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vjp15"></listing><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ideo></cite>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menuitem>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var>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cite>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menuitem id="vjp15"><span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span></menuitem>
<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

一種適合規模化種植的智能栽培盆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10692365閱讀:366來源:國知局
一種適合規模化種植的智能栽培盆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適合規模化種植的智能栽培盆,包括盆體、設置在盆體內部的管匯、托盤和土壤濕度傳感器,盆體的側壁上設置有控制器,管匯的一端連接有電磁閥,土壤濕度傳感器的信號輸出端與控制器的信號輸入端連接,控制器的信號輸出端與電磁閥的信號輸入端連接;盆體的側面開設有矩形滑槽,托盤的兩端卡接在滑槽中并延伸到盆體的外部,托盤能夠沿滑槽上下滑動;所述管匯包括設置在托盤下方且與電磁閥連接的分流器和連接在分流器上的多個支管;所述分流器與電磁閥之間連接有進水總管。具有結構簡單,適合規模化栽培,方便管理,方便移盆、擴盆,能夠自動澆水且節約用水的優點。
【專利說明】
一種適合規模化種植的智能栽培盆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栽培盆,具體的說,是一種適合規模化種植的智能栽培盆。
【背景技術】
[0002]栽培盆使農業上盆栽植物、育苗等工作常用的器具,目前盆栽植物的需求量逐年增加,但大量培植時都是使用的普通的栽培盆,規模化栽培時管理不方便,當需要移盆換盆或擴盆時操作繁瑣;普通的栽培盆不能實現遠程自動澆水,現需要一種簡單的、適合規模化栽培、方便管理、方便移盆和擴盆、能夠自動澆水的栽培盆來解決上述問題。

【發明內容】

[0003]本發明的目的在于設計出一種適合規模化種植的智能栽培盆,具有結構簡單,適合規模化栽培,方便管理,方便移盆、擴盆,能夠自動澆水且節約用水的優點。
[0004]本發明通過下述技術方案實現:一種適合規模化種植的智能栽培盆,包括盆體、設置在盆體內部的管匯、托盤和土壤濕度傳感器,盆體的側壁上設置有控制器,管匯的一端連接有電磁閥,土壤濕度傳感器的信號輸出端與控制器的信號輸入端連接,控制器的信號輸出端與電磁閥的信號輸入端連接;盆體的側面開設有矩形滑槽,托盤的兩端卡接在滑槽中并延伸到盆體的外部,托盤能夠沿滑槽上下滑動;用于栽培植物的土壤放置在托盤的頂部與盆體所圍成的空間中,用手上下滑動托盤能夠將土壤上下移動,并能夠將土壤舉升到盆體的外部,能夠輕松地將土壤連同種植在土壤上的植物整株取出;管匯能夠無干涉地穿過托盤并伸入托盤上方的土壤中并為其澆水,實現在土壤內部直接澆水,提高了土壤的濕度并較少了土壤表面水分的蒸發提高了水資源的利用率;采用控制器、土壤濕度傳感器和電磁閥的組合實現了對土壤濕度的實時監控,并能夠在土壤濕度過低時自動澆水或再土壤濕度過高時自動停止澆水,整個過程無需人為控制,實現了種植盆栽的自動智能控制。
[0005]進一步的為更好的實現本發明,特別采用下述設置結構:所述管匯包括設置在托盤下方且與電磁閥連接的分流器和連接在分流器上的多個支管;多個支管分別貫穿托盤并伸入到托盤上方的土壤中,實現土壤內部直澆,減少土壤表面水分的蒸發,節約水資源。
[0006]進一步的為更好的實現本發明,特別采用下述設置結構:所述支管的管壁上均勻開設有多個出水孔,使土壤不同地方的濕度更加的均衡,避免多澆或漏澆,使土壤中植物的根系更加的發達且合理地生長。
[0007]進一步的為更好的實現本發明,特別采用下述設置結構:所述分流器與電磁閥之間連接有進水總管;電磁閥與外部的水源連接。
[0008]進一步的為更好的實現本發明,特別采用下述設置結構:所述分流器和托盤之間設置有隔板,支管的自由端依次貫穿隔板和托盤并伸入到盆體的中部;隔板將分流器與托盤隔斷,防止托盤上的土壤掉落到分流器上。
[0009]進一步的為更好的實現本發明,特別采用下述設置結構:所述盆體的下部設置有用于固定進水總管的隔層;隔層采用發泡材料制成,起到固定進水總管的作用,同時起到保溫和防止下方濕氣進入盆體內土壤的作用。
[0010]本發明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優點及有益效果:
(1)本發明中,盆體中設置有土壤濕度傳感器,能夠實時將土壤的濕度傳輸給控制器,控制器根據預設程序控制電磁閥的開閉,實現對澆水的智能控制;適合規模化栽培,方便管理;
(2)本發明中,所述栽培盆的外觀為普通的栽培盆,分流器、托盤、支管、進水總管、電磁閥、隔板和各層均設置在盆體中,外觀簡潔,結構簡單,方便大規模培植植物;
(3)本發明中,托盤能夠將盆體中的土壤連同植物整柱的舉升到盆體外并能夠方便的為植株換盆、修根或擴盆,適合規模化栽培使用,且方便管理和操作;
(4)本發明中,管匯的支管伸入到土壤中,實現在土壤中直接進行澆水,減少土壤表面的水分蒸發,且促進了植物的根系的發育,適合規模化種植,節約了水資源。
【附圖說明】
[0011]圖1為一種適合規模化種植的智能栽培盆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一種適合規模化種植的智能栽培盆的主視示意圖;
其中,1-盆體,2-托盤,3-滑槽,4-分流器,5-支管,6-進水總管,7-電磁閥,8-隔板,9-隔層,I O-土壤濕度傳感器,11-控制器。
【具體實施方式】
[0012]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地詳細說明,但本發明的實施方式不限于此。
[0013]實施例1:
一種適合規模化種植的智能栽培盆,具有結構簡單,適合規模化栽培,方便管理,方便移盆、擴盆,能夠自動澆水且節約用水的優點,如圖1、圖2所示,特別設置成下述結構:包括盆體1、設置在盆體I內部的管匯、托盤2和土壤濕度傳感器10,盆體I的側壁上設置有控制器11,管匯的一端連接有電磁閥7,土壤濕度傳感器10的信號輸出端與控制器11的信號輸入端連接,控制器11的信號輸出端與電磁閥7的信號輸入端連接;盆體I的側面開設有矩形滑槽3,托盤2的兩端卡接在滑槽3中并延伸到盆體I的外部,托盤2能夠沿滑槽3上下滑動;用于栽培植物的土壤放置在托盤2的頂部與盆體I所圍成的空間中,用手上下滑動托盤2能夠將土壤上下移動,并能夠將土壤舉升到盆體I的外部,能夠輕松地將土壤連同種植在土壤上的植物整株取出;管匯能夠無干涉地穿過托盤2并伸入托盤2上方的土壤中并為其澆水,實現在土壤內部直接澆水,提高了土壤的濕度并較少了土壤表面水分的蒸發提高了水資源的利用率;采用控制器11、土壤濕度傳感器10和電磁閥7的組合實現了對土壤濕度的實時監控,并能夠在土壤濕度過低時自動澆水或再土壤濕度過高時自動停止澆水,整個過程無需人為控制,實現了種植盆栽的自動智能控制。
[0014]實施例2:
本實施例是在上述實施例的基礎上進一步優化,進一步的為更好的實現本發明,如圖
1、圖2所示,特別采用下述設置結構:所述管匯包括設置在托盤2下方且與電磁閥7連接的分流器4和連接在分流器4上的多個支管5;多個支管分別貫穿托盤并伸入到托盤上方的土壤中,實現土壤內部直澆,減少土壤表面水分的蒸發,節約水資源。
[0015]實施例3:
本實施例是在上述任一實施例的基礎上進一步優化,進一步的為更好的實現本發明,特別采用下述設置結構:所述支管5的管壁上均勻開設有多個出水孔,使土壤不同地方的濕度更加的均衡,避免多澆或漏澆,使土壤中植物的根系更加的發達且合理地生長。
[0016]實施例4:
本實施例是在上述任一實施例的基礎上進一步優化,進一步的為更好的實現本發明,如圖1所示,特別采用下述設置結構:所述分流器4與電磁閥7之間連接有進水總管6;電磁閥7與外部的水源連接。
[0017]實施例5:
本實施例是在上述任一實施例的基礎上進一步優化,進一步的為更好的實現本發明,如圖1所示,特別采用下述設置結構:所述分流器4和托盤2之間設置有隔板8,支管5的自由端依次貫穿隔板8和托盤2并伸入到盆體I的中部;隔板8將分流器4與托盤2隔斷,防止托盤2上的土壤掉落到分流器4上。
[0018]實施例6:
本實施例是在上述任一實施例的基礎上進一步優化,進一步的為更好的實現本發明,如圖1所示,特別采用下述設置結構:所述盆體I的下部設置有用于固定進水總管6的隔層9;隔層9采用發泡材料制成,起到固定進水總管6的作用,同時起到保溫和防止下方濕氣進入盆體內土壤的作用。
[0019]使用時,將托盤2放置于盆體I的最下端,將土壤放入托盤2和盆體I所圍成的空間中,將土壤的周圍壓實,并在中部種入植物,接頭設備電源,這時,感應頭插入土壤中的土壤濕度感應器10則開始實時探測土壤的濕度,支管5穿過隔板8和托盤2上開設的相應的通孔,并插入土壤的內部;當土壤中的水分低于控制器11的預設程序值時,控制器11向電磁閥7發出信號,使電磁閥7處于開合狀態,水源通過管道依次進入到電磁閥7、進水總管6和分流器4中,分流器4將水源按所接的支管5的根數等分成多股,之后水源通過支管5上開設的出水孔進入到土壤中;實際使用時可以根據情況將一水源同時并聯或串聯多個所述栽培盆即可實現規模化栽培。當土壤濕度高于控制器11的程序預設值時,控制器11向電磁閥發出閉合信號或斷開開合信號,使電磁閥7處于閉合狀態以截斷水源。當需要移盆時則用手將托盤2向上沿滑槽3的方向抬起,則土壤和整柱植物被抬升出盆體I中,然后將植物連同土壤取走放入另一個栽培盆中即可,操作十分方便,節約工作環節,提高了工作效率,十分適合規模化栽培。
[0020]以上所述,僅是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并非對本發明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據本發明的技術實質對以上實施例所作的任何簡單修改、等同變化,均落入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
【主權項】
1.一種適合規模化種植的智能栽培盆,其特征在于:包括盆體(I)、設置在盆體(I)內部的管匯、托盤(2)和土壤濕度傳感器(10),盆體(I)的側壁上設置有控制器(11),管匯的一端連接有電磁閥(7),土壤濕度傳感器(10)的信號輸出端與控制器(11)的信號輸入端連接,控制器(11)的信號輸出端與電磁閥(7)的信號輸入端連接;盆體(I)的側面開設有矩形滑槽(3),托盤(2)的兩端卡接在滑槽(3)中并延伸到盆體(I)的外部,托盤(2)能夠沿滑槽(3)上下滑動。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適合規模化種植的智能栽培盆,其特征在于:所述管匯包括設置在托盤(2)下方且與電磁閥(7)連接的分流器(4)和連接在分流器(4)上的多個支管(5)0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適合規模化種植的智能栽培盆,其特征在于:所述支管(5)的管壁上均勾開設有多個出水孔。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適合規模化種植的智能栽培盆,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器(4)與電磁閥(7)之間連接有進水總管(6)。5.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適合規模化種植的智能栽培盆,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器(4)和托盤(2)之間設置有隔板(8),支管(5)的自由端依次貫穿隔板(8)和托盤(2)并伸入到盆體(I)的中部。6.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適合規模化種植的智能栽培盆,其特征在于:所述盆體(I)的下部設置有用于固定進水總管(6)的隔層(9)。
【文檔編號】A01G27/00GK106069289SQ201610610758
【公開日】2016年11月9日
【申請日】2016年7月29日 公開號201610610758.6, CN 106069289 A, CN 106069289A, CN 201610610758, CN-A-106069289, CN106069289 A, CN106069289A, CN201610610758, CN201610610758.6
【發明人】王志國
【申請人】成都科比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韩国伦理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