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治療杞柳黃疸病的組合物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 本發明屬于農業藥物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治療杞柳黃疸病的組合物。
【背景技術】
[0002] 杞柳是杞柳的一種,由于具有良好的柔韌性成為一種重要的柳編原料,在淮河流 域有廣泛的種植面積,杞柳黃疸病是杞柳的主要病害,特別是秋季,對杞柳的影響最大,嚴 重的地塊感染可達80%以上,杞柳減產50%。杞柳黃疸病是由病毒和類菌質引起的,發病時 常在秋季杞柳長到20cm左右,秋分前后是發病高峰期,發病時葉片顯著變黃變白,稍葉反 卷,停止生長,矮化特別嚴重,能使整株枯死。目前,發生黃疸病的地塊,常用的防治措施是 早晨趁有露水的時間撒施草木灰,能起到控制作用。藥物防治可用多菌靈或波爾多液對水 1000倍噴灑,噴灑時可與其他治蟲藥物同時使用。但是由于多菌靈具有廣譜殺菌作用,使用 使往往會造成病菌的抗藥性增強,形成超級病菌,影響后期防治,還會對水體、土壤造成污 染,對農業生產產生不可逆轉的傷害,使用波爾多液也會對土壤等產生較嚴重的傷害。
【發明內容】
[0003]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治療杞柳黃疸病的組合物,通過使用我國傳統的中藥為 主要成份進行防止杞柳黃疸病,具有很好的防治效果,而且中藥成份可以針對性地治療杞 柳黃疸病,不會對病菌的抗藥性產生影響,也不會對作物和土壤造成損害。
[0004] 本發明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 一種治療杞柳黃疸病的組合物,按重量計由以下組分制備而成:白茅根8份、葉枯唑2 份、小薊3. 5份、黃連6. 4份、牡丹皮4份、大腹皮2. 5份、防己2. 6份、枳殼6份、附子3. 6 份、冰片2份、細辛4. 5份、雷公藤7份、地骨皮9份、吳茱萸2份、延胡索3份、地榆3. 5份, 制備時,將上述中藥成份使用水煎煮制備成藥液,然后與葉枯唑混合均勻。
[0005] 優選地,將上述藥物使用酒精提取有效成分混合制備成藥物。
[0006] 本發明的藥物通過將白茅根8份、小薊3. 5份、黃連6. 4份、牡丹皮4份、大腹皮 2. 5份、防己2. 6份、枳殼6份、附子3. 6份、冰片2份、細辛4. 5份、雷公藤7份、地骨皮9 份、吳茱萸2份、延胡索3份、地榆3. 5份按比例混合,然后加20份的水進行煎煮或者使用 酒精進行提取,制得煎煮液或者提取液即為藥液,然后將藥液與葉枯唑2份混合均勻,得到 組合物。
[0007] 使用時,將藥物組合物與水按重量比1:500比例進行配制,對杞柳進行噴施。
[0008]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本發明使用中藥成份與葉枯唑混合對杞柳黃疸病進行治療, 治療效果好,可以有效阻止孢子發芽,而且藥物可以破壞病菌細胞中的酶,使其代謝不能正 常進行而死亡,而且在杞柳患病前噴施還具有很好的防病能力,葉枯唑與中藥成份協同作 用,殺菌抑菌效果更好,而且中藥成份可以降低葉枯唑的藥物殘留,通過中藥成份進行抗 病,不會對病菌的抗藥性產生影響,也不會影響杞柳的正常生長,不會對環境造成破壞,而 且使用本發明的中藥還可以提高杞柳的光合作用,促進杞柳生長,其高杞柳產量。本發明的 組合物中葉枯唑藥物含量極低,不會對環境產生污染。
【具體實施方式】
[0009] -種治療杞柳黃疸病的組合物,按重量計由以下組分制備而成:白茅根8份、小薊 3. 5份、黃連6. 4份、牡丹皮4份、大腹皮2. 5份、防己2. 6份、枳殼6份、附子3. 6份、冰片2 份、細辛4. 5份、雷公藤7份、地骨皮9份、吳茱萸2份、延胡索3份、地榆3. 5份,制備時,將 上述成份加20份的水進行煎煮,制得煎煮液,將煎煮液與葉枯唑混合均勻,得到藥物組合 物。
[0010] 使用時,將藥物組合物與水按重量比1:500比例進行配制,對杞柳進行噴施。
[0011] 實驗1為驗證本實施例的藥物與其他幾種常用藥物對杞柳黃疸病的治療效果: 試驗組使用本實施例的藥物;對比試驗1使用不含有葉枯唑其他成份及比例與本實施 例相同的藥物;對比試驗2使用不含有枳殼、地榆其他成份及比例與本實施例相同的藥物; 對比試驗3使用不含有小薊和雷公藤其他成份及比例與本實施例相同的藥物;對比試驗4 使用100倍〇. 2%的多菌靈水溶液;對比試驗5使用1000倍波爾多液;對比試驗6使用含有 0. 2 %多菌靈的1000倍波爾多液;對比試驗7使用200倍0. 5%的葉枯唑水溶液;各實驗組 分別對50塊、每塊面積為4m2的獨立的感染杞柳黃疸病的實驗田進行施藥治療,施藥量為 50kg/畝,施藥15天后,統計結果(以實驗田為單位統計實驗結果): 結果標準: 治愈:發病杞柳葉片舒展,葉片發綠,長出嫩葉,葉片向上伸長,生長旺盛; 顯效:發病杞柳葉片舒展,葉片有水分并不再脫落; 無效:發病杞柳葉片變黃脫落,生長停止甚至死亡; 各組治療效果如表1 表2
【主權項】
1. 一種治療杞柳黃疸病的組合物,其特征在于:按重量計由以下組分制備而成:白茅 根8份、葉枯唑2份、小薊3. 5份、黃連6. 4份、牡丹皮4份、大腹皮2. 5份、防己2. 6份、枳 殼6份、附子3. 6份、冰片2份、細辛4. 5份、雷公藤7份、地骨皮9份、吳茱萸2份、延胡索3 份、地榆3. 5份,制備時,將上述中藥成份使用水煎煮制備成藥液,然后與葉枯唑混合均勻, 得到組合物。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治療杞柳黃疸病的中藥組合物,其特征在于:將上述中 藥成份使用酒精提取有效成分混合制備成藥物。
【專利摘要】本發明涉及一種治療杞柳黃疸病的組合物,通過中藥成份與葉枯唑復配而成,本發明使用中藥成份提取有效成份對杞柳黃疸病進行治療,治療效果好,可以有效阻止孢子發芽,而且藥物可以破壞病菌細胞中的酶,使其代謝不能正常進行而死亡,而且在杞柳患病前噴施還具有很好的防病能力,通過中藥成份進行抗病,不會對病菌的抗藥性產生影響,也不會影響杞柳的正常生長,不會對環境造成破壞,提高杞柳產量。
【IPC分類】A01N43-824, A01N65-44, A01P3-00, A01P1-00, A01P21-00
【公開號】CN104798838
【申請號】CN201510135041
【發明人】孟祥榮
【申請人】阜南縣騰祥工藝品有限公司
【公開日】2015年7月29日
【申請日】2015年3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