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育苗盤領域,具體而言,涉及一種育苗穴盤和一種育苗系統。
背景技術:
目前,相關技術中的穴盤為方形孔設計,主要通過將育苗基質和育苗種子一起裝填到穴盤的穴孔內進行播種催芽,在催芽煉苗后,需要再將育苗基質和育苗種子一起移栽到定植板或水培管道內繼續進行培養,由于相關技術中的穴盤不能承托種植杯,導致移植植物苗時很不方便,從而影響培育效率。同時帶植物苗的基質塊接觸營養液后極易散開,容易出現水分過多而導致的根部潰爛的問題,在基質散落到營養液池內后,還會造成供液管路堵塞,從而導致植物苗的生長效率很低。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旨在至少解決現有技術或相關技術中存在的技術問題之一。
為此,本發明的一個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育苗穴盤。
本發明的另一個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育苗系統。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第一方面的實施例提供了一種育苗穴盤,包括:育苗盤本體,育苗盤本體上形成至少一個穴槽;至少一個凹槽,設于穴槽的頂端,凹槽可與置于穴槽中的種植杯配合,種植杯用于容納育苗種子。
在該技術方案中,通過設置至少一個凹槽,能夠支撐種植杯,該種植杯用于容納育苗種子,育苗種子生長成植物苗后,在移植植物苗時可以直接將植物苗連同種植杯一起移植到定植板上,使整個培育過程更加方便快捷,提高育苗效率。
值得說明的是,在對育苗種子進行催芽和煉苗時,種植杯放置于穴槽內,且種植杯內容納有育苗種子,或種植杯內容納有育苗基質和育苗種子,通過凹槽能夠限定種植杯的底部與穴槽的底部之間的距離,進而能夠提高育苗質量。
另外,本發明提供的上述實施例中的育苗穴盤還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術特征:
在上述技術方案中,優選地,凹槽沿穴槽的頂端呈環形設置。
在該技術方案中,通過將凹槽沿穴槽的頂端呈環形設置,提高了對種植杯支撐的穩定性,減小在受到撞擊或者晃動的時候產生的種植杯錯位的問題,提高可靠性。
其中,環形設置的凹槽的中軸線與穴槽的中軸線重合。
在上述任一技術方案中,優選地,凹槽的數量為多個時,在穴槽的頂端上下布置,以形成階梯臺式結構。
在該技術方案中,通過在凹槽的數量為多個時,在穴槽的頂端上下布置,以形成階梯臺式結構,能夠穩定可靠的支撐種植杯,同時能夠防塵防污,減少進入穴槽中的雜質,減小在受到撞擊或者晃動的時候產生的種植杯錯位的問題。
在上述任一技術方案中,優選地,穴槽的橫截面呈u型,穴槽的頂端的開口呈方形或圓形。
在該技術方案中,通過設置穴槽的橫截面呈u型,便于容納以及支撐種植杯,通過設置穴槽的頂端的開口為方形或圓形,可以配合多種種植杯使用。
需要指明的是,本方案包括但不限于上述設置方式,上述幾種設置方式只用于舉例說明而已,只要是能夠承載種植杯的穴盤,均落在本方案的保護范圍內。
在上述任一技術方案中,優選地,穴槽包括:槽本體,槽本體的上口大于槽本體的下口;以及與槽本體連為一體的槽底部,槽底部為寬弧度自然封閉式設計。
在該技術方案中,穴槽包括槽本體,且槽本體的上口大于槽本體的下口,便于承載種植杯,以及對植物的根部進行保護,與槽本體連為一體的槽底部為寬弧度自然封閉式設計,優選地,呈開口u型,可以滿足對幼苗根系的形成和生長。
在上述任一技術方案中,優選地,還包括:凹凸結構,沿育苗盤本體的邊緣向槽底部的一側延伸,形成凹凸結構,凹凸結構中的凹陷與凸起之間首尾相連且間隔設置。
在該技術方案中,通過沿育苗盤本體的邊緣向槽底部的一側延伸形成凹凸結構,并使凹凸結構中的凹陷與凸起之間首尾相連且間隔設置,提高了育苗穴盤結構的整體強度,在受到外力撞擊或者擠壓的情況下不會輕易產生變形。
在上述任一技術方案中,優選地,穴槽的數量為多個時,排列的陣列為4行×10列、6行×15列或8行×20列中的一種。
在該技術方案中,在穴槽的數量為多個時,排列的陣列為4行×10列、6行×15列或8行×20列中的一種,這樣整個育苗盤本體的穴槽可達到40孔、90孔和160孔,如此能夠同時培養多柱植物苗,提高產量,實現批量生產。
在上述任一技術方案中,優選地,育苗盤本體的材質包括聚苯泡沫、聚苯乙烯、聚氯乙烯和聚丙烯。
在該技術方案中,通過選用聚苯泡沫、聚苯乙烯、聚氯乙烯和/或聚丙烯材質的育苗盤本體,降低溫度變化對穴槽內的植物產生的影響,并減少空氣中有害物質,以及減小紫外線對植物的生長抑制效果。
在上述任一技術方案中,優選地,還包括:導水孔,設置在穴槽的底端。
在該技術方案中,通過在穴槽的底部設置導水孔,配合種植杯的底部的多個通孔,便于將多余的水排出種植杯,在對其進行催芽和煉苗的過程中,能夠有效減少育苗基質在液體中散開的問題,進而能夠減少由于水分過多而導致的根部潰爛的問題,提高植物的生長效率。
本發明第二方面的實施例提供了一種育苗系統,包括:本發明第一方面中任一實施例提供的育苗穴盤,以及種植杯,種植杯內容納有育苗種子,或種植杯內容納有育苗基質和育苗種子,其中,種植杯置于育苗穴盤中的穴槽中。
在該技術方案中,在移植植物苗時,能夠有效減少育苗基質在液體中散開的問題,同時能夠減少由于水分過多而導致的根部潰爛的問題,提高育苗效率。
本發明的附加方面和優點將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變得明顯,或通過本發明的實踐了解到。
附圖說明
圖1示出了根據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的育苗穴盤的結構示意圖;
圖2示出了根據本發明的另一個實施例的育苗穴盤的結構示意圖;
圖3示出了圖2中的育苗穴盤的局部剖視圖;
圖4示出了根據本發明的再一個實施例的育苗穴盤的結構示意圖,
其中,圖1至圖4中附圖標記與部件名稱之間的對應關系為:
102育苗盤本體,104凹槽,106凹凸結構,108導水孔,110穴槽,110a槽本體,110b槽底部。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能夠更清楚地理解本發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優點,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發明進行進一步的詳細描述。需要說明的是,在不沖突的情況下,本申請的實施例及實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闡述了很多具體細節以便于充分理解本發明,但是,本發明還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來實施,因此,本發明的保護范圍并不限于下面公開的具體實施例的限制。
下面結合圖1至圖4對根據本發明的實施例的育苗穴盤進行具體說明。
如圖1所示,根據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的育苗穴盤,包括:育苗盤本體102,育苗盤本體102上形成至少一個穴槽110;至少一個凹槽104,設于穴槽110的頂端,凹槽104可與置于穴槽110中的種植杯配合,種植杯用于容納育苗種子。
在該實施例中,通過設置至少一個凹槽104,能夠支撐種植杯,該種植杯用于容納育苗種子,當育苗種子生長成植物苗后,在移植植物苗時可以直接將植物苗連同種植杯一起移植到定植板上,使整個培育過程更加方便快捷,提高育苗效率。
值得說明的是,在對育苗種子進行催芽和煉苗時,種植杯放置于穴槽110內,且種植杯內容納有育苗種子,或種植杯內容納有育苗基質的育苗種子,通過凹槽104能夠限定種植杯的底部與穴槽110的底部之間的距離,進而能夠提高育苗質量。
通過該育苗穴盤,能夠采用種植杯播種育苗的方式,當苗長到該移栽的時候,直接將穴槽110中的植物苗帶著種植杯一起移栽到管道培或者定植板上即可,在移栽的過程中,種植杯中的基質很少散落到營養池內,實用性強,提高催芽煉苗效率。
如圖1所示,在上述實施例中,優選地,凹槽104沿穴槽110的頂端呈環形設置。
在該實施例中,通過將凹槽104沿穴槽110的頂端呈環形設置,提高了對種植杯支撐的穩定性,減小在受到撞擊或者晃動的時候產生的種植杯錯位的問題,提高可靠性。
其中,環形設置的凹槽的中軸線與穴槽的中軸線重合。
在上述任一實施例中,優選地,凹槽104的數量為多個時,在穴槽110的頂端上下布置,以形成階梯臺式結構。
在該實施例中,通過當凹槽104的數量為多個時,在穴槽110的頂端上下布置,以形成階梯臺式結構,能夠穩定可靠的支撐種植杯,同時能夠防塵防污,減少進入穴槽110中的雜質,減小在受到撞擊或者晃動的時候產生的種植杯錯位的問題。
可以理解的是,凹槽104的深度根據對應的種植杯的底部距離液面的高度來決定。
如圖2和圖3所示,在上述任一實施例中,優選地,穴槽110的橫截面呈u型,穴槽110的頂端的開口呈方形或圓形。
在該實施例中,通過設置穴槽110的橫截面呈u型,便于容納以及支撐種植杯,通過設置穴槽110的頂端的開口為方形或圓形,可以配合多種種植杯使用。
需要指明的是,本方案包括但不限于上述設置方式,上述幾種設置方式只用于舉例說明而已,只要是能夠承載種植杯的穴盤,均落在本方案的保護范圍內。
如圖3所示,在上述任一實施例中,優選地,穴槽110包括:槽本體110a,槽本體110a的上口大于槽本體110a的下口;以及與槽本體110a連為一體的槽底部110b,槽底部110b為寬弧度自然封閉式設計。
在該實施例中,穴槽110包括槽本體110a,且槽本體110a的上口大于槽本體110a的下口,便于承載種植杯,以及對植物的根部進行保護,與槽本體110a連為一體的槽底部110b為寬弧度自然封閉式設計,優選地,呈開口u型,可以滿足幼苗根系的形成和生長。
如圖2和圖4所示,在上述任一實施例中,優選地,還包括:在上述任一技術方案中,優選地,還包括:凹凸結構106,沿育苗盤本體102的邊緣向槽底部110b的一側延伸,形成凹凸結構106,凹凸結構106中的凹陷與凸起之間首尾相連且間隔設置。
在該實施例中,通過沿育苗盤本體102的邊緣向槽底部110b的一側延伸形成凹凸結構106,并使凹凸結構106中的凹陷與凸起之間首尾相連且間隔設置,提高了育苗穴盤結構的整體強度,在受到外力撞擊或者擠壓的情況下不會輕易產生變形。
如圖1和圖4所示,在上述任一實施例中,優選地,穴槽110的數量為多個時,排列的陣列為4行×10列、6行×15列或8行×20列中的一種。
在該實施例中,在穴槽110的數量為多個時,排列的陣列為4行×10列、6行×15列或8行×20列中的一種,這樣整個育苗盤本體102的穴槽110可達到40孔、90孔和160孔,如此能夠同時培養多柱植物苗,提高產量,實現批量生產。
在上述任一實施例中,優選地,育苗盤本體102的材質包括聚苯泡沫、聚苯乙烯、聚氯乙烯和聚丙烯。
在該實施例中,通過選用聚苯泡沫、聚苯乙烯、聚氯乙烯和/或聚丙烯材質的育苗盤本體102,能夠使育苗盤本體102漂浮在營養液上,同時降低溫度變化對穴槽110內的植物產生的影響,并減少空氣中有害物質,以及減小紫外線對植物的生長抑制效果。
如圖3和圖4所示,在上述任一實施例中,優選地,還包括:導水孔108,設置在穴槽110的底端。
在該實施例中,通過在穴槽110的底部設置導水孔108,配合種植杯的底部的多個通孔,便于將多余的水排出種植杯,利于植物生長。
根據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的育苗系統,包括本發明上述任一實施例提供的育苗穴盤,以及種植杯,種植杯內容納有育苗種子,或種植杯內容納有育苗基質和育苗種子,其中,種植杯置于育苗穴盤中的穴槽110中。
在該實施例中,在移植植物苗時,能夠有效減少育苗基質在液體中散開的問題,同時能夠減少由于水分過多而導致的根部潰爛的問題,提高植物的生長效率。
具體地,在對育苗種子進行催芽和煉苗時,將育苗基質和育苗種子置于種植杯中,并將容納有育苗基質和育苗種子的種植杯放置于穴槽110內,通過凹槽104能夠限定種植杯的底部與穴槽110的底部之間的距離。同時可以將容納有種植杯的育苗穴盤放置于催芽煉苗框內,并向育苗穴盤的頂部噴水或營養液。
以上結合附圖詳細說明了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本發明提供了一種育苗穴盤和一種育苗系統,通過在穴槽的頂端設置凹槽,能夠與種植杯配合,在移植植物苗時可以直接將植物苗連同種植杯一起移植到定植板上,使整個培育過程更加方便快捷,提高植物的栽培效率,同時通過將育苗種子和育苗基質放置在種植杯內,能夠有效減少育苗基質在液體中散開的問題,提高植物的生長效率。
在本發明中,術語“第一”、“第二”、“第三”僅用于描述的目的,而不能理解為指示或暗示相對重要性;術語“多個”則指兩個或兩個以上,除非另有明確的限定。術語“安裝”、“相連”、“連接”、“固定”等術語均應做廣義理解,例如,“連接”可以是固定連接,也可以是可拆卸連接,或一體地連接;“相連”可以是直接相連,也可以通過中間媒介間接相連。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根據具體情況理解上述術語在本發明中的具體含義。
本發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術語“上”、“下”、“左”、“右”、“前”、“后”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為基于附圖所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僅是為了便于描述本發明和簡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裝置或單元必須具有特定的方向、以特定的方位構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為對本發明的限制。
在本說明書的描述中,術語“一個實施例”、“一些實施例”、“具體實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結合該實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體特征、結構、材料或特點包含于本發明的至少一個實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說明書中,對上述術語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實施例或實例。而且,描述的具體特征、結構、材料或特點可以在任何的一個或多個實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適的方式結合。
以上僅為本發明的優選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發明,對于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本發明可以有各種更改和變化。凡在本發明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