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一種甘蔗軸向剝葉機,屬于農業機械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針對目前市場上整桿式甘蔗剝葉機作業時均為徑向對蔗稈進行剝葉,徑向剝葉需布置至少兩對剝葉輥,導致目前甘蔗剝葉機體積大,我國一半多甘蔗均種植在丘陵山區地帶,因此體積大、重量高的甘蔗剝葉機的運輸及作業均受到限制,目前對甘蔗剝葉時內層的蔗葉因僅僅貼在蔗稈上,導致甘蔗剝葉剝凈率低,含雜率高,目前剝葉機作業時剝掉的蔗葉容易堆積在作業區間,導致作業效率變低,作業質量變差,且容易導致機具發生故障,只能停止機器后清理堆積的蔗葉,阻滯了甘蔗剝葉作業,使用戶成本增加,對用戶造成經濟利益的損失。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本發明提供一種甘蔗軸向剝葉機,以用于克服現有甘蔗剝葉機徑向剝葉時含雜率高,剝凈率低,剝葉機體積大、重量大、蔗葉無法及時排出、無法對彎曲蔗稈進行剝葉作業等缺點,本發明將剝葉刷按螺旋排列,使剝葉部件處的碎蔗葉及時排出,提高剝葉質量及效率。
本發明技術方案是:一種甘蔗軸向剝葉機,包括機架1、鏈輪ⅰ2、鏈輪ⅱ3、壓松輥ⅰ5、鏈輪ⅲ6、壓松輥ⅱ7、滾輪8、撓葉爪9、導向支座10、剝葉輥前支座12、三角鐵13、直角支座14、剝葉輥后支座15、下輸出輥16、上輸出輥17、鏈輪ⅳ18;其中壓松輥ⅰ5固定于機架1,鏈輪ⅰ2與鏈輪ⅱ3固連在壓松輥ⅰ5上,壓松輥ⅱ7固定于機架1,鏈輪ⅲ6連接于壓松輥ⅱ7上,鏈輪ⅱ3與鏈輪ⅲ6連接,壓松輥ⅰ5、壓松輥ⅱ7并排設置,且上方設置有滾輪8,滾輪8與撓葉爪9連接,撓葉爪9固定在機架1上部,導向支座10焊接在剝葉輥前支座12上,剝葉輥前支座12與剝葉輥后支座15通過三角鐵13固定在一起,固連在一起的剝葉輥前支座12與剝葉輥后支座15固定在機架1上,剝葉輥前支座12與剝葉輥后支座15分別設有直角支座14,且和三角鐵13呈角度安裝,下輸出輥16、上輸出輥17固定在機架1上,剝葉輥后支座15開有鍵槽,將鏈輪ⅳ18安裝在鍵槽處;三角鐵13和直角支座14上固定安裝有剝葉條刷,不同安裝角度的三角鐵13和直角支座14上固定的剝葉條刷呈現不同的螺旋角度,使剝葉條刷呈螺旋分布。
所述壓松輥ⅰ5與壓松輥ⅱ7上均為螺旋橡膠,且壓松輥ⅰ5與壓松輥ⅱ7的旋向相反。
所述剝葉輥前支座12與剝葉輥后支座15上各開有6對并列的螺紋孔,其中3對呈圓周分布的螺紋孔固定三條三角鐵13,另3對呈圓周分布的螺紋孔固定3個直角支座14,12對螺紋孔的孔徑均比三角鐵13和直角支座14上孔的孔徑小兩個毫米,裝配時通過調整三角鐵13和直角支座14上孔的中心線與螺紋孔中心線的偏差使三角鐵13和直角支座14處于傾斜狀態,以使三角鐵13和直角支座14呈角度安裝。
所述導向支座10、帶座軸承ⅱ11、剝葉輥前支座12、三角鐵13、直角支座14、剝葉輥后支座15、鏈輪ⅳ18組成剝葉輥總成,所述剝葉輥裝配時先將剝葉輥前支座12與剝葉輥后支座15通過三條三角鐵13固連在一起,再將剝葉輥前支座12穿過帶座軸承ⅱ11,再將導向支座10焊接在剝葉輥前支座12上,將鏈輪ⅳ18固定在剝葉輥后支座15后再安裝帶座軸承ⅱ11,將全部直角支座14固定后,將裝配好的剝葉輥總成固定在機架1上。
所述下輸出輥16與上輸出輥17在安裝過程中要保證垂直方向及水平方向水平對齊安裝。
所述壓松輥ⅰ5與壓松輥ⅱ7在安裝過程中與滾輪8的間隙小于蔗稈半徑。
所述剝葉輥前支座12與剝葉輥后支座15在安裝過程中要保證垂直方向及水平方向水平對齊安裝。
所述剝葉輥前支座12與剝葉輥后支座15中心線、壓松輥ⅰ5中心線與壓松輥ⅱ7中心線的對稱線、下輸出輥16中心線與上輸出輥17中心線的對稱線,處在一條直線上。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可實現對甘蔗進行軸向剝葉,提高剝葉的剝凈率及莖稈合格率,降低含雜率,及時將剝掉的碎蔗葉及時排出,實現了甘蔗剝葉的全自動化,大大提高了甘蔗剝葉的效率及質量。該機器設計合理,作業質量好,作業效率高,作業可靠,對彎曲的蔗稈也可進行剝葉作業,完全滿足絕大部分甘蔗的剝葉作業要求。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的整機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的左視圖;
圖3為本發明撓葉機構的示意圖;
圖4為本發明壓松輥的結構示意圖;
圖5為本發明裝配完的剝葉輥結構示意圖;
圖6為本發明剝葉輥前支座的結構示意圖;
圖7為本發明剝葉輥后支座的結構示意圖;
圖8為本發明輸出輥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各標號為:1-機架、2-鏈輪ⅰ、3-鏈輪ⅱ、4-帶座軸承ⅰ、5-壓松輥ⅰ、6-鏈輪ⅲ、7-壓松輥ⅱ、8-滾輪、9-撓葉爪、10-導向支座、11-帶座軸承ⅱ、12-剝葉輥前支座、13-三角鐵、14-直角支座、15-剝葉輥后支座、16-下輸出輥、17-上輸出輥、18-鏈輪ⅳ。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說明。
實施例1:如圖1-8所示,一種甘蔗軸向剝葉機,包括機架1、鏈輪ⅰ2、鏈輪ⅱ3、壓松輥ⅰ5、鏈輪ⅲ6、壓松輥ⅱ7、滾輪8、撓葉爪9、導向支座10、剝葉輥前支座12、三角鐵13、直角支座14、剝葉輥后支座15、下輸出輥16、上輸出輥17、鏈輪ⅳ18;其中壓松輥ⅰ5通過前后兩個帶座軸承ⅰ4固定于機架1,鏈輪ⅰ2與鏈輪ⅱ3通過鍵連接方式固連在壓松輥ⅰ5上,壓松輥ⅱ7通過前后兩個帶座軸承ⅰ4固定于機架1,鏈輪ⅲ6通過鍵連接于壓松輥ⅱ7上,鏈輪ⅱ3與鏈輪ⅲ6連接,壓松輥ⅰ5、壓松輥ⅱ7并排設置,且上方設置有滾輪8,滾輪8通過螺栓連接于撓葉爪9,撓葉爪9通過三個彈簧螺栓固定在機架1上部,導向支座10焊接在剝葉輥前支座12上,剝葉輥前支座12與剝葉輥后支座15通過三條三角鐵13固定在一起,固連在一起的剝葉輥前支座12與剝葉輥后支座15分別通過帶座軸承ⅱ11固定在機架1上,剝葉輥前支座12與剝葉輥后支座15分別設有三個直角支座14,且和三角鐵13呈角度安裝,下輸出輥16、上輸出輥17分別通過帶座軸承ⅰ4固定在機架1上,剝葉輥后支座15開有鍵槽,將鏈輪ⅳ18安裝在鍵槽處;三角鐵13和直角支座14上固定安裝有剝葉條刷,不同安裝角度的三角鐵13和直角支座14上固定的剝葉條刷呈現不同的螺旋角度,使剝葉條刷呈螺旋分布。
作為本發明的進一步方案,所述壓松輥ⅰ5與壓松輥ⅱ7上均為螺旋橡膠,且壓松輥ⅰ5與壓松輥ⅱ7的旋向相反。
作為本發明的進一步方案,所述剝葉輥前支座12與剝葉輥后支座15上各開有6對并列的螺紋孔,其中3對呈圓周分布的螺紋孔固定三條三角鐵13,另3對呈圓周分布的螺紋孔固定3個直角支座14,12對螺紋孔的孔徑均比三角鐵13和直角支座14上孔的孔徑小兩個毫米,裝配時通過調整三角鐵13和直角支座14上孔的中心線與螺紋孔中心線的偏差使三角鐵13和直角支座14處于傾斜狀態,以使三角鐵13和直角支座14呈角度安裝。
作為本發明的進一步方案,所述導向支座10、帶座軸承ⅱ11、剝葉輥前支座12、三角鐵13、直角支座14、剝葉輥后支座15、鏈輪ⅳ18組成剝葉輥總成,所述剝葉輥裝配時先將剝葉輥前支座12與剝葉輥后支座15通過三條三角鐵13固連在一起,再將剝葉輥前支座12穿過帶座軸承ⅱ11,再將導向支座10焊接在剝葉輥前支座12上,將鏈輪ⅳ18固定在剝葉輥后支座15后再安裝帶座軸承ⅱ11,將全部直角支座14固定后,將裝配好的剝葉輥總成固定在機架1上。
作為本發明的進一步方案,所述下輸出輥16與上輸出輥17在安裝過程中要保證垂直方向及水平方向水平對齊安裝。
作為本發明的進一步方案,所述壓松輥ⅰ5與壓松輥ⅱ7在安裝過程中與滾輪8的間隙小于蔗稈半徑。
作為本發明的進一步方案,所述剝葉輥前支座12與剝葉輥后支座15在安裝過程中要保證垂直方向及水平方向水平對齊安裝。
作為本發明的進一步方案,所述剝葉輥前支座12與剝葉輥后支座15中心線、壓松輥ⅰ5中心線與壓松輥ⅱ7中心線的對稱線、下輸出輥16中心線與上輸出輥17中心線的對稱線,處在一條直線上。
本發明的工作原理是:
外部動力源通過鏈傳動方式將動力傳遞至鏈輪ⅰ2,鏈輪ⅰ2帶動壓松輥ⅰ5逆時針轉動,壓松輥ⅰ5上鏈輪ⅱ3一起作逆時針轉動,鏈輪ⅱ3帶動鏈輪ⅲ6作順時針轉動,壓松輥ⅱ7隨著鏈輪ⅲ6的順時針轉動作順時針轉動,將蔗稈放置在壓松輥ⅰ5、壓松輥ⅱ7和滾輪8的間隙處,蔗稈隨著壓松輥ⅰ5、壓松輥ⅱ7的對轉逐步進入剝葉機,并在壓松輥ⅰ5、壓松輥ⅱ7和撓葉爪9的作用下將蔗葉進行壓松并撓掉部分蔗葉,外部動力源通過鏈傳動方式將動力傳遞給鏈輪ⅳ18,鏈輪ⅳ18帶動剝葉輥總成轉動,蔗稈通過導向支座10進入剝葉輥總成中,在剝葉刷的作用下將蔗葉除凈,螺旋排布的剝葉條刷充分將脫落的蔗葉排出,剝凈的蔗稈在下輸出輥16和上輸出輥17的對轉作用下排出。
上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的具體實施例作了詳細說明,但是本發明并不限于上述實施例,在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所具備的知識范圍內,還可以在不脫離本發明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種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