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農業設施領域,特別涉及一種高保溫節能日光溫室。
背景技術:
傳統日光節能溫室一般具有獨立的墻體結構,如圖1所示,即具有后墻、兩個側墻和前墻。冬季寒冷季節室外的冷空氣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通過墻體進入溫室內,同時室內的熱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通過墻體散發到室外。這樣溫室的四面墻體均為冷墻,也會影響溫室的保溫性能。另外,獨立的溫室建造成本也高,占地面積較大。
如何在現有溫室的基礎上,提升溫室的保溫性能,同時降低溫室的建造成本是本申請要解決的問題。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高保溫節能日光溫室,可以解決現有技術中的上述問題。
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高保溫節能日光溫室,包括:后墻、兩個側墻和前墻,后墻和前墻之間設有骨架,骨架包括前部曲面骨架和后部直面骨架,前部曲面骨架外鋪設棚膜,后部直面骨架外設有后屋面,后屋面與后墻連接,后墻兼做住房的一面墻壁;
所述棚膜上設有頂部通風帶和下部通風帶,頂部通風帶對應處的前部曲面骨架外側設有拖膜鋼網,頂部通風帶和下部通風帶對應處各設有一卷膜器。
進一步地,所述頂部通風帶和下部通風帶之間的棚膜通過壓膜線進行固定,壓膜線固定在卡簧上,卡簧設置在卡槽內。
進一步地,所述頂部通風帶和下部通風帶的寬度為70~90cm。
進一步地,所述棚膜外側設有保溫被,還包括用于對保溫被進行卷放的卷簾機。
進一步地,所述前部曲面骨架的頂部設有一個30cm寬的操作平臺。
進一步地,溫室內地平面低于溫室外地平面50~100cm。
進一步地,所述前墻高出溫室外地平面20~24cm。
進一步地,所述后墻上設有窗戶,后屋面的下端位于窗戶的下端。
進一步地,溫室內還設有取暖設備。
進一步地,所述后屋面與后墻之間設有排水槽。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實用新型的高保溫節能日光溫室的后墻(即北墻)與住房的南墻共用一個墻體,只需建造兩個側墻和前墻,與原有的獨立結構的日光節能溫室相比,這樣可以大大節省建造溫室后墻的建筑成本,同時溫室與住房相互結合,也提高了溫室及住房的保溫性。由于溫室與住房建在一起,既節省了土地的利用率,同時也便于農戶對溫室的管理;采用頂部通風與底部通風結合方式,更有利于多余熱量的散出,利用空氣的流通,利于植物的生長發育。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背景技術中傳統日光節能溫室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高保溫節能日光溫室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高保溫節能日光溫室卡簧卡槽和壓膜線的結構示意圖。
附圖標記說明:
1-后墻,2-卷膜器,3-拖膜鋼網,4-操作平臺,5-后屋面,6-排水槽,7-前墻,8-骨架,9-棚膜,10-下部通風帶,11-壓膜線,12-卡簧,13-卡槽,14-窗戶。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具體實施方式進行詳細描述,但應當理解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并不受具體實施方式的限制。
如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一種高保溫節能日光溫室,包括后墻1、兩個側墻和前墻7,后墻1和前墻7之間設有骨架8,其特征在于,骨架8包括前部曲面骨架和后部直面骨架,前部曲面骨架外鋪設棚膜9,后部直面骨架外設有后屋面5,后屋面5與后墻1連接,后墻1兼做住房的一面墻壁;
所述棚膜9上設有頂部通風帶和下部通風帶10,頂部通風帶對應處的前部曲面骨架外側設有拖膜鋼網3,頂部通風帶和下部通風帶10對應處各設有一卷膜器2。
后墻1即北墻與住房的南墻共用一面墻體,相互結合,即后墻1即北墻是住房南墻的一部分,溫室和住房有共同的墻體,溫室與住房連通,來提高溫室的保溫能力,同時便于農戶的管理,降低了建造成本,避免住房和溫室分開建造成本高,各自的保溫性能較差的問題。
根據太陽高度角來確定后屋面5合理的角度和后屋面5的長度,不同地區的太陽高度角不同,后屋面的角度和后屋面的長度主要根據本地區的太陽高度角進行設置。
通過前部曲面骨架和后部直面骨架,前部曲面骨架外鋪設棚膜9,后部直面骨架外設有后屋面5,增大采光屋面頂部采光角度,將溫室的矢高位置提高到脊高位置,提高了頂部采光性能,同時便于溫室頂部棚膜的處理以及保溫棉被的卷放,提高了溫室的保溫性能。
采用頂部通風和下部通風方式,有利于多余熱量的散出,利用空氣的流通,利于植物的生長發育,利用卷膜器2對頂部通風帶和下部通風帶10處的棚膜進行卷放。
頂部通風帶處的外側骨架即上弦上設置托膜鋼網3,來解決頂部下雨后出現的兜水現象。
進一步地,如圖3所示,所述頂部通風帶和下部通風帶10之間的棚膜通過壓膜線11進行固定,壓膜線11固定在卡簧12上,卡簧12設置在卡槽13內。
進一步地,所述頂部通風帶和下部通風帶10的寬度為70~90cm。
通風帶溫室骨架底部固定20cm寬的塑料薄膜,頂部通風帶和下部通風帶10處的棚膜利用壓膜線11、卡簧12和卡槽13進行固定。
溫室內的溫度與頂部通風帶和下部通風帶10開放大小有關,可以通過調節頂部通風帶和下部通風帶10的開口大小來對溫室內的溫度進行調節。
進一步地,所述棚膜9外側設有保溫被,還包括用于對保溫被進行卷放的卷簾機。
卷簾機包括下卷簾機和側卷簾機,利用下卷簾機或是側卷簾機對保溫被進行卷放,如果采用側式卷簾機卷放保溫被,則卷簾機固定在溫室側墻外側地面處固定,由卷軸固定保溫被下端,利用卷簾機帶動卷軸將保溫被沿著溫室側墻走向進行卷放。如果采用下卷簾機卷放保溫被,則卷簾機固定在距溫室前墻外側一定距離處,由卷軸固定保溫被下端,利用下卷簾機的推動將保溫被沿著溫室骨架方向進行卷放。
進一步地,所述前部曲面骨架的頂部設有一個30cm寬的操作平臺4。
溫室頂部設置一個30cm寬的操作平臺4,便于頂部保溫被或是棚膜9的處理。
進一步地,所述溫室內地平面低于溫室外地平面50~100cm。
為了保證溫室一定的空間,防止后屋面對住房南部窗戶的遮陰,所建造的溫室應下臥50cm-100cm,通過溫室下臥的方式也能夠提高地溫穩定性,對溫室的保溫具有很好的作用。溫室下臥時,先將20cm-30cm的表土挖出,保存,再繼續挖深50-100cm。待溫室建造完畢后再將已挖出的20cm-30cm的表土回填。
進一步地,所述前墻7高出溫室外地平面20~24cm。
為了防止下雨造成雨水向溫室內倒灌,前墻即前沿高出地面一定高度。
進一步地,所述后墻1上設有窗戶14,后屋面5的下端位于窗戶14的下端。
后屋面5的下端位于住房窗戶14的下端,使得溫室不影響住房內的采光。
進一步地,溫室內還設有取暖設備。
溫室的取暖設備如水暖設備可以與住房連通,水暖設備為取暖鍋爐,水暖鍋爐設在溫室內,可以節省燃料。
進一步地,所述后屋面5與后墻1之間設有排水槽6。
排水槽6以防止雨水浸入后屋面5或住房南墻的墻體內。
以上公開的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幾個具體實施例,但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并非局限于此,任何本領域的技術人員能思之的變化都應落入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