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vjp15"></listing><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ideo></cite>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menuitem>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var>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cite>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menuitem id="vjp15"><span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span></menuitem>
<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

釣魚用夜光浮漂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156240閱讀:6007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釣魚用夜光浮漂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釣魚用夜光浮漂屬于釣魚的釣具之一。
釣者均知,魚吃鉤和上鉤情況是通過浮漂的沉浮深淺來斷定的。白天魚吃鉤易發現;而晚上光線不足,魚吃鉤難于發現。目前,夜釣中判斷魚吃鉤的方法有兩種一種是用專門的設施和燈具時刻照射浮漂,才能觀察,但這種方法給釣者增加負擔和麻煩。另一種辦法是用掛鈴判斷上鉤情況,但也有三個弊端,一個是鈴響提不起魚,二個是鈴不響,魚也在吃鉤,三個是起釣時線纏鈴鐺,尤其是晚上,纏線后不易理清,釣者大傷腦筋。本實用新型目的是解決釣魚者在夜釣中難以解決的問題,克服以上使用燈具和掛鈴帶來的困難和弊端。
本實用新型是一種釣魚用夜光浮漂,普通浮漂,無特殊結構,一般只能在白天使用,晚上則難于看見。而本實用新型釣魚用夜光浮漂,白天,夜晚均可使用。它的獨特之處是在夜晚釣魚中,魚吃鉤,浮漂發出紅光;魚吞鉤后,拖著逃跑,浮漂發出綠光和紅光。釣者在25米之內均能發現,操作簡便,解決了夜釣中難以解決的問題。
本實用新型釣魚用夜光浮漂的結構是這樣的一個上部為細長的圓柱體、下部為液滴狀的白色塑料制成的結構物,其內腔是空心的。在上部細長的圓柱體空腔中安裝了二個發光二極管;在下部液滴狀的空腔中安裝有微型電路板和微型電池。上部圓柱體頂端和下部液滴狀結構的下端都是封閉的,水不能從外面滲進內腔。有兩根連接導線從液滴狀結構的內腔中引出來。上端導線的兩個接頭與套裝在夜光浮漂上部圓柱體外壁上的兩個金屬環分別相連著,金屬環可在圓柱體外壁上上下移動,下端導線引出液滴狀結構內腔后則敝露著。當該釣魚用夜光浮漂放入水中時,下端導線是浸入水中的。而套裝在圓柱體外壁的金屬環卻未浸入水中,電路未接通。一旦魚吃鉤,把浮漂拉向水中時,套在圓柱體外壁下部的一個金屬環浸入水中,這時水為導體,使電路連通,浮漂發出紅光。當魚吞鉤后,浮漂繼續下沉,套在圓柱體外壁上部的另一個金屬環也浸入水中,這時上部電路也連通了,浮漂發出綠光,使釣者更易發現魚上鉤了,從而迅速起釣。
本實用新型釣魚用夜光浮漂有如下優點它解決了釣者在夜釣中魚吃鉤時不易發現的困難。采用此種釣魚用夜光浮漂魚吃鉤后能立即發現,在25米的距離內均能觀察到浮漂的動靜。此種鉤魚用夜光浮漂相對于用專用燈具和掛鈴兩種裝置來說,結構簡單、重量輕。價格低廉,攜帶方便。
以下結合附


圖1和附圖2對本實用新型鉤魚用夜光浮漂的結構進一步闡述。

圖1是本實用新型釣魚用夜光浮漂的剖視圖。
〔1〕為塑料浮漂本體;〔2〕、〔3〕為二金屬環;〔4〕為微型電路板,〔5〕為微型電池;〔6〕為發綠色光的二極管;〔7〕為發紅色光的二極管;〔8〕、〔9〕、〔10〕為連接導線。
附圖2是本實用新型釣魚用夜光浮漂的電路原理圖。
導線A端與
圖1中金屬環〔2〕相焊接;導線B端與
圖1中金屬環〔3〕相焊接。導線C端即為敝露的連接導線〔10〕。

圖1所示在上部細長的圓柱體的空腔中安裝了二個發光二極管〔6〕和〔7〕;在下部液滴狀結構的空腔中安裝有微型電路板〔4〕和微型電池〔5〕。有兩根連接導線從液滴狀空腔中引導出來,導線〔8〕與金屬環〔2〕焊接;導線〔9〕與金屬環〔3〕焊接。下部導線〔10〕引出液滴狀結構內腔后則對外敝露著。其工作原理是這樣的當無魚吃鉤情況下,金屬環〔2〕和〔3〕在水面線上,電路沒有連通,〔6〕、〔7〕二極管均不發光。當魚吃鉤情況下,浮漂被魚往下拉入水中,金屬環〔3〕浸入水中,水是導體,電路接通,二極管〔7〕發出紅光,告訴釣者有魚吃鉤。當魚上鉤后,拖著浮漂繼續下沉,金屬環〔2〕也浸入水中,二極管〔6〕發出綠光,紅、綠燈全亮,告訴釣者可以起釣。
有釣者實驗,在無月亮的夜晚釣魚,二極管發出的紅、綠光點能在二十米遠處分辨出來,鮮明顯目,釣魚效果可佳。
權利要求1.一種釣魚用夜光浮漂,其特征是一個上部為細長的圓柱體,下部為液滴狀的結構物(1),內腔是空心的,在上部細長的圓柱體空腔中安裝了二個發光二極管(6)、(7),在下部液滴狀的空腔中安裝有微型電路板(4)和微型電池(5),上部圓柱體頂端和下部液滴狀結構的下端都是封閉的,有兩根連接導線從液滴狀結構的內腔中引出來,上端導線的兩個接頭(8)、(9)與套裝有上部圓柱體外壁上的兩個金屬環(2)、(3)分別相連著,金屬環(2)、(3)可在圓柱體外壁上上下移動,下端連接導線(10)引出液滴狀結構內腔后則敞露著。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釣魚用夜光浮漂,其特征是導線A端與金屬環(2)相焊接,導線B端與金屬環(3)焊接,導線C端為敝露的連接導線(10)。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釣魚用夜光浮漂,其特征是夜光浮漂本體(1)為塑料制成。
專利摘要釣魚用夜光浮漂是在一個塑料浮漂內裝一種微型電路,此電路由微型電路板、微型電池、發光二極管、連接導線組成,它利用水做導體。當魚吃鉤時,水將電路觸發,浮漂內發出紅光。魚吃上鉤逃路時,電路觸發,浮漂內發出紅、綠兩光,告訴釣者及時起釣,達到把魚釣上岸的目的。
該夜光浮漂構造簡單,設計合理,攜帶方便,重量輕,體積小,成本低,效果好。不但白天可使用,而且解決了釣魚愛好者在夜釣中不易觀察浮漂動靜的困難,解決了夜釣中被照明設備困擾的事。
文檔編號A01K93/02GK2149099SQ92235240
公開日1993年12月15日 申請日期1992年11月13日 優先權日1992年11月13日
發明者劉力武 申請人:劉力武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韩国伦理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