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農業機械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前后掛接式正反旋旋耕機。
背景技術:
目前,在農業機械領域,旋耕機與反軸滅茬機廣泛使用,深受農民的喜歡,但是旋耕機與反軸滅茬機都是分別單獨機器作業,功能單一,分別購買兩個機器費用花費較高,機器之間的轉換運作,浪費時間;其次,現有的旋耕機結構為單個側邊齒輪箱,導致刀軸單側承受力大,對刀軸運轉損耗大,較低使用壽命。
普通半軸旋耕機,容易出現漏耕、堵塞且阻力大。影響耕作效果且油耗大。
技術實現要素: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提出一種前后掛接式正反旋旋耕機。
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
前后掛接式正反旋旋耕機,包括主梁,所述主梁的中部設有中間齒輪箱,主梁的兩側設有側邊齒輪箱,所述中間齒輪箱的前后均設有動力輸入軸,中間齒輪箱的輸出軸和側邊齒輪箱的輸入軸連接,主梁的下方設有機罩,機罩兩端連接到兩側的側邊傳動箱上,所述機罩下設有旋耕刀軸,旋耕刀軸兩端連接到兩側的側邊齒輪箱的輸出軸上,在旋耕刀軸的后方設有托板,托板活動設在機罩上。
進一步的,所述主梁與托板之間設有氣彈簧。
進一步的,所述中間齒輪箱的輸出軸與側邊齒輪箱的輸入軸之間通過傳動軸連接。
進一步的,所述旋耕刀軸上裝有旋耕刀片。
進一步的,所述主梁上設有懸掛總成。
進一步的,所述中間齒輪箱的前后均設有動力輸入軸與牽引裝置連接。
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將目前市場上的旋耕機與反軸滅茬機合而為一,實現一機兩用,降低用戶的購機成本。
2、旋耕機兩側都設有側邊齒輪箱,進行同步運轉,作業平穩,降低刀軸單側承受的扭力,延長使用壽命,降低維護成本。
3、通軸設計可以降低機器耕作時的阻力,降低能耗,同時避免漏耕與擁堵,使作業畦面更為平整。
4、正轉旋耕與反轉滅茬兩種耕作方式的轉換更加方便簡潔。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主視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正轉旋耕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反轉滅茬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的說明:
如圖1、2和3所示,前后掛接式正反旋旋耕機,包括主梁3,所述主梁3的中部設有中間齒輪箱1,主梁的兩側設有側邊齒輪箱5,所述中間齒輪箱的前后均設有動力輸入軸,中間齒輪箱1的輸出軸和側邊齒輪箱5的輸入軸連接,主梁的下方設有機罩6,機罩6兩端連接到兩側的側邊傳動箱上,所述機罩6下設有旋耕刀軸4,旋耕刀軸4兩端連接到兩側的側邊齒輪箱5的輸出軸上,在旋耕刀軸4的后方設有托板8,托板8活動設在機罩上;所述機罩與托板之間設有氣彈簧;所述中間齒輪箱1的輸出軸與側邊齒輪箱5的輸入軸之間通過傳動軸2連接;所述旋耕刀軸4上裝有旋耕刀片;所述主梁上設有懸掛總成;所述中間齒輪箱的前后均設有動力輸入軸與牽引裝置連接。
實施例:
使用時,當進行旋耕時,將牽引裝置的輸出軸和中間齒輪箱1的右側輸出軸通過傳動軸連接,刀軸順時針旋轉,可以起到正轉旋轉耕地的作用。
當進行滅茬時,將牽引裝置的輸出軸和中間齒輪箱1的左側輸出軸通過傳動軸連接,刀軸仍然順時針旋轉,進而實現反轉滅茬的功能。
上述實施例中,進行滅茬時,可將托板7設置在刀軸的右側,具有非常好的抹平作用,為后續田種植作業創造了良好的條件。同樣的,進行旋耕時,可將托板7設置在刀軸的左側。
本實用新型刀軸中間沒有箱體,保證排草順暢,不會出現堵塞情況,旋耕機兩側都設有側邊齒輪箱,進行同步運轉,作業平穩,降低刀軸單側承受的扭力,延長使用壽命。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但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在本實用新型揭露的技術范圍內,可輕易想到的變化或替換,都應涵蓋在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