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紫玉淮山的種植方法
【專利說明】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屬于農作物種植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紫玉淮山的種植方法。
【【背景技術】】
[0002]紫玉淮山又稱紫色淮山,也稱“紫人參”,含有大量的蛋白質、多糖及淀粉等營養物質,有滋肺益腎,健脾止瀉的功效,且食味鮮美。紫玉淮山中含有大量的紫色花青素,含量是白淮山的60倍,有利于治療心血管疾病,并且起到抗氧化,美容養顏的作用。經常食用紫玉淮山藥,不僅可以增加人體的抵抗力,降低血壓、血糖、抗衰益壽等,還有益于脾、肺、腎等,是很好的食補材料,又被人們稱作“蔬菜之王”。
[0003]現有淮山種植已開始大量采用淺生槽定向栽培技術,解決了傳統種植技術產量低、結薯彎曲分叉、薯塊大小不均勻、賣相不好,在采收時,勞動強度大、采挖困難、淮山薯塊容易折斷等缺點。但現有淺生槽定向栽培技術,只能采用單行種植,導致每畝的種植量銳減,畝產量不高。
【
【發明內容】
】
[0004]本發明的目的就是針對現有紫玉淮山種植技術存在的技術不足,提供一種雙行交叉錯位種植的方法,提高每畝種植量,大幅提高畝產量。
[0005]為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紫玉淮山的種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0006]A、整地肥土:將地翻耕平整成每畦寬1.4?1.7m,畦與畦間隔0.5?0.6m,加入有機肥和復合肥作底肥,然后翻入土中,增強土地肥力;
[0007]B、放置導向槽:紫玉淮山種植采用雙行交叉錯位種植,先在畦的一邊按25cm?30cm間隔平行放置導向槽,再在畦的另一邊按相同間隔相向交叉錯位放置,使兩邊導向槽形成上長下短的“X”字型,并各自與地面傾斜成10?15°,回土覆蓋導向槽并在槽上端留標記作下種時的目標,然后等待種植;
[0008]C、選種及處理:以紫玉淮山的塊莖進行繁殖,選擇表皮無蟲害、比較完好的紫玉淮山切成段進行種植;
[0009]D、保水遮陽處理:應用導向槽種植紫玉淮山,紫玉淮山薯塊生長在淺土層,種植完后通過覆蓋遮陽物,以保持土層水分和防止曝曬,有利于紫玉淮山快速長大;
[0010]E、田間管理:
[0011]I)除草:雨后每畝用60%丁草胺乳油10毫升,兌水50公斤噴灑除草;
[0012]2)立支架:下種30天后,大部分淮山苗露出土面,應及時插下竹竿,成雙行人字架,讓淮山藤自然纏繞,防止嫩藤在地面受曬枯死;插竹竿時,要將竹竿插在導向槽外,每株插一根,每塊種段植入土中,只準許I個芽萌發形成I個植株,若出現2個以上植株時,應將弱的植株及時鏟除;
[0013]3)肥力管理:淮山苗齊苗后每15天?20天追肥I次,連施3次?4次,每次每畝施復合肥40公斤?60公斤,施肥后要覆蓋泥土,避免肥效損失,復合肥中氮、磷、鉀的比例為 0.7:0.5:1 ;
[0014]4)水分管理:春季要及時開好排水溝;夏季高溫干旱季節,要進行灌水防旱,灌水以保持壟畦土壤表層有一定濕度,在旱情出現時,應隔10天灌一次水,保持土壤濕度,降低田間溫度;灌水應在傍晚進行,在2小時?3小時內灌滿后立即排掉;
[0015]F、病蟲害防治:
[0016]I)蟲害防治:在幼苗及生長期,用50%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80%敵敵畏1000倍液、2.5%功夫3000倍液在植株表面和地面噴灑,以防治斜紋夜蛾、螻蛄、地老虎;用聯苯菊酯2.5%乳油3000倍液防治紅蜘蛛、斜紋夜蛾;防治時要注意治早治小,在幼蟲I?2月齡期用藥,噴藥時間選在傍晚,低容量噴霧,除了植株上要均勻著藥以外,植株根際附近地面也要噴透;
[0017]2)病害防治:第一次用藥要在淮山甩秧上架后、發病前的時期,發病前和山藥生長初
[0018]期用70%安泰生可濕性粉劑700?800倍、75%可濕性粉劑600倍液,80%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輪換噴霧;
[0019]G、采收:采收時,將土翻開后,將整條淮山取出,同時把導向槽也取出,留待明年再用。
[0020]由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可以獲得以下有益效果:采用雙行交叉錯位種植方法,與現有單行種植方法相比,能顯著增加每畝種植量,大幅提高產量。本發明同時解決了結薯彎曲分叉、薯塊大小不均勻、賣相不好、采收時勞動強度大,采挖困難,薯塊容易折斷等問題。
[0021]進一步地,步驟A中的優選方案為有機肥用量為300公斤/畝,復合肥100公斤/畝。
[0022]進一步地,步驟B中的優選方案為導向槽選用塑料U型槽或者半面PE塑料套管,規格為長1.2mX寬0.06mX深0.03m。
[0023]進一步地,步驟D中優選方案遮陽物為稻草秸桿或塑料薄膜。
[0024]進一步地,步驟G中優選方案為采收的具體時間判斷標準是淮山莖葉開始發黃并逐步枯死,塊莖成熟時。
[0025]進一步地,采收時的優選方式為先用薯鏟細心把植株旁的土刮除,使塊莖暴露,沿縱深方向把塊莖挖出來,并按順序一株一株挨著挖起。
[0026]下面結合【具體實施方式】對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做進一步的說明。
【【具體實施方式】】
[0027]下面的實施例可以幫助本領域的技術人員更全面地理解本發明,但不可以以任何方式限制本發明。
[0028]實施例1
[0029]A、整地肥土:將地翻耕平整成每畦寬1.4m,畦與畦間隔0.5m,加入有機肥300公斤/畝,復合肥100公斤/畝作底肥,然后翻入土中;
[0030]B、放置塑料U型槽:紫玉淮山種植采用雙行交叉錯位種植,先在畦的一邊按25cm?30cm間隔平行放置塑料U型槽,再在畦的另一邊按相同間隔相向交叉錯位放置,使兩邊塑料U型槽形成上長下短的“X”字型,并各自與地面傾斜成10?15°,回土覆蓋塑料U型槽并在槽上端留標記作下種時的目標,然后等待種植;
[0031]C、選種及處理:以紫玉淮山的塊莖進行繁殖,選擇表皮無蟲害、比較完好的紫玉淮山切成段進行種植;
[0032]D、保水遮陽處理:應用塑料U型槽種植紫玉淮山,淮山薯塊生長在淺土層,種植完后通過覆蓋稻草秸桿,以保持土層水分和防止曝曬,有利于紫玉淮山快速長大;
[0033]E、田間管理:
[0034]I)除草:雨后每畝用60%丁草胺乳油10毫升,兌水50公斤噴灑除草;
[0035]2)立支架:下種30天后,大部分淮山苗露出土面,應及時插下竹竿,成雙行人字架,讓淮山藤自然纏繞,防止嫩藤在地面受曬枯死;插竹竿時,要將竹竿插在塑料U型槽外,每株插一根,每塊種段植入土中,只準許I個芽萌發形成I個植株,若出現2個以上植株時,應將弱的植株及時鏟除;
[0036]3)肥力管理:淮山苗齊苗后每15天追肥I次,連施3次?4次,每次每畝施復合肥40公斤,施肥后要覆蓋泥土,避免肥效損失,復合肥中氮、磷、鉀的比例為0.7:0.5:1 ;
[0037]4)水分管理:春季要及時開好排水溝;夏季高溫干旱季節,要進行灌水防旱,灌水以保持壟畦土壤表層有一定濕度,在旱情出現時,應隔10天灌一次水,保持土壤濕度,降低田間溫度;灌水應在傍晚進行,在2小時?3小時內灌滿后立即排掉;
[0038]F、病蟲害防治:
[0039]I)蟲害防治:在幼苗及生長期,用50%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80%敵敵畏1000倍液、2.5%功夫3000倍液在植株表面和地面噴灑,以防治斜紋夜蛾、螻蛄、地老虎;用聯苯菊酯2.5%乳油3000倍液防治紅蜘蛛、斜紋夜蛾;防治時要注意治早治小,在幼蟲I?2月齡期用藥,噴藥時間選在傍晚,低容量噴霧,除了植株上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