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屬于土地利用技術領域,涉及生產草卷土地基質化學性質調控技術生態方法,目的在于草皮卷生產土地土壤可持續利用。
背景技術:
城市草坪建植體系是集平衡生態、美化景觀和文化娛樂等許多功能為一體的生態工程,它不僅起到平衡復合城市生態系統的作用,而且其景觀美化效果是其它城市建設工程所不可替代的。草坪具有致密覆蓋地表的草層和網狀密集的根系,可以起到保持水土和涵養水源的作用。草坪能創造一個氣候適宜的生活環境,因為在夏季大氣溫度為40~45℃時,草坪上只有20℃左右,并且草坪上空氣濕度比裸地高10%~20%。草坪通過光合作用能稀釋分解和吸收固定大氣中的有毒物質(nh3、h2o、so2、no2、hf、cl2和某些重金屬氣體等),還能吸收醛、醚、醇及某些致癌物質,使之變害為利。草坪還可以吸附塵埃狀的金屬粉塵等污染物質,使之滯留,起到凈化空氣的作用。草坪能分泌各種揮發性的殺菌物質,從而降低病原的傳播潛力,減少空氣中的細菌數量,起到殺菌防病的作用。草坪的枝葉不規則發射和微震可以減弱消耗部分噪音,具有良好的消音效果。
人們渴望回歸自然,綠草茵茵的草坪,清新的空氣,使人心胸開闊,忘卻生活的煩惱,美麗的環境是城市生態質量的直觀表現。草坪不僅促進物種多樣性,還豐富城市景觀,對城市生態系統的良性循環起很大作用。草坪建植體系的完善與否,可以體現出現代城市社會的發展水平與經濟實力,它不僅可以改善城市投資環境,而且在吸引外資、促進旅游等方面都起著重大作用。草皮是一種將草坪平鏟剝離為平板狀或不同大小的正方形、長方形等形狀,并在其上附帶有一定量的土壤的草坪建植體或草坪建植材料。應用草皮鋪設法構建草坪建植體系,其消耗土壤資源現象較為嚴重,草皮每起皮一次,大約需要5cm厚的耕層土壤,土壤就隨著草皮的出售而被帶入城市的生態系統中,這樣進行草皮長期生產的農田表層土壤就會減少。可見從保護環境、降低成本和提高效益這三方面來看,這種草皮培植模式均不符合可持續發展的要求。為了解決上述土壤破壞問題,無土栽培技術從此應運而生。
鋸末是指在進行木材加工時因為切割而從樹木上散落下來的樹木本身的沫狀木屑。我國是世界林產品的進出口大國,在林業產業結構中木材加工占據著重要地位。其實鋸末可用于開發許多有益于人們生產和生活的產品,鋸末的循環再利用,不僅能保護和改善環境,還可以減少森林資源消耗和廢棄物排放。
草屑,剪草機剪下的草坪草組織的總體。草坪修剪的頻率越高,草屑的積累量越大。修剪后的草屑留在草坪上,通常情況下應及時清理,否則草屑在草坪上堆積,不僅看起來不美觀,而且也會使草坪下部因光照、通氣不足而窒息死亡。此外草屑在腐爛后還會產生一些有毒的物質,抑制草坪的生長,使草坪長勢變弱;另外,留下的草屑還會有利于雜草的孳生,容易造成病蟲害流行。草屑具有質量輕和孔隙度大的特征。草屑作為基質使用,由于其通氣性能好,對于草坪草的出苗和生長起著很重要的作用。也正因為如此,草屑的利用具有因地制宜和就地取材的優點。
我國是世界秸稈產量大國,隨著農業綜合生產能力的不斷提高,秸稈產量的不斷增長,秸稈具有十分可觀的利用前景。而秸稈還田能否發揮重要作用取決于秸稈還田后的腐解速度,因此有待進一步深入研究。另外,秸稈焚燒現象影響環境,造成資源浪費,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
據研究表明,當年玉米秸稈直接還田在培肥地力、提高作物產量等方面的效果一般需多年后方可體現,其原因是還田秸稈的腐爛速度和養分釋放速度慢。目前秸稈的利用現狀主要是秸稈還田、能源利用、飼料利用和作為基料。秸稈能源化的利用屬于一種可再生性的清潔能源,其主要方式有秸稈氣化、利用秸稈生產燃料乙醇和利用秸稈發電。秸稈飼料化利用主要有以下四種途徑:秸稈青貯、秸稈氨化、秸稈單細胞蛋白飼料和秸稈顆粒飼料。因為這樣能夠提高飼料消化率,使營養價值提高。粉碎的秸稈還可以用作培養食用菌的基料,因為其中含有食用菌生長所必需的營養物質,如碳、氮和礦物質等營養成分。
隨著人們對環境質量要求的不斷提高,污水處理程度的不斷深化,產生的污泥量也大大增加。然而污泥的成分復雜,含水量高,易腐敗,有惡臭,并含有一些難降解的有機、無機有毒物質和病原物等。如若將大量未經處理的污泥任意堆放和排放,就會對環境造成新的污染,因此必須及時處置。同時,污泥中含有植物生長所必需的礦質元素(氮、磷、鉀及鈣、鐵、鎂等)。因此,污泥的利用開始受到了人們的廣泛重視。
目前國內外常用的污泥處置方法主要有填埋、焚燒、農用和堆肥。但是填埋和焚燒過程中產生的有毒物質會對大氣產生潛在的污染,城市污泥農用又由于其富集的重金屬和病原微生物而被大量限制。最穩定的處理方法是進行堆肥工藝,將易礦化的有機質分解為水蒸氣、co2、無機物和穩定的腐殖質。
技術實現要素:
為了解決傳統的草皮生產方式帶來的土壤破壞問題,尋找草坪組培基質來緩解長期進行草皮生產的農田表層的減少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本生態保護技術將鋸末、草屑、當年玉米秸稈、腐熟玉米秸稈和污泥營養土施入草皮生產土地,可為鋸末、草屑、當年玉米秸稈、腐熟玉米秸稈和污泥營養土直接應用于草坪建植提供理論依據,為鋸末、草屑、當年玉米秸稈、腐熟玉米秸稈和污泥營養土的資源化利用開辟一條新途徑。此外,草卷生產土地基質化學性質改善技術生態方法,目的海域在于草皮卷生產土地土壤可持續利用。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公開了如下的技術內容:
一種對生產草卷土壤基質化學性質進行調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按如下的步驟進行:
(1)對前茬種植高羊茅草坪的土壤清除地表雜物,將土壤深翻30cm,晾曬1個月后用圓盤耙反復進行土塊破碎,直至土塊直徑達到3cm及以下,更換平土耙進行土地粗平整;
(2)將平整后的土地進行區劃分割,將準備好的不同廢棄物補充材料依照4.5kg/m2的用量均勻鋪灑在相應區劃內,再用淺耕設備耕翻12-15cm,將補充的基質與土壤充分、均勻混合,不同補充材料與土壤摻拌均勻后在進行細坪,達到待播種狀態;其中所述的廢棄物補充材料分別為:鋸末、草屑、污泥營養土、當年玉米秸稈、腐熟玉米秸;
(3)對已經添加了補充廢棄物補充材料并處于待播狀態的試驗區用專用拖拉機拖帶輕型水軸壓實后播種高羊茅凌志ⅱ,播種量35g/m2,播后立即鎮壓、澆水,連續澆灌直至各處理區均出苗,出苗后正常養護管理,根據天氣情況平均每5-7天澆一次水,所有處理在播種前和養護過程均未施用任何肥料;
(4)收割高羊茅后,檢測不同補充廢棄物補充材料對土壤ph值、電導率和土壤含鹽量的影響。
本發明所述的當年玉米秸稈或腐熟玉米秸的制備方法為:
(1)腐熟玉米秸稈的制備為:玉米秸稈+玉米穗軸,兩者的混合比例1:1,其中腐熟玉米秸稈+玉米穗軸,是將秋收玉米經脫粒機脫粒后的玉米穗軸、玉米秸稈分別粉碎至3-5cm粒徑后按照體積比1:1混合后堆放在潮濕低洼窖池中苫蓋塑料膜,自然腐熟16個月后風干使用,含水量16%;
(2)當年玉米秸稈的制備為:當年玉米秸稈+玉米穗軸,是將新的秋收玉米經脫粒機脫粒后的玉米穗軸、玉米秸稈分別粉碎至3-5cm粒徑后按照體積比1:1混合后直接使用,含水量14%。
所述的鋸末、污泥營養土或草屑的制備方法為:
(1)淤泥營養土是腐熟污泥為經條垛式翻堆好氧發酵處理的污泥產品,其含水率為35%;
(2)草絮為草坪生產養護過程中刈割的高羊茅草絮,草絮長度為4-6cm,經過堆垛自然通風好氧環境下存放6-8個月的風干草絮,其含水率15%;
(3)鋸末來自于木材加工廠的松木鋸末,其含水率為13%,使用前用直徑5mm的過篩處理,去除石塊、鐵釘等本發明進一步公開了草皮卷生產土壤化學性質的調控方法在調控土壤電導率方面的應用;其中加入的廢棄物補充材料為鋸末、草屑或污泥營養土。還有在減少土壤含鹽量方面的應用;其中加入的廢棄物補充材料為當年玉米秸稈、腐熟玉米秸、鋸末、污泥營養土或草屑。還有在減少土壤ph方面的應用;其中加入的廢棄物補充材料為鋸末、腐熟玉米秸稈、草屑或污泥營養土。
本發明更加詳細的描述如下:
一、實驗材料和方法
(1)試驗地自然概況
試驗地位于天津寧河潘莊農場天津紅港綠茵花草有限公司草坪基地,試驗地地處東經117.83度,北緯39.33度。屬大陸性季風氣候,暖溫帶半干旱半濕潤風帶,總的氣候特點是四季分明,春季干旱多風,夏季氣溫較高,雨水集中,秋季天高氣爽,冬季較為干燥寒冷。全年主導風向為西南風,夏季主導風向為東南風,冬季主導風向為西北風,年平均風速為3.4m/s。全年平均氣溫11.2℃,平均濕度66%,最低氣溫平均-5.8℃,出現在一月份,最高氣溫平均25.7℃出現在7月份.最大凍土深度0.57米。年平均降水量642mm,降水量70%集中在6、7、8三個月。全年無霜期240天。
(2)實驗材料
試驗選用高羊茅(festucaarundinace)的凌志ⅱ(barlexas-ⅱ),由荷蘭百綠公司培育并生產,由天津百綠有限公司提供,生產日期2014年6月,草種純凈度98%,草種發芽率85%。供試補充材料材料分別是:
淤泥營養土是腐熟污泥為經條垛式翻堆好氧發酵處理的污泥產品,由天津市裕川微生物制品有限公司提供,其含水率為35%;
草絮為紅港公司草坪生產養護過程中刈割的高羊茅草絮,草絮長度為4-6cm,經過堆垛自然通風好氧環境下存放6-8個月的風干草絮,其含水率15%;
鋸末來自于天津武清區下朱莊鎮一個木材加工廠的松木鋸末,其含水率為13%,使用前用直徑5mm的過篩處理,去除石塊、鐵釘等雜物;
腐熟玉米秸稈的制備為:玉米秸稈+玉米穗軸,兩者的混合比例1:1,其中腐熟玉米秸稈+玉米穗軸,是將天津寧河潘莊鎮農戶2013年秋收玉米經脫粒機脫粒后的玉米穗軸、玉米秸稈分別粉碎至3-5cm粒徑后按照體積比1:1混合后堆放在潮濕低洼窖池中苫蓋塑料膜,自然腐熟16個月后風干使用,含水量16%;
當年玉米秸稈的制備為:當年玉米秸稈+玉米穗軸,是將天津寧河潘莊鎮農戶2014年秋收玉米經脫粒機脫粒后的玉米穗軸、玉米秸稈分別粉碎至3-5cm粒徑后按照體積比1:1混合后直接使用,含水量14%。
二、技術設計
試驗地設在草坪基地大田a區第八塊地塊南端,面積1500m2,南北長24m,東西寬63m,該地塊前茬種植高羊茅草坪。清除地表雜物后將試驗地深翻30cm,晾曬1個月后用圓盤耙反復進行土塊破碎,直至土塊直徑達到3cm及以下,更換平土耙進行土地粗平整。將平整后的土地按照試驗設計平面圖進行區劃分割,將準備好的不同補充材料依照設計用量均勻鋪灑在相應區劃內,再用淺耕設備耕翻12-15cm,目的是將補充材料與土壤充分、均勻混合,基質與土壤摻拌均勻后在進行細坪,達到待播種狀態。
試驗設4個處理,其中1個處理土壤不摻任何基質作為對照(ck),其他3個處理在種植土壤中摻拌五種不同的廢棄物補充材料,五個基質分別為淤泥營養土、腐熟玉米秸稈+玉米穗軸、當年當年玉米秸稈+玉米穗軸,每個處理分別按4.5kg/m2的用量添加基質(對照除外),每個處理設3次重復。共計12個小區,每個小區(除對照外)的面積均為(寬)12m×(長)5m=60m2,對照的3個小區面積均為(寬)21m×(長)9m=189m2。
對已經添加了補充材料并處于待播狀態的試驗區用專用拖拉機拖帶輕型水軸壓實后播種高羊茅凌志ⅱ,播種日期2015年4月23日,播種量35g/m2,播后立即鎮壓、澆水。澆水采用的自走式平移噴灌設備,灌溉水量通過調節自走速度進行調節,保證灌溉均勻,連續澆灌直至各處理均出苗,出苗后正常養護管理,根據天氣情況平均每5-7天澆一次水,所有處理在播種前和養護過程均未施用任何肥料。
三、土壤樣品采集
采樣時間為2016年5月26日,采用對角線型取樣法,在每個試驗小區隨機選取6個取樣點,用環刀(100cm3)分別采集0-5cm,5-10cm,10-15cm的土壤樣品,共計12個土壤樣品。將土樣混合后放入密封袋,記上標簽,帶回實驗室。
四、指標測定
(1)土壤ph值的測定(電位法):
實驗方法:
1.稱土:稱取過20目篩的風干土壤10克,置于100ml燒杯中。
2.浸提:用容量瓶量取50ml蒸餾水,加入燒杯中。(土:水=1:5)。
3.攪拌:用玻璃棒攪拌約1分鐘,靜置半小時左右,澄清。
4.用酸度劑測定:打開酸度劑,預熱3個小時,待讀數穩定后進行測量。測量前,分別用ph值6.86和4.01的標準緩沖溶液校正。將電極的球插到懸液面下,輕輕搖動燒杯,以除去電極球表面的水膜,使電極點位達到平衡。待ph讀數穩定后,記錄ph值。測定5個樣品后,用ph標準溶液校正一次。
(2)土壤電導率的測定
實驗方法:
1.稱取過1mm篩風干土20.00g,置于250ml干燥三角瓶中,加入蒸餾水100m1(水土比5:1),振蕩5分鐘,過濾于干燥三角瓶中,需得到清殼濾液。(此浸提液可用于分鹽的測定)。
2.吸取土壤浸出液30m1,放在50m1小燒壞中,測量溶液溫度,然后用電導儀測定,測定待測液的電導度(st),記下讀數。
式中:ec25為土壤浸出液電導率、st為電導度、ft為溫度較正系數、k為電導電極常數
溫度較正系數(ft)見附表1,電導電極常數(k)從電導電極上查得。
(3)土壤含鹽量的測定:(重量法)實驗方法:
1.稱取風干土壤20g,置于燒杯中,加入100ml蒸餾水,攪拌3min后立即過濾。
2.吸取50ml濾液,放入已干燥稱重的100ml小燒杯中,于水浴(或砂浴)蒸干。用15%過氧化氫溶液處理,水浴加熱,去除有機物。
3.用濾紙片擦干小燒杯外部,放入100~105℃烘箱中烘4小時,然后移至干燥器中冷卻(一般冷卻30min即可)至室溫,用分析天平稱量。
4.稱好后的烘干殘渣繼續放入烘箱中烘2小時后再稱,直至恒重(即兩次重量相差小于0.0003g)
注:加過氧化氫去除有機物時,其用量只要達到使殘渣濕潤即可。
土壤中可溶性鹽含量(%)=
五、研制結果分析
(1)不同基質對土壤ph值的影響
在0~5cm深的土壤層內,與對照組相比,草坪建植體系中加入鋸末、草屑、當年玉米秸稈、腐熟玉米秸稈、污泥營養土后,土壤ph均減少,分別減少了5.9%、1.9%、0.9%、0.3%和0.04%,其中加入鋸末后土壤ph減少最多,差異顯著(p<0.05),加入腐熟玉米秸稈和污泥營養土后,但是差異并不顯著(p>0.05)。
在5~10cm深的土壤層內,與對照組相比,草坪建植體系中加入當年玉米秸稈和腐熟玉米秸稈后,土壤ph均增加,分別增加了3.3%和2.8%,其中加入當年玉米秸稈后土壤ph增加最多,而且差異顯著(p<0.05);加入鋸末、草屑和污泥營養土后,土壤ph均減少,分別減少了0.4%、0.2%和0.7%,其中加入污泥營養土后土壤ph減少最多,差異顯著(p<0.05),但是加入鋸末和草屑后差異并不顯著(p>0.05)。
在10~15cm深的土壤層內,與對照組相比,草坪建植體系中加入當年玉米秸稈后,土壤ph增加,增加了2.0%,而且差異顯著(p<0.05);加入鋸末、草屑、腐熟玉米秸稈和污泥營養土后,土壤ph均減少,分別減少了0.16%、0.14%、0.3%和0.6%,其中加入污泥營養土后土壤ph減少最多,但是差異并不顯著(p>0.05),加入鋸末、草屑和腐熟玉米秸稈后差異顯著(p<0.05)。
表1不同處理對土壤ph值的影響
注:同列數據不同字母表示差異顯著(p<0.05)
(2)不同基質對土壤電導率的影響
在0~5cm深的土壤層內,與對照組相比,草坪建植體系中加入當年玉米秸稈、腐熟玉米秸稈和污泥營養土后,土壤電導率均增加,分別增加了13.7%、4.4%和13.8%,其中加入污泥營養土后土壤電導率增加最多,而且差異顯著(p<0.05),加入腐熟玉米秸稈后差異并不顯著(p>0.05);加入鋸末和草屑后,土壤電導率均減少,分別減少了19.7%和6.3%,其中加入鋸末后土壤電導率減少最多,而且差異顯著(p<0.05)。
在5~10cm深的土壤層內,與對照組相比,草坪建植體系中加入鋸末、草屑、當年玉米秸稈、腐熟玉米秸稈、污泥營養土后,土壤電導率均減少,分別減少了3.7%、1.0%、29.7%、19.3%和27%,其中加入當年玉米秸稈后土壤電導率減少最多,而且差異顯著(p<0.05),但是加入草屑后差異并不顯著(p>0.05)。
在10~15cm深的土壤層內,與對照組相比,草坪建植體系中加入鋸末、草屑、當年玉米秸稈和腐熟玉米秸稈后,土壤電導率均減少,分別減少了28.7%、0.2%、22.9%和10.4%,其中加入鋸末后土壤電導率減少最多,而且差異顯著(p<0.05),但是加入草屑后差異并不顯著(p>0.05);加入污泥營養土后,土壤電導率增加,增加了5.7%,而且差異顯著(p<0.05)。
表2不同處理對土壤電導率的影響(ms/cm)
注:同列數據不同字母表示差異顯著(p<0.05)
(3)不同基質對土壤含鹽量的影響
在0~5cm深的土壤層內,與對照組相比,草坪建植體系中加入當年玉米秸稈、腐熟玉米秸稈和污泥營養土后,土壤含鹽量均增加,分別增加了14.9%、5.4%和14.9%,其中加入污泥營養土后土壤含鹽量增加最多,而且差異顯著(p<0.05),加入腐熟玉米秸稈后差異并不顯著(p>0.05);加入鋸末和草屑后,土壤含鹽量均減少,分別減少了18.9%和5.4%,其中加入鋸末后土壤含鹽量減少最多,而且差異顯著(p<0.05)。
在5~10cm深的土壤層內,與對照組相比,草坪建植體系中加入鋸末、當年玉米秸稈、腐熟玉米秸稈、污泥營養土后,土壤含鹽量均減少,分別減少了3.7%、29.3%、18.3%和26.8%,其中加入當年玉米秸稈后土壤含鹽量減少最多,而且差異顯著(p<0.05);加入草屑后,土壤含鹽量無變化,但是差異并不顯著(p>0.05)。
在10~15cm深的土壤層內,與對照組相比,草坪建植體系中加入鋸末、草屑、當年玉米秸稈和腐熟玉米秸稈后,土壤含鹽量均減少,分別減少了28.9%、0.8%、23.1%和10.7%,其中加入鋸末后土壤含鹽量減少最多,而且差異顯著(p<0.05),但是加入草屑后差異并不顯著(p>0.05);加入污泥營養土后,土壤含鹽量增加,增加了5.0%,而且差異顯著(p<0.05)。
表3不同處理對土壤含鹽量的影響(%)
注:同列數據不同字母表示差異顯著(p<0.05)
(4)研制結論
土壤ph值是土壤重要的理化參數,對土壤微量元素的有效性和肥力有重要影響。在0~5cm、5~10cm和10~15cm土層,當年玉米秸稈和腐熟玉米秸稈處理與對照相比,土壤ph值有增有減,且差異顯著;鋸末、草屑和污泥營養土處理與對照相比,土壤ph均減少,但差異不顯著。土壤電導率是測定土壤水溶性鹽的指標,而土壤水溶性鹽是判定土壤中鹽類離子是否限制作物生長的因素。在0~5cm、5~10cm和10~15cm土層,鋸末、草屑處理與對照相比,土壤電導率均減少,且顯著差異;污泥營養土處理與對照相比,土壤電導率增加,但差異不顯著;當年玉米秸稈和腐熟玉米秸稈處理與對照相比,土壤電導率有增有減。土壤含鹽量是表征土壤鹽分狀況的主要參數,也是確定土壤鹽漬化程度的最主要指標。在0~5cm、5~10cm和10~15cm土層,鋸末、草屑處理與對照相比,土壤含鹽量均減少,且顯著差異;污泥營養土處理與對照相比,土壤含鹽量增加,但差異不顯著;當年玉米秸稈和腐熟玉米秸稈處理與對照相比,土壤含鹽量有增有減。實驗結果表明適量污泥堆肥的施加未對草坪草的生長造成鹽害。
綜上所述,草坪基質中添加鋸末、草屑和污泥營養土后,土壤ph降低,但降低的副度仍在適宜草坪草的生長范圍之內;加入鋸末和草屑后土壤電導率降低,加入污泥營養土后會使土壤電導率增高,但對草坪草的生長無影響;加入鋸末和草屑后土壤含鹽量降低,加入污泥營養土后會使土壤含鹽量增高,但未對草坪草的生長造成鹽害,對草坪草的生長無影響。總之,鋸末、草屑、當年玉米秸稈、腐熟玉米秸稈和污泥營養土能夠作為草皮基質填充材料,為鋸末、草屑、當年玉米秸稈、腐熟玉米秸稈和污泥營養土的資源化利用開辟一新途徑。城市草坪建植體系不僅起到平衡復合城市生態系統的作用,而且其景觀美化效果是其它城市建設工程所不可替代的。為了解決傳統的草皮生產方式帶來的土壤破壞問題,尋找草坪組培基質,來緩解長期進行草皮生產造成的農田表層減少的現狀。本實驗將鋸末、草屑、當年玉米秸稈、腐熟玉米秸稈和污泥營養土分別與土壤組配成草坪基質,通過檢測不同深度土壤的狀況,研究這些基質對土壤ph值、電導率和含鹽量的影響。加入玉米秸稈和腐熟玉米秸稈的處理與對照相比,土壤ph值有增有減,且差異顯著;加入鋸末、草屑、污泥營養土處理與對照相比,土壤電導率均減少,且顯著差異;加入鋸末和草屑處理與對照相比,土壤含鹽量均減少,且顯著差異;加入污泥營養土處理與對照相比,土壤含鹽量增加,但差異不顯著。實驗表明,鋸末、草屑、當年玉米秸稈、腐熟玉米秸稈和污泥營養土均可以作為草皮基質填充材料。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通過具體的實施方案敘述本發明。除非特別說明,本發明中所用的技術手段均為本領域技術人員所公知的方法。另外,實施方案應理解為說明性的,而非限制本發明的范圍,本發明的實質和范圍僅由權利要求書所限定。對于本領域技術人員而言,在不背離本發明實質和范圍的前提下,對這些實施方案中的物料成分和用量進行的各種改變或改動也屬于本發明的保護范圍。
實施例1
一種對生產草卷土壤基質化學性質進行調控的方法:
(1)對前茬種植高羊茅草坪的土壤清除地表雜物,將土壤深翻30cm,晾曬1個月后用圓盤耙反復進行土塊破碎,直至土塊直徑達到3cm,更換平土耙進行土地粗平整;
(2)將平整后的土地進行區劃分割,將準備好的不同廢棄物補充材料依照4.5kg/m2的用量均勻鋪灑在相應區劃內,再用淺耕設備耕翻12cm,將補充的基質與土壤充分、均勻混合,不同補充材料與土壤摻拌均勻后在進行細坪,達到待播種狀態;其中所述的廢棄物補充材料分別為:鋸末、草屑、污泥營養土、當年玉米秸稈、腐熟玉米秸;
(3)對已經添加了補充廢棄物補充材料并處于待播狀態的試驗區用專用拖拉機拖帶輕型水軸壓實后播種高羊茅凌志ⅱ,播種量35g/m2,播后立即鎮壓、澆水,連續澆灌直至各處理區均出苗,出苗后正常養護管理,根據天氣情況平均每5天澆一次水,所有處理在播種前和養護過程均未施用任何肥料;
(4)收割高羊茅后,檢測不同補充廢棄物補充材料對土壤ph值、電導率和土壤含鹽量的影響。
實施例2
一種對生產草卷土壤基質化學性質進行調控的方法:
(1)對前茬種植高羊茅草坪的土壤清除地表雜物,將土壤深翻30cm,晾曬1個月后用圓盤耙反復進行土塊破碎,直至土塊直徑達到1.5cm,更換平土耙進行土地粗平整;
(2)將平整后的土地進行區劃分割,將準備好的不同廢棄物補充材料依照4.5kg/m2的用量均勻鋪灑在相應區劃內,再用淺耕設備耕翻15cm,將補充的基質與土壤充分、均勻混合,不同補充材料與土壤摻拌均勻后在進行細坪,達到待播種狀態;其中所述的廢棄物補充材料分別為:鋸末、草屑、污泥營養土、當年玉米秸稈、腐熟玉米秸;
(3)對已經添加了補充廢棄物補充材料并處于待播狀態的試驗區用專用拖拉機拖帶輕型水軸壓實后播種高羊茅凌志ⅱ,播種量35g/m2,播后立即鎮壓、澆水,連續澆灌直至各處理區均出苗,出苗后正常養護管理,根據天氣情況平均每7天澆一次水,所有處理在播種前和養護過程均未施用任何肥料;
(4)收割高羊茅后,檢測不同補充廢棄物補充材料對土壤ph值、電導率和土壤含鹽量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