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溫鵝苗出殼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禽類孵化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低溫鵝苗出殼方法。
【背景技術】
[0002]新疆飛鵝原名有伊犁鵝、塔城飛鵝、灰鵝、草鵝、雁鵝等,同屬于同種異名新疆家畜家禽品種志統稱為新疆飛鵝。屬珍稀禽類。新疆飛鵝起源于灰雁(Anseranser)是一個馴化歷史不長、馴化程度不高的半野生型新品種。新疆飛鵝放養于青山綠水之間,食草而自然長大,其體質健壯,抗病力、抗逆性、適應性強,耐粗放飼養,產品綜合利用價值高,無任何公害和污染。新疆飛鵝是草食動物,體質強壯、生存力強、會飛翔、耐寒、抗疾病能力超過雞、鴨。2000年8月新疆飛鵝被農業部納入第一批國家級畜禽品種資源保護名錄。鵝肉營養豐富,脂肪含量低,不飽和脂肪酸含量高,對人體健康十分有利。但是,傳統的家禽飼養業中,對于鵝群的雛苗的孵化都是一般都是采用自然特性孵化,其孵化周期較長,不利于集團化、工廠化的中大型飼養基地。而利用孵化器的鵝種蛋的孵化技術在業內沒有普遍的標準,各鵝場都是采用自己的孵化技術,孵化過程中的孵化參數以及種蛋的出殼率也參差不齊。
【發明內容】
[0003]有鑒于此,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一種低溫鵝苗出殼方法,主要目的是提高出殼率。
[0004]為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主要提供如下技術方案:
[0005]—方面,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了一種低溫鵝苗出殼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0006]種蛋入孵前一天,先將孵化室的室內溫度保持在23_25°C,濕度為55%,孵化機內的溫度設定為38 °C ;
[0007]入孵1-26天每2小時翻蛋一次,第27天停止翻蛋;
[0008]入孵第七天進行第一次照蛋,取出無精蛋和死精蛋,并觀察胚胎發育情況;入孵第23天進行第二次照蛋,取出死胎收蛋;
[0009]從入孵的第16天開始直至第26天,每天需進行涼蛋操作。
[0010]作為優選,孵化期間孵化機內溫度如下:1-9天38°C,10-16天37.5°C,17-22天37°C ;孵化期間孵化機內濕度如下:1-9天65%,10-26天55%,27-31天70%。
[0011]作為優選,所述涼蛋采用機內涼蛋或機外涼蛋的方式;其中機內涼蛋為關斷電源,開啟門鼓風涼蛋;機外涼蛋為開啟機門,推出蛋架車涼蛋。
[0012]作為優選,整批孵化時采用機內涼蛋,關閉供溫電路,停止給溫,打開機門,讓風機繼續運行,每天涼蛋2-3次,每次30-40分鐘;分批入孵時,需采用機外涼蛋,把需要涼蛋的蛋盤從孵化機取出,在室溫下涼蛋。
[0013]作為優選,涼蛋過程中向蛋殼上噴灑25_30°C的溫水。
[0014]作為優選,所述種蛋還需要消毒:第一次消毒在鵝舍集蛋后半小時以內;第二次消毒在入孵時進行;第三次在落盤時進行。
[0015]作為優選,所述種蛋消毒用甲醇薰蒸法進行,每立方米空間用量:甲醇28ml,高錳酸鉀14克;若用固體甲醇薰蒸,每立方米空間用固體甲醇30克加熱薰蒸。
[0016]作為優選,第一次消毒后等待入孵的種蛋的保存條件為:種蛋應保存在干凈涼爽,通氣良好的蛋庫里保存溫度為10°C?15°C,相對濕度保持在65%?70%。
[0017]作為優選,種蛋保存過程中,每周需要翻轉。
[0018]作為優選,所述種蛋的重量應在120g?160g之間;所述種蛋蛋形指數應在
0.70?0.78之間;種蛋的新鮮度要求保存7d以內;種蛋的氣室寬度不超過0.5cm,哈氏單位在75以上;種蛋的蛋殼顏色為白色,蛋殼厚度在0.4mm以上。
[0019]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0020]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低溫鵝苗出殼方法在孵化初期控制孵化溫度23_25°C,以刺激糖類代謝,促進胚胎發育,在孵化中期和孵化后期逐步降低孵化溫度,利用胚胎的自溫進行攤床孵化,孵化期內孵化溫度總的要求是前高后低,在孵化的中、后期嚴防超溫。避免不必要的損失,從而實際明顯的提高雛鵝的成活率。
【具體實施方式】
[0021]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詳細描述,但不作為對本發明的限定。在下述說明中,不同的“一實施例”或“實施例”指的不一定是同一實施例。此外,一或多個實施例中的特定特征、結構、或特點可由任何合適形式組合。
[0022]實施列1
[0023]種蛋的來源:種蛋必須清潔不被污染,蛋殼表面光滑,蛋殼結構良好。用于孵化的種蛋重量應在120g?160g之間。用于孵化的種蛋蛋形指數應在0.70?0.78之間。種蛋的新鮮度要求保存7d以內,蛋的氣室寬度不超過0.5cm,哈氏單位在75以上。種蛋的蛋殼顏色為白色,蛋殼厚度在0.4mm以上。
[0024]種蛋的消毒:第一次消毒在鵝舍集蛋后半小時以內。第二次消毒在入孵時進行。第三次在落盤(或上攤)時進行。消毒方法一律用甲醇薰蒸法進行,每立方米空間用量:甲醇28ml,高錳酸鉀14克,若用固體甲醇薰蒸,每立方米空間用固體甲醇30克加熱薰蒸,勿用高錳酸鉀溶液或其它藥液浸泡操洗。
[0025]種蛋的保存:種蛋應保存在干凈涼爽,通氣良好的儲蛋庫里。儲蛋庫的溫度設定在10°C?15°C,相對濕度保持在65%?70%。保存時,每周需要對種蛋進行翻轉。如在剛入存一周以內,種蛋在蛋托內保持大頭朝上的方向,保存到一周時,翻轉種蛋的小端朝上。
[0026]種蛋孵化前的準備:入孵前三天先把孵化機各部件儀表進行維修檢查。并把孵化機內溫度定在38 °C。孵化室的室溫為23-25 °C。孵化室內相對濕度55 %。
[0027]測溫:在電源接通的12小時后,用體溫計分別測出孵化機內前、中、后、上、下、左、右六個位點上的溫度,并記住這六個位點上的溫度,為以后調溫或倒盤提供依據。測出機內相對濕度,并進行調整。孵化機內溫度控制具體如下:1-9天38°C,10-16天37.5°C,17-22天37°C。孵化機內濕度控制具體如下:1-9天65%,10-26天55%,27-31天70%。孵化期間孵化室的室溫為23-25 °C,孵化室內相對濕度55 %。
[0028]種蛋孵化:入孵前一天把孵化室溫度保持在23_25°C,濕度為5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