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水產養殖用投料裝置,屬于水產養殖設備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水產養殖是人為控制下繁殖、培育和收獲水生動植物的生產活動。一般包括在人工飼養管理下從苗種養成水產品的全過程。廣義上也可包括水產資源增殖。水產養殖有粗養、精養和高密度精養等方式。粗養是在中、小型天然水域中投放苗種,完全靠天然餌料養成水產品,如湖泊水庫養魚和淺海養貝等。精養是在較小水體中用投餌、施肥方法養成水產品,如池塘養魚、網箱養魚和圍欄養殖等。高密度精養采用流水、控溫、增氧和投喂優質餌料等方法,在小水體中進行高密度養殖,從而獲得高產,如流水高密度養魚、蝦等。水產養殖過程中需要投入餌料,以供被養殖的水產品食用,現在的投料工序一般是靠人工進行投放,存在勞動強度大,工作效率低,且投料不均勻的問題。為此,本實用新型提出一種水產養殖用投料裝置。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水產養殖用投料裝置,可以將餌料均勻地投放到水域中,且勞動強度低,工作效率高,可以有效解決背景技術中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取的技術方案為:
一種水產養殖用投料裝置,包括船體,所述船體上設有立桿,所述立桿的一端通過滑輪軸固定有滑輪,所述滑輪通過鋼絲繩連接有固定環和第一電機,所述鋼絲繩一端連接有固定在船上的第一電機,另一端連接有固定環,所述固定環底部連接有懸掛柱,所述懸掛柱底部固定有由第二電機驅動的投料箱,所述投料箱被金屬網隔成上箱體和下箱體,所述上箱體的四壁均開有出料口,所述下箱體內設有風扇,所述第二電機通過旋轉軸與投料箱底部連接,第二電機外設有與投料箱焊接的保護殼。
進一步的,所述船體上靠近投料箱的一端設有擋板。
進一步的,所述擋板上開有用于鋼絲繩穿過的通孔。
進一步的,所述投料箱的頂部設有入料口。
進一步的,所述風扇正面朝向上箱體。
進一步的,所述金屬網的網孔為0.02~0.05cm。
本實用新型使用時,通過第一電機拉動鋼絲繩,從而使投料箱升起,向上箱體內加入餌料,再將投料箱放下,投料箱在第二電機的帶動下高速旋轉,將上箱體內的餌料從出料口處甩出投放入水域中,下箱體內設置的風扇可將上箱體底部的餌料吹起,防止上箱體底部的餌料因為側壁的阻擋而不能被甩出投料箱,同時風扇還可將受潮的餌料吹干,第二電機外設有與投料箱焊接的保護殼,可以避免第二電機與水接觸而燒壞。本實用新型可以將餌料均勻地投放到水域中,且勞動強度低,工作效率高。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圖中:1、船體;2、第一電機;3、通孔;4、立桿;5、擋板;6、滑輪軸;7、滑輪;8、鋼絲繩;9、固定環;10、懸掛柱;11、投料箱;12、入料口;13、出料口;14、上箱體;15、金屬網;16、下箱體;17、風扇;18、旋轉軸;19、第二電機;20、保護殼。
具體實施方式
為使本實用新型實現的技術手段、創作特征、達成目的與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結合具體實施方式,進一步闡述本實用新型。
如圖1所示,本實施例提供一種水產養殖用投料裝置,包括船體,所述船體上設有立桿,所述立桿的一端通過滑輪軸固定有滑輪,所述滑輪通過鋼絲繩連接有固定環和第一電機,所述鋼絲繩一端連接有固定在船上的第一電機,另一端連接有固定環,所述固定環底部連接有懸掛柱,所述懸掛柱底部固定有由第二電機驅動的投料箱,所述投料箱被金屬網隔成上箱體和下箱體,所述上箱體的四壁均開有出料口,所述下箱體內設有風扇,所述第二電機通過旋轉軸與投料箱底部連接,第二電機外設有與投料箱焊接的保護殼,可以將餌料均勻地投放到水域中,且勞動強度低,工作效率高。
船體上靠近投料箱的一端設有擋板,防止餌料哦在被甩出的過程中落進船體中造成浪費,擋板上開有用于鋼絲繩穿過的通孔,便于鋼絲繩穿過擋板與第一電機相連,投料箱的頂部設有入料口,便于箱投料箱中投放餌料,風扇正面朝向上箱體,便于對上箱體內的餌料作用,金屬網的網孔為0.03cm,防止餌料從金屬網漏出進入下箱體。
以上只通過說明的方式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某些示范性實施例,毋庸置疑,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在不偏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圍的情況下,可以用各種不同的方式對所描述的實施例進行修正。因此,上述附圖和描述在本質上是說明性的,不應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權利要求保護范圍的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