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vjp15"></listing><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ideo></cite>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menuitem>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var>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cite>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menuitem id="vjp15"><span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span></menuitem>
<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

一種倒種春水稻的高產種植方法與流程

文檔序號:11390955閱讀:494來源:國知局

本發明涉及種植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倒種春水稻的高產種植方法。



背景技術:

我國是水稻的生產和消費大國,水稻播種面積和產量均居全國糧食作物首位。現階段我國水稻年產量約占全國糧食總產量的40%和世界水稻總產量的30%左右,全國有60%的人口以大米為主食,所以水稻栽培技術對我國的水稻發展十分重要。

每到梅雨季節,我國長江中下游部分地區農田經常被淹,內澇嚴重,農作物水稻遭受嚴重損失,輕者減產,嚴重者水稻絕收。由于此地區地勢低洼,水稻時常遭受水災影響,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水稻絕收。為減少損失,洪水退后,需要積極開展生產自救,重新播種生育期較短的早稻,俗稱“倒種春”。

目前對于澇后水稻栽培仍以傳統的方法為主,選種、催芽、施肥、除草等工藝均采用粗放方式處理,沒有規范的澇后水稻重栽技術,這就導致了澇后的水稻產量不高,水稻質量差,無法滿足水稻年產量的要求,極大的影響了水稻種植的經濟效益。為此,經本發明人長期實踐,發明了一種高產種植倒種春方法。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目的就是為了彌補已有技術的缺陷,提供一種倒種春水稻的高產種植方法。

本發明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

一種倒種春水稻的高產種植方法,包括以下方面:

(1)品種選擇:選擇穗大粒多的早中熟早稻品種作為倒種春栽培;

(2)種子處理:使用水稻種衣劑對種子進行包衣,包衣時向塑料布上一次性倒入稻種,與種衣劑混合搖勻后,倒在稻種上進行拌種,直至每粒種子都均勻包上一層藥膜后,即可倒出并晾干,將包衣好的稻種裝入編織袋中并在18-22℃條件下保存1天以上,待藥膜充分固化后將包衣種子與水按質量比1:2混合浸種8-10小時;

(3)分廂開溝勻播:到7月中下旬進行播種,播種前將田塊整平耙細,令田面高差不超過3厘米,每隔3-3.5米開一條畦溝作為操作行,播種時來回多次均勻撒播,并在播后泥漿踏谷,每畝播種量控制在8-12千克;

(4)大田管理:

a、封閉除草處理:播種后2-4天,使用除草劑兌水均勻噴霧,施藥后3-5天保持畦面濕潤不積水;在秧苗2葉期后,再次使用除草劑兌水均勻噴霧,并于施藥前排干田水,藥后36-48小時復水,并保持3-5厘米淺水層5-7天;

b、增施肥料:基肥畝施復合肥40-50千克,3葉期時畝施尿素5-6千克,分蘗期再追施尿素3-5千克,在抽穗開花期,每畝用磷酸二氫鉀150-200克兌水50千克進行噴施1-2次;

c、人工間苗:對畝基本苗超過30萬的田塊,進行人工間苗,將多余的秧苗移栽在缺苗田塊;

d、曬田:分兩次曬田,第一次于播種完后曬田,到2.5-3葉時復水,隨灌隨排,保持土壤濕潤;第二次在分蘗末期,以常規方法曬田。

所述水稻種衣劑配方中各成分重量份為:啶蟲脒5-6份、赤霉素5-6份、碳酸氫鈉4-5份、成膜劑11-12份、苯乙基酚聚氧乙烯硫酸鈉6-7份、胭脂紅警戒色5-6份、硫酸錳5-6份、硫酸鋅4-5份、硼砂4-5份、氯化銨8-9份、磷酸二氫鉀5-6份、硫酸亞鐵6-7份;其中成膜劑由殼聚糖、聚乙二醇、羧甲基纖維素鈉按質量比(1-1.5):(4-6):(2-3)混合配置而成;其制備方法為將各組份混合后與水按質量比1:3-4混合,攪拌至完全溶解即可。

其中大田管理過程中在水稻孕穗抽穗期時灌水,保證水層在3-4厘米厚度,灌漿期時保證土壤潮濕。

其中在水稻抽穗期時若天氣氣溫較低使得抽穗不暢,則每畝用2-3克磷酸二氫鉀兌水50千克,均勻噴施后將水層灌至5-8厘米。

本發明的優點是:

本發明種植方法科學合理,根據澇后土壤環境的具體情況進行處理,選擇合適的種苗,利用科學施肥以提高光合能力和抗逆性,促進籽粒灌漿,提高千粒重,并創造合理的群體結構,增加水稻改補種面積,自制種衣劑的應用,大大簡化了水稻苗期管理程序,減輕了勞動強度,確保了種子出苗率和苗期病蟲害的入侵,不僅能有效防治水稻地下害蟲,苗期的稻薊馬、灰飛虱,同時預防水稻惡苗病、黑條矮縮病和條紋葉枯病,促進水稻的根系生長,達到苗壯、增產的目的,還可以防治螻蛄,蚯蚓等,同時對鳥、鼠能有一定的趨避作用,達到水稻長勢均衡、增產的目的,實現澇后水稻的正常生產。

具體實施方式

一種倒種春水稻的高產種植方法,包括以下方面:

(1)品種選擇:選擇穗大粒多的早中熟早稻品種作為倒種春栽培;

(2)種子處理:使用水稻種衣劑對種子進行包衣,包衣時向塑料布上一次性倒入稻種,與種衣劑混合搖勻后,倒在稻種上進行拌種,直至每粒種子都均勻包上一層藥膜后,即可倒出并晾干,將包衣好的稻種裝入編織袋中并在20℃條件下保存2天,待藥膜充分固化后將包衣種子與水按質量比1:2混合浸種10小時;

(3)分廂開溝勻播:到7月中下旬進行播種,播種前將田塊整平耙細,令田面高差不超過3厘米,每隔3米開一條畦溝作為操作行,播種時來回多次均勻撒播,并在播后泥漿踏谷,每畝播種量控制在10-12千克;

(4)大田管理:

a、封閉除草處理:播種后4天,使用除草劑兌水均勻噴霧,施藥后3天保持畦面濕潤不積水;在秧苗2葉期后,再次使用除草劑兌水均勻噴霧,并于施藥前排干田水,藥后48小時復水,并保持5厘米淺水層6天;

b、增施肥料:基肥畝施復合肥50千克,3葉期時畝施尿素5千克,分蘗期再追施尿素5千克,在抽穗開花期,每畝用磷酸二氫鉀200克兌水50千克進行噴施2次,在水稻孕穗抽穗期時灌水,保證水層在4厘米厚度,灌漿期時保證土壤潮濕;

c、人工間苗:對畝基本苗超過30萬的田塊,進行人工間苗,將多余的秧苗移栽在缺苗田塊;

d、曬田:分兩次曬田,第一次于播種完后曬田,到3葉時復水,隨灌隨排,保持土壤濕潤;第二次在分蘗末期,以常規方法曬田。

水稻種衣劑配方中各成分重量份為:啶蟲脒5份、赤霉素5份、碳酸氫鈉4份、成膜劑12份、苯乙基酚聚氧乙烯硫酸鈉6份、胭脂紅警戒色5份、硫酸錳5份、硫酸鋅4份、硼砂5份、氯化銨9份、磷酸二氫鉀6份、硫酸亞鐵6份;其中成膜劑由殼聚糖、聚乙二醇、羧甲基纖維素鈉按質量比1:5:2混合配置而成;其制備方法為將各組份混合后與水按質量比1:4混合,攪拌至完全溶解即可。

按本發明方法種植倒種春水稻,于7月中下旬播種,10月下旬成熟,全生育期100天左右,比作頭季稻栽培縮短20天左右,畝產450-500千克,每年秋季倒種春水稻收獲時產量不亞于早播水稻產量。



技術特征:

技術總結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倒種春水稻的高產種植方法,包括了品種選擇、種子處理、分廂開溝勻播、大田管理等方面,本發明種植方法科學合理,根據澇后土壤環境的具體情況進行處理,選擇合適的種苗,利用科學施肥以提高光合能力和抗逆性,促進籽粒灌漿,提高千粒重,并創造合理的群體結構,增加水稻改補種面積,達到水稻長勢均衡、增產的目的,實現澇后水稻的正常生產。

技術研發人員:葛義學;武立權;潘祖忠
受保護的技術使用者:安徽舒州農業科技有限責任公司
技術研發日:2017.05.02
技術公布日:2017.09.01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韩国伦理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