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vjp15"></listing><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ideo></cite>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menuitem>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var>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cite>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menuitem id="vjp15"><span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span></menuitem>
<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

一種預防黃芪根腐病的種植方法

文檔序號:8909756閱讀:410來源:國知局
一種預防黃芪根腐病的種植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中草藥種植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預防黃芪根腐病的種植方法。
【背景技術】
[0002]黃芪,又名綿芪。多年生草本,高50 -100厘米。主根肥厚,木質,常分枝,灰白色。莖直立,上部多分枝,有細棱,被白色柔毛。多年生草本,高50 - 100厘米。
[0003]黃芪的藥用迄今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其有增強機體免疫功能、保肝、利尿、抗衰老、抗應激、降壓和較廣泛的抗菌作用。但表實邪盛,氣滯濕阻,食積停滯,癰疽初起或潰后熱毒尚盛等實證,以及陰虛陽亢者,均須禁服。
[0004]由于長期大量采挖,近幾年來野生黃芪的數量急劇減少,有趨于絕滅的危險。為此確定該植物為漸危種,國家三級保護植物。
[0005]為了擴大資源應大力發展種植。只靠天然藥材已無法滿足現時需求,勢必要利用人工種植的方法增加總產量。但黃芪在種植時易受到根腐病的危害,嚴重影響產量和質量。

【發明內容】

[0006]針對上述現狀,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預防黃芪根腐病的種植方法。
[0007]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取的技術方案是:
[0008]一種預防黃芪根腐病的種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0009](I)選地:選擇地勢高便于排水的土地,其土層深厚、疏松排水良好,而且是中性或堿性沙質壤土或綿沙土地塊;
[0010](2) 土壤處理:播種前7天,用30%甲霜惡霉靈可濕性粉劑I份拌細沙土 40 - 50份施入育苗地O -1Ocm 土層內;
[0011](3)種子處理:播前I天,將黃芪種子用種子重量0.3%的退菌特拌種;
[0012](4)育苗:施足基肥,將進行處理后的種子按每畝7公斤的用種量均勻撒入田內;
[0013](5)淘汰病苗:將病害苗全部進行拔株處理;
[0014](6)移栽前大田處理:移栽前用30%甲霜惡霉靈可濕性粉劑I份拌細沙土 40 - 50份施入大田地O -1Ocm 土層內;
[0015](7)移栽:移栽到大田中去,移栽時按20厘米開溝,按行距30厘米株距15厘米斜平擺放芪苗,使苗頭上部直立向上距地面3 - 5厘米,整平表面稍加鎮壓;
[0016](8)實行輪作:同一地塊種植黃芪不超過3年,預防根腐病。
[0017]步驟⑵中30%甲霜惡霉靈的使用量為每畝0.4-0.6千克。
[0018]步驟(3)中30%甲霜惡霉靈的使用量為每畝0.6 -1千克。
[0019]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本發明農業綜合防治和藥劑防治相結合,操作簡單,成本低,可以有效控制黃芪根腐病的發病率,提高產量和質量,產生有效的經濟價值。
【具體實施方式】
[0020]下面對本發明的實施例進行詳細闡述,以使本發明的優點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領域技術人員理解,從而對本發明的保護范圍做出更為清楚明確的界定。
[0021]實施例1
[0022]一種預防黃芪根腐病的種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0023](I)選地:選擇地勢高便于排水的土地,其土層深厚、疏松排水良好,而且是中性或堿性沙質壤土或綿沙土地塊;
[0024](2) 土壤處理:播種前7天,用30%甲霜惡霉靈可濕性粉劑I份拌細沙土 40份施入育苗地O -1Ocm 土層內,其使用量為每畝0.4千克;
[0025](3)種子處理:播前I天,將黃芪種子用種子重量0.3%的退菌特拌種;
[0026](4)育苗:施足基肥,將進行處理后的種子按每畝7公斤的用種量均勻撒入田內;
[0027](5)淘汰病苗:將病害苗全部進行拔株處理;
[0028](6)移栽前大田處理:移栽前用30%甲霜惡霉靈可濕性粉劑I份拌細沙土 40份施入大田地O -1Ocm 土層內,其使用量為每畝0.6千克;
[0029](7)移栽:移栽到大田中去,移栽時按20厘米開溝,按行距30厘米株距15厘米斜平擺放芪苗,使苗頭上部直立向上距地面3 - 5厘米,整平表面稍加鎮壓。
[0030]實施例2
[0031]一種預防黃芪根腐病的種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0032](I)選地:選擇地勢高便于排水的土地,其土層深厚、疏松排水良好,而且是中性或堿性沙質壤土或綿沙土地塊;
[0033](2) 土壤處理:播種前7天,用30%甲霜惡霉靈可濕性粉劑I份拌細沙土 45份施入育苗地O -1Ocm 土層內,其使用量為每畝0.5千克;
[0034](3)種子處理:播前I天,將黃芪種子用種子重量0.3%的退菌特拌種;
[0035](4)育苗:施足基肥,將進行處理后的種子按每畝7公斤的用種量均勻撒入田內;
[0036](5)淘汰病苗:將病害苗全部進行拔株處理;
[0037](6)移栽前大田處理:移栽前用30%甲霜惡霉靈可濕性粉劑I份拌細沙土 45份施入大田地O -1Ocm 土層內,其使用量為每畝0.8千克;
[0038](7)移栽:移栽到大田中去,移栽時按20厘米開溝,按行距30厘米株距15厘米斜平擺放芪苗,使苗頭上部直立向上距地面3 - 5厘米,整平表面稍加鎮壓。
[0039]實施例3
[0040]一種預防黃芪根腐病的種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0041](I)選地:選擇地勢高便于排水的土地,其土層深厚、疏松排水良好,而且是中性或堿性沙質壤土或綿沙土地塊;
[0042](2) 土壤處理:播種前7天,用30%甲霜惡霉靈可濕性粉劑I份拌細沙土 50份施入育苗地O -1Ocm 土層內,其使用量為每畝0.6千克;
[0043](3)種子處理:播前I天,將黃芪種子用種子重量0.3%的退菌特拌種;
[0044](4)育苗:施足基肥,將進行處理后的種子按每畝7公斤的用種量均勻撒入田內;
[0045](5)淘汰病苗:將病害苗全部進行拔株處理;
[0046](6)移栽前大田處理:移栽前用30%甲霜惡霉靈可濕性粉劑I份拌細沙土 50份施入大田地O -1Ocm 土層內,其使用量為每畝I千克;
[0047](7)移栽:移栽到大田中去,移栽時按20厘米開溝,按行距30厘米株距15厘米斜平擺放芪苗,使苗頭上部直立向上距地面3 - 5厘米,整平表面稍加鎮壓。
[0048]應理解,該實施例僅用于說明本發明而不用于限制本發明的范圍。此外,應理解,在閱讀了本發明講授的內容之后,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對本發明作各種改動或修改,這些等價形式同樣落于本申請所附權利要求書所限定的保護范圍之內。
【主權項】
1.一種預防黃芪根腐病的種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1)選地:選擇地勢高便于排水的土地,其土層深厚、疏松排水良好,而且是中性或堿性沙質壤土或綿沙土地塊; (2)土壤處理:播種前7天,用30%甲霜惡霉靈可濕性粉劑I份拌細沙土 40 - 50份施入育苗地O -1Ocm 土層內; (3)種子處理:播前I天,將黃芪種子用種子重量0.3%的退菌特拌種; (4)育苗:施足基肥,將進行處理后的種子按每畝7公斤的用種量均勻撒入田內; (5)淘汰病苗:將病害苗全部進行拔株處理; (6)移栽前大田處理:移栽前用30%甲霜惡霉靈可濕性粉劑I份拌細沙土40 -50份施入大田地O -1Ocm 土層內; (7)移栽:移栽到大田中去,移栽時按20厘米開溝,按行距30厘米株距15厘米斜平擺放芪苗,使苗頭上部直立向上距地面3 - 5厘米,整平表面稍加鎮壓; (8)實行輪作:同一地塊種植黃芪不超過3年,預防根腐病。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預防黃芪根腐病的種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2)中30%甲霜惡霉靈的使用量為每畝0.4 - 0.6千克。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預防黃芪根腐病的種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3)中30%甲霜惡霉靈的使用量為每畝0.6 -1千克。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預防黃芪根腐病的種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驟:(1)選地、(2)土壤處理、(3)種子處理、(4)育苗、(5)淘汰病苗、(6)移栽前大田處理、(7)移栽、(8)實行輪作。本發明農業綜合防治和藥劑防治相結合,操作簡單,成本低,可以有效控制黃芪根腐病的發病率,提高產量和質量,產生有效的經濟價值。
【IPC分類】A01G1/00
【公開號】CN104885739
【申請號】CN201510245245
【發明人】謝光玉
【申請人】謝光玉
【公開日】2015年9月9日
【申請日】2015年5月14日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韩国伦理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