀,種植圈的內徑為6cm,外徑為10cm,高度為12cm;每個種植圈內固定種植有2株空心菜。
對照組1:
按照實施例1的套種方法進行套養養殖,但是不使用消毒劑僅使用基底肥、綠肥堆肥汁液、配合飼料和微生物制劑溶液。
對照組2:
按照實施例1的套種方法進行套養養殖,但是不使用綠肥堆肥汁液,僅使用消毒劑、基底肥、配合飼料和微生物制劑溶液。
對照組3:
按照實施例1的套種方法進行套養養殖,但是不使用配合飼料,僅使用消毒劑、基底肥、綠肥堆肥汁液和微生物制劑溶液。
對照組4:
按照實施例1的套種方法進行套養養殖,但是不使用微生物制劑溶液,僅使用基底肥、綠肥堆肥汁液、配合飼料和微生物制劑溶液。
對照組5:
將草魚和鰱魚進行套養,但是飼料和消毒劑均外購。
驗證試驗1:
在本合作社的實驗田中進行,將實驗田分成50m2做為試驗田,然后分別按照實施例1-3和對照組1-4的養殖方法進行養殖養殖鰱魚3個月、養殖草魚3個月后,分別稱重并記錄:草魚平均單重(g)、鰱魚平均單重(g),統計養殖的總成本(元),具體情況見表1:
由上表可知,實施例1-3的草魚單重、鰱魚單重均大于對照組1-5,總成本均低于對照組1-5,說明使用本發明的方法進行套養鰱魚和草魚,可以明顯增加草魚和鰱魚的單重,降低成本,達到更高的經濟效益。
綜上所述,使用本發明的套養方法可以提高鰱魚和草魚的產量,降低成本,使經濟效益更高。
以上所述實施例僅表達了本發明的幾種實施方式,其描述較為具體和詳細,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為對本發明范圍的限制。應當指出的是,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發明構思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變形和改進,這些都屬于本發明的保護范圍。因此,本發明的保護范圍應以所附權利要求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