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旋耕機機架與側支撐板的裝配結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旋耕機的裝配結構。
【背景技術】
[0002]旋耕機機架為一焊接構件,焊接在旋耕機的兩個支撐板之間,在制造過程中,機架的長度是邊置傳動箱安裝面與另一支撐板安裝面之間的距離,由于機架是一個較大型的焊接構件,通常距離比較長,焊接過程中難免會有焊接變形,又不好以切削加工來消除變形,從而影響整機裝配精度,使機器裝配后難達到設計精度要求。
【實用新型內容】
[0003]針對旋耕機裝配中存在的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適用于旋耕機機架與側支撐板的裝配結構,能有效提高裝配精度,還可以減少因機架的制造精度而影響整臺旋耕機的裝配精度。
[0004]本實用新型所采用的技術方案為:一種旋耕機機架與側支撐板的裝配結構,包括機架和對稱分布在機架兩側的側支撐板,其中一個側支撐板設有邊置傳動箱,所述機架的總長度小于邊置傳動箱安裝面與另一個側支撐板安裝面之間的距離。
[0005]作為優選,所述機架的總長度比邊置傳動箱安裝面與另一個側支撐板安裝面之間的距離短3_5mm。
[0006]作為優選,機架兩側設有一體成型的端板,所述端板上設有放置焊接螺母的焊孔,所述的焊孔大于焊接螺母外徑2-3mm。
[0007]從以上技術方案可知,本實用新型通過在裝配的部件之間預留出間隙,來調整裝配過程中的因制造誤差和焊接變形對機器裝配的影響,從而提高機架和支撐板的裝配精度,進而提高整機的裝配精度。
【附圖說明】
[0008]圖1是本實用新型在整個旋耕機上的結構示意圖;
[0009]圖2是圖1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0]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詳細說明。
[0011]如圖1所示的旋耕機機架與側支撐板的裝配結構,包括機架I和對稱分布在機架兩側的左側支撐板2和右側支撐板3,右側支撐板的外側裝有邊置傳動箱4,邊置傳動箱的腳板5伸出右側支撐板的內側表面,所述機架的總長度小于邊置傳動箱安裝面6(即圖中腳板的左端面)與左側支撐板安裝面7之間的距離,最好小3-5_。機架兩側設有一體成型的端板8,所述端板上設有放置焊接螺母9的焊孔10,優選的,焊孔大于焊接螺母外徑2-3mm ;左側支撐板和邊置傳動箱的腳板上設有供螺栓擰入的安裝孔。
[0012]本實用新型裝配結構的具體裝配方式為:將機架插入邊傳動箱的腳板與左側支撐板中間,各端用四個焊接螺母放入機架端板的焊孔中,用相對應的螺栓分別將焊接螺母擰緊在邊置傳動箱的腳板和右左側支撐板上,此時機架自然套在了兩端的螺母上;然后,分別將插在機架端板孔中的焊接螺母與機架端板焊接,機架就被準確地固定在邊傳動箱的腳板與左支撐板中間。
[0013]上述實施方式僅供說明本實用新型之用,而并非是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精神和范圍的情況下,還可以作出各種變化和變型,因此所有等同的技術方案也應屬于本實用新型的范疇。
【主權項】
1.一種旋耕機機架與側支撐板的裝配結構,包括機架和對稱分布在機架兩側的側支撐板,其中右側支撐板設有傳動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機架的總長度小于傳動箱安裝面與左側支撐板安裝面之間的距離。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裝配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機架的總長度比傳動箱安裝面與左側支撐板安裝面之間的距離短3-5mm。
3.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裝配結構,其特征在于:機架兩側設有一體成型的端板,所述端板上設有放置焊接螺母的焊孔,所述的焊孔大于焊接螺母外徑2-3mm。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一種旋耕機機架與側支撐板的裝配結構,包括機架和對稱分布在機架兩側的側支撐板,其中一個側支撐板設有邊置傳動箱,所述機架的總長度小于邊置傳動箱安裝面與另一個側支撐板安裝面之間的距離,機架兩側設有一體成型的端板,所述端板上設有放置焊接螺母的焊孔,所述的焊孔大于焊接螺母外徑。本實用新型在裝配部件之間預留出間隙,來調整裝配過程中的因制造誤差和焊接變形對機器裝配的影響,從而提高機架和支撐板的裝配精度,進而提高整機的裝配精度。
【IPC分類】A01B51-00
【公開號】CN204442980
【申請號】CN201520045563
【發明人】袁靖昆, 彭世勛, 彭涌淦, 彭杰勛, 彭進先, 彭靖昆, 彭博, 袁志剛
【申請人】湖南春燕機械制造有限公司
【公開日】2015年7月8日
【申請日】2015年1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