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松江鱸魚全海水苗種繁育及室內工廠化養殖方法
【專利說明】
[0001]
技術領域
[0002] 本發明屬于魚類育種及養成技術領域,具體是指一種松江鱸魚全海水苗種繁育及 室內工廠化養殖方法。
【背景技術】
[0003] 松江鱸魚為近岸淺海洄游魚類,每年春天,幼魚游到內河生長育肥,到秋季,性成 熟后,再游到海水與淡水交界處產卵,繁殖后代,周而復始。近年來因為不斷地造閘建壩,破 壞了松江鱸魚的洄游線路,加上不斷增加的水源污染,影響了松江鱸魚的生存環境,松江鱸 魚產量越來越少。ZL201110249580.4公開了一種松江鱸魚全程海水繁育方法,該繁育方法 包括下列步驟:親魚捕撈-養殖池準備一親魚馴化培育一繁育一幼魚的培育一成魚養殖。 雖然該方法取得了不錯的技術效果,但在實際操作中發現,其操作步驟中仍存在一定的技 術缺陷,該技術缺陷極容易造成親魚馴化失敗、產卵數量少、受精率下降、育苗成功率低、室 外池塘養殖可控性差、養殖成活率低等技術問題,因此有必要對現有的松江鱸魚苗種繁育 及養殖方法做出進一步的改進。
【發明內容】
[0004] 為解決現有松江鱸魚苗種繁育及養殖方法中所存在的技術缺陷,本發明提供一種 松江鱸魚全海水苗種繁育及室內工廠化養殖方法。
[0005] 為實現上述技術目的,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為:一種松江鱸魚全海水苗種繁育 及室內工廠化養殖方法,該方法包括下列步驟: (1) 親魚捕撈 春季水溫4 °C時開始出海捕撈觀察親魚性腺的發育程度,當發現個別魚個體生殖孔發 紅時即開始采捕,捕撈的親魚體重在50-100g、體長60-130mm; (2) 親魚培育馴化 在馴化池內放置牡蠣殼用作隱蔽物及產卵場所,親魚放入馴化池后,用鹽酸土霉素 lOppm浸泡2h,連續用三天,同時投喂玉筋魚進行誘食,投喂量按魚體重的2%,親魚每平方 米放養10尾,雌雄比例1:3,常流水,日循環量6個量程,水溫隨外海自然水溫升降,鹽度 28%〇 ; (3) 產卵受精 (3.1) 人工擠卵受精 選擇生殖孔發紅的雌魚,用毛巾擦干魚體表面水分,將雌魚卵子擠入燒杯中,再將雄魚 精子擠出,用少量海水將精液沖入杯中,同時用玻璃棒緩慢將卵攪開保證精子與卵的充分 接觸,受精半小時后將燒杯中的海水加滿,為保證充分受精,擠雌雄魚比例為1:3 (3.2) 自然產卵 攝食良好的親魚在卵發育成熟后,在池內自然產卵受精形成橘黃色或灰黃色卵球; (4) 孵化 將步驟(3.1)及步驟(3.2)中的受精卵放入同一孵化網箱內進行孵化,孵化網箱的目數 為40目,對孵化網箱微充氣,常流水,孵化水溫維持4-8°C,孵化時間15-25天,受精卵有魚苗 破膜而出; (5) 苗種培育 將步驟(4)得到的魚苗送入培育池內,經過96h后待卵黃囊吸收完畢開始投喂輪蟲,輪 蟲投喂密度為3-5個/ml,投喂5天后,開始輪蟲、鹵蟲混合投喂,投喂10天后全部投喂鹵蟲, 鹵蟲投喂密度0.2-0.5個/ml,經60天的苗種培育后,魚苗長度達到3-4cm; (6) 室內工廠化成魚養成 將步驟(5 )培育的魚苗投放到室內水泥養殖池內進行養殖,養殖池為圓角方池,每個 25m2,水、電、充氣可控,投放密度80-100尾/m2,海水鹽度28-31%〇,水溫不超過28°C,魚苗長 度在6cm以下時主要以投喂太平洋鱗蝦為主,魚苗長度達到6cm以上時開始投喂魚糜,太平 洋磷蝦及魚糜的投喂量按魚體重的2-3%,同時魚苗生長到6cm以上時,可以將魚苗放入網箱 中進行養殖,投喂方法與在室內養殖池養殖的投喂方法一致。
[0006] 所述步驟(5)中投喂的輪蟲及鹵蟲分別經裂壺藻強化劑強化12h,消毒清洗干凈后 投喂,日投喂四次,強化劑用量每億尾輪蟲30g。
[0007] 本發明所提供的松江鱸魚全海水苗種繁育及室內工廠化養殖方法親魚馴化時間 短,親魚的成活率高,生殖腺發育成熟時間短,卵子及精子的排放量大,受精卵的成活率高, 同時在苗種培育過程中精選開口餌料,對餌料進行強化處理能夠有效提高苗種的成活率和 原色率。通過采用本發明所提供的技術方案能夠有效解決目前松江鱸魚洄游線路受阻產量 下降的問題,通過室內工廠化人工養成,提高養殖條件可控性,極大提高了松江鱸魚的養殖 產量,推動海水養殖業向高產、優質、高效方向發展。
【具體實施方式】
[0008] 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發明做進一步說明。
[0009] 養殖場地:威海長青海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大瀛養魚場,地處山東省最東端的榮 成市,其三面環海,位臨黃海,淺海灘涂面積廣闊,是多種魚蝦洄游的必經之路。
[0010] 實施例1 (1)親魚捕撈 春季水溫4 °C時開始出海捕撈觀察親魚性腺的發育程度,當發現個別魚體生殖孔發紅 時即開始采捕,捕撈的親魚體重在50-100g、體長60-130mm; 在該步驟中,親魚的捕撈時間應加以控制,松江鱸魚的生殖腺成熟時間一般在每年的 3-4月份,如果在年前即開始捕撈親魚會造成親魚馴化時間長,親魚成活率低且生殖腺發育 遲緩甚至萎縮,卵量及精液數量明顯下降,受精卵的成活率低,因此一般控制親魚的生殖腺 開始出現成熟特征時開始捕撈進行馴化,由此親魚的馴化時間較短,親魚成活率高,產卵量 及產精量不會下降,受精卵的孵化率高,為后期的苗種培育奠定良好的基礎。在該步驟中, 申請人對親魚的采捕時間進行了比對試驗,親魚的采捕時間每提前一個月,親魚的成活率 下降3-5%,而受精卵的數量及孵化率分別下降10-20%、20-30%,因此對親魚的采捕時間應予 以控制,在本實施例中,親魚的采捕時間控制在每年的3月初。
[0011] (2)親魚培育馴化 在馴化池內放置牡蠣殼用作隱蔽物及產卵場所,親魚放入馴化池后,在馴化池內用鹽 酸土霉素 lOppm浸泡2h,連續用三天,同時投喂玉筋魚進行誘食,投喂量按魚體重得2%,親 魚每平方米放養10條,雌雄比1:3,常流水,水深50cm,水溫與外海水溫同步,日循環量6個量 程。
[0012] 在該步驟中,為防止親魚因捕撈受傷細菌感染而得病,必須對魚體用藥物浸泡。同 時申請人對該步驟中食料的投喂進行了篩選,分別采用玉筋魚、中華細米蝦、日本沼蝦及太 平洋鱗蝦作為食料進行了投喂試驗,每日投喂2次,每次投喂量控制在魚體重2%實驗結 果如下:
通過上述比較可知,在親魚馴化過程中,投喂食料對親魚的成活率及生殖腺成熟發育 具有較大的影響,在4種食料中以玉筋魚的效果最佳。
[0013] (3)產卵受精 在該步驟中為提高魚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