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屬于水稻栽培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實驗室水稻栽培裝置。
背景技術:
由于我國人口眾多,對糧食的需求量特別大,在眾多的糧食當中,大米的需求量在我國最大,所以大米的產量與我國人們的基本生活息息相關,目前我國很多的農業試驗都是在水稻如何能高產的方面進行的,但是都是在農田里將水稻每個成長階段的取樣帶回實驗室進行研究,不僅需要關注研究、還要關注水稻的生產環境,這樣的研究模式不僅浪費大量的時間,而且會造成所取的樣品不完全,在取樣的過程中造成樣品的污染和丟失,從而影響了研究的結果。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實驗室水稻栽培裝置,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實驗室水稻栽培裝置,包括栽培箱體,所述栽培箱體的底部設置有墊塊,所述墊塊上設置有格柵板,所述格柵板上開設有空腔,所述空腔中設置有栽培袋,所述格柵板的上表面上開設有栽培孔,所述栽培箱體的左側內壁上設有溫度傳感器,所述栽培箱體的左側外壁上固定安裝有FPGA控制器,所述栽培箱體的右側內壁上設有加熱裝置和鼓風機,所述栽培箱體的前后內側壁上均設有白熾燈管,所述FPGA控制器通過導線分別與溫度傳感器、加熱裝置、鼓風機和白熾燈管電性連接,所述栽培箱體上設置有栽培箱蓋,所述栽培箱體和栽培箱蓋的外側均包覆有保溫材料層,所述栽培箱體上設置有觀察窗。
優選的,所述栽培孔與空腔相連通且一一對應設置。
優選的,所述FPGA控制器內部集成有溫控裝置,所述FPGA控制器上還設有觸控顯示屏。
優選的,所述加熱裝置包括加熱燈泡和設置在加熱燈泡外側的保護罩。
優選的,所述栽培箱蓋通過轉軸與栽培箱體鉸接,所述栽培箱蓋上設置有方便開啟的把手。
優選的,所述栽培箱體通過管道與液體循環裝置相連通,所述液體循環裝置包括進液管、出液管、儲液罐和抽液泵。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效果和優點:該實驗室水稻栽培裝置,通過格柵板上的空腔中的栽培袋方便對栽培基質的填充和更換,觀察窗方便對栽培箱中的營養液或水進行觀察,以便通過液體循環裝置及時地進行添加或排放,鼓風機在水稻授粉時提夠風力,加熱裝置和保溫材料層可以適時調節栽培裝置的內部溫度,白熾燈管可以提夠光照,該裝置給實驗室栽培水稻提夠了完整的生態環境,避免了地區、季節以及溫度對科研時間的限制,保證了科研實驗不間斷的進行,改善了科研條件,為科研實驗提夠了便利,整體裝置占地小,減小了投入經費,提高了科研效率。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格柵板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電路結構示意圖。
圖中:1栽培箱體、2墊塊、3格柵板、4空腔、5栽培孔、6溫度傳感器、7 FPGA控制器、8加熱裝置、81加熱燈泡、82保護罩、9鼓風機、10白熾燈管、11栽培箱蓋、12保溫材料層、13觀察窗、14液體循環裝置、141進液管、142出液管、143儲液罐、144抽液泵。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本實用新型提供了如圖1-3所示的一種實驗室水稻栽培裝置,包括栽培箱體1,所述栽培箱體1的底部設置有墊塊2,所述墊塊2上設置有格柵板3,所述格柵板3上開設有空腔4,所述空腔4中設置有栽培袋,所述格柵板3的上表面上開設有栽培孔5,所述栽培孔5與空腔4相連通且一一對應設置,所述栽培箱體1的左側內壁上設有溫度傳感器6,所述栽培箱體1的左側外壁上固定安裝有FPGA控制器7,所述FPGA控制器7內部集成有溫控裝置,所述FPGA控制器7上還設有觸控顯示屏,所述栽培箱體1的右側內壁上設有加熱裝置8和鼓風機9,所述加熱裝置8包括加熱燈泡81和設置在加熱燈泡81外側的保護罩82,所述栽培箱體1的前后內側壁上均設有白熾燈管10,所述FPGA控制器7通過導線分別與溫度傳感器6、加熱裝置8、鼓風機9和白熾燈管10電性連接,所述栽培箱體1上設置有栽培箱蓋11,所述栽培箱蓋11通過轉軸與栽培箱體1鉸接,所述栽培箱蓋11上設置有方便開啟的把手,所述栽培箱體1和栽培箱蓋11的外側均包覆有保溫材料層12,所述栽培箱體10上設置有觀察窗13,所述栽培箱體1通過管道與液體循環裝置14相連通,所述液體循環裝置14包括進液管141、出液管142、儲液罐143和抽液泵144。
該實驗室水稻栽培裝置,使用時,將水稻栽種在格柵板3的空腔4中的栽培袋內的栽培基質中,觀察窗13方便對栽培箱體1中的營養液或水進行觀察,以便通過液體循環裝置14及時地進行添加或排放,當要改變科研條件時,通過FPGA控制器7上的觸控顯示屏操控,加熱裝置8和保溫材料層可以適時調節栽培裝置的內部溫度,白熾燈管10可以提夠光照,鼓風機9在水稻授粉時提夠風力,該裝置給實驗室栽培水稻提夠了完整的生態環境,避免了地區、季節以及溫度對科研時間的限制,保證了科研實驗不間斷的進行,改善了科研條件,為科研實驗提夠了便利,整體裝置占地小,減小了投入經費,提高了科研效率。
最后應說明的是: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實用新型,盡管參照前述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了詳細的說明,對于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其依然可以對前述各實施例所記載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對其中部分技術特征進行等同替換,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