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防治褐飛虱的新方法
【技術領域】
[0001] 本發明涉及生物防治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防治褐飛虱的一種新方法。
【背景技術】
[0002] 褐飛虱是亞洲地區的重要水稻害蟲,也是我國長江流域、華南和西南稻區的主要 害蟲,給我國水稻生產造成極大危害。現有的防治方法主要通過推廣抗蟲水稻品種或通過 噴施殺蟲劑來控制褐飛虱。抗蟲水稻品種在短期內對褐飛虱種群有一定的控制作用,但褐 飛虱對抗蟲水稻品種具有很強的適應性,一般繁殖3代就能適應品種抗性,因而需要輔以 殺蟲劑來防治褐飛虱。但是,由于化學殺蟲劑的大量頻繁使用使褐飛虱對其產生了抗藥性, 導致防治效果明顯下降。
[0003] 褐飛虱脂肪體內存在大量共生菌,其中,類酵母共生菌對褐飛虱的生長發育起著 不可或缺的作用,缺乏類酵母共生菌的褐飛虱將不能正常發育或存活。褐飛虱羽化后,類酵 母共生菌通過褐飛虱卵巢隨卵垂直傳播給子代褐飛虱。在垂直傳播過程中,類酵母共生菌 從褐飛虱雌成蟲的脂肪體游離到血淋巴中,再進入卵巢組織,最后通過內吞作用進入褐飛 虱的卵母細胞,從而完成從母代到子代的傳播過程。在上述傳播過程中,從褐飛虱雌成蟲的 脂肪體游離到血淋巴中的類酵母共生菌,比在脂肪體內更容易受到殺真菌劑及其他外界因 子的影響。
[0004] 既然類酵母共生菌在褐飛虱代次間垂直傳播,且類酵母共生菌與褐飛虱生長繁殖 關系十分緊密,因此,通過"抑制或阻止類酵母共生菌進入褐飛虱的卵巢,使褐飛虱產下的 卵缺少類酵母共生菌,最終導致褐飛虱卵難以孵化或子代褐飛虱難以存活"的手段來控制 子代褐飛虱發生以及減少褐飛虱為害,這必將成為今后防治褐飛虱的一種重要新手段。
【發明內容】
[0005] 本發明將拿敵穩用于抑制或阻止褐飛虱雌成蟲體內的類酵母共生菌在代次間的 垂直傳播,從而降低褐飛虱產卵量、卵孵化率或使子代褐飛虱因缺菌無法存活來有效控制 褐飛虱。本發明為水稻褐飛虱的有效防治提供了一種新的思路和方法。
[0006] 本發明的目的是針對褐飛虱對常規化學殺蟲劑產生抗藥性,導致化學防治效果明 顯下降的不足,提供一種利用殺真菌劑拿敵穩抑制褐飛虱雌成蟲體內類酵母共生菌在代次 間的垂直傳播,進而引起子代褐飛虱因缺菌無法存活的新思路;本發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 了一種防治褐飛虱的新方法。
[0007] 本發明目的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 將殺真菌劑拿敵穩水分散粒劑(有效成分質量百分比為75 %,其中肟菌酯質量百分比 為25%,戊唑醇質量百分比為50%)用于褐飛虱子代的防治。
[0008]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利用拿敵穩防治褐飛虱的新方法。
【具體實施方式】
[0009] 實施例1 :(拿敵穩水分散粒劑的配制) 拿敵穩水分散粒劑,由拜耳公司生產,將拿敵穩水分散粒劑用自來水溶解,配成終濃度 為0. 3g/L拿敵穩制劑。
[0010] 實施例2 :(拿敵穩在褐飛虱防治中的應用) 按以下步驟進行: (1) 分蘗拔節期TNl水稻植株,清除部分根和基部葉鞘后洗凈,自然晾干; (2) 以清水作對照,0. 04g/L吡蟲啉藥液處理為陽性對照,噴施終濃度為0. 3g/L拿敵 穩,要求藥液霧滴分布均勻,覆蓋率高,藥液量適當,以濕潤目標物表面不產生流失為宜, 自然晾干; (3) 經步驟(2)處理后的稻苗主莖放入事先注入20ml水稻培養液的大試管中,每個試 管一根水稻苗,12 h后分別于每支試管內放入發育期一致的褐飛虱1齡若蟲1頭,兩層紗布 封口,每個處理重復150次,I h后,逐一觀察試管內的若蟲,替換物理損傷的蟲體,保證試 管內沒有因為物理損傷而死亡的褐飛虱若蟲。
[0011] (4)褐飛虱從1齡若蟲開始均在溫度26±1 °C,濕度:70-80%,光照時間16 h,黑 暗時間8 h的人工氣候室內培養。每天觀察并記錄褐飛虱的生長發育情況。將上述不同 處理組內已羽化的褐飛虱成蟲雌雄一一配對,并相應的接入裝有其對應處理組的稻苗的大 試管中,兩層紗布封口。每天觀察成蟲的存活情況,并更換經過對應藥劑處理的新鮮稻苗, 利用雙筒顯微鏡對替換出的稻苗進行鏡檢,記錄當天的產卵相關指標。成蟲期更換下來的 稻苗鏡檢完畢后,將其放到新的試管內繼續培養至卵塊孵化,每天觀察并統計孵化量、孵化 率、孵化總量等。
[0012] (5)取剛孵化的卵進行共生菌數量的測定,測定方法為:分別在體視鏡下取各處 理組的褐飛虱卵50個,用75%的酒精消毒,無菌水漂洗,放入1.5ml離心管中,加入0.9% 的生理鹽水10 y 1,勻衆,然后取I y 1勻衆液滴于血細胞計數板上,蓋上蓋破片,在顯微鏡 (400 X )下統計共生菌數量。
[0013] 實施例3 :(拿敵穩對褐飛虱若蟲和成蟲的防治作用) 按以下步驟進行: (1) 分蘗拔節期TNl水稻植株,清除部分根和基部葉鞘后洗凈,自然晾干; (2) 以清水作對照,噴施終濃度為0. 3g/L拿敵穩,要求藥液霧滴分布均勻,覆蓋率高, 藥液量適當,以濕潤目標物表面不產生流失為宜,自然晾干; (3) 經步驟(2)處理后的稻苗主莖放入事先注入20ml水稻培養液的大試管中,每管3 根稻苗,接入3齡褐飛虱若蟲(或剛羽化的短翅雌成蟲)30頭,以噴施清水后的水稻苗處理 作為陰性對照,噴施〇. 〇4g/L吡蟲啉藥液處理為陽性對照,每個處理3次重復; (4) 在處理后4天統計褐飛虱死亡率。
[0014] 試驗例1 :(本發明的拿敵穩與常規化學農藥防治效果對比試驗) 試驗結果見表1。從表1可以看出,拿敵穩明顯抑制了褐飛虱產卵量、卵內共生菌的數 量和卵的孵化率。
[0015] 表1拿敵穩對褐飛虱卵共生菌數量、卵孵化率和產卵量的影響
【主權項】
1. 一種防治褐飛虱的新方法。
2. 權利要求1所述的新方法,由以下方法獲得:將拿敵穩水分散粒劑用于阻止或者抑 制類酵母共生菌從褐飛虱雌成蟲的血淋巴中進入卵巢組織,從而使得褐飛虱生殖系統受影 響,產卵量減少,產出的卵也因缺少共生菌導致孵化率顯著降低,從而有效控制了褐飛虱次 代的發生;拿敵穩水分散粒劑由拜耳公司生產,所述拿敵穩水分散粒劑的有效成分質量濃 度為75%,其中肟菌酯占25%,戊唑醇占50%。
3. 權利要求2所述的拿敵穩水分散粒劑用自來水溶解,濃度為為0. 3g/L-0. 6g/L。
【專利摘要】本發明涉及生物防治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褐飛虱防治的新方法。本發明將拿敵穩水分散粒劑(有效成分質量百分比為75%,其中肟菌酯質量百分比為25%,戊唑醇質量百分比為50%)用于褐飛虱子代的防治。本發明最顯著的特征是殺菌劑拿敵穩阻止或者抑制了類酵母共生菌從褐飛虱雌成蟲的血淋巴中進入卵巢組織,從而使得褐飛虱生殖系統受影響,產卵量減少,產出的卵也因缺少共生菌導致孵化率顯著降低,從而有效控制了褐飛虱次代的發生。
【IPC分類】A01N37-50, A01N43-653, A01P7-04, A01P3-00, A01G13-00
【公開號】CN104738051
【申請號】CN201510193510
【發明人】俞曉平, 許益鵬, 申屠旭萍
【申請人】中國計量學院
【公開日】2015年7月1日
【申請日】2015年4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