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壟雙行農田殘膜回收裝置的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大壟雙行農田殘膜回收裝置,屬于農業機械技術領域,實現了對大壟雙行農田殘留地膜的回收;本發明包括驅動機構、起膜機構和吸附機構、支撐架和殘膜收集箱;驅動機構為動力源,驅動機構固定連接在支撐架上;起膜機構位于支撐架的前端,且與支撐架連接,吸附機構位于起膜機構后方,且與支撐架連接,殘膜收集箱位于吸附機構的下方,用于收集殘膜;本發明適用于大壟雙行農田,綠色無污染,且回收效率高,回收徹底,間接的為提高農作物鏟量做出了貢獻。
【專利說明】
大壟雙行農田殘膜回收裝置
技術領域
[0001] 本發明屬于農業機械技術領域,具體設及一種大壟雙行農田殘膜回收裝置。
【背景技術】
[0002] 地膜覆蓋技術是農田增產、節水、保墻的重要手段,在現階段是不可替代的。但是 隨之帶來的是殘留地膜回收問題。
[0003] 殘膜回收的質量不僅直接關系到農作物的產量,如果殘留的地膜回收不凈會影響 賴桿還田,降低±壤肥力;作物爛種率也會提高;且殘留的地膜會造成白色污染。目前,人們 回收殘留地膜主要有兩種途徑:一種是通過人工方式對殘膜進行回收,但是存在回收效率 低、耗費大量人力物力的技術問題;另一種是采用殘膜回收機對殘留地膜進行回收,但是現 有技術中的殘膜回收機并不適合玉米大壟雙行農田,急需研制出適合大壟雙行農田的殘膜 回收機,W回收大壟雙行農田上的殘留地膜。
【發明內容】
[0004]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大壟雙行農田殘膜回收裝置,W實現對大壟雙行農田殘 留地膜的回收。
[0005] 本發明大壟雙行農田殘留地膜回收裝置包括驅動機構、起膜機構和吸附吸附機 構、支撐架和殘膜收集箱;
[0006] 驅動機構為動力源,驅動機構固定連接在支撐架上;起膜機構位于支撐架的前端, 且與支撐架連接,吸附機構位于起膜機構后方,且與支撐架連接,殘膜收集箱位于吸附機構 的下方,用于收集殘膜。
[0007] 所述驅動機構包括減速箱、主動軸、主動鏈輪、從動鏈輪;減速箱的輸出軸通過聯 軸器與主動軸一端固定連接,主動軸通過軸承與支撐架固定連接,主動軸的另一端與主動 鏈輪固定連接,主動鏈輪與從動鏈輪通過傳動鏈條連接。
[000引所述起膜機構包括猶膜機構、疏導齒、起膜伊、柵格板;
[0009] 猶膜猶膜機構包括猶膜伊、猶膜伊立柱、猶膜伊橫梁、猶膜伊立柱一端與猶膜伊固 定連接,另一端與猶膜伊橫梁固定連接,猶膜伊橫梁與支撐架固定連接;
[0010] 所述起膜伊包括兩個側伊和中間伊;兩個側伊分別固定連接在柵格板的兩端,中 間伊位于連個側伊之間,且中間伊與柵格板固定連接;
[0011] 多個疏導齒分布在側伊與猶膜伊之間,疏導齒一端焊接在猶膜伊上;柵格板與支 撐架通過旋轉軸連接。
[0012] 所述吸附機構包括輸送帶、輸送帶主動軸、輸送帶從動軸、靜電吸附裝置;從動鏈 輪與輸送帶主動軸固定連接,輸送帶分別包裹在輸送帶的主動軸上和輸送帶從動軸上,輸 送帶的主動軸與輸送帶從動軸之間通過鏈傳動傳遞動力;靜電吸附裝置位于輸送帶的正上 方,且與支撐架懸掛連接。
[0013] 所述輸送帶主動軸的材料為聚四氣乙締或P0M或尼龍或其它絕緣性好的材料。
[0014] 所述輸送帶包括電介質層、導電層和中間支撐層,輸送帶的外層為導電層,輸送帶 內層為電介質層,中間支撐層為橡膠層。
[0015] 本發明還包括兩個地輪;兩個地輪分別固定連接于支撐架的兩側。
[0016] 本發明還包括左懸掛架、右懸掛架、下懸掛架和下懸掛架;左懸掛架、右懸掛架、下 懸掛架I和下懸掛架II分別與支撐架固定連接。
[0017] 本發明的有益技術效果:本發明通過調節靜電吸附裝置的電壓值來實現對不同吸 附高度的需求,本發明的猶膜伊用于將殘膜伊起,疏導齒的作用是初步過濾由被伊起的殘 膜附帶的±壤,側伊用于將殘膜向中減伊聚猶,柵格板的作用是進一步對附有殘膜上的± 壤進行篩漏,輸送帶用于將殘膜輸送至殘膜收集箱;輸送帶上有靜電可W避免輸送時殘膜 被吹走,還可W起到殘膜與±分壤離的作用;本發明適用于大壟雙行農田,綠色無污染,且 回收效率高,回收徹底,間接的為提高農作物產量做出了貢獻。
【附圖說明】
[0018] 圖1為本發明大壟雙行農田殘膜回收裝置的主視圖;
[0019] 圖2本發明大壟雙行農田殘膜回收裝置的俯視圖;
[0020] 其中,1、主動鏈輪,2、主動軸,3、減速箱,4、輸送帶,5、靜電吸附裝置,6、地輪,7、方 形軸承,8、柵格板,9、中間伊,10、側伊,11、疏導齒,12,猶膜伊,13、右懸掛架,14、下懸掛架, 15、下懸掛架,16、左懸掛架。
【具體實施方式】
[0021]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作進一步闡述。
[0022] 參見附圖1和附圖2,本發明大壟雙行農田殘留地膜回收裝置包括驅動機構、起膜 機構和吸附機構、支撐架和殘膜收集箱;
[0023] 驅動機構為動力源,驅動機構固定連接在支撐架上;起膜機構位于支撐架的前端, 且與支撐架連接,吸附機構位于起膜機構后方,且與支撐架連接,殘膜收集箱位于吸附機構 的下方,用于收集殘膜。
[0024] 所述驅動機構包括減速箱3、主動軸2、主動鏈輪1、從動鏈輪;減速箱3的輸出軸通 過聯軸器與主動軸2-端固定連接,主動軸2通過軸承與支撐架固定連接,主動軸2的另一端 與主動鏈輪1固定連接,主動鏈輪1與從動鏈輪通過傳動鏈條連接。
[0025] 所述起膜機構包括猶膜猶膜機構、疏導齒11、起膜伊、柵格板8;
[0026] 猶膜猶膜機構包括猶膜伊12、猶膜伊立柱、猶膜伊橫梁、猶膜伊立柱一端與猶膜伊 12固定連接,另一端與猶膜伊橫梁固定連接,猶膜伊橫梁與支撐架固定連接;
[0027] 所述起膜伊包括兩個側伊10和中間伊9;兩個側伊10分別固定連接在柵格板8的兩 端,中間伊9位于連個側伊10之間,且中間伊9與柵格板8固定連接;
[0028] 多個疏導齒11分布在側伊10與猶膜伊12之間,疏導齒11 一端焊接在猶膜伊12上; 柵格板8與支撐架通過旋轉軸連接。
[0029] 所述吸附機構包括輸送帶4、輸送帶主動軸、輸送帶從動軸、靜電吸附裝置5;從動 鏈輪與輸送帶主動軸固定連接,輸送帶分別包裹在輸送帶的主動軸上和輸送帶從動軸上, 輸送帶的主動軸與輸送帶從動軸之間通過鏈傳動傳遞動力;靜電吸附裝置5位于輸送帶4的 正上方,且與支撐架懸掛連接。
[0030] 所述輸送帶主動軸的材料為聚四氣乙締或P0M或尼龍或其它絕緣性好的材料。
[0031] 所述輸送帶包括電介質層、導電層和中間支撐層,輸送帶的外層為導電層,輸送帶 內層為電介質層,中間支撐層為橡膠層。
[0032] 本發明還包括兩個地輪6;兩個地輪6分別固定連接于支撐架的兩側。
[0033] 本發明還包括左懸掛架16、右懸掛架13、下懸掛架14和下懸掛架15;左懸掛架16、 右懸掛架13、下懸掛架114和下懸掛架1115分別與支撐架固定連接。
[0034] 針對本裝置的吸附高度做了一系列實驗:得到的實驗數據如下表所示:
[0035]
[0036] 通過W上實驗數據可知,通過調節靜電吸附裝置的電壓值W實現滿足不同吸附高 度的需求。
【主權項】
1. 大壟雙行農田殘留地膜回收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驅動機構、起膜機構和吸附機 構、支撐架和殘膜收集箱; 驅動機構為動力源,驅動機構固定連接在支撐架上;起膜機構位于支撐架的前端,且與 支撐架連接,吸附機構位于起膜機構后方,且與支撐架連接,殘膜收集箱位于吸附機構的下 方,用于收集殘膜。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大壟雙行農田殘留地膜回收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驅動機構 包括減速箱(3 )、主動軸(2 )、主動鏈輪(1 )、從動鏈輪;減速箱3的輸出軸通過聯軸器與主動 軸(2)-端固定連接,主動軸(2)通過軸承與支撐架固定連接,主動軸(2)的另一端與主動鏈 輪(1)固定連接,主動鏈輪(1)與從動鏈輪通過傳動鏈條連接。3.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大壟雙行農田殘留地膜回收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起膜機構 包括攏膜機構、疏導齒(11 )、起膜鏟、柵格板(8); 攏膜機構包括攏膜鏟(12 )、攏膜鏟立柱、攏膜鏟橫梁、攏膜鏟立柱一端與攏膜鏟(12)固 定連接,另一端與攏膜鏟橫梁固定連接,攏膜鏟橫梁與支撐架固定連接; 所述起膜鏟包括兩個側鏟(10)和中間鏟(9);兩個側鏟(10)分別固定連接在柵格板(8) 的兩端,中間鏟(9)位于連個側鏟(10)之間,且中間鏟(9)與柵格板(8)固定連接; 多個疏導齒(11)分布在側穿(10)與攏攏膜穿(12)之間,疏導齒(11) 一端焊接在攏膜1產 (12) 上;柵格板(8)與支撐架通過旋轉軸連接。4.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大壟雙行農田殘留地膜回收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機構 包括輸送帶(4)、輸送帶主動軸、輸送帶從動軸、靜電吸附裝置(5);從動鏈輪與輸送帶主動 軸固定連接,輸送帶分別包裹在輸送帶的主動軸上和輸送帶從動軸上,輸送帶的主動軸與 輸送帶從動軸之間通過鏈傳動傳遞動力;靜電吸附裝置(5)位于輸送帶(4)的正上方,且與 支撐架懸掛連接。5.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大壟雙行農田殘留地膜回收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輸送帶主 動軸的材料為聚四氟乙烯或POM或尼龍或其它絕緣性好的材料。6.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大壟雙行農田殘留地膜回收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輸送帶包 括電介質層、導電層和中間支撐層,輸送帶的外層為導電層,輸送帶內層為電介質層,中間 支撐層為橡膠層。7.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大壟雙行農田殘留地膜回收裝置,其特征在于,本發明還包括 兩個地輪(6);兩個地輪(6)分別固定連接于支撐架的兩側。8.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大壟雙行農田殘留地膜回收裝置,其特征在于,本發明還包括 左懸掛架(16)、右懸掛架(13)、下懸掛架(14)和下懸掛架(15);左懸掛架(16)、右懸掛架 (13) 、下懸掛架I (14)和下懸掛架II(15)分別與支撐架固定連接。
【文檔編號】A01B43/00GK105874935SQ201610220540
【公開日】2016年8月24日
【申請日】2016年4月11日
【發明人】曹文龍, 王浩宇, 許光明, 于振華, 牛云鵬, 孟嬌, 楊帆
【申請人】吉林省農業機械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