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大桂花樹高成活率移栽技術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 本發明屬于園林種植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大桂花樹高成活率移栽技術。
【背景技術】
[0002] 桂花是中國傳統十大花卉之一,是集綠化、美化、香化于一體的觀賞與實用兼備的 優良園林樹種,桂花清可絕塵,濃能遠溢,堪稱一絕,主要產自我國西南部、四川、云南、廣 西、廣東和湖北等省區,在印度、尼泊爾、柬埔寨等地也有廣泛的分布。
[0003]桂花樹的移栽時間對其成活率具有重要的影響,時間過早溫度較高,植物蒸騰量 大,根系易受損,吸收水分的能力被削弱,往往造成落葉甚至枯死;時間過晚又沒有過渡階 段,易凍死,根部生長發育減慢,根部無法正常萌發,使得桂花即便成活也是幾枝骨干枝條, 枝葉稀疏,達不到工程要求的效果。因此在桂花的移栽過程中保護其根部,促進根部的發育 對桂花樹的成活具有重要意義。桂花移栽后的管理對桂花的成活也具有重要的影響,現有 的移栽方法需要頻繁進行澆水,在特定時間內進行施肥,方能保證桂花樹正常的生長存活, 不然容易失水死亡,存活率低。
[0004] 桂花為喜肥的樹種,栽培過程中的施肥對其根部的萌發、呼吸、生長都具有重要的 作用。目前的桂花栽培的過程中需至少施肥三次,且每次施肥位置和施肥量對桂花樹的生 長也有較大的影響,若施肥位置太近或施肥量較大則會出現燒苗,若施肥位置過遠或施肥 量過少則會造成苗木生長緩慢,影響桂花樹的生根和發育。
【發明內容】
[0005] 為解決上述桂花移栽過程中出現的問題,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適用于大桂花 樹的高成活率移栽技術,該方法移栽的大桂花樹根部萌發快,對被移栽土壤的適應性較強, 移栽成活率高,移栽后水肥管理簡單。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
[0006] -種大桂花樹高成活率移栽技術,包括以下移栽步驟:
[0007] (1)被移栽桂花樹的選擇:選擇生長健壯、無病蟲害、樹形飽滿、枝葉茂盛的大桂 花樹做為被移栽樹,標明陰陽面,備用;
[0008] (2)移栽前的處理:大樹于10-11月移栽,移栽前10天在確保完整的樹冠骨架的 前提下,把最后一個生長季節生長的枝葉全部剪去,同時剪去細弱枝、殘枝、內生枝和徒長 枝以降低桂花大樹的蒸騰作用,為后前桂花大樹的成活奠定基礎;移栽前4天于桂花大樹 根部澆水,一次性澆透,移栽前保證根部土壤水分含量為20% -30% ;該水分含量范圍使得 土壤濕潤便于挖掘,土壤中間隙結構均勻,保證根部移栽過程呼吸良好,土球不會因為太干 或太濕而發生粘結或松散;
[0009] (3)挖苗:挖苗時土球直徑為樹干直徑的7倍,土球深度為土球直徑的2/3,挖掘到 土球深度的3/5時,逐步收縮,使土球呈半圓球形,在挖掘過程中應十分小心,避免土球破 裂;
[0010] (4)苗根處理:挖苗過程中對所有的大小根系均用利器斬斷,所有根斷面涂抹稀 釋300-500倍的生根粉溶液,自然晾干后,涂抹愈傷涂膜劑,愈傷涂膜劑完全干燥后用復合 調理液噴灑整個土球,噴灑量控制土球表面土壤水分含量增加1 % -3%;之后用麻繩包扎固 定;所述復合調理液按如下步驟配置:取生根粉按質量比加煮沸后放涼至30-40°C的溫水 稀釋700-800倍,之后加入EM菌劑使復合調理液中的活菌數為2XIO6~8X106CfuAiL;苗 根挖出后先采用生根粉溶液進行調理護根,保證之后根部可正常的發育,之后用愈傷涂膜 劑使得根部快速愈合,避免傷根、爛根,防止根部水分及養分的流失,同時達到防病、防腐、 防止害蟲侵入的目的;愈傷涂膜劑干后用復合調理液噴灑整個土球,使得栽培后根部的整 個生長環境得到一定的調理和改善,通過生根劑保證桂花根部與土壤接觸處均有生根劑進 行調理,促進側根的萌發,同時噴施EM菌劑,造就良性的生態環境,改善土球部位微生物菌 群組成,產生抗氧化物質,清除土球環境中的氧化物質,消除腐敗,抑制病原菌的生長,提高 桂花根部的免疫功能,促進其健康發育和生長;
[0011] (5)挖種植穴:移栽前10-15天開始挖種植穴,種植穴按0. 5米X0. 5米正方形 規格起挖,深度為土球高度的1. 5倍,種植穴挖好后底部平鋪一層厚度為3-5cm的發酵腐 熟微生物有機肥,之后填種植穴表層土,填土厚度為2-3cm,并澆水噴透壓實,用活菌數為 2XIO5~2X10 6cfu/mL的EM菌劑均勻噴灑種植穴內壁;所述種植穴表層土為所挖種植穴 表面3-5cm厚的表層土經曬干后粉碎過20目篩制得;所述發酵腐熟微生物有機肥用茶柏為 發酵基料,添加秸桿、豆柏、園林廢棄物、雷公藤復配混合后用EM菌劑發酵制得;
[0012] (6)吊裝、運輸:吊裝前整樹噴灑濃度為0. 1% -0. 7%蒸騰抑制劑,雨天用雨布防 雨,防止土球沖散,晴天用帶孔遮陰罩護根防止根部被暴曬,吊裝到車輛上要直立放置,土 球四周用編織袋裝原土扎死,樹冠用塑料膜裹嚴扎緊,防止運輸過程中移動搖擺;
[0013] (7)定植:根據土球實際高度填一層種植穴表層土,使得土球有1/3高度露在地 面,填土并夯實,填土過程中用步驟(6)中編織袋中裝的原土填第一層土,之后用定植地的 土層填土,并窮實,使得最后形成一個高度不低于土球的圓臺,外緣高、內稍低,培土后立刻 架設固定物防止大樹搖晃;
[0014] (8)養護:桂花樹種植后立馬澆透定根水,澆水過程中往水中加入2kg濃度為 10-20mg/kg的萘乙酸-乙醇-水溶液,之后每天往地上部分噴水二到三次,連續噴水3-5 天,澆定根水后7-10天繼續對根部進行第二次澆水,澆透,并進行培土夯土,使土球和土壤 之間無空隙,圓臺始終保持固定形狀。
[0015] 作為具體方案,所述步驟(5)中發酵腐熟微生物有機肥是以油茶籽柏為基料,添 加秸桿、豆柏、園林廢棄物、雷公藤復配,混合均勻后加入原料重量0. 1-0. 5倍的EM菌劑,發 酵15-25天制得;利用油茶籽柏中茶皂素等物質對土壤進行殺菌調理,雷公藤中的雷公藤 堿等物質抑制了植物生長環境中霉菌、蟲卵等的生長發育,采用腐熟有機肥提供桂花生長 過程中所需的有機質,同時起到緩慢釋放營養物質的作用,將有機肥層與土球之間用表層 土隔開,防止直接接觸造成的營養過程,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增加土壤透氣率,使得土壤中含 氧量增加,保證根部的呼吸作用,促進根部生長發育。
[0016] 本發明的桂花移栽技術以調理根部生長環境、促進根部發育為出發點,采用本發 明技術被移栽桂花樹的根部活力增強,根部適應性強,生根快,生根多,被移栽桂花可迅速 成活,后期護理簡單。被移栽桂花在苗根處理階段采用生根劑、愈傷涂膜劑、復合調理液三 級調理模式,促生根、護根同時進行,同時從根部及根部生長環境兩個層面進行根部調理, 不僅保證根部自身的生長發育,同時保證根部生長環境的優良,保證良性的生態環境,提高 桂花的免疫功能,促進其健康生長。在挖種植穴過程中將發酵腐熟的微生物有機肥填充在 種植穴底部,之后用表層土覆蓋,澆水壓實,保證有機肥的肥效的緩慢釋放,不會因肥力過 強燒壞根部影響根部生長發育。同時所選用的有機肥原料中富含茶皂素、雷公藤堿、各種礦 物元素,保證桂花生長所需的營養物質外對土壤具有調理作用,使得土壤中有害生物的生 長受到抑制。微生物的作用下使得土壤透氣性增強,增強根部的有氧呼吸,防止爛根的發 生。在定植過程中用被移栽桂花的移栽地的原土填第一層,使得被移栽桂花的生長環境最 小程度的被改變,增強了根部的適應性,為提高成活率打下良好的基礎。
[0017] 綜上所述,本發明具有生根快,側根生根多,土壤含氧量高,桂花樹生長生態環境 優良,不易爛根、腐根,桂花免疫功能強,生長快,對環境適應性強,成活率高等有益效果。
【具體實施方式】
[0018]下面結合【具體實施方式】對本發明做進一步說明,需要指出的是以下實施例僅是以 例舉的形式對本發明所做的解釋性說明,但本發明的保護范圍并不僅限于此,所有本領域 的技術人員以本發明的精神對本發明所做的等效的替換均落入本發明的保護范圍。
[0019] 實施例1
[0020] 大桂花樹高成活率移栽技術,包括以下移栽步驟:
[0021] (1)被移栽桂花樹的選擇:選擇生長健壯、無病蟲害、樹形飽滿、枝葉茂盛的大桂 花樹做為被移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