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提供一種馬鈴薯收獲機波浪形薯土分離裝置,主要用于馬鈴薯收獲機。
背景技術:
目前,國內馬鈴薯收獲已基本實現機械化。在保證馬鈴薯收獲品質的前提下,盡可能高效去除秧蔓、泥土,馬鈴薯收獲機在作業過程中的薯土分離篩分效率及效果是影響馬鈴薯收獲品質的關鍵。薯土分離單元分離方式是影響篩分效率和品質的關鍵因素,目前收獲機采用的基本上都是采用“斜置平輸送”結構,而作業過程中,不同土壤類型土壤、不同馬鈴薯品種等對輸送方式的要求均有所不同。若能實現薯土的波浪形分離,使得土塊翻滾次數增加而容易破碎,秧蔓在翻滾過程中也更容易篩分,則有利于提高馬鈴薯收獲機對不同地區、不同品種、不同含雜條件的適應能力,尤其可以提高粘性土壤條件下的篩分效率。
綜觀馬鈴薯收獲機械行業現狀,急需一種帶波浪形薯土分離裝置的馬鈴薯收獲機。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能克服現有馬鈴薯收獲機械所存在的輸送方式單一、分離效率低、傷薯率高等問題,實現馬鈴薯收獲過程的持續波浪形篩分,以提高馬鈴薯收獲過程中雜質的篩分效率,同時有利于提高馬鈴薯的收獲品質,避免收獲機因“斜置平輸送”結構而導致的土塊破碎性能較差,且適應范圍廣泛、結構簡單合理、工作可靠的馬鈴薯收獲機波浪形薯土分離裝置。
其技術方案為:包括機架、分離篩、主動滾筒、換向膠輪、支承膠輪和托輪,均勻裝有多個換向膠輪的軸兩端分別支承在機架兩側壁沿著收獲機前進方向的前端,主動滾筒兩端分別支承在機架兩側壁背向收獲機前進方向的后端,2個托輪分別支承在機架兩側壁相對于主動滾筒沿著收獲機前進方向的前下方,其特征在于:機架兩側壁位于主動滾筒和換向膠輪之間分別均勻設有軸線相互平行、軸線垂直于收獲機前進方向的上、下2排支承膠輪,且下排支承膠輪的數量比上排支承膠輪少1個,下排的多個支承膠輪分別對應位于上排多個支承膠輪的相鄰支承膠輪連心線的中點下方,連接成環狀的分離篩掛在主動滾筒和換向膠輪上,位于主動滾筒和換向膠輪之間的上段分離篩沿著與收獲機前進方向相垂直的兩端分別承托在各上排支承膠輪的上方、且被壓在各下排支承膠輪的下方,位于主動滾筒和換向膠輪之間的下段分離篩沿著與收獲機前進方向相垂直的兩端分別承托在2個托輪上,平板的一邊緣設有多個波浪形凹凸、且各波浪形凹凸邊緣分別對應與分離篩的上段上表面之間的距離為10-20mm的護罩遠離波浪形凹凸的另一端邊緣朝著與板面垂直的方向彎折成U形,且彎折線與多個波浪形凸峰的連線平行,形狀對稱的2件護罩設有波浪形凹凸的一側朝著分離篩分別對應安裝在機架的兩側壁上。
本發明在現有技術基礎上,均勻裝有3個換向膠輪的軸兩端分別支承在機架兩側壁沿著收獲機前進方向的前端,主動滾筒兩端分別支承在機架兩側壁背向收獲機前進方向的后端,2個托輪分別支承在機架兩側壁相對于主動滾筒沿著收獲機前進方向的前下方。機架兩側壁位于主動滾筒和換向膠輪之間分別均勻設有軸線相互平行、軸線垂直于收獲機前進方向的上、下2排支承膠輪,下排的4個支承膠輪分別對應位于上排5個支承膠輪的相鄰支承膠輪連心線的中點下方;連接成環狀的分離篩掛在主動滾筒和換向膠輪上,位于主動滾筒和換向膠輪之間的上段分離篩沿著與收獲機前進方向相垂直的兩端分別承托在各上排支承膠輪的上方、且被壓在各下排支承膠輪的下方,位于主動滾筒和換向膠輪之間的下段分離篩沿著與收獲機前進方向相垂直的兩端分別承托在2個托輪上。平板的一邊緣設有4個波浪形凹凸、且各波浪形凹凸邊緣分別對應與分離篩的上段上表面之間的距離為10-20mm的護罩遠離波浪形凹凸的另一端邊緣朝著與板面垂直的方向彎折成U形,且彎折線與4個波浪形凸峰的連線平行,形狀對稱的2件護罩設有波浪形凹凸的一側朝著分離篩分別對應安裝在機架的兩側壁上。
其工作原理為:收獲過程中,馬鈴薯經一級薯土分離裝置后,進入波浪形薯土分離裝置,馬鈴薯以及秧蔓、土壤等在波浪形分離裝置輸送作用下,既有前后方向的運動,也有上下方向的“翻滾”,使得土壤和秧蔓等雜質迅速與馬鈴薯分離。護罩各波浪形凹凸邊緣與分離篩的上段上表面形狀相吻合,有效防止馬鈴薯及石塊等進入下排支承膠輪與分離篩之間的縫隙,提高了工作可靠性。
本發明與現有技術相比,由于采用波浪形薯土分離裝置,挖掘后薯土混合物中的土塊在經波峰、波谷之間的“翻滾”過程中更容易破碎,而且也有助于秧蔓在上下、前后運動過程中下落,提高了土壤、秧蔓的篩分效率;由于省掉了現有設備的抖動裝置,可以有效降低傷薯率。因此,本發明解決了現有馬鈴薯收獲機“斜置平輸送”結構篩分效率低下、傷薯率高等問題,提高了馬鈴薯收獲機對不同地塊、不同馬鈴薯品種的適應能力。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實施例的軸測圖。
圖2是圖1所示實施例隱去分離篩和護罩后的軸測圖。
圖3是圖1所示實施例的A-A剖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1、機架 2、分離篩 3、主動滾筒 4、換向膠輪 5、支承膠輪 6、托輪7、軸 8、護罩。
在圖1~3所示的實施例中:均勻裝有3個換向膠輪4的軸7兩端分別支承在機架1兩側壁沿著收獲機前進方向的前端,主動滾筒3兩端分別支承在機架1兩側壁背向收獲機前進方向的后端,2個托輪6分別支承在機架1兩側壁相對于主動滾筒3沿著收獲機前進方向的前下方。機架1兩側壁位于主動滾筒3和換向膠輪4之間分別均勻設有軸線相互平行、軸線垂直于收獲機前進方向的上、下2排支承膠輪5,下排的4個支承膠輪5分別對應位于上排5個支承膠輪5的相鄰支承膠輪5連心線的中點下方;連接成環狀的分離篩2掛在主動滾筒3和換向膠輪4上,位于主動滾筒3和換向膠輪4之間的上段分離篩2沿著與收獲機前進方向相垂直的兩端分別承托在各上排支承膠輪5的上方、且被壓在各下排支承膠輪5的下方,位于主動滾筒3和換向膠輪4之間的下段分離篩2沿著與收獲機前進方向相垂直的兩端分別承托在2個托輪6上。平板的一邊緣設有4個波浪形凹凸、且各波浪形凹凸邊緣分別對應與分離篩2的上段上表面之間的距離為10-20mm的護罩8遠離波浪形凹凸的另一端邊緣朝著與板面垂直的方向彎折成U形,且彎折線與4個波浪形凸峰的連線平行,形狀對稱的2件護罩8設有波浪形凹凸的一側朝著分離篩2分別對應安裝在機架1的兩側壁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