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將植物嫩葉作為時蔬的原料及其加工技術,具體地說,是對矮桃、大葉石頭花、大葉子、地黃、東北土當歸、肥肉草、趕山鞭、胡盧巴、黃海棠、假樓梯草、假升麻、角蒿、金錢豹、狼杷草、柳蘭、龍舌草、路邊青、牛蒡、牛膝、攀倒甑、青葙、苘麻、山茄子、食用土當歸、酸模、兔兒尾苗、委陵菜、五月艾、纈草、旋覆花、野西瓜苗、益母草、莜麥、苧麻、紫花地丁、斑果藤、赤蒼藤、凌霄、羅漢果、買麻藤、南山藤、牽牛、雀梅藤、酸藤子、玉葉金花、阿月渾子、長花厚殼樹、大花田菁、東方古柯、鵝掌楸、紅花檵木、胡枝子、黃櫨、金銀忍冬、欒樹、蒙古蕕、木蝴蝶、檸條錦雞兒、樸樹、鼠李、雪柳、鸚哥花、梓、紫金牛、紫玉盤柯、走馬胎等的嫩葉進行食用評價,得到相應的可食用數據;按照這些原料的食用特點和功效,結合現代食用習慣和食品制造技術,指導含這些植物綠葉食蔬研發,具體的是指將這些植物綠葉作為新型時蔬的食用方法和加工技術。
背景技術:
植物綠葉是人們的蔬菜和飲料的重要來源,由于應季性強,也稱為時蔬。時蔬可提供人體所必需的多種維生素和礦物質等營養物質。據國際物質糧農組織統計,人體必需的維生素c的90%、維生素a的60%來自蔬菜。我們初步對國內市場上的常見葉類蔬菜進行了統計,共有70余種。由于人們講究種植規模化和高產量等種種原因,歷史上記載的一些時蔬或野菜等已經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也難見蹤影,也很少有新品種的時蔬被人類開發出來。而現代社會由于人口劇增和壽命延長,自然資源被消耗和土壤破壞程度達到空前,如果不抓緊時間開發新的時蔬資源,必將威脅到將來人類的營養健康。
現代人類更加注重膳食健康,其中重要的指標是食物的多樣性和保鮮性(盡量保存營養素和風味),但是綠葉蔬菜的食用水平依然較低,尤其是工作生活節律快的青少年的攝入不足,而保鮮性的時蔬速食方便制品種類少也不能滿足這類人群的需求。另一方面,家庭廚房設備如家庭用粉碎機(打汁機)、榨油機、烘焙機和冰箱等的普及也使人們對食材種類和營養值的要求水平越來越高。特別是老齡化社會的到來和經濟狀態的提高以及現代營養病的增加,人們追求新穎食材和平衡膳食的欲望也在不斷提高。
尋找新型時蔬是一個長期的對大自然植物研發過程。毫無疑問,我們發明的新型植物、綠葉時蔬原料會引領“回歸大自然”的綠色食物潮流。此發明不僅符合了人們的這一膳食保健需求,也是一個具有市場前景和喚起人們重視后現代農業的技術領域。
本發明這是發明了優選植物綠葉原料開發的時蔬和產品制備技術。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是新型綠葉時蔬。
本發明的目的還包括提供新型綠葉時蔬原料和相應產品的配方及其制備方法。
發明人根據目前已知的時蔬學知識和相關的植物的使用歷史,精選了具有66種植物進行了時蔬原料的開發,分別是矮桃、大葉石頭花、大葉子、地黃、東北土當歸、肥肉草、趕山鞭、胡盧巴、黃海棠、假樓梯草、假升麻、角蒿、金錢豹、狼杷草、柳蘭、龍舌草、路邊青、牛蒡、牛膝、攀倒甑、青葙、苘麻、山茄子、食用土當歸、酸模、兔兒尾苗、委陵菜、五月艾、纈草、旋覆花、野西瓜苗、益母草、莜麥、苧麻、紫花地丁、斑果藤、赤蒼藤、凌霄、羅漢果、買麻藤、南山藤、牽牛、雀梅藤、酸藤子、玉葉金花、阿月渾子、長花厚殼樹、大花田菁、東方古柯、鵝掌楸、紅花檵木、胡枝子、黃櫨、金銀忍冬、欒樹、蒙古蕕、木蝴蝶、檸條錦雞兒、樸樹、鼠李、雪柳、鸚哥花、梓、紫金牛、紫玉盤柯、走馬胎。
發明人對上述植物嫩葉的食用效果進行了研究,對于將來種植方法可能不同的植物分別列出(表1、表2和表3)。
表1草本綠葉植物和時蔬功效(35種)
表2藤繞綠葉植物和時蔬功效(10種)
表3木本綠葉植物和時蔬功效(21種)
我們用了多年的時間在不同季節在全國各地對植物的嫩葉進行了收集,也對一些植物進行了種植試驗并摘取嫩葉。評價內容主要包括以下四個方面,即:國內外歷史資料收集和現代市場情況調查、微生物和礦物質等營養素化學檢測試驗、動物評價試驗和評價團隊試吃試制試驗。通過這些程序,找到達到新型葉類時蔬的獨特性要求的植物。
在感官品相評價方面,新型葉類時蔬的獨特性方面如香氣和外形等有一些特點,如新穎外形葉子的鵝掌楸葉子像馬褂、地黃葉像棒槌和牽牛的心形葉等。益母草也有區別其它唇形科植物的香氣,旋覆花有區別其它菊科植物的香氣,黃櫨的葉子香味會讓人聯想到香山紅葉。
在維生素和礦物質以及纖維素方面,這些新型時蔬所含的種類和含量不僅不遜色于一般蔬菜,而且由于地理和植物遺傳生長特性的影響,有些品種的微量元素如鋅的含量較高。
通過我們的研究,我們發現這些新型時蔬的功能方面有消食、健胃、利咽、消渴、通便等作用(見表1-表3);這些功能與當前人們的膳食需求相吻合。
時蔬植物的種植和培育技術:有些植物的種植技術是成熟的。比如莜麥已經是大田種植植物,但是我們是采用其嫩苗作為時蔬,所以要針對嫩葉生長期制定專門的種植收獲標準。
對于草本時蔬植物,主要采取塑料大棚種植和陽光大棚以及植物工廠的技術來種植,逐步實現大田種植。比如地黃和牛膝的種植,就要選擇和發展葉子大的品種并參照藥材的種植經驗制定葉用地黃和牛膝的種植技術標準。對于灌木和小喬木,可以參考茶園的建設經驗來發展種植基地,比如檸條錦雞兒和胡枝子的種植基地,實現固沙和綠葉收獲雙收益。對于較大的喬木時蔬植物,可以采取林下種植藤繞時蔬植物和草本時蔬植物的技術,實現立體種植,最大的利用空間。
這些綠葉可以作為食蔬原料單獨使用,也可以幾種混合使用。
發明人發現,時蔬綠葉的食用和加工方法主要有以下五種方式。
(1)生食:指新鮮綠葉洗干凈后,直接食用或蘸調味料食用。
(2)熟食:指水煮、燒烤和油炒油炸等烹飪方法。油炸類主要是烹飪帶有小毛刺綠葉時蔬的方法。
(3)干制品:指經過各種干燥方法加工后的狀態,如自然干制時蔬、熱風干燥時蔬、冷凍干燥時蔬、時蔬脆片、時蔬碎片(方便面等料包)、時蔬粉等。
(4)代用茶制品:雖然也屬于干制品,但是是干燥葉片使用熱水沖泡或水煮方式的參照傳統茶葉的飲用方式。
(5)飲品:指新鮮或干燥時蔬提取物配制的瓶罐裝飲品。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提供的實施例用于進一步闡明本發明,而不構成對本發明范圍的限制。
實施例1:生吃地黃葉蘸醬油。
采收10cm左右的新鮮地黃葉,洗凈后直接食用。地黃葉有輕微的苦味,可按自己的喜好蘸醬油或其它佐料。動物試驗檢測出排泄量有所提高而沒有不良反應。評價團的結論是青綠爽口,祛口腔異味,有六味地黃的傳統文化底蘊并有所創新,可以實現規模化種植,是一個有發展前途的新型時蔬。
實施例2:牽牛葉餛飩。
新鮮牽牛葉的味道像空心菜和地瓜葉一樣清香,食用方法也和地瓜葉一樣。牽牛可以進行家庭庭院種植,也可實現規模化種植。除了美化環境之外,也可以作為新型時蔬原料。牽牛葉做餡的餛飩不僅家庭可為,而且可以實現工廠化速凍生產,為市場增加一種新口味的冷凍食品。
實施例3:酸模餃子。
酸模的生命力頑強,可以實現林下種植和荒地種植。酸模葉的味道微酸和粘滑,適合作為餃子餡食用。可以實現工廠化速凍生產,為市場增加一種新口味的冷凍食品。
實施例4:牛蒡葉包子。
市場上的牛蒡根產品較多,但是基本上沒有牛蒡葉。新鮮牛蒡葉比較大,收獲量可觀,做餡后依然有其獨特的清香,可以實現工廠化速凍生產,為市場增加一種新口味的冷凍食品。
實施例5:清炒土當歸(食用土當歸和東北土當歸)。
土當歸可以實現塑料大棚生產。其鮮莖葉清炒后的味道清香,品相好,可口,是老年人喜歡的一道時蔬,具有良好的發展前景。
實施例6:五月艾火鍋(速凍全部的藤葉和五月艾)。
具有清香的五月艾嫩葉不僅是火鍋的綠葉時蔬,也是很好的開胃時蔬,可以成為菊花火鍋后的新型火鍋品種。
實施例7:油炸野西瓜苗葉。
野西瓜苗葉含有一定的膠質粘液,吃起來滑潤可口,是風味十足的時蔬。
實施例8:莜麥葉綠粉。
莜麥葉綠粉可以用水沖泡后飲用,也可以和鮮奶或酸奶混合后飲用,具有很好的麥葉香和通便作用。
實施例9:紅花檵木金縷梅葉時蔬飲。
使用紅花檵木和金縷梅鮮葉,干燥后,用熱水浸泡做茶飲,也可以制成嫩葉干粉,可以起到健胃的作用。
實施例10:東方古柯茶。
使用東方古柯干葉,用熱水浸泡做茶飲,可以起到消渴提神的作用。
實施例11:苘麻葉粽子。
五月五季節前后也是苘麻葉第一次收獲的季節。將新鮮苘麻嫩葉放在粽子葉的內層,做好粽子后會發出苘麻葉的芳香,可以將苘麻葉一起食用,非常可口。
實施例12:委陵菜路邊青胡盧巴葉粥。
由于冷凍技術的普及和冷鏈運輸的普及,綠葉時蔬的冷凍保鮮技術也會得到普及,使得家庭制作時蔬米粥成為日常飲食。由于時蔬熬煮是獲得時蔬有效物質的最好手段,特別適合老年人和兒童食用,也是藥膳的主要方式。
實施例13:草原甜茶(胡枝子葉茶)和苦茶(錦雞兒葉茶)。
胡枝子葉茶和錦雞兒葉的大小比較適合制作代用茶,其泡水后的味道是一甜和一苦。可以單獨飲用也可以混合飲用,具有潤喉解渴和開胃的功能。
實施例14:凌霄玉葉金花木蝴蝶飲。
這是一組適合改善口腔異味的復方時蔬飲,其祛異味效果出群。
實施例15:紫金牛走馬胎紫玉盤柯運動飲。
這是一組適合運動時飲用的復方時蔬飲,其解渴效果和口感都很優秀。制作方法可以是利用榨汁機直接將新鮮的嫩葉打成鮮汁;也可以使用這些植物的干鮮葉水提取物進行稀釋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