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水利工程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農業水利灌溉裝置。
背景技術:
灌溉,即用水澆地。灌溉原則是灌溉量、灌溉次數和時間要根據藥用植物需水特性、生育階段、氣候、土壤條件而定,要適時、適量,合理灌溉。其種類主要有播種前灌水、催苗灌水、生長期灌水及冬季灌水等為地補充作物所需水分的技術措施。為了保證作物正常生長,獲取高產穩產,必須供給作物以充足的水分。在自然條件下,往往因降水量不足或分布的不均勻,不能滿足作物對水分要求。因此,必須人為地進行灌溉,以補天然降雨之不足。現有的灌溉裝置功能較為單一,只能對農田進行水利灌溉;另外,人們還需要對農田進行人工施肥和噴灑農藥,在不同的時間段需要施加不同的肥料,這時,就需要對灌溉裝置進行清洗,用以去除殘渣,同時當天氣寒冷時,農藥難以融化,使用較為不便。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上述不足,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農業水利灌溉裝置,可提高肥料的混合均勻性,提高了肥料的純凈度,方便了水利灌溉、噴灑農藥和肥料施加的不同操作,提高了該裝置的靈活性,很大程度上降低了灌溉裝置的復雜性,也降低了設備裝置的成,本本實用新型具有結構簡單、方便使用操作等特點。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農業水利灌溉裝置,包括混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器的下端安裝有支撐腿,所述混合器的左側設置有蓄水箱,所述蓄水池內安裝有與進水管道的一端連接的第一水泵,進水管道的另一端從混合器左端側壁穿入與 混合器內腔的矩形管道連接,所述進水管道位于混合器的外部從左到右依次設有進水閥和第二調節閥,進水閥和第二調節閥之間的管道分別引出第一分水管道和第二分水管道,第一分水管道、第二分水管道以及從第一分水管道或二分水管道上引出的第三分水管道分別從混合器的右端側壁、前端側壁、后端側壁穿過與矩形管道相連接,所述矩形管道靠近混合器的一端側壁斜向下設置有多個噴頭,所述噴頭的內壁周向環繞有電熱片,所述混合器內安裝有由電機驅動旋轉的轉軸,轉軸位于矩形管道下方,且所述轉軸沿長度方向設有多個攪拌葉,的左側壁安裝有電機,所述電機的一端連接有穿過混合器的側壁到達混合器內腔的轉軸,所述混合器的內腔設有位于轉軸下方的第二水泵,所述第二水泵連接有出料管道所述混合器的下端中部連接有廢水管,所述混合器的上端中部連接有進藥管。
優選的,所述第一分水管道、第二分水管道和第三分水管道的中部均安裝有第一調節閥。
優選的,所述電機的一端與轉軸連接,所述轉軸穿過混合器的側壁到達混合器內腔。
優選的,所述廢水管的中部設有第三調節閥。
優選的,所述支撐腿為三個,且呈等腰三角形排布。
優選的,所述出料管道穿過混合器到達混合器的外部連接有噴嘴,所述出料管道靠近噴嘴的一端設有第四調節閥。
優選的,所述多個噴頭等距離排布。
優選的,所述噴頭與地面縮成的角度在45°至60°之間。
優選的,所述多個攪拌葉等距離排布。
優選的,所述矩形管道通過多個連接桿與混合器的內壁固定連接。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農業水利灌溉裝置,當 需要對農作物灌溉農藥時,啟動第一水泵,將水從蓄水箱引至混合器內,電熱片對從噴頭流出的水進行加熱,再從進藥管將農藥倒入到混合器內,便于農藥溶解,打開電機,轉軸帶動攪拌葉轉動,使得混合器內的液體攪拌均勻,配置好農藥時,啟動第二水泵,打開第四調節閥,噴嘴對向農作物進行施肥灌溉,當需要更換不同的農藥時,啟動第一水泵,調節第二調節閥以及第一分水管道、第二分水管道和第三分水管道上第一調節閥的開度,同時電熱片加熱,噴頭對著混合器的內壁進行清理,然后從廢水管將殘渣排出,再進行重新配置,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方便使用操作,提高了肥料的混合均勻性,提高了肥料的純凈度,方便了水利灌溉、噴灑農藥和肥料施加的不同操作,提高了該裝置的靈活性,很大程度上降低了灌溉裝置的復雜性,也降低了設備裝置的成本。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正視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俯視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噴頭與電熱片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混合器、2—支撐腿、3—蓄水箱、4—第一水泵、5—進水管道、51—第一分水管道、52—第二分水管道、53—第三分水管道、54—第一調節閥、6—進水閥、61—第二調節閥、7—矩形管道、8—噴頭、81—電熱片、9—電機、10—轉軸、11—攪拌葉、12—廢水管、13—第三調節閥、14—進藥管、15—第二水泵、16—出料管道、17—噴嘴、18—第四調節閥。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 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請參閱圖1-3,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技術方案:
一種農業水利灌溉裝置,包括混合器1,混合器1的下端安裝有三個且呈等腰三角形排布的支撐腿2,三角形具有穩定性。混合器1的左側設置有蓄水箱3,蓄水池3內安裝有第一水泵4,第一水泵4的上端連接有進水管道5,進水管道5的另一端穿過混合器1的左側壁到達混合器1的內腔,且連接有矩形管道7,矩形管道7通過多個連接桿與混合器1的內壁固定連接,安裝牢固。進水管道5位于混合器1的外部從左到右依次設有進水閥6和第二調節閥61,進水管道5的側壁后端連接有位于進水閥6和第二調節閥61之間的第一分水管道51,第一分水管道51的另一端穿過混合器1的右側壁與矩形管道7相連接,進水管道5的側壁前端連接有位于進水閥6和第二調節閥61之間的第二分水管道52,第二分水管道52的另一端穿過混合器1的前端側壁與矩形管道7相連接。第一分水管道51的中部連接有第三分水管道53,第三分水管道53的另一端穿過混合器1的后端側壁與矩形管道7相連接,第一分水管道51、第二分水管道52和第三分水管道53的中部均安裝有第一調節閥54。
矩形管道7靠近混合器1的一端側壁斜向下設置有至少三個噴頭8,且等距離排布,出水均勻,噴頭8與地面縮成的角度在45°至60°之間,便于水流能擊打到混合器1的側壁。噴頭8的內壁周向環繞有電熱片81,混合器1的左側壁安裝有電機9,電機9的一端連接有穿過混合器1的側壁到達混合器1內腔的轉軸10,轉軸10的上下兩端沿長度方向上連接有至少三個攪拌葉11,且等距離排布,攪拌均勻,使得混合器1內的液體濃度一致,且防止結塊。混合器1的內腔位于轉軸10的下方設有第二水泵15,第二水泵15連接有出料管道16,出料管道16穿過混合器1到達混合器1的外部連接有噴嘴17, 出料管道16靠近噴嘴17的一端設有第四調節閥18。混合器1的下端中部連接有廢水管12,廢水管12的中部設有第三調節閥13,混合器1的上端中部連接有進藥管14。
本農業水利灌溉裝置,當需要對農作物灌溉農藥時,啟動第一水泵4,將水從蓄水箱3引至混合器1內,電熱片81對從噴頭8流出的水進行加熱,再從進藥管14將農藥倒入到混合器1內,便于農藥溶解,打開電機9,轉軸10帶動攪拌葉11轉動,使得混合器1內的液體攪拌均勻,配置好農藥時,啟動第二水泵15,打開第四調節閥18,噴嘴17對向農作物進行施肥灌溉,當需要更換不同的農藥時,啟動第一水泵4,調節第二調節閥61以及第一分水管道51、第二分水管道52和第三分水管道53上第一調節閥54的開度,同時電熱片81加熱,噴頭8對著混合器1的內壁進行清理,然后從廢水管12將殘渣排出,再進行重新配置。
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方便使用操作,提高了肥料的混合均勻性,提高了肥料的純凈度,方便了水利灌溉、噴灑農藥和肥料施加的不同操作,提高了該裝置的靈活性,很大程度上降低了灌溉裝置的復雜性,也降低了設備裝置的成本。
盡管已經示出和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況下可以對這些實施例進行多種變化、修改、替換和變型,本實用新型的范圍由所附權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