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vjp15"></listing><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ideo></cite>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menuitem>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var>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cite>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menuitem id="vjp15"><span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span></menuitem>
<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

一種藥肥兩效新農藥及其生產方法

文檔序號:310144閱讀:679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一種藥肥兩效新農藥及其生產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農藥化肥領域,涉及沙蠶毒類新衍生物——殺蟲單銨和氯化銨、硫酸銨及其生產方法。
現有農藥殺蟲雙、殺蟲單,在生產過程中,收率較低,而且要產生大量的付產物——氯化鈉(鹽巴),此鹽巴中由于帶有殺蟲劑而有毒,工農業上均不能直接應用,而成廢渣,沖入河道或施入農田,一則污染環境,再則板結土壤。殺蟲雙為水劑,殺蟲單雖為粉劑,但出粉率僅為45%左右,大部分還是水劑。我國每年約產十萬噸這種水劑,需用大量的包裝物,造成包裝、貯運方面的麻煩和經濟方面的浪費。
本發明的目的是針對上述農藥生產技術上存在的問題,研制生產一種藥肥兩效新農藥。把上述的大量鹽巴,轉化為化肥,從而治理了廢渣的危害,使殺蟲單銨及付產化肥大都結晶,被過濾出來成為粉劑,從而節省了大量包裝物和運輸經費等。
本發明所述的藥肥兩效新農藥,其特征在于含有2-N,N-二甲胺基-1-硫代硫酸基-3-硫代硫酸銨基丙烷,即殺蟲單銨 和氯化銨NH4Cl、硫酸銨(NH4)2SO4。其生產方法為利用殺蟲雙生產的中間物——氯化物鹽酸鹽(1-N,N-二甲胺基-2,3-二氯丙烷鹽酸鹽)作主要原料,然后加入堿性物質,如氨氣、氨水、碳銨等。在25℃到30℃的溫度中,緩慢攪拌中和。堿性物質的加入量以使PH=6.5-7.0止。中和后,上述胺鹽變為游離氯化物,同時產生氯化銨,反應式為 注此處加入的為氨氣。
在上述中和后的氯化物溶液中,加入硫代硫酸銨,并進行快速攪拌,加入的物料分子比為氯化物∶硫代硫酸銨=1∶2.0~2.1,同時加熱控制溫度在70℃~95℃范圍內,并保持上述溫度3~4小時。反應中用氨氣或氨水調PH值,使PH=7~7.5。
反應4小時后降溫至50℃,此時得到的產物為殺蟲銨即雙銨鹽和氯化銨,反應式為 最后在上述溶液中加入酸,如稀硫酸、鹽酸等。加入量為使PH=3.5~5.4,具有較強酸性時止。稍停,待溫度降至20℃以下,此時雙銨鹽分子中的一個銨離子被氫離子置換,生成殺蟲單銨和硫酸銨,反應式為 注此處加入的酸為稀硫酸。
加酸和降溫至20℃以下一小時后,75%的殺蟲單銨、氯化銨及少量硫酸銨都結晶出來,過濾得到殺蟲單銨、氯化銨、硫酸銨粉劑。此混合物既有新沙蠶毒衍生物——殺蟲單銨(此物本身既殺蟲又肥田)又有由付反應生成的氯化銨和硫酸銨,過濾后剩下的母液中還有少量的殺蟲單銨、氯化銨和較大濃度的硫酸銨,也是藥肥兩效水劑農藥。
用上述方法生產的農藥,既是一種高效低毒的沙蠶毒類殺蟲劑,又是一種肥料,所以是一種藥肥兩效新農藥。
用上述的生產方法,可使水劑變為粉劑,且對主產品來說一次出粉率在75%以上,從而比水劑農藥節省了大量的包裝物,減少了運輸量和運輸費用,更主要的是新農藥生產中,不再由付反應產生氯化鈉廢渣,不造成環境污染和板結土壤。
以下給出本發明的實施例,并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說明。
在氯化物鹽酸鹽[1-N,N-二甲胺基-2,3-二氯丙烷鹽酸鹽,即 中,通入氨氣,邊通入邊攪拌,使溫度在28℃左右通入氨氣的量以PH=6.5止,這樣氯化物鹽酸鹽中的HCl被中和掉而成游離氯化物和氯化銨,反應式為 在中和后的氯化物中,加入硫代硫酸銨,加入量為氯化物∶硫代硫酸銨=1∶2.1,邊加入邊快速攪拌,并加熱,使溫度達70℃,以后逐步上升到95℃,在反應中用通入氨氣調節PH值,使PH=7.5,在上述條件下,維持反應4小時,然后逐步降溫至50℃,此時生成的是殺蟲銨即雙銨鹽,反應式如下 最后在上述溶液中,加入40%稀硫酸,加入量為使PH=4.5,具有較強酸性時止。此后再降溫到20℃以下,一小時后即可過濾收集產品,得到75%的殺蟲單銨,氯化銨、硫酸銨等混合在一起的藥肥兩效新農藥粉劑,反應式為 剩下濾液(母液)中還有少量殺蟲單銨、氯化銨及較大濃度的硫酸銨,也是藥肥兩效新農藥。
權利要求
1.一種藥肥兩效新農藥,其特征在于含有2-N,N-二甲胺基-1-硫代硫酸基-3-硫代硫酸銨基丙烷,其結構式為殺蟲單銨 以及氯化銨NH4CL和硫酸銨(NH4)2SO4。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藥肥兩效新農藥的生產方法,其特征是利用殺蟲雙生產的中間物-氯化物鹽酸鹽(1-N,N-二甲胺基-2,3-二氯丙烷鹽酸鹽)作為主要原料,加入堿性物質,在25℃-30℃時緩慢攪拌中和,直至PH=6.5-7.0止,中和后胺鹽變為游離氯化物和氯化銨,反應式為 注此處加入的是氨氣,然后在上述氯化物溶液中,加入硫代硫酸銨,并進行快速攪拌,加入的物料分子比;氯化物∶硫代硫酸銨=1∶2.0~2.1,同時加熱,使溫度由70℃逐漸上升到95℃并保持上述溫度3-4小時,在反應中用氨氣或氨水調PH值,使即=7.0~7.5,以后降溫至50℃,此時生成的產物為雙銨鹽,即殺蟲銨,反應式為 最后在上述溶液中加入酸性物質,直加到PH=3.5-5.4,具有較強酸性止,待溫度降到20℃以下,此時反應生成殺蟲單銨和硫酸銨,在20℃以下,一小時后75%的殺蟲單銨、氯化銨及少量硫酸銨都結晶出來,其反應式為 注此處加入的是稀硫酸,過濾可最終得到殺蟲單銨、氯化銨和硫酸銨,混和在一起的藥肥兩效新農藥粉劑,濾液中尚有少量的殺蟲單銨、氯化銨和較大濃度的硫酸銨。
3.根據權利要求1、2所述的藥肥兩效新農藥的生產方法,其特征是堿性物質是指氨水、氨氣和碳銨,酸性物是指稀硫酸和鹽酸。
全文摘要
一種藥肥兩效新農藥及其生產方法,屬于農藥化肥領域,其特征是新農藥含有2-N,N-二甲銨基-1-硫代硫酸基-3-硫代硫酸銨基丙烷和氯化銨、硫酸銨。在溫度為28℃的氯化物鹽酸鹽中,通入氨氣使pH=6.5~7.0,然后加入硫代硫酸銨,分子比為1∶2.1用氨調pH=7.5,在70℃~95℃下反應四小時,降溫到50℃后,加酸攪拌使pH=3.5~5.4,再降溫到20℃以下一小時后,過濾得殺蟲單銨、氨化銨、硫酸銨粉劑,占75%,其余留在母液中。該產品具有藥肥兩效顯著功能。
文檔編號A01N41/08GK1138412SQ96116850
公開日1996年12月25日 申請日期1996年3月2日 優先權日1996年3月2日
發明者陳節生 申請人:陳節生, 陳益亮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韩国伦理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