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農業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克氏原螯蝦與太陽能發電綠色養殖方法。
背景技術:
克氏原螯蝦,又名小龍蝦,是一種在中國各地都廣受歡迎的食材,尤其是夏季,克氏原螯蝦的需求量非常大。隨著人們食用食材的要求越來越高,傳統的克氏原螯蝦的養殖方法已經無法滿足需求,傳統的克氏原螯蝦的養殖方法主要有:
1、稻田混合龍蝦養殖,其缺點是產業化難度大、無法大規模飼養,油耗、農藥、人工費用高。
2、魚池混合養殖,其缺點是魚蝦相互進食,產量低。
3、克氏原螯蝦復合養殖方法。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提供一種克氏原螯蝦與太陽能發電綠色養殖方法,能提升克氏原螯蝦的產量。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克氏原螯蝦與太陽能發電綠色養殖方法,該方法至少包括如下步驟:
步驟1:選擇荒田進行開荒,根據圖紙進行溝渠和蝦池整改,并在一畝田內用挖機挖出溝渠,溝渠與溝渠之間建立田埂,進行太陽能板集中發電。
步驟2:根據土壤成分與是否污染,進行土壤、蝦池清洗。
步驟3:打取優質活水,進行灌入。
步驟4:運用菱角植物和復合調水劑進行光合水體修復,增加產收。
步驟5:安裝瓦片和碎石,進行底層土壤建設,建設適合克氏原螯蝦生活的水域環境。
步驟6:按照高標準進行,自制食料補給。
步驟7:定期對蝦田進行排污、整理,清洗和加氧。
上述的克氏原螯蝦與太陽能發電綠色養殖方法,其中,在所述的步驟1中,所述的溝渠的斜坡坡度為42.2度,寬度為1.5米,深度為1.8米。
上述的克氏原螯蝦與太陽能發電綠色養殖方法,其中,在所述的步驟1中,所述的田埂的寬度為1.5米,所述的田埂距蝦池水面的距離為0.8米。
上述的克氏原螯蝦與太陽能發電綠色養殖方法,其中,在蝦池內田埂處混合種植蘿卜,進行復合循環農業。
本發明使3畝魚池的產蝦量從300kg增收至688.6kg,使用成本降低,菱角明顯增加收入與蝦池溶氧量、龍蝦數量;添加瓦片后,比原有輪胎使用方法更加環保與綠色,混合養殖蘿卜產值明顯增加,并可進行復合循環農業,增加了太陽能發電真正實行綠色環保農業養殖,蝦池田內每年發電量產生4500元,直接增加了龍蝦養殖的利潤。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克氏原螯蝦與太陽能發電綠色養殖方法的流程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進一步說明本發明的實施例。
請參見附圖1所示,一種克氏原螯蝦與太陽能發電綠色養殖方法,該方法至少包括如下步驟:
步驟1:選擇荒田進行開荒,根據圖紙進行溝渠和蝦池整改,并在一畝田內用挖機挖出溝渠,溝渠與溝渠之間建立田埂,進行太陽能板集中發電。
步驟2:根據土壤成分與是否污染,進行土壤、蝦池清洗。
步驟3:打取優質活水,進行灌入。
步驟4:運用菱角植物和復合調水劑進行光合水體修復,增加產收。
步驟5:安裝瓦片和碎石,進行底層土壤建設,建設適合克氏原螯蝦生活的水域環境。
步驟6:按照高標準進行,自制食料補給。
步驟7:定期對蝦田進行排污、整理,清洗和加氧。
在所述的步驟1中,所述的溝渠的斜坡坡度為42.2度,寬度為1.5米,深度為1.8米。
在所述的步驟1中,所述的田埂的寬度為1.5米,所述的田埂距蝦池水面的距離為0.8米。
還可在蝦池內田埂處混合種植蘿卜,進行復合循環農業。
本發明運用植物與新型土改藥物,整改蝦池生活環境,改善水質環境;運用新型土木技術,將魚池養殖改進為斜坡溝渠養殖;本發明結合現行市場運用綠色養殖方法,為克氏原螯蝦養殖添加瓦片,使用復合養殖辦法,運用菱角植物,增加產收。
綜上所述,本發明使3畝魚池的產蝦量從300kg增收至688.6kg,使用成本降低,菱角明顯增加收入與蝦池溶氧量、龍蝦數量;添加瓦片后,比原有輪胎使用方法更加環保與綠色,混合養殖蘿卜產值明顯增加,并可進行復合循環農業,增加了太陽能發電真正實行綠色環保農業養殖,蝦池田內每年發電量產生4500元,直接增加了龍蝦養殖的利潤。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優選實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發明的專利范圍,凡是利用本發明說明書內容所作的等效結構變換,或直接或間接運用附屬在其他相關產品的技術領域,均同理包括在本發明的專利保護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