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關于一種釣具,尤其是一種浮標緩沖件,可安裝在釣線上,用以防止浮標直接撞擊釣線的硬質零件。
背景技術:
請參照圖1,一般而言,浮標F多是由塑料類的輕質材料所制成的中空體,當浮標F可滑動地結合至釣線的母線L1后,浮標F的下方大多接有由金屬材制成的硬質物H(例如:八字環,或連接在八字環下方的鉛錘或鉛片等物);因此,拋竿時浮標F常會快速撞擊該硬質物H而產生裂損。
另一方面,由于釣線的子線L2末端所連接的鉤體C較輕,故拋竿時飄動的子線L2常會使該鉤體C反鉤至該硬質物H,以致子線L2與母線L1相互纏結,實有加以改善的必要。
技術實現要素:
為解決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浮標緩沖件,其可包覆釣線的最鄰近浮標的硬質物,避免浮標直接撞擊硬質物,且可避免鉤體反鉤而導致釣線纏結。
本實用新型以下所述方向性或其近似用語,例如“前”、“后”、“左”、“右”、“上(頂)”、“下(底)”、“內”、“外”、“側面”等,主要參考附加附圖的方向,各方向性或其近似用語僅用以輔助說明及理解本實用新型的各實施例,不用以限制本實用新型。
本實用新型的浮標緩沖件,包括:一個套體,該套體內部設有一個硬質物容室,該套體另外設有連通至該硬質物容室的一個釣線穿孔;及一個浮標塞合體,該浮標塞合體設有另一個釣線穿孔,該浮標塞合體連接于該套體的外表面,該浮標塞合體的釣線穿孔與該套體的釣線穿孔相連通。
因此,本實用新型的浮標緩沖件,可與浮標及硬質物共同串接于釣線,并設置于浮標與硬質物之間,由其套體包覆釣線的最鄰近浮標的硬質物(例如:八字環),及由其浮標塞合體頂撐浮標,避免拋竿時產生浮標撞擊硬質物的情況,且即使是連接在該硬質物下方的其他硬質物(例如:鉛錘或鉛片等)朝該浮標擠壓,也會被該浮標緩沖件擋下而無法撞擊到該浮標,故可有效避免浮標因撞擊而產生裂損的問題,達到延長浮標使用壽命的目的;同時,該浮標緩沖件還可避免鉤體反鉤而導致釣線纏結,有助提升使用便利性。
其中,該套體具有一個中心軸,該套體以該中心軸為中心呈對稱的外形;該結構簡易而便于制造,具有降低制造成本等功效。
其中,該釣線穿孔較佳沿該中心軸貫穿該套體;該結構使該套體可較順暢地包覆硬質物,并平穩地設于釣線,具有提升組裝便利性及操作便利性等功效。
其中,該浮標塞合體的外表面形成一個凸弧面,該凸弧面在該中心軸的方向上具有一個第一高度,該套體的硬質物容室在該中心軸的方向上具有一個第二高度,該第一高度較佳小于該第二高度的三分之一;該結構具有確保浮標能更加穩固地套合至該浮標塞合體等功效。
其中,該浮標塞合體的凸弧面可與該套體的外表面形成連續的弧面,使該浮標緩沖件結構更加簡易而易于制造成型,具有降低制造成本等功效。
該浮標緩沖件可另外包括一個浮標包覆體,該浮標包覆體連接該套體的外表面并環設于該浮標塞合體的外周,以由該浮標包覆體包覆浮標的底部,從而增加該浮標緩沖件與該浮標的結合穩定性。
其中,該浮標包覆體的外緣高于該浮標塞合體的頂端,以提升對浮標底部的包覆效果。
該浮標緩沖件可另外包括一個平衡環,該平衡環連接于該套體的外表面,該平衡環由鄰近該浮標塞合體處朝遠離該浮標塞合體處逐漸外擴到最大寬度;該結構可提升浮標緩沖件的平衡性,使該浮標緩沖件能更加平穩地設于釣線,以便準確地包覆硬質物及頂撐浮標。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實用新型的浮標緩沖件,可與浮標及硬質物共同串接于釣線,并設置于浮標與硬質物之間,由其套體包覆釣在線的最鄰近浮標的硬質物(例如:八字環),及由其浮標塞合體頂撐浮標,避免拋竿時產生浮標撞擊硬質物的情況,且即使是連接在該硬質物下方的其他硬質物(例如:鉛錘或鉛片等)朝該浮標擠壓,也會被該浮標緩沖件擋下而無法撞擊到該浮標,故可有效避免浮標因撞擊而產生裂損的問題,達到延長浮標使用壽命的目的;同時,該浮標緩沖件還可避免鉤體反鉤而導致釣線纏結,有助提升使用便利性。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圖1:現有釣線浮標與硬質物相對位置的示意圖;
圖2:本實用新型第一實施例的局部剖視結構示意圖;
圖3:本實用新型第一實施例的側剖結構示意圖;
圖4:本實用新型第一實施例的實施示意圖;
圖5:本實用新型第二實施例的側剖結構示意圖;
圖6:本實用新型第三實施例的側剖結構示意圖。
附圖標記說明
1 套體 11 硬質物容室
12 釣線穿孔
2 浮標塞合體 21 釣線穿孔
22 凸弧面
3 浮標包覆體
4 平衡環
C 鉤體 F 浮標
H 硬質物 h1 第一高度
h2 第二高度 L 釣線
L1 母線 L2 子線
S 中心軸 W 最大寬度。
具體實施方式
為使本實用新型的上述及其他目的、特征及優點能更明顯易懂,下文特根據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圖,作詳細說明如下:
請參照圖2、3,其是本實用新型浮標緩沖件的第一實施例,該浮標緩沖件大致上包括一個套體1及一個浮標塞合體2,該浮標塞合體2可以組裝結合至該套體1的外表面,或是直接與該套體1一體成型相連接;本實施例選擇以一體成型相連接的形態呈現,但不以此為限。另外地,本實施例于圖3中以雙點劃線分隔該套體1與該浮標塞合體2以便說明。
該套體1由具有彈性的材質(例如:橡膠)制成,使撞擊至該套體1的大部分力量都能被吸收掉,借以實現保護、緩沖等效果。該套體1的內部具有可連通至外部的一個硬質物容室11,該硬質物容室11可供容置綁固在釣線且最鄰近浮標的一個硬質物H(例如:八字環),使該硬質物H的局部或全部得以被該套體1所包覆(如圖4所示)。
請參照圖3、4,該套體1另外設有連通至該硬質物容室11的一個釣線穿孔12;在本實施例中,該套體1具有一個中心軸S,該套體1以該中心軸S為中心呈對稱的外形,該釣線穿孔12較佳沿該中心軸S貫穿該套體1,使該套體1可較順暢地包覆該硬質物H,并平穩地設于釣線L上。
該浮標塞合體2同樣是由具有彈性的材質制成,該浮標塞合體2設有一個釣線穿孔21,該浮標塞合體2連接于該套體1的外表面,使該浮標塞合體2的釣線穿孔21與該套體1的釣線穿孔12相連通,以便釣線L穿伸通過。該浮標塞合體2的外表面形成一個凸弧面22,該凸弧面22在該中心軸S的方向上具有一個第一高度h1,該套體1的硬質物容室11在該中心軸S的方向上具有一個第二高度h2,該第一高度h1小于該第二高度h2的三分之一,確保該浮標塞合體2的凸弧面22至少有三分之二以上的面積都能塞入浮標F底部的孔洞中,使該浮標F能穩固地套合至該浮標塞合體2。
此外,本實用新型的浮標緩沖件還可另外設有一個浮標包覆體3,該浮標包覆體3連接該套體1的外表面并環設于該浮標塞合體2的外周,以由該浮標包覆體3包覆浮標F的底部,增加該浮標緩沖件與該浮標F的結合穩定性。另外地,較佳使該浮標包覆體3的外緣高于該浮標塞合體2的頂端,以提升對該浮標F底部的包覆效果。該浮標包覆體3也可與該套體1及該浮標塞合體2一體成型相連接。
請參照圖4,根據前述結構,本實用新型的浮標緩沖件可由釣線L貫穿,并設置于浮標F與硬質物H之間。該浮標緩沖件可以由該套體1包覆于該硬質物H外,如此一來,在拋竿的過程中,該浮標F將在釣線L上快速地朝該浮標緩沖件移動,并于接觸到該浮標緩沖件時,由該浮標緩沖件的浮標塞合體2塞入該浮標F底部的孔洞,使該浮標F在釣線L上形成定位而不再位移,同時由該浮標塞合體2及該套體1共同吸收該撞擊力道,使該浮標F不會撞擊該硬質物H而產生裂損,有助延長該浮標F的使用壽命。該浮標F落水后,該浮標F則可受到浮力支撐而自然與該浮標緩沖件分離。
另一方面,由于本實用新型的浮標緩沖件可以由該套體1包覆于該硬質物H外,而該套體1的寬度大于釣線L末端所連接的鉤體(圖未繪示)的寬度,故于拋竿的過程中,該鉤體并無法反鉤至該浮標緩沖件或該硬質物H,因而可有效避免發生釣線L纏結的問題。
請參照圖5,其是本實用新型浮標緩沖件的第二實施例,本實用新型的第二實施例大致上同于上述的第一實施例,其主要區別在于:本實用新型的第二實施例并未設置前述的浮標包覆體3(標示于圖3中),而是另外設有連接于套體1外表面的一個平衡環4,且該平衡環4由鄰近該浮標塞合體2處朝遠離該浮標塞合體2處逐漸外擴到最大寬度W。因此,該平衡環4可提升該浮標緩沖件的平衡性,使該浮標緩沖件能更加平穩地設于釣線,以便準確地包覆硬質物及頂撐浮標。
請參照圖6,其是本實用新型浮標緩沖件的第三實施例,本實用新型的第三實施例大致上同于上述的第一實施例,其主要區別在于:本實用新型的第三實施例使浮標塞合體2的凸弧面22與套體1外表面形成連續的弧面,使該浮標緩沖件結構更加簡易而易于制造成型。此外,本實施例的浮標緩沖件可另外設有前述的浮標包覆體3(標示于圖3中)或平衡環4(標示于圖5中)以提升其實用性。
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的浮標緩沖件,可與浮標及硬質物共同串接于釣線,并設置于浮標與硬質物之間,由其套體包覆釣線的最鄰近浮標的硬質物(例如:八字環),及由其浮標塞合體頂撐浮標,避免拋竿時產生浮標撞擊硬質物的情況,且即使是連接在該硬質物下方的其他硬質物(例如:鉛錘或鉛片等)朝該浮標擠壓,也會被該浮標緩沖件擋下而無法撞擊到該浮標,故可有效避免浮標因撞擊而產生裂損的問題,達到延長浮標使用壽命的目的;同時,該浮標緩沖件還可避免鉤體反鉤而導致釣線纏結,有助提升使用便利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