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防治田七病害的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提供一種防治田七病害的方法,包括田七葉發黃預防方法及田七葉出現發黃后處理方法;田七葉發黃預防方法分兩個步驟:土壤改良、種植后的護理;土壤改良通過加入動物糞便、秸稈、大青葉藥渣、山梔藥渣、夾竹桃堆漚而成的藥渣有機肥,不僅增加土壤肥力,而且能有效消滅及抑制土壤的有害病菌;田七種植后通過在地面施用由蒲公英、樟樹葉、夾竹桃、水、生根粉、乙酸銅、三唑酮殺菌劑組成的殺菌調節物,進一步抑制潮濕環境下病菌的滋生;如田七葉子出現發黃可以噴灑生根粉、蕓苔素內脂、細胞分裂素、霜霉威、甲霜靈進行調節治療。本發明方法通過綜合治理方式高效預防治理田七病害,具有良好防治效果及經濟效益。
【專利說明】一種防治田七病害的方法 【技術領域】
[0001] 本發明涉及植物種植技術領域,具體是一種防治田七病害的方法。 【【背景技術】】
[0002] 田七,又名三七,為傘形目五加科植物,主要分布于云南、廣西、江西、四川等地。田 七是以植物田七的根部作為藥用部分,具有散瘀止血,消腫定痛之功效,主治咯血,吐血,衄 血,便血,崩漏,外傷出血,胸腹刺痛,跌仆腫痛,具有"金不換"、"南國神草"之美譽。
[0003] 田七長期生長在蔭蔽潮濕的環境下,各種病害的發生非常嚴重,而且常常是混合 或者復合侵染,田七前期生長正常,六月份后部分葉子開始發黃,莖變空、變干。主要原因為 田七患田七黃銹病、田七根結線蟲病、田七根腐病,而且患以上病害會導致田七不長新根。
[0004] 田七根腐病:又名"雞屎爛"、"綠臭",是真菌中一種半知菌,危害根部,受害根部黑 褐色逐漸軟腐呈灰白色漿汁狀,有腥臭味。出苗前,芽子腐爛,呈現黃褐色,俗稱"梧頭爛"。 根部受害后,病斑呈褐色,維管束變褐,此時地上部葉片萎蔫下垂。隨著病情的發展,根皮腐 爛,心部軟腐,最后只殘存根皮及纖維狀物,地上部枯萎死亡。主要發生于種苗移栽田,在出 苗期間引起芽腐。該病在二、三年田七整個生長期間都有發生,一般在蘆頭與芽基結合處出 現褐色水漬狀病變,繼而呈角狀向上蔓延,造成莖桿基部腐爛中空。病害發生初期在晴天中 午很容易發現,植株地上部分表現為急性萎蔫,即葉片呈綠色萎蔫披垂。在發病部位可以看 到白色菌膿,聞有臭味。真菌性根腐:田七真菌性根腐由于引起的病原種類不同,表現癥狀 也不同。
[0005] 黃銹病土名"黃膩"、"黃皰癥",病原物為人參夏孢銹菌,屬擔子菌亞門,銹菌目。主 要危害葉片,葉上病處初呈針尖突起的小黃點,擴大呈圓形或放射狀,邊緣不整齊,病菌孢 子堆破裂后散失黃粉。植株莖葉長滿銹斑;可在幼芽、莖、花軸、果等部位發生;受害嚴重的, 葉片脫落,花萎黃枯死,落果等。病菌在病殘枝葉和根莖芽(羊腸頭)上潛存越冬。帶菌種苗 也是病害的侵染來源。次年早春2~3月,病菌侵染新抽生葉的葉背,導致葉片卷縮,變黃,枯 萎脫落。產生的夏孢子通過風雨傳播,成為株間再次侵染的菌源,4月后陸續出現夏孢子堆, 擴展至葉面,7~8月銹病為害加劇,孢子堆亦大,造成第二次落葉高峰。
[0006] 田七根結線蟲病稱南方根結線蟲,病原線蟲雌雄異形,幼蟲呈細長蠕蟲狀。雄成蟲 線狀,尾端稍圓,無色透明,大小1.0-1.5X0.03-0.04(mm)。雌成蟲梨形,每頭雌線蟲可產 卵300-800粒,雌蟲多埋藏于寄主組織內,大小0.44- 1.59 X 0.26-0.81 (mm)。藥用植物田 七根部被線蟲侵入后,根部的細胞受到線蟲刺激后,產生大小不等的瘤結狀蟲瘦,主根或側 根均可產生畸變后而形成瘤,染病時間較長以后,植株的枝葉變黃或脫落;感染根結線蟲的 田七植株地上部發黃,矮化,重病株枯死。
[0007] 針對以上田七病害導致葉子發黃如不采用相關方式進行處置田七株苗死亡率高 達95%,而傳統往往采用單一的化學生物藥劑進行防治,但是的化學藥劑單一的處理方式 無益于田間病害問題的解決,無法解決混合或者復合侵染,反而會增強病菌的抗藥性。 【
【發明內容】
】
[0008] 鑒于以上內容,有必要提供一種能夠長期有效解決田七病害的綜合防控方法,本 發明提供一種藥劑組合結合植物源抑菌制劑的施用進行防治田七發生病變,該方法從源頭 入手注重防治,不僅能有效防控田七田間種植病害的發生,并且能有效促進田七生長,增強 田七對病害抵抗力。
[0009] 本發明的目的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
[0010] 一種防治田七病害的方法,包括田七葉發黃預防方法及田七葉發黃處理方法,田 七葉發黃預防方法又包括以下兩個步驟:土壤改良、種植后的護理;
[0011] (1) 土壤改良:選擇土地疏松、地勢平坦的土壤,深翻土壤20-25cm,在已經平整的 土壤施用藥渣有機肥,上述藥渣有機肥重量份數原料混合堆慪而成:100-150份動物糞便、 50-100份秸桿、25-30份大青葉藥渣、10-15份山梔藥渣、1-2份夾竹桃;
[0012] (2)種植后的護理:田七種植后每隔半年施用一次藥渣有機肥,同時在地面施用殺 菌調節物,上述殺菌調節物以下重量份數原料混合而成,200-250份樟樹葉、200-250份蒲公 英、15-25份夾竹桃、100-200份水、1-2份生根粉、1-2份乙酸銅、1-2份三唑酮。
[0013] 進一步的如田七葉發黃,處理方法為:每隔3-5天向葉面噴灑調節混合液,調節混 合液分為A液、B液,調節混合液A液與調節混合液B液輪流交替使用3-4次;上述調節混合液A 液由以下重量份數原料混合而成:20-25份生根粉、20-25份蕓苔素內脂、20-25份細胞分裂 素、10-18份甲霜靈、15000-20000份水;上述調節混合液B液由以下重量份數原料混合而成: 20-25份生根粉、20-25份蕓苔素內脂、20-25份氨基酸、20-25份霜霉威、15000-20000份水。 [0014] 進一步的調節混合液按200-280kg/畝的量施用。
[0015]進一步的殺菌調節物制備方法為:取樟樹葉、蒲公英、夾竹桃分別曬干后混合粉碎 得到植物粉碎混合物,生根粉、乙酸銅、三唑酮殺菌劑混合加水溶解稀釋后噴灑到植物粉碎 混合物即可得到殺菌調節物。
[0016]進一步的殺菌調節物按300-400kg/畝的量施用。
[0017] 進一步的藥渣有機肥制備方法為:取動物糞便、秸桿、夾竹桃混合堆慪1個月再加 入大青葉藥渣、山梔藥渣繼續堆慪2個月即可得到藥渣有機肥。
[0018] 進一步的藥渣有機肥按2500-4000kg/畝的量施用。
[0019] 藥渣有機肥中動物糞便、秸桿含有作物所必需的營養元素1?、1(、0&、8、多種糖類、 氨基酸,能為土壤提供全面營養成分,而且肥效長,可增加和更新土壤有機質,促進微生物 繁殖,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質和生物活性;大青葉含靛藍(indigo,indigo tin),務藍戒 (isatan)B,靛玉紅(indirubin)。還含鐵、鈦、猛、鋅、銅以及鉆、鎳、硒、絡、砷等無機元素,具 有抗菌、抗癌、解熱、利膽;主治,清熱,解毒,涼血,止血。治溫病熱盛煩渴,流行性感冒,急性 傳染性肝炎,菌痢,急性胃腸炎,急性肺炎,丹毒,吐血,衄血,黃疸,痢疾,喉痹,口瘡,癰疽腫 毒;山梔含含黃酮類梔子素、果膠、縣質、藏紅花素、藏紅花酸、D-甘露醇、廿九燒、β-谷甾醇, 具有清熱、瀉火、解毒、涼血的功效,山梔對許蘭氏黃癬菌,腹股溝表皮癬菌、紅色表皮癬菌 等多種真菌有抑制作用;夾竹桃是最毒的植物之一,包含了多種毒素,有些甚至是致命的。 它的毒性極高,曾有小量致命或差點致命的報告,在夾竹桃的各個部份都可以找到這些毒 素,在樹液中濃度最高,在皮膚上可以造成痳痹,科學家相信夾竹桃內仍有很多未知的有害 物質;這幾種原料相互協同配合能為土壤提供全面營養成分,而且肥效長,有效防治土壤中 各種病菌,預防田七種植后發生病變,產生意料不到的效果。
[0020] 殺菌調節物中蒲公英具有抗菌、抗腫瘤、通乳、利膽作用,有清熱解毒,利尿散結。 治急性乳腺炎,淋巴腺炎,瘰疬,疔毒瘡腫,急性結膜炎,感冒發熱,急性扁桃體炎,急性支氣 管炎,胃炎,肝炎,膽囊炎,尿路感染作用。樟樹葉祛風;除濕;解毒;殺蟲。主風濕痹痛;胃痛; 水火燙傷;瘡瘍腫毒;慢性下肢潰瘍;疥癬;皮膚瘙癢;毒蟲咬傷;含有棕黑色色素,在一定濃 度范圍內對大腸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枯草桿菌、巨大芽孢桿菌、蘇云金桿菌有不同程度 的抑制作用,香樟樹葉具有良好的驅蟲效果,民間一直有用樟腦丸驅蟲的習慣;生根粉能通 過強化、調控植物內源激素的含量和重要酶的活性,促進生物大分子的合成,誘導植物不定 根或不定芽的形成,調節植物代謝強度,達到提高育苗、造林成活率及作物產量、質量和抗 性的目的。乙酸銅由銅、氧化銅或碳酸銅與乙酸作用而得。用途:用作殺蟲劑、殺菌劑、有機 反應催化劑以及瓷器顏料等。三唑酮是一種高效、低毒、低殘留、持效期長、內吸性強的三唑 類殺菌劑。被植物的各部分吸收后,能在植物體內傳導。對銹病和白粉病具有預防、鏟除、治 療等作用。三唑酮的殺菌機制原理極為復雜,主要是抑制菌體麥角留醇的生物合成,因而抑 制或干擾菌體附著孢及吸器的發育,菌絲的生長和孢子的形成。通過殺菌調節物有效成分 互相作用可以有效防治田七在潮濕環境下容易滋生病菌問題。
[0021] 調節混合液中調節液一方面通過調節植物內激素的含量和酶的活性,強度增強植 物活力和抗性,有效緩解作物遭受的蟲害、病害;另一方面通過調節液中有效的殺菌成分對 病菌進行防治,調節液中各個成分具有互相協調增效作用。調節混合液A液與調節混合液B 液交替使用能互相協調互補促進、有增強藥效作用。
[0022]本發明有益效果:
[0023] 1.本發明采用藥物有機肥方式對土壤進行改良,藥物有機肥各個要素通過堆慪相 互協同配合不僅能長期給田七生長提供充足肥力,而且藥物有機肥還能殺滅及抑制土壤的 有害病菌,有效降低病菌蟲害的發生,對防治田七黃銹病、根結線蟲病、根腐病效果良好,從 而預防田七葉子發黃。
[0024] 2.在地面施用殺菌調節物可以有效防治田七在潮濕環境下容易滋生病菌問題,通 過土壤改良及地面施用殺菌調節物的方式,綜合防治田七放生病變導致葉子發黃,田七黃 銹病、根結線蟲病、根腐病綜合發病率僅為6-9%。
[0025] 3.如田七發病葉子變黃還可以采用噴灑調節混合液方式,調節混合液通過各個要 素的協同配合能產生更好效果;一方面對病菌進行有效殺滅,一方面通過促進田七增強生 機,促進植物不定根或不定芽的形成,調節植物代謝強度,達到提高田七抗性的目的,采用 該方式最終能治愈70 %葉子變黃的田七。 【【具體實施方式】】
[0026] 實施例1
[0027] 一種防治田七病害的方法,包括田七葉發黃預防方法及田七葉發黃處理方法,田 七葉發黃預防方法又包括以下兩個步驟:土壤改良、種植后的護理;
[0028] (1) 土壤改良:選擇土地疏松、地勢平坦的土壤,深翻土壤20cm,在已經平整的土壤 按2500kg/畝的量施用藥渣有機肥,藥渣有機肥通過以下方式堆慪而成:取重量份100份動 物糞便、50份秸桿、1份夾竹桃混合堆慪1個月再加入重量份25份大青葉藥渣、10份山梔藥渣 繼續堆慪2個月即可得到藥渣有機肥;
[0029] (2)種植后的護理:田七種植后每隔半年按2500kg/畝的量施用藥渣有機肥,同時 在地面按300kg/畝的量施用殺菌調節物;上述殺菌調節物通過以下方式制作而成,取重量 份200份樟樹葉、200份蒲公英、15份夾竹桃曬干后混合粉碎得到植物粉碎混合物,再取重量 份1份生根粉、1份乙酸銅、1份三唑酮殺菌劑、100份水混合后噴灑到植物粉碎混合物即可得 到殺菌調節物。
[0030] 如田七葉子發黃,處理方法為:每隔3天向葉面按200kg/畝的量噴灑調節混合液, 調節混合液分為A液、B液,調節混合液A液與調節混合液B液輪流交替使用3次;上述調節混 合液A液由以下重量份數原料混合而成:20份生根粉、20份蕓苔素內脂、20份細胞分裂素、10 份甲霜靈、15000份水;上述調節混合液B液由以下重量份數原料混合而成:20份生根粉、20 份蕓苔素內脂、20份氨基酸、20霜霉威、15000份水。
[0031] 實施例2
[0032] 一種防治田七病害的方法,包括田七葉發黃預防方法及田七葉發黃處理方法,田 七葉發黃預防方法又包括以下兩個步驟:土壤改良、種植后的護理;
[0033] (1) 土壤改良:選擇土地疏松、地勢平坦的土壤,深翻土壤25cm,在已經平整的土壤 按2500kg/畝的量施用藥渣有機肥,藥渣有機肥通過以下方式堆慪而成:取重量份150份動 物糞便、100份秸桿、2份夾竹桃混合堆慪1個月再加入重量份30份大青葉藥渣、15份山梔藥 渣繼續堆慪2個月即可得到藥渣有機肥;
[0034] (2)種植后的護理:田七種植后每隔半年按4000kg/畝的量施用藥渣有機肥,同時 在地面按400kg/畝的量施用殺菌調節物;上述殺菌調節物通過以下方式制作而成,取重量 份250份樟樹葉、250份蒲公英、25份夾竹桃曬干后混合粉碎得到植物粉碎混合物,再取重量 份2份生根粉、2份乙酸銅、2份三唑酮殺菌劑、200份水混合后噴灑到植物粉碎混合物即可得 到殺菌調節物。
[0035] 如田七葉子發黃,處理方法為:每隔4天向葉面按280kg/畝的量噴灑調節混合液, 調節混合液分為A液、B液,調節混合液A液與調節混合液B液輪流交替使用3次;上述調節混 合液A液由以下重量份數原料混合而成:25份生根粉、25份蕓苔素內脂、25份細胞分裂素、18 份甲霜靈、20000份水;上述調節混合液B液由以下重量份數原料混合而成:25份生根粉、25 份蕓苔素內脂、25份氨基酸、25霜霉威、20000份水。
[0036] 實施例3
[0037] 一種防治田七病害的方法,包括田七葉發黃預防方法及田七葉發黃處理方法,田 七葉發黃預防方法又包括以下兩個步驟:土壤改良、種植后的護理;
[0038] (1) 土壤改良:選擇土地疏松、地勢平坦的土壤,深翻土壤23cm,在已經平整的土壤 按3000kg/畝的量施用藥渣有機肥,藥渣有機肥通過以下方式堆慪而成:取重量份150份動 物糞便、80份秸桿、1份夾竹桃混合堆慪1個月再加入重量份27份大青葉藥渣、12份山梔藥渣 繼續堆慪2個月即可得到藥渣有機肥;
[0039] (2)種植后的護理:田七種植后每隔半年按3000kg/畝的量施用藥渣有機肥,同時 在地面按340kg/畝的量施用殺菌調節物;上述殺菌調節物通過以下方式制作而成,取重量 份220份樟樹葉、225份蒲公英、17份夾竹桃曬干后混合粉碎得到植物粉碎混合物,再取重量 份2份生根粉、1份乙酸銅、2份三唑酮殺菌劑、120份水混合后噴灑到植物粉碎混合物即可得 到殺菌調節物。
[0040] 如田七葉子發黃,處理方法為:每隔3天向葉面按220kg/畝的量噴灑調節混合液, 調節混合液分為A液、B液,調節混合液A液與調節混合液B液輪流交替使用4次;上述調節混 合液A液由以下重量份數原料混合而成:22份生根粉、22份蕓苔素內脂、23份細胞分裂素、15 份甲霜靈、17000份水;上述調節混合液B液由以下重量份數原料混合而成:23份生根粉、23 份蕓苔素內脂、22份氨基酸、22霜霉威、17000份水。
[0041]為了驗證本發明田七葉子發黃的防控處理方法效果,采用以下不同的方式進行種 植,以地塊(每個地塊面積2x10m)為單位,于收獲前調查田七葉子發黃發生率及成活率,地 塊1、地塊2和地塊3所采用傳統的種植方法及傳統藥劑處理方式,是采用《農村實用技術》 2010年12期記載的《三七的種植栽培與病蟲害防治》方法種植。
[0042] 表1不同種植方式田七葉子發黃發生率 [0043]
[0044]從表1中可以看出,采用本發明方式預防田七葉子發黃具有重要顯著效果,同時采 用本發明種植的田七具有更強的病菌抵抗率,葉片發黃后在相同的處理方式下成活率更 高;采用本發明方式處置田七葉發黃相比較傳統方式有更好的效果;本發明田七葉子發黃 預防方式及處理方式具有相輔相成的效果,在使用本發明的田七葉子發黃預防方式下使用 本發明的田七葉子發黃處理方式最有顯著效果。
[0045]該注意的是,上述實施例對本發明進行說明而不是對本發明進行限制,并且本領 域技術人員在不脫離所附權利要求的范圍的情況下可設計出替換實施例均應屬于本發明 所涵蓋專利。
【主權項】
1. 一種防治田七病害的方法,包括田七葉發黃預防方法及田七葉發黃處理方法,田七 葉發黃預防方法又包括以下兩個步驟:土壤改良、種植后的護理,其特征在于: (1) 土壤改良:選擇土地疏松、地勢平坦的土壤,深翻土壤20-25cm,在已經平整的土壤 施用藥渣有機肥,上述藥渣有機肥由以下重量份數原料混合堆慪而成:100-150份動物糞 便、50-100份秸桿、25-30份大青葉藥渣、10-15份山梔藥渣、1-2份夾竹桃; (2) 種植后的護理:田七種植后每隔半年施用一次藥渣有機肥,同時在地面施用殺菌調 節物,上述殺菌調節物由以下重量份數原料混合而成:200-250份樟樹葉、200-250份蒲公 英、15-25份夾竹桃、100-200份水、1-2份生根粉、1-2份乙酸銅、1-2份三唑酮。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防治田七病害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田七葉發黃處理方 法為:每隔3-5天向葉面噴灑調節混合液,調節混合液分為A液、B液,調節混合液A液與調節 混合液B液輪流交替使用3-4次;上述調節混合液A液由以下重量份數原料混合而成:20-25 份生根粉、20-25份蕓苔素內脂、20-25份細胞分裂素、10-18份甲霜靈、15000-20000份水;上 述調節混合液B液由以下重量份數原料混合而成:20-25份生根粉、20-25份蕓苔素內脂、20-25份氨基酸、20-25份霜霉威、15000-20000份水。3. 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一種防治田七病害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調節混合液按200-280kg/畝的量施用。4.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防治田七病害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殺菌調節物制備方法為: 取樟樹葉、蒲公英、夾竹桃分別曬干后混合粉碎得到植物粉碎混合物,生根粉、乙酸銅、三唑 酮殺菌劑混合加水溶解稀釋后噴灑到植物粉碎混合物即可得到殺菌調節物。5. 根據權利要求1或4所述一種防治田七病害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殺菌調節物200-280kg/畝的量施用。6.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防治田七病害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藥渣有機肥制備方法為: 取動物糞便、秸桿、夾竹桃混合堆慪1個月再加入大青葉藥渣、山梔藥渣繼續堆慪2個月即可 得到藥渣有機肥。7. 根據權利要求1或6所述一種防治田七病害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藥渣有機肥按2500-4000kg/畝的量施用。
【文檔編號】A01N37/10GK106034438SQ201610361807
【公開日】2016年10月26日
【申請日】2016年5月27日
【發明人】韋海奇, 梁軍, 歐麗萍, 葉靖平, 周瑜
【申請人】靖西地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