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大櫻桃控根矮化高密植栽培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果樹栽培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大櫻桃控根矮化高密植栽培方法。
【背景技術】
大櫻桃是指產于美國、加拿大、智利等美洲國家的個大皮厚的進口櫻桃,不是指個小皮薄的中國櫻桃,雖然我國目前也有大櫻桃果樹的引種,但是還沒有形成規模。大櫻桃是喜溫且不耐寒的果樹,抗寒能力弱,花芽容易受凍害,不宜在寒冷地區種植,而且還存在不耐澇、不抗風,現有技術的大櫻桃種植技術中,存在土地單位面積內種植量少、土地利用率低、產量低的缺點。
[0002]現有技術公開了一種櫻桃的種植方法(申請公布號CN104115721A),包括以下步驟:⑴立地控制;⑵林地清理;(3)密度控制:株行距為3mX4m ;⑷造林地整地;(5)施基肥、回表土 ;(6)種苗選擇:選擇2?3年生、株高蘭150cm、株徑蘭3cm的樓桃優良種質營養袋大苗;(7)栽植;(8)栽培管理:定植后第一年于80cm左右處定干,通過連續3年修剪整形,圍繞中干分層配置或螺旋著生15?20個單軸延伸的主枝,形成少骨干、多枝組、低級次、高級差的樹體結構。本發明雖然能確保櫻桃苗木的成活率和品質,但株行距太大,種植密度低,浪費土地,而且工序復雜、沒有控根技術措施。
[0003]現有技術還公開了一種大櫻桃矮化密植技術(申請公布號CN104186264A),其包括如下步驟:壟土 ;選取砧木種子:將山櫻桃作為采種母樹,待山櫻桃果實充分成熟時采果,采果后立即將其放入溫水中搓洗,去除果肉并撈出種子晾干,將晾干后的種子與河沙進行攪拌后置于0-15°C的環境中層積貯藏;移種:待種子露出白芽時將其移種在所述的壟土堆上,移種時采用打孔器在定位標記膜上的定位點進行打孔,定位標記膜上的相鄰定位點的距離為45-80cm ;實生苗管理;嫁接:當苗木粗度大于1. 5 cm時進行嫁接;壟土堆開溝:在壟土堆上挖出深30-45cm的梯形溝;整形:將植株整成“Y”形樹形;幼果樹修剪:使幼果樹主干高度為l_2m ;保花保果:包括肥水管理、授粉、噴施植物激素;結果樹修剪:常在采果后進行夏季修剪,剪去過密過強、擾亂樹冠的多年生大枝,進行樹冠結構調整,促進花芽形成。本發明植株通風性和透光性很好,容易開花結果,適宜密植,但本發明要進行育種、移種、壟土、壟土堆開溝等工序,因此仍存在工序復雜、浪費土地、破壞土地資源的問題,而且沒有控根技術措施,不利于根系的生長。
【發明內容】
[0004]針對上述現有技術中的不足之處,本發明旨在提供一種種植密度高、基質營養充分、可以調控根系、使側根形狀粗而短、樹冠光合作用充分、結果早、成果期提前1-2年、而且節約土地、不破壞土地資源、不施用任何農藥和植物激素、用以草治草的方式治理雜草的大櫻桃控根矮化高密植栽培方法。
[0005]為實現上述發明目的,本發明采用如下技術方案:一種大櫻桃控根矮化高密植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順序的步驟:
(1)選地:選擇海拔在1800 - 2400m高原溫涼地區的栽植場地;(2)預制基質土:大櫻桃的基質土是按重量百分比由40%腐熟的松子皮殼、30% 土壤、20%腐熟的農家肥和10%草炭土混合后制得,所述的腐熟的松子皮殼是將松子皮殼粉碎后,潑水加入微生物菌劑,堆積后用塑料布蓋嚴壓實發酵30天后制得;
(3)種苗選擇:選擇1-2年生、株高100— 140cm、株徑0. 8_2cm的大樓桃優質營養袋大苗或者裸根苗;
(4)控根定植:平整栽植場地,按照行距1.2mX株距0. 8m進行劃線,按照株行距的要求定位擺放無紡布袋,無紡布袋寬為60-80cm,高為50-60cm,大樓桃種苗于每年的12月至次年的2月進行移栽,移栽時先將步驟(1)預制好的基質土放入無紡布袋內用腳踩實,再將備好的大櫻桃種苗定植在無紡布袋中間,大櫻桃種苗的嫁接口和無紡布袋的袋口平齊,定植好后大水澆灌,使基質土和樹根緊密結合;
(5)定干控冠:定植后從嫁接口以上40cm處選留1個飽滿芽進行第一次定干,定干后抹去頂端的第2-3芽,保留第1芽,讓其繼續生長,減少頂端優勢;待到6-7月樹干中部長出
2—3個肥壯的枝條后,將枝條基部保留2—3個芽后剪除,使其發出多個細弱枝條作為第一層結果枝組培養;第二年開春前,在距離第一層結果枝組40cm處選留1個飽滿芽進行第二次定干,定干后不抹去頂端的第2-3芽,增強頂端優勢,減弱第一層結果枝組長勢,形成花芽分化;待到6- 7月樹干頂端長出2— 3個肥壯的枝條后,保留頂端第1枝條,將第2-3枝條基部保留2— 3個芽后剪除,使其發出多個細弱枝條作為第二層結果枝組培養;第三、第四年重復第二年的方法進行樹體培養,當樹高超過2米時將樹干頂端剪除或拉平,最后形成上部結果枝條短,下部細長結果枝條下垂的紡錘形樹形;
(6)肥水一體化管理:通過大棚自動給水給肥系統,采用上噴下滴的方式進行澆水、施月巴;
本發明在所述步驟(4)控根定植中在無紡布袋的株、行距中種植長年生長的苜蓿類豆科植物或一年四季交替開花的矮化組合野花。
[0006]本發明所述步驟(6)肥水一體化管理的方法包括下述順序的步驟:
A在花芽萌動前期澆足花前水,結合花前水追施一次花前肥,花前肥的N:P:K=20:20:20,用量為 18 — 25g/株;
B落花后當果實發育如黃豆大小,果核開始變硬時澆足硬核水,此后根據土壤干濕情況小水澆灌,保持土壤水分含量在60%,結合硬核水追施一次座果肥,座果肥的N:P:K=15:5:30,用量為 18 — 25g/株;
C果實采收后需要及時澆采后水,以保證花芽分化,結合采收水追施一次復狀肥,復狀肥的 N:P:K=11:7:43,用量為 18 — 25g/株;
D在9月底或10月初追施一次秋肥,秋肥的1?:1(=13:5:15,用量為18 - 25g/株;
E在冬季到來前澆足入冬水,使土壤保持濕潤狀態防止冬干。
[0007]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有:
1、基質土疏松、營養合理,有利于大櫻桃根系生長發育。本發明的基質土由腐熟的松子皮殼、土壤、腐熟的農家肥和草炭土混合后制得,腐熟的松子皮殼能保持基質的疏松度,本發明基質土有機質含量達30%以上,能促進大櫻桃根系生長需求,既滿足了大櫻桃生長對大量元素氮、磷、鉀的需要,也保證了它對微量元素肥料的需求,增加了土壤通透性,加強了土壤保水、保肥性能。
[0008]2、能高密度栽培,既節約土地,不破壞土地資源,還能利用廢棄的沙灘、荒地進行栽培。由于通過無紡布袋進行控根處理后,使根系生長淺且集中,能充分吸收基質和肥水管理期提供的營養,使大櫻桃結果枝組能充分吸收營養,果品質量得到提高。由于根系在無紡布袋中生長,一般不會長到地里,因此對土地資源沒有破壞;而且對栽植場地的土壤沒有要求,可以在沙灘、荒地、甚至水泥地上進行栽植。此外,按照行距1.2mX株距0.8m米進行劃線定植后,能實現高密度栽培,每畝土地可種植550-560株大櫻桃,比常規大田栽培每畝可多栽培500株,產量提高1000kg。
[0009]3、樹形得到矮化、樹冠緊湊、光合作用充分、結果早、成果期提前1-2年,而且果品質量好。本發明在大櫻桃花芽分化的生理上采用前促后控技術,即第一次定干后抹去頂端的第2-3芽,保留第1芽繼續生長,但第二、三、四次定干后不抹去頂端的第2-3芽,增強頂端優勢,減弱第一層結果主枝長勢,形成花芽分化,使樹體的發育能按成年樹的發育進程進行,這樣當年栽植當年成花芽,第二年成果,第三、四年就能實現豐產,樹形得到矮化,樹高只有1.8-2m。而且果品受光好,無遮光內膛果,果實大小均勻、糖度高、著色濃艷,極大提高了果品的質量。本發明栽培的大櫻桃含鐵量平均高達6%以上,比市場上售的常規品種含鐵量高出1. 5%以上,糖度平均高達26 - 32度,比市場上售的常規品種的糖度高出8 —16度。
[0010]4、通過給無紡布袋適度遮陽,有利于根系保水,而且能減少病蟲害的發生。本發明在無紡布袋的株、行距中種植長年生長的苜蓿類豆科植物或一年四季交替開花的矮化組合野花后,不但能有效地給無紡布袋周圍遮陽保水,還能提供給害蟲的天敵有利生存條件,減少病蟲害的發生,用以草治草的生態方式治理雜草,因此在整個栽培過程中不施用任何農藥和植物激素,能達到有機食品的要求。
[0011]5、水、肥利用率高。由于采用無紡布袋種植后,而且根據大櫻桃的不同生理時期追澆水和施肥,因此能有效減少澆水和施肥次數,水、肥的有效利用率達到80%以上,相比大田傳統種植的水、肥利用率提高50%以上。本發明不但節約了水、肥,減少了勞力,還不破壞土地營養,確保現代農業持續健康發展。
【具體實施方式】
[0012]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的說明,但不局限于實施例。
[0013]實施例1
一種大櫻桃控根矮化高密植栽培方法,包括下述順序的步驟:
(1)選地:選擇海拔在2000m高原溫涼地區的栽植場地,栽植場地可為大田、廢棄的沙灘、荒地;
(2)預制基質土:大櫻桃的基質土由腐熟的松子皮殼、土壤、腐熟的農家肥和草炭土混合后制得,按重量百分比為腐熟的松子皮殼40%、土壤30%、腐熟的農家肥20%、草炭土 10%,所述的腐熟的松子皮殼是將松子皮殼粉碎后,潑水加入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