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一種蘋果種植技術,具體是一種蘋果矮化砧嫁接育苗方法。
背景技術:
蘋果(maluspumilamill.)是全世界范圍內廣泛栽培的一種水果。中國是世界上最主要的蘋果生產大國,主要分布于遼寧、河北、山東、山西、、陜西、甘肅、四川、云南等省。2015年中國蘋果總面積222.15萬公頃,產量3849.1萬噸,產量約占全世界總產量的55%,位居國內水果產量的首位。自上世紀80年代中國開始大量種植蘋果以來,苗木主要選用以西府海棠(malusmicromalusmakino)、山定子(malusbaccata(l.)borkh.)、新疆野蘋果(malussieversii(ledeb.)roem.)、楸子(malusprunifoliawilld.borkh.)等作為砧木的喬化苗,樹體高大,單株產量高,壽命較長。90年代后,由于引進英國東茂林試驗站培育的m系矮化砧,生產中以m26為中間砧的矮化中間砧苗栽培逐漸增多。近年來,在生產中我國有關單位又從荷蘭和意大利引進矮化自根砧苗在國內大量推廣,并開始繁育矮化自根砧苗。
蘋果苗木主要通過嫁接繁殖。但砧木苗繁育時,喬化苗砧木主要通過實生繁殖。矮化中間砧苗通過在實生苗上嫁接20-30cm長的矮化砧,然后在矮化砧上再嫁接蘋果品種。目前國際上蘋果苗木則主要應用矮化自根砧苗,這種苗矮化效應明顯,營養生長小,樹體緊湊,易成花,果實質量好。
由于蘋果矮化砧m9、m26、sh系及g系的扦插幾乎不能生根。因此矮化自根砧苗的培育通常通過對m9、m26、sh系及g系矮化砧木壓條繁殖,成為自根營養砧木,然后在自根營養砧木上嫁接品種,培育成品苗。這種繁殖方式存在如下問題:
(1)出苗量有限,且必須有大面積的壓條圃。目前壓條圃出苗量在6000-8000株/畝,出苗量少,繁殖系數較低。
(2)如果直接采用m9、m26、sh系及g系矮化砧木的組培苗,成本較高。
通過多次試驗,應用蘋果矮化砧的根段,早春溫室內嫁接同種矮化砧木枝段,嫁接成活后,可立即嫁接蘋果品種,縮短育苗時間;同時可有效利用蘋果矮化自根砧成品苗出圃后留在土中的殘根,成本極低,繁殖系數為當前壓條圃的3-5倍。目前在各類文獻和相關資料中還未見到此類嫁接方法的報道。此方法培育的苗木可進一步培養為矮化自根砧多分枝大苗。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充分利用根段和接穗實行嫁接的蘋果矮化砧嫁接育苗方法,培育周期短、嫁接成活率高,育苗成本低的嫁接繁殖方法,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當前蘋果矮化自根砧苗木繁殖系數低,成苗慢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蘋果矮化砧嫁接育苗方法,包括:育苗床準備,剪取根段,剪截接穗,兩者嫁接,栽植嫁接苗,苗期管理,大田移栽,嫁接品種,嫁接苗培育;具體步驟為:
(1)育苗床準備:在每年2月-3月,在日光溫室內,按長度8-10米,寬1米做苗床,床土選擇60目篩和育苗基質混合的營養土,用0.1%高錳酸鉀消毒后,裝入營養缽;
(2)剪取根段:剪取10-20cm長的蘋果矮化砧根系,粗度0.4-0.6cm,清水洗凈;
(3)剪截接穗:剪取粗度0.5-1cm的同品種矮化砧枝條,長度20-30cm,清水洗凈;
(4)根穗嫁接:根段較細、接穗較粗的采取靠接或倒劈接,兩者粗度相似的采用雙舌接;保證根段和接穗的形成層至少一邊對齊,接好后,用塑料條包扎嚴實;
(5)定植嫁接好的砧木苗:將嫁接好的砧木苗先在濃度50mg/kg的生根粉溶液中浸蘸5-10秒鐘,再定植到直徑8-10cm的營養缽里,定植后澆透水;
(6)苗期管理:做好水分管理,營養缽第一次澆透水,以后每5-7天澆一次水,保持土壤濕度60-80%;同時注意苗期病蟲害,做好立枯病和猝倒病防治工作;當接穗上芽萌發,長出新葉,即意味著嫁接苗成活;
(7)大田移栽及管理:苗木成活后20-30天,在4月初即可把砧木苗移栽到大田的苗圃中;苗圃按畦寬1米,畦長10-15米整地,移栽時,按照行距50cm,株距12cm栽植,每畦栽3行;每畝地栽苗8000-12000株;栽苗時,適當培土深埋,接穗一半要埋在土里,使嫁接的砧木接穗快速生根,同時,在砧木苗生長過程中只保留最頂端萌發的枝條,其下萌發的芽全部抹除;苗子生長過程中,加強肥水管理,用0.3%尿素和0.3%磷酸二氫鉀每周葉面噴施1次,維持土壤含水量在60-80%;同時注意葉部病蟲害發生;
(8)嫁接品種:5月中下旬,即可在距地面10-15cm處開始嫁接蘋果品種,接穗選取當年生半木質化蘋果品種的新梢;嫁接方法采用嵌芽接,成活后10~15天剪除砧木,并不斷抹除下部發出砧木萌蘗;
(9)嫁接品種苗的管理:到秋季落葉前,做好病蟲害防治,定期噴施殺蟲殺螨劑,確保葉片沒有病害;加強肥水管理,用0.5%尿素水灌根,用0.3%尿素和0.3%磷酸二氫鉀每周葉面噴施1次。
作為本發明進一步的方案:步驟(2)中剪取14-16cm長的蘋果矮化砧根系,粗度0.5cm。
作為本發明再進一步的方案:步驟(3)中剪取粗度0.6-0.8cm的同品種矮化砧枝條,長度24-26cm。
作為本發明再進一步的方案:步驟(6)中此期日光溫室溫度保持在夜間10-15℃,白天20-25℃。
作為本發明再進一步的方案:步驟(8)中所述的新梢包括富士、嘎啦。
作為本發明再進一步的方案:步驟(8)中所述的殺蟲殺螨劑包括阿維菌素、氰戊菊酯、尼索朗、甲霜錳鋅、烯唑醇、戊唑醇、百菌清。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
(1)巧妙利用蘋果矮化砧廢棄的根段和同品種的砧木接穗。利用嫁接技術使根段和接穗相互結合,由于二者本身唯一個品種類型,為共砧嫁接,親和性極好,極易愈合,因此成活率極高,一般都在98%以上。砧木苗嫁接愈合后,根段可吸收水分、營養為地上部所利用。隨砧木嫁接苗的生長,地上部砧木接穗萌芽后,又可制造光合產物,供根系生長。
(2)砧木苗移栽到大田后,利用蘋果矮化砧易生根的特點,通過培土,使原來砧木接穗的下部又產生新的根系,使砧木苗的根系不斷壯大。
(3)充分利用起苗后土里廢棄的根段和容易獲取的枝條,提高了根段和枝條的利用率,擴大了繁殖系數。與傳統的壓條繁殖相比,總體出圃苗木數量增大3-5倍。
(4)本發明可以在日光溫室條件下,提早嫁接育苗,實現蘋果矮化砧自根苗當年出圃。比壓條苗節省一年時間。當年嫁接品種,管理好的苗木可長到1米以上。培育的苗木可進一步培養為多分枝大苗。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發明實施例,對本發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發明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發明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發明保護的范圍。
實施例1
2016年2月20日,楊凌銳坤農林科技有限公司將采集來的m9t337蘋果矮化砧根段清洗干凈,剪成5cm一段;同時采集m9t337接穗,剪成25cm一段。
兩者采用靠接,根段辨清極性,在形態學上端由下向上傾斜30度斜削一刀,削面長2-3cm;接穗在下端同樣斜向下削一刀,削面長2-3cm;將兩者靠接在一起,至少保證一側形成層對齊,然后用專用嫁接膜包扎嚴實;靠接好的砧木嫁接苗先在最低溫度12-15℃日光溫室沙藏,沙子濕度以手握成團不滴水為宜,含水量50%左右;最多保存3-5天。
營養土采用普通園土,用500倍多菌靈處理消毒后,裝入大小5x8cm營養缽;砧木嫁接苗用50mg/kg生根粉蘸根3-5秒后,栽在營養缽內,然后整齊擺放在1米寬的苗床上;栽后澆透水;3月15日檢查砧木嫁接苗成活率,發現成活率達95%以上;根段上產生少量白色新根,砧木苗上的芽多數開始萌發;4月1日多數砧木苗均長出5個左右葉片。
4月20日對砧木嫁接苗進行移栽,在大田按寬1米、長15米整地作畦,栽苗時按行距50cm,株距12cm栽植,共栽苗21000株;適當深栽,深度在嫁接口上10cm;栽后澆透水;4月25日用0.5%尿素液和0.3%磷酸二氫鉀溶液噴施砧木苗葉面和枝干;5月15日,苗木地面撒施少量尿素,然后大水漫灌一次;一周后地面除草一次。
在5月30日-6月5日,對長勢較好的砧木苗嫁接煙富三號;采用嵌芽接,接穗上的芽,自上而下切取;先從芽的上方1.5~2cm處稍帶木質部向下斜30度切一刀,然后在芽的下方1cm處斜45度切一刀,取下芽片;在砧木距地面20cm處,從上向下稍帶木質部削一與接芽片長、寬均相等的切面;將此切開的稍帶木質部的樹皮上部切去,下部留0.5cm左右;將芽片插入切口使兩者形成層對齊,再將留下部分貼到芽片上,用塑料條綁扎好即可;嵌入接芽后,要使之與砧木的形成層對齊;粗度不一致的,要使一側形成層對齊;最后用嫁接膜綁扎嚴實,包扎時露出葉柄與芽子。
6月15日,檢查成活,嫁接成活的苗子抹除下部萌蘗,及時中耕除草;同時對嫁接苗及時補肥,每兩周葉面噴施0.5%尿素液和0.3%磷酸二氫鉀溶液一次,每月土壤撒施復合肥20kg/畝,每月噴施一次殺蟲劑和殺菌劑,直至9月下旬;當年11月5號,測量嫁接苗生長情況,苗子平均高度1.10米。
2017年2月15號,公司出圃m9t337矮化自根嫁接苗20000株,嫁接口10cm處平均粗度達1.15cm,苗高平均1.10m,90%苗木高度都在100cm以上。
對于本領域技術人員而言,顯然本發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實施例的細節,而且在不背離本發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況下,能夠以其他的具體形式實現本發明。因此,無論從哪一點來看,均應將實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發明的范圍由所附權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說明限定,因此旨在將落在權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義和范圍內的所有變化囊括在本發明內。
此外,應當理解,雖然本說明書按照實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個實施方式僅包含一個獨立的技術方案,說明書的這種敘述方式僅僅是為清楚起見,本領域技術人員應當將說明書作為一個整體,各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也可以經適當組合,形成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理解的其他實施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