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城市道路園林綠化技術領域,具體而言,涉及一種用于香樟樹的栽植基質及香樟樹栽植系統。
背景技術:
城市行道樹是城市植物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城市生態系統中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隨著城市的快速發展,其土地利用結構發生了較大的變化,由以往的自然景觀逐漸變為混凝土公路及大量的人工建筑。城市土壤具有較大的時間和空間變異性、眾多的人為附加物、混亂的土壤剖面結構與發育形態、變性的土壤物理結構、受干擾的土壤養分循環與土壤生物活動以及高度的污染等特征,這些不良特征阻礙了城市綠化行道樹根系的正常發育,使行道樹不能正常地進行水分平衡、氣體交換和能量轉運等生理活動,生長衰弱,容易死亡。因此需要為不同的行道樹對應提供不同的栽植基質,以利于相應行道樹的健康生長和持續發揮作用。
香樟樹,別名樟樹、香樟或樟木,樟科、樟屬常綠喬木,該樹種枝葉茂密,冠大蔭濃,樹姿雄偉,能吸煙滯塵、涵養水源、固土防沙和美化環境,是城市綠化的優良樹種,被廣泛用作庭蔭樹、行道樹、防護林及風景林。
然而,本申請的發明人發現,在香樟樹用于城市綠化時,栽植基質的結構無法與香樟樹的生長需求相匹配,容易造成樹木生長不良、早衰或者死亡的情況,因此如何提供一種用于香樟樹的栽植基質及香樟樹栽植系統,對于提高香樟樹生長條件的管理效果,改善香樟樹的生長質量,充分發揮香樟樹的城市生態系統服務作用具有重要意義。
有鑒于此,特提出本發明。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第一個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用于香樟樹的栽植基質,以改善現有的栽植基質的結構無法與香樟樹的生長需求相匹配,容易造成樹木生長不良、早衰或者死亡的技術問題。
本發明的第二個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香樟樹栽植系統,該系統中包括上述用于香樟樹的栽植基質,能夠實現提高香樟樹生長條件的管理效果,改善香樟樹的生長質量,充分發揮香樟樹的城市生態系統服務作用的有益效果。
為了實現本發明的上述目的,特采用以下技術方案:
本發明提供一種用于香樟樹的栽植基質,包括填充顆粒和配方土,且填充顆粒與配方土的質量比為1:(3-5)。
可選地,在本發明中,所述填充顆粒的粒徑為2-4cm。
可選地,在本發明中,所述用于香樟樹的栽植基質的質量含水量為45%-55%。
可選地,在本發明中,所述配方土為壤土和堆肥的混合物。
可選地,在本發明中,所述配方土中壤土和堆肥的質量比為(1-3):1。
可選地,在本發明中,所述壤土中全氮的含量為0.40-0.45g/kg,全磷的含量為0.35-0.40g/kg,水解氮的含量47.0-47.5mg/kg,速效鉀的含量為46.5-47.0mg/kg,有效磷的含量為1.35-1.40mg/kg,有機質的含量為6.55-6.60g/kg,壤土的pH值為5.2-5.4。
可選地,在本發明中,所述壤土為距離地表0-30cm的土壤。
可選地,在本發明中,所述堆肥通過植物廢棄物堆肥腐熟;其中,植物廢棄物包括枯枝落葉、園林廢棄植物或植物秸稈。
可選地,在本發明中,所述填充顆粒包括建筑青石粒。
本發明還提供一種香樟樹栽植系統,包括上述用于香樟樹的栽植基質,還包括樹苗和樹池蓋板。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有益效果為:
(1)本發明用于香樟樹的栽植基質中,填充顆粒能夠有效保證栽植基質的孔隙度,從而有利于香樟樹根系的呼吸和對水肥的吸收,配方土能夠為香樟樹提供一定的養分;由于填充顆粒和配方土的比例適宜,因此通過兩者的配合能夠為香樟樹提供適宜的生長環境,有效保證香樟樹的健康生長和長久地發揮城市生態系統的服務作用。
(2)本發明香樟樹栽植系統中,由于包括上述用于香樟樹的栽植基質,因此能夠為城市行道樹系統中提供一種適宜的行道樹種植和管理系統,用于指導樹種和栽植基質相對應配套管理,從而有利于以改善行道樹生長質量,進而能夠提高整個城市行道樹系統的服務功能。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發明具體實施方式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具體實施方式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
圖1為本發明各處理組中香樟樹根系總長的測定結果;
圖2為本發明各處理組中香樟樹根系平均直徑的測定結果;
圖3為本發明各處理組中香樟樹根系表面積的測定結果;
圖4為本發明各處理組中香樟樹根系體積的測定結果。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實施方式和實施例對本發明的實施方案進行詳細描述,但是本領域技術人員將會理解,下列實施方式和實施例僅用于說明本發明,而不應視為限制本發明的范圍。實施方式中未注明具體條件者,按照常規條件或制造商建議的條件進行。所用試劑或儀器未注明生產廠商者,均為可以通過市售購買獲得的常規產品。
本發明實施方式中所述的“包括”,意指其除所述組分外,還可以包括其他組分,這些其他組分賦予所述栽植基質不同的特性。除此之外,本發明實施方式所述的“包括”,還可以替換為封閉式的“為”或“由……組成”。
為了實現本發明的上述目的,特采用以下技術方案:
根據本發明的一個方面,本發明實施方式提供一種用于香樟樹的栽植基質,其特征在于,包括填充顆粒和配方土,且填充顆粒與配方土的質量比為1:(3-5)。
本發明上述實施方式的有益效果為:
本發明實施方式提供一種用于香樟樹的栽植基質中,填充顆粒能夠有效保證栽植基質的孔隙度,從而有利于香樟樹根系的呼吸和對水肥的吸收,配方土能夠為香樟樹提供一定的養分;由于填充顆粒和配方土的比例適宜,因此能夠為香樟樹提供適宜的生長環境,有效保證香樟樹的健康生長和長久地發揮城市生態系統的服務作用。
可選地,填充顆粒與配方土的質量比典型但非限制性為1:3、1:4或1:5。
可選地,本發明實施方式提供的用于香樟樹的栽植基質中,填充顆粒的粒徑為2-4cm。
由于填充顆粒具有特定的粒徑,因此能夠有效保證栽植基質具有適宜的孔隙度和透氣性,有利于根系的呼吸和生長。填充顆粒的粒徑過大容易造成水肥流失,栽植基質的保水保肥性差,粒徑過小容易造成栽植基質的透氣性差。
可選地,填充顆粒的粒徑典型但非限制性為2cm、3cm或4cm。
可選地,本發明實施方式提供的用于香樟樹的栽植基質中,栽植基質的質量含水量為45%-55%。
栽植基質的質量含水量指的是栽植基質中水重量與干基質重量的百分數,可以通過土壤水分儀(TZS-2X-G)進行測定,也可以用土鉆法取栽植基質并稱鮮重,然后在105℃的烘箱內烘干至恒重并稱重,計算出栽植基質的質量含水量。
由于栽植基質具有特定的質量含水量,因此能夠為香樟樹提供適宜的水分條件,有利于促進香樟樹的健康生長。質量含水量過高容易影響香樟樹根系發育,質量含水量過低容易造成香樟樹因缺水而早衰甚至死亡。
可選地,栽植基質的質量含水量典型但非限制性為45%、46%、47%、48%、49%、50%、51%、52%、53%、54%或55%。可選地,本發明實施方式提供的用于香樟樹的栽植基質中,配方土為壤土和堆肥的混合物。
可選地,配方土中壤土和堆肥的質量比為(1-3):1。由于栽植基質中配方土中壤土和堆肥具有特定的質量比,因此,既能夠保證香樟樹的所需要的土壤環境,又能夠保證為香樟樹提供適宜的養分,有效發揮栽植基質供應營養的作用。
可選地,配方土中壤土和堆肥的質量比典型但非限制性為1:1、2:2或3:1。
可選地,本發明實施方式提供的用于香樟樹的栽植基質中,壤土中全氮的含量為0.40-0.45g/kg,全磷的含量為0.35-0.40g/kg,水解氮的含量47.0-47.5mg/kg,速效鉀的含量為46.5-47.0mg/kg,有效磷的含量為1.35-1.40mg/kg,有機質的含量為6.55-6.60g/kg,壤土的pH值為5.2-5.4。
由于壤土中含有一定量的香樟樹生長所需要的營養成分,能夠在一定程度上保證香樟樹的健康生長。
可選地,壤土為距離地表0-30cm的土壤;較佳地,壤土為距離地表0-20cm的土壤。
可選地,堆肥通過植物廢棄物堆肥腐熟;植物廢棄物包括枯枝落葉、園林廢棄植物或植物秸稈。
可選地,制備堆肥的過程為:將植物廢棄物粉碎置于發酵池中并添加尿素,調節C/N質量比為(25-30):1,每3-4天翻堆一次,保持含水率為55-60%,經充分腐熟后得到堆肥;較佳地,可以向發酵池中添加發酵菌,以利于提高堆肥發酵速度。
本發明實施方式對植物廢棄物的利用,既解決了城市枯枝落葉等植物廢棄物的處理問題,又能夠充分利用植物廢棄物作為肥料,實現了高效循環利用的效果,提高了城市生態系統中資源的利用效率。由壤土和堆肥組成的配方土,原料容易得到,且成本較低,且與普通地面具有較好的適應性,能夠降低建設城市綠化生態系統的成本,具有較高的經濟效益和環境效益。
可選地,本發明實施方式提供的用于香樟樹的栽植基質中,填充顆粒包括建筑青石粒。
建筑青石粒原料易得,且成本較低,能夠有效保證栽植基質的含水量和透氣性,此外,建筑青石粒具有較強的承重能力,能夠有效避免栽植基質被碾壓而結構受到破壞,從而能夠為香樟樹提供適宜的生長環境。
可選地,填充顆粒中還可以包括保水劑,例如陶粒或珍珠巖等,從而能夠進一步地提高配方土的保肥、保水和透氣性。
根據本發明的另一個方面,本發明實施方式還提供一種香樟樹栽植系統,該系統中包括上述用于香樟樹的栽植基質,還可以包括樹苗和樹池蓋板。
本發明實施方式香樟樹栽植系統中,由于包括上述用于香樟樹的栽植基質,因此能夠為城市行道樹系統中提供一種適宜的行道樹種植和管理系統,用于指導樹種和栽植基質相對應配套管理,從而有利于以改善行道樹生長質量,進而能夠提高整個城市行道樹系統的服務功能。
下面結合實施例和對比例對本發明做進一步說明。
實施例1
一種用于香樟樹的栽植基質,包括填充顆粒和配方土,且填充顆粒與配方土的質量比為1:4;
其中,填充顆粒為建筑青石粒,填充顆粒的粒徑為3cm,配方土中壤土和堆肥類介質的質量比為1:1,栽植基質的質量含水量為50%。
實施例2
一種用于香樟樹的栽植基質,包括填充顆粒和配方土,且填充顆粒與配方土的質量比為1:3;
其中,填充顆粒為建筑青石粒,填充顆粒的粒徑為3cm,配方土中壤土和堆肥類介質的質量比為1:1,栽植基質的質量含水量為50%。
實施例3
一種用于香樟樹的栽植基質,包括填充顆粒和配方土,且填充顆粒與配方土的質量比為1:5;
其中,填充顆粒為建筑青石粒,填充顆粒的粒徑為2cm,配方土中壤土和堆肥類介質的質量比為1:1,栽植基質的質量含水量為50%。
實施例4
一種用于香樟樹的栽植基質,包括填充顆粒和配方土,且填充顆粒與配方土的質量比為1:4;
其中,填充顆粒為建筑青石粒,填充顆粒的粒徑為2cm,配方土中壤土和堆肥類介質的質量比為1:1,栽植基質的質量含水量為45%。
實施例5
一種用于香樟樹的栽植基質,包括填充顆粒和配方土,且填充顆粒與配方土的質量比為1:4;
其中,填充顆粒為建筑青石粒,填充顆粒的粒徑為4cm,配方土中壤土和堆肥類介質的質量比為1:1,栽植基質的質量含水量為55%。
實施例6
一種用于香樟樹的栽植基質,包括填充顆粒和配方土,且填充顆粒與配方土的質量比為1:3;
其中,填充顆粒為建筑青石粒,填充顆粒的粒徑為4cm,配方土中壤土和堆肥類介質的質量比為1:1,栽植基質的質量含水量為45%。
實施例7
一種用于香樟樹的栽植基質,包括填充顆粒和配方土,且填充顆粒與配方土的質量比為1:4;
其中,填充顆粒為建筑青石粒,填充顆粒的粒徑為1cm,配方土中壤土和堆肥類介質的質量比為1:1,栽植基質的含水量為50%。
實施例8
一種用于香樟樹的栽植基質,包括填充顆粒和配方土,且填充顆粒與配方土的質量比為1:4;
其中,填充顆粒為建筑青石粒,填充顆粒的粒徑為5cm,配方土中壤土和堆肥類介質的質量比為1:1,栽植基質的質量含水量為50%。
實施例9
一種用于香樟樹的栽植基質,包括填充顆粒和配方土,且填充顆粒與配方土的質量比為1:4;
其中,填充顆粒為建筑青石粒,填充顆粒的粒徑為3cm,配方土中壤土和堆肥類介質的質量比為1:1,栽植基質的質量含水量為20%。
實施例10
一種用于香樟樹的栽植基質,包括填充顆粒和配方土,且填充顆粒與配方土的質量比為1:4;
其中,填充顆粒為建筑青石粒,填充顆粒的粒徑為3cm,配方土中壤土和堆肥類介質的質量比為1:1,栽植基質的質量含水量為80%。
對比例1
一種用于香樟樹的栽植基質,包括填充顆粒和配方土,且填充顆粒與配方土的質量比為1:6;
其中,填充顆粒為建筑青石粒,填充顆粒的粒徑為3cm,配方土中壤土和堆肥類介質的質量比為1:1,栽植基質的質量含水量為50%。
對比例2
一種用于香樟樹的栽植基質,包括填充顆粒和配方土,且填充顆粒與配方土的質量比為2:3;
其中,填充顆粒為建筑青石粒,填充顆粒的粒徑為3cm,配方土中壤土和堆肥類介質的質量比為1:1,栽植基質的質量含水量為50%。
對比例3
一種用于香樟樹的栽植基質,包括普通街道土和配方土,且街道土和配方土的質量比為1:4,配方土中壤土和堆肥類介質的質量比為1:1,栽植基質的質量含水量為50%。
試驗設計
1表型生長和根系生物量的測定
選取生長基本一致的香樟樹3年生扦插苗進行試驗,測量平均苗高為2.0m,胸徑為2.83cm。將樹苗隨機分為13組,對應實施例1-10及對比例1-3中的栽植基質,每組均設置12個平行處理。采用直徑50cm,高40cm的控根容器盛裝栽植基質,每個控根容器中栽植基質的體積為0.3m3,植苗1株,每周進行3次控水,并保持含水量的穩定性。在溫室內進行試驗,控根容器的擺放間距為1.5m×1.5m,試驗時間為一年。
試驗結束后分別測量各組中香樟樹樹苗的苗高和胸徑,用于說明表型生長狀況,然后進行根系收獲取樣,洗凈根系中夾雜的基質等雜物,避免根系損失,測定根系生物量,試驗結果如表1所示。
表1不同栽植基質對香樟樹的表型生長狀況和根系生物量的影響
由表1中可以看出,在各實施例對應的處理組中,處理組6中苗高達到最大值,處理組2中胸徑達到最大值,處理組1中根系生物量達到最大值,表明了栽植基質的差異對香樟樹地上部分苗高和胸徑的作用并不一致,對于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的影響也不同步,這種現象與苗木地上和地下部分生長的協調機制有關;與處理組1相比,處理組7-10中香樟樹的苗高和胸徑的增長均受到影響,處理組7由于填充顆粒的粒徑過小,容易造成栽植基質的透氣性較差,影響根系的呼吸,處理組8中由于填充顆粒的粒徑過大,容易造成栽植基質的保水保肥性較差,容易影響根系對水肥的吸收,處理組9中栽植基質的含水量過低,處理組10中栽植基質的含水量過高,兩種情況均容易影響香樟樹的生長;根系是與栽植基質直接接觸的器官,所以根系生物量對栽植基質的差異的響應更直接,各實施例的結果均明顯優于各對比例。
此外,表1顯示,處理組11中苗高比其它組中均明顯高的多,這是由于基質中配方土的有機質含量過高,容易造成苗高過高的情況,后期會增加香樟樹的管理困難;處理組12的栽植基質中的填充顆粒含量過多,容易造成對香樟樹的養分供應不足的問題,需要比各實施例增加肥料的補充量,以致管理成本過高;處理組1的根系生物量比處理組13中的根系生物量高80.44%,與處理組1中栽植基質相比,處理組13中由于填充顆粒為普通街道土,透水透氣性較差,因此明顯影響了根系生物量,且由此構成的栽植基質的承重能力較差,不利于香樟樹的生長和管理。
2根系發育情況的測定
根系收獲取樣后還測定了各組中根系總長、根系平均直徑、根系表面積和根系體積,結果如圖1-4所示。
由圖1-4可以看出,處理組1-6的栽植基質中香樟樹的根系總長、根系平均直徑、根系表面積和根系體積均優于處理組7-13,其中處理組1的栽植基質中香樟樹的根系發育情況最佳。處理組1-6中根系發育情況均較好,說明本發明栽植基質中配方土的比例適宜,有利于為香樟樹提供適宜的養分,處理組1的結果優于處理組7-10的結果,說明栽植基質的質量含水量及填充顆粒的特定粒徑,對于香樟樹的生長情況也具有一定的影響;處理組1-6的結果優于處理組11-13的結果,表明香樟樹的根系對栽植基質的透氣性和水肥條件較敏感,適于生長在透氣性良好且水肥條件適宜的栽植基質中。
盡管已用具體實施例來說明和描述了本發明,然而應意識到,在不背離本發明的精神和范圍的情況下,可以作出許多其它的更改和修改。因此,這意味著在所附權利要求中包括屬于本發明范圍內的所有這些變化和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