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棚葡萄密植豐產早熟栽培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果蔬生產中的葡萄栽培技術。
【背景技術】
[0002]目前,葡萄是世界上栽培面積最大、產量最高的水果。我國傳統的露天葡萄栽培生產,大多采用棚架結構和籬架結構模式,隨著生產的發展,小籬架和小棚架結構栽培模式逐漸出現。在露天栽培中,均按照葡萄的生長勢指標來構建葡萄的整形栽培模式,其株行距大,架高、栽培株數少,株行距常為4X3、3X3、2X1.5,架高為2?3米,畝栽55、74、和220株。20世紀末,隨著大棚蔬菜生產的興起,人們逐漸將溫室大棚應用到葡萄栽培中來,出現了于溫室大棚中的單臂籬架栽培或者丁字形籬架單干少主蔓整形栽培模式,該模式栽培葡萄的株行距IX I或1X0.6,畝栽666或1111株,架高1.8?2米。該模式的栽培實施中,也忽略了葡萄“單枝”結果習性和葡萄淺根性特點,人們仍然按照傳統習慣將葡萄長勢旺、枝條生長量大看作是不可調控的主要因子,往往對其多采用被動的適應措施,且無法實現結果母蔓年年更新,使得修剪量大、養分消耗過多,造成營養物質的浪費。盡管也可實現早熟、提前50多天上市,但是對保證葡萄果實品質、提高產量效果不明顯,尤其是對葡萄大棚栽培中的穩產、高產、豐產明顯不足,一般畝產量2500?3000公斤。而且造成了勞動強度大、用工成本高、管理困難的弊端。
【發明內容】
[0003]為了克服葡萄傳統栽培技術的上述不足,本發明根據葡萄生長“庫、源”關系的理論,按照葡萄的生物學特性,緊緊抓住葡萄花芽分化的特點,主動利用葡萄單枝結果習性和淺根性的特點,人為控制葡萄營養生長向生殖生長轉化,提出一種“蔬菜式”溫室大棚栽培模式的葡萄密植豐產早熟栽培方法。
[0004]為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的種葡萄密植豐產早熟栽培方法,是在蔬菜溫室大棚中栽培的,其特征在于:
[0005]一、新苗密植種植:
[0006]每年于植樹節前后,最晚于“端午節”之前,于土地平整后的溫室大棚內,順行開溝,要求溝間距90cm或者80cm、溝深8?12cm,株距33cm或者25cm,溝內栽植,畝栽2277或者3330株,并于葡萄根莖處培土成隴,然后于行內澆水、洇透;
[0007]上述最佳溝深1cm:
[0008]二、肥水管理:
[0009]1、新建大棚整地前使用4000kg/畝有機雞糞、旋耕;
[0010]2、當年定植的葡萄苗成活后在長出6?7片葉時,或者多年生葡萄大棚在夏季農歷“小滿”之后修剪選留的一根萌生枝條上長出6?7片葉時,在種植行內一次性均勻撒施葡萄有機專用肥2000kg/畝,旋耕深度4?6cm深,然后沿葡萄行起壟,用表層土壤將葡萄植株培住,距葡萄20cm處,開溝澆水洇透;
[0011]3、葡萄膨果期和自然成果后,按25kg/畝的施肥量沖施葡萄水溶肥,要求綠色葡萄的水溶肥為硫酸鉀,其余顏色葡萄的水溶肥為硝酸鉀,同時于葉面噴施質量濃度千分之三的磷酸二氫鉀水溶液葉面肥,從而增加葡萄磷、鉀元素的含量,提高葡萄膨果速度和葡萄品質;其它時間依大棚土壤表面見干后,澆水為宜;
[0012]三、結果母蔓的修剪管理
[0013]1、對于多年生栽植的葡萄,于農歷“小滿”之后,預留葡萄植株基部I?2個萌生芽,其余平茬處理全部剪掉,萌生芽生長出新枝后選留一根萌生枝條,讓其自然生長為單枝即結果母蔓;
[0014]2、無論是當年定值或者是多年生栽植的大棚葡萄,當單枝長出10片葉時,去掉頂芽和片葉之間的全部耳芽;再長出3片新葉之后,去頂芽并保留I個耳芽上的葉片作為營養葉;又長出2片新葉之后,再去掉頂芽并保留I個耳芽上的葉片作為營養葉;此時噴施矮壯素,枝條控制在1.0?1.2米長度,再長出I片新葉后,去掉頂芽,培育成為結果母蔓,此時共有16片葉和2片耳葉;
[0015]3、農歷“立冬”之后,將結果母蔓留9個芽節,其余的全部剪掉。
[0016]四、結果蔓的修剪管理:
[0017]結果母蔓發芽后,對于株、行距33X90cm栽植模式的溫室葡萄大棚,每個結果母蔓留3個結果蔓;對于株、行距25 X 80cm栽植模式的溫室葡萄大棚,留2個結果蔓,以上每個結果蔓只保留一個結果穗。當結果蔓抽生出枝條后,在第4片葉柄基部上長出結果穗,待結果穗以上的枝條長出5片葉之后,去頂心,留4片葉,等到枝條上再長出3片葉之后,然后再去頂芽僅留2片葉,培育成共計10片葉的結果蔓;
[0018]五、葡萄穗的管理:
[0019]在結果蔓上的葡萄穗四分之三開花授粉后,剪去穗尖,目的使整個葡萄穗粒整齊飽滿。依據每穗葡萄0.75kg計算,按照葡萄品種的單粒重量大小剪去穗尖的長度;在葡萄結果期,高溫大棚如果出現病蟲害,如黑豆病、灰霉病、白粉病、霜霉病、酸腐病和蟲害,應按照傳統的施藥方法提前進行綜合防治,花前噴灑一次,坐果后噴灑一次即可;
[0020]六、葡萄園后期管理:
[0021]1、按照預定產量,修剪多余的果穗;
[0022]2、筘棚前的管理:農歷深秋“霜降”之后,摘除葉片或者噴施脫落酸讓其葉片脫落,農歷“立冬”之后,將結果母蔓留9個芽節,其余部分剪掉;白天大棚蓋棉被遮陰,晚上敞開棉被,讓大棚充分降溫;
[0023]3、筘棚期管理:農歷“小雪”過后,對葡萄枝干噴灑“榮芽”(含量50 %的單氰胺水劑,寧夏大榮化工冶金有限公司生產)或者“催樹醒”(主要成分6-芐氨基腺嘌呤、單氰胺等,北京中科瑞田農業科技開發有限公司生產),并進行筘棚;筘棚后對葡萄溫室大棚進行變溫處理,第一個星期:澆水保持夜間最低溫在4攝氏度,白天最高溫度22攝氏度;第二個星期:夜間最高溫度8攝氏度,白天最高溫度28攝氏度;第三個星期:夜間最低溫在5攝氏度,白天最高溫度攝氏31度;第四個星期:全面提升溫度,夜間溫度不低于15度,白天不低于30度以上,直至葡萄成熟;
[0024]4、葡萄預留芽的處理:葡萄萌發時,對于新栽植的葡萄,距地面高度1cm左右處芽的上部,用利刃劃傷,促其萌發,然后預留2個芽,保留2?3片葉,連續進行“掐尖”處理;對于栽植多年的葡萄,采用上述的方法,促其隱芽萌發,連續進行“掐尖”處理即可;
[0025]七、果穗采摘后的管理:
[0026]來年3月中旬之后葡萄即可成熟,采摘葡萄后,從結果處剪掉。于農歷“小滿”之后,將葡萄總干基部預留的兩個芽保留,其余剪掉,促使基部預留的2個芽萌發,待到農歷“芒種”前后,選留生長力旺盛的枝條,剪掉另一根相對細弱的枝條;按照第三步植株管理的方法繼續進行,直至來年果穗采摘;
[0027]對兩年以上老植株在葡萄采摘后,結合施肥,在距離葡萄干10?15cm處切斷老根,將斷根揀出,促使老根誘發新根,然后按照第三步植株管理的方法繼續進行,直至來年果糖米摘。
[0028]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可簡述為“高密度、淺栽植;夏修剪、斷老根、培施肥、溝澆水;留單枝、摘頂芽、控葉量、抑徒長;防病害;霜摘葉、白遮陰、雪筘棚、解春化、變催芽;看果穗、留六葉、噴鉀肥、穩產量”的六十字訣。
[0029]本發明的豐產早熟原理和積極效果是:
[0030]1、把傳統的棚架、籬架、丁字形籬架或者目前溫室大棚中栽植的單干少主蔓的葡萄稀植栽植模式更新為溫室大棚“蔬菜式”高密植栽植模式,從而簡化了葡萄的立體結構,將葡萄栽培如同蔬菜大棚栽培那樣,形成單枝(結果母蔓)結果的結構模式,充分利用了空間結構,解決了葡萄生長不平衡的問題。操作簡便,管理方便,提高了工效,減少了用工量,降低了成本。使大棚葡萄產量穩產、高產、豐產達到了年均產5000kg以上。該項技術的原理一講便懂,措施一看便會,方法簡單、操作方便,易于葡萄農民接受。
[0031]2、根據葡萄的生物學特性,把營養物質吸收、利用、運輸、轉化的“庫”、“源”相互轉化理論,恰如其分的運用到“蔬菜式”大棚葡萄栽培管理模式中,創造性地利用“上緩下控”的夏季修剪方法,對大棚葡萄的總體葉量進行了控制。創新葡萄的施肥技術,巧妙地把葡萄的淺根性、夏修剪削弱樹勢和培肥茵透、減少磷鉀肥的淋溶結合在一起,不需加大肥水的投入,一次性施肥,提高肥效,降低了氮肥對枝條長勢的促進作用,比常規葡萄肥水管理節約成本1/2左右,讓“庫、源”關系的理論,在葡萄的營養生長和生殖生長的相互轉化中,得到了充分的體現。
[0032]3、巧妙地把葡萄單枝(結果母蔓)結果習性與密植栽培原理融合于一體,通過“密植斷根、上摘頂芽、下促新根、總體控葉、上緩下控、依蔓定穗、依葉控果”的栽培方式,把“夏季修剪、培施基肥”與結果母蔓年年更新等技術措施有機結合,抑制葡萄的營養生長,誘導葡萄的生殖生長,盡量減少葡萄植株的行、間距小造成的不利影響,滿足葡萄花芽分化需要的各項生態因子。做到密中求稀,優化群體,促進個體,使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