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秧機船板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插秧機的船板,具體涉及一種插秧機的塑料船板。
【背景技術】
[0002]目前,插秧機的船板是由玻璃鋼或鋼板制成的。玻璃鋼船板通過在玻璃絲上面刷環氧樹脂、多層粘接在一起而成的實心結構;玻璃鋼船板主要存在以下不足。一是重量大,強度低,不耐沖擊和易變形,使用過程中,易起層和破裂;二是實心結構的玻璃鋼船板浮力小,在水中直接接觸泥漿面,前行阻力大,耗能多;三是其泥漿聚壟裝置為截面呈拱形的條形鐵件,多件條形鐵件通過螺栓相間隔的固定在玻璃鋼船板的底面上,條形鐵件長時間在水中工作易變形和腐爛,需要經常更換,使用成本大大增加;四是玻璃鋼制品回收難度大,不但浪費資源,而且易造成環境污染。
[0003]鋼板制成的船板,重量大耗能多,易腐蝕,使用壽命短。
【實用新型內容】
[0004]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針對上述缺陷,提供一種強度高、浮力大和使用成本低的插秧機船板。
[0005]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如下結構的插秧機船板,其結構特點在于船板本體為由頂壁、底壁、前側壁、后側壁、左側壁和右側壁圍成的且通過吹塑成型而成的中空體,成型過程中底壁上多處下凸成多條間隔設置的下凸起,所述下凸起向后延伸出船板本體后形成多條間隔設置并與后側壁連為一體的中空的前伸凸柱;所述前伸凸柱和下凸起連續成一體構成前端呈錐狀的起壟器。
[0006]所述左側壁和右側壁的上邊緣均向外凸伸然后向下彎折從而形成弧狀的擋泥板。
[0007]所述底壁的面積小于頂壁的面積,從而使前側壁、左側壁和右側壁均呈傾斜狀設置;前側壁、左側壁和右側壁與底壁的連接以及左側壁、右側壁與前側壁的連接均為平滑連接。
[0008]所述頂壁的上表面多處局部下沉從而形成多個頂靠在底壁上的中空的支撐筋。
[0009]所述前伸凸柱的底壁和頂壁之間設有加強筋,該加強筋為由前伸凸柱的底壁局部上凹而形成的頂靠在前伸凸柱的頂壁上的中空凸柱,或者該加強筋為由前伸凸柱的頂壁局部下沉而形成的頂靠在前伸凸柱的底壁上的中空凸柱。
[0010]所述前伸凸柱中,最外側的兩條前伸凸柱均短于二者之間的其它前伸凸柱。
[0011]所述最外側的兩條前伸凸柱之間的其它前伸凸柱的底壁和頂壁之間設有加強筋,該加強筋為由前伸凸柱的底壁局部上凹而形成的頂靠在前伸凸柱的頂壁上的中空凸柱,或者該加強筋為由前伸凸柱的頂壁局部下沉而形成的頂靠在前伸凸柱的底壁上的中空凸柱。
[0012]所述頂壁的上表面上設有多條防滑凸筋。
[0013]所述前側壁短于后側壁。
[0014]上述結構的插秧機船板,船板主體為中空的塑料體,重量輕、浮力大,前行阻力小,動力消耗低,耐腐蝕,使用壽命長,可回收利用。
【附圖說明】
[0015]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
[0016]圖1是本實用新型一種結構形式的示意圖;
[0017]圖2是圖1的后視圖;
[0018]圖3是沿圖1中A-A線的剖視圖;
[0019]圖4是沿圖1中B-B線的剖面圖;
[0020]圖5是本實用新型另一種結構形式的示意圖;
[0021]圖6是圖5的后視圖;
[0022]圖7是圖5的仰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23]本實用新型以圖1在圖紙上的方向確定前后左右和上下位置,圖紙的上方為前、下方為后、左側為左、右側為右;垂直進入圖紙的方向為下,垂直離開圖紙的方向為上。
[0024]一種結構形式的插秧機船板,如圖1和圖2所示,其船板本體由頂壁1、底壁2、前側壁3、后側壁4、左側壁5和右側壁6構成的具有內腔7的中空結構,船板本體通過塑料吹塑工藝加工而成。底壁2上多處下成多條間隔設置的下凸起8,多條下凸起8向后延伸超出后側壁4后形成多條間隔設置的且與后側壁4連為一體的中空的前伸凸柱9。所述前伸凸柱9和下凸起8連續成一體構成前端呈錐狀的起壟器,起壟器的前端遠離底壁2的上邊緣設置。底壁2的面積小于頂壁I的面積,從而使前側壁3、左側壁5和右側壁6均呈傾斜狀設置;前側壁3、左側壁5和右側壁6與底壁的連接以及左側壁5、右側壁6與前側壁3的連接均為采用弧面過渡的平滑連接。這樣可以有效減小船板的前行阻力。進一步的是,將前側壁設計成短于后側壁,可更有效減小船板的前行阻力。為了防止操作人員在船板本體上打滑,所述頂壁I上表面設有多條防滑凸筋10。
[0025]如圖3所示,船板本體的內腔7中設有連接頂壁I和底壁2的多條支撐筋11,支撐筋11是這樣形成的:所述頂壁的上表面多處局部下沉從而形成多個頂靠在底壁上的中空凸柱,該中空凸柱即為支撐筋11;或者底壁下表面多處局部上凹從而形成多個頂靠在頂壁上的中空凸柱,該中空凸柱即為所述支撐筋11。
[0026]如圖4所示,所述前伸凸柱9的底壁和頂壁之間設有加強筋12,該加強筋12為由前伸凸柱9的底壁局部上凹而形成的頂靠在前伸凸柱的頂壁上的中空凸柱,或者該加強筋12為由前伸凸柱9的頂壁局部下沉而形成的頂靠在前伸凸柱9的底壁上的中空凸柱。當然,部分前伸凸柱9內的加強筋12可以由其頂壁局部下沉形成,另一部分前伸凸柱9內的加強筋12可以由其底壁局部上凹形成。
[0027]多條前伸凸柱9中,將最外側的兩條前伸凸柱設計為均短于二者之間的其它前伸凸柱,這樣可以減少壅泥外流影響起壟。由于最外側的兩條前伸凸柱短,可以不在其內設加強筋12,只在其它較長的前伸凸柱內設加強筋12。
[0028]另一種結構形式的插秧機船板,如圖5、圖6和圖7所示,是在上述第一種插秧機船板的基礎上做出的改進,其基本結構與上述的插秧機船板的結構基本相同,包括上述的插秧機船板的所有特征;不同之處在于船板本體的左側壁和右側壁的上邊緣均向外凸伸然后向下彎折從而形成弧狀的兩塊擋泥板13,擋泥板13可以防止壅泥外流影響起壟。
[0029]上述支撐筋11和加強筋12的數量,可根據船板大小及承載能力的大小依設計要求而確定;前伸凸柱9的數量可根據設計而定,相鄰兩前伸凸柱9間的間距可根據插秧要求進行設計。
[0030]本實用新型采用吹塑工藝制成,在上述結構描述的基礎上,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很容易設計出吹塑模,并利用吹塑機進行生產制作,具體制作工藝不再贅述。
【主權項】
1.一種插秧機船板,其特征在于船板本體為由頂壁、底壁、前側壁、后側壁、左側壁和右側壁圍成的且通過吹塑成型而成的中空體,成型過程中底壁上多處局部下凸成多條間隔設置的下凸起,所述下凸起向后延伸出船板本體后形成多條間隔設置并與后側壁連為一體的中空的前伸凸柱;所述前伸凸柱和下凸起連續成一體構成前端呈錐狀的起壟器。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插秧機船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側壁和右側壁的上邊緣均向外凸伸然后向下彎折從而形成弧狀的擋泥板。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插秧機船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壁的面積小于頂壁的面積,從而使前側壁、左側壁和右側壁均呈傾斜狀設置;前側壁、左側壁和右側壁與底壁的連接以及左側壁、右側壁與前側壁的連接均為平滑連接。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插秧機船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頂壁的上表面多處局部下沉從而形成多個頂靠在底壁上的中空的支撐筋。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插秧機船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前伸凸柱的底壁和頂壁之間設有加強筋,該加強筋為由前伸凸柱的底壁局部上凹而形成的頂靠在前伸凸柱的頂壁上的中空凸柱,或者該加強筋為由前伸凸柱的頂壁局部下沉而形成的頂靠在前伸凸柱的底壁上的中空凸柱。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插秧機船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前伸凸柱中,最外側的兩條前伸凸柱均短于二者之間的其它前伸凸柱。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插秧機船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最外側的兩條前伸凸柱之間的其它前伸凸柱的底壁和頂壁之間設有加強筋,該加強筋為由前伸凸柱的底壁局部上凹而形成的頂靠在前伸凸柱的頂壁上的中空凸柱,或者該加強筋為由前伸凸柱的頂壁局部下沉而形成的頂靠在前伸凸柱的底壁上的中空凸柱。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插秧機船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頂壁的上表面上設有多條防滑凸筋。
9.根據權利要求1至8任一權利要求所述的插秧機船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側壁短于后側壁。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插秧機船板,船板本體為由頂壁、底壁、前側壁、后側壁、左側壁和右側壁圍成的且通過吹塑成型而成的中空體,成型過程中底壁上多處下凸成多條間隔設置的下凸起,所述下凸起向后延伸出船板本體后形成多條間隔設置并與后側壁連為一體的中空的前伸凸柱;所述前伸凸柱和下凸起連續成一體構成前端呈錐狀的起壟器。所述左側壁和右側壁的上邊緣均向外凸伸然后向下彎折從而形成弧狀的擋泥板。上述結構的船板具有重量輕、剛性好強度高、水中浮力大和前行阻力小的優點,能帶來節約能源和資源,以及降低使用成本的有益效果。
【IPC分類】A01C11-02
【公開號】CN204362562
【申請號】CN201420776655
【發明人】楊光福
【申請人】濰坊欣達塑業有限公司
【公開日】2015年6月3日
【申請日】2014年12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