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育秧毯式塑料盤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創造屬于農用物資,主要涉及一種水稻育秧毯式塑料盤。
【背景技術】
[0002]水稻育秧毯式塑料盤是目前我國水稻育秧作業中使用較多的秧盤之一,由于其質輕、價廉、使用方便等諸多特點,深受水稻育秧戶的歡迎。在水稻育秧過程中,水稻秧苗需要從毯式塑料秧盤下側的種床土壤中不斷的吸收水份和氧氣,而水份和氧氣的供給是通過含有水分和氧氣的反潤氣體經毯式塑料盤上窩穴底壁的通孔進入窩穴內,供應給秧苗根系,但是,由于現有毯式塑料秧盤結構設計上的缺陷,大量的種床土壤內的反潤氣體從塑料秧盤四周邊處流失,且窩穴下的通孔也易被種床土壤堵塞,所剩少量的含有水分和氧氣的反潤氣體也無法進入窩穴內,影響和降低了水稻育秧作業質量。
【發明內容】
[0003]本發明創造的目的就是針對上述現有技術存在的問題,設計提供一種新結構的水稻育秧毯式塑料盤,達到提高水稻育秧作業質量的目的。
[0004]本發明創造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一種水稻育秧毯式塑料盤,在水稻育秧毯式塑料盤上均布設置多個窩穴,在窩穴底壁上開設通孔,在所述水稻育秧毯式塑料盤四周邊緣折邊部位的下側部上立向設置圍擋框,所述圍擋框的底端面與窩穴的底端面平齊,在所述窩穴底壁中心部位上、位于通孔周邊部位處設置向上方凸起的凹槽,在所述窩穴底壁周邊部位上、位于凹槽外側部位處設置向上方凸起的十字溝槽。
[0005]本發明創造通過設置的圍擋框,將水稻育秧毯式塑料盤下側種床土壤內含有水份和氧氣的反潤氣體阻擋在水稻育秧毯式塑料盤下方,避免流失,再通過十字溝槽和通孔使含有水份和氧氣的反潤氣體進入到窩穴內,補充底土水份,增加氧氣營養供給水稻秧苗,窩穴底壁上的凹槽,使通孔脫離與種床土壤的直接接觸,避免和消除了通孔堵塞故障發生。本發明創造結構新穎、合理、簡單,育秧作業質量好,作業故障少,使用可靠。
【附圖說明】
[0006]圖1是水稻育秧毯式塑料盤總體結構示意圖;
[0007]圖2是圖1中A-A剖面圖。
[0008]圖中件號說明:
[0009]1、水稻育秧毯式塑料盤、2、圍擋框、3、窩穴、4、凹槽、5、十字溝槽、6、通孔。
【具體實施方式】
[0010]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創造實施方案進行詳細描述。一種水稻育秧毯式塑料盤,在水稻育秧毯式塑料盤I上均布設置多個窩穴3,在窩穴3底壁上開設通孔6,在所述水稻育秧毯式塑料盤I四周邊緣折邊部位的下側部上立向設置圍擋框2,所述圍擋框2的底端面與窩穴3的底端面平齊,在所述窩穴3底壁中心部位上、位于通孔6周邊部位處設置向上方凸起的凹槽4,在所述窩穴3底壁周邊部位上、位于凹槽4外側部位處設置向上方凸起的十字溝槽5。
[0011]作業使用時,將水稻育秧毯式塑料盤I整體鋪放在種床土壤上,圍擋框2底端面和窩穴3底端面與種床土壤接觸配合,種床土壤內含有水份和氧氣的反潤氣體經十字溝槽5、凹槽4、通孔6進入窩穴3內的底土內,供給水稻秧苗生長發育使用,提高了水稻秧苗的質量。凹槽4使通孔6脫離與種床土壤的接觸,避免通孔6堵塞,保證反潤氣體順利進入窩穴3內。
【主權項】
1.一種水稻育秧毯式塑料盤,在水稻育秧毯式塑料盤(I)上均布設置多個窩穴(3),在窩穴(3)底壁上開設通孔¢),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水稻育秧毯式塑料盤(I)四周邊緣折邊部位的下側部上立向設置圍擋框(2),所述圍擋框(2)的底端面與窩穴(3)的底端面平齊,在所述窩穴(3)底壁中心部位上、位于通孔(6)周邊部位處設置向上方凸起的凹槽(4),在所述窩穴(3)底壁周邊部位上、位于凹槽(4)外側部位處設置向上方凸起的十字溝槽(5)。
【專利摘要】水稻育秧毯式塑料盤屬于農用物資;在水稻育秧毯式塑料盤上均布設置多個窩穴,在窩穴底壁上開設通孔,在所述水稻育秧毯式塑料盤四周邊緣折邊部位的下側部上立向設置圍擋框,圍擋框的底端面與窩穴的底端面平齊,在窩穴底壁中心部位上、位于通孔周邊部位處設置向上方凸起的凹槽,在窩穴底壁周邊部位上、位于凹槽外側部位處設置向上方凸起的十字溝槽;本盤可將種床土壤內含有水份和氧氣的反潤氣體方便、可靠的送入到窩穴底土內,供給秧苗生長發育使用,具有結構新穎、合理、簡單、育秧作業質量好、作業故障少、使用可靠的特點。
【IPC分類】A01G9-10
【公開號】CN104855168
【申請號】CN201510242426
【發明人】張長清
【申請人】張長清
【公開日】2015年8月26日
【申請日】2015年5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