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可自動投料的水產養殖池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形涉及一種水產養殖裝置,具體涉及一種可自動投料的水產養殖池,屬于水產養殖設備領域。
【背景技術】
[0002]水產品因為味道鮮美、營養豐富而受到廣大消費者的青睞,由于具有巨大的市場,從而使水產養殖成為了一種產業。隨著水產的經濟價值的提高,養殖水產的范圍也在增大。為了更好地養殖水產,創造更好地經濟效益,在水產的養殖過程中就需要注意水產的生活習性。在現有的水產養殖裝置中沒有兼顧到水產生活習性的各個方面,因此水產養殖的死亡率較高。現有的水產養殖池還需定期地對水產養殖池進行清理,因此增加了養殖成本。
【實用新型內容】
[0003]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可自動投料的水產養殖池,該可自動投料的水產養殖池不僅可自動投料,還方便沖洗蝦巢,此外,還能夠根據需要調節水位,有選擇地排放上層或下層水體的污物。
[0004]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如下:
[0005]—種可自動投料的水產養殖池,其包括池體,所述池體的池底設有水平支撐架,所述水平支撐架的上方重疊放置水產養殖框,水平支撐架下方設有增氧裝置,所述增氧裝置包括相互平行且均勻間隔排列的多根橫管和位于池體外部且與橫管連通的進氣管,所述橫管側壁上均勻分布多個透氣孔,所述水產養殖框的上方設置有一個自動投料裝置,所述自動投料裝置包括控制裝置、至少一個儲料箱、至少一個閥門和下料通道,所述控制裝置與閥門相連接以控制閥門的啟閉,所述儲料箱設置于下料通道的上方,所述下料通道傾斜設置,所述池體的側壁設置有進水管和出水管,所述出水管的進水端連通一水位調節裝置,所述水位調節裝置為“L”形彎管,所述“L”形彎管可圍繞出水管作周向旋轉;所述池體的上方設置有一可折疊的遮光網和噴淋裝置。
[0006]本實用新型的使用方法:
[0007]將水產養殖框安放在水平支撐架上,再往池體內注入一定高度的海水,多余的海水可以通過出水口排出池體。這樣在進行海水更換時,按照水產養殖養殖的需要,調節水位調節裝置,將其向池底底部方向調節,便可以實現將池體底部沉積物吸出池外,以保證水產品生長的良好環境。池體的底部設置有增氧裝置,為水產品的生長提供氧氣。池體的上方設置有自動投料裝置,定時定量投放飼料,防止水產品因饑餓而發生相互撕咬的現象。水產養殖框的上方具有噴淋裝置與之相通,對水產養殖框定期進行清理。
[0008]本實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09]1、本實用新型的增氧裝置,能增加水產品的成活幾率。
[0010]2、本實用新型的自動投料裝置,定時定量投放飼料,防止水產品因饑餓而發生相互撕咬的現象。
[0011]3、本實用新型的水產養殖框上方的噴淋裝置,在對水產養殖框進行清理時,不需要將水產養殖框取出,只需打開噴淋裝置開關即可,大大節約了勞動力。
[0012]4、本實用新型采用水位調節裝置排水,可有選擇地排上層或下層水體的污物,又可根據需要控制水池水位。
【附圖說明】
[0013]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水產養殖池的俯視圖;
[0014]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自動投料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0015]圖中附圖標記表示為:
[0016]1-池體、2-水平支撐架、3-水產養殖框、4-增氧裝置、41-橫管、42-進氧管、43-透氣孔、5-自動投料裝置、51-控制裝置、52-儲料箱、53-閥門、54-下料箱、6-進水口、7-出水口、71-L型管、8-遮光網。
【具體實施方式】
[0017]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來對本實用新型進行詳細的說明。
[0018]參見圖1和圖2,一種可自動投料的水產養殖池,其包括池體1,所述池體1的池底設有水平支撐架2,所述水平支撐架2的上方重疊放置水產養殖框3,水平支撐架2下方設有增氧裝置4,所述增氧裝置4包括相互平行且均勻間隔排列的多根橫管41和位于池體1外部且與橫管41連通的進氣管42,所述橫管41側壁上均勻分布多個透氣孔43,所述水產養殖框3的上方設置有一個自動投料裝置5,所述自動投料裝置5包括控制裝置51、至少一個儲料箱52、至少一個閥門53和下料通道54,所述控制裝置51與閥門53相連接以控制閥門53的啟閉,所述儲料箱52設置于下料通道54的上方,所述下料通道54傾斜設置,所述池體1的側壁設置有進水管6和出水管7,所述出水管7的進水端連通一水位調節裝置71,所述水位調節裝置71為“L”形彎管,所述“L”形彎管可圍繞出水管7作周向旋轉;所述池體1的上方設置有一可折疊的遮光網8和噴淋裝置。
[0019]本實施例的使用原理:將水產養殖框3安放在水平支撐架2上,再往池體內注入一定高度的海水,多余的海水可以通過出水口排出池體。這樣在進行海水更換時,按照水產養殖養殖的需要,調節水位調節裝置,將其向池底底部方向調節,便可以實現將池體底部沉積物吸出池外,以保證水產品生長的良好環境。池體的底部設置有增氧裝置4,為水產品的生長提供氧氣。池體的上方設置有自動投料裝置5,定時定量投放飼料,防止水產品因饑餓而發生相互撕咬的現象。水產養殖框3的上方具有噴淋裝置與之相通,對水產養殖框3定期進行清理。
[0020]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實用新型的專利范圍,凡是利用本實用新型說明書及附圖內容所作的等效結構或等效流程變換,或直接或間接運用在其他相關的技術領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實用新型的專利保護范圍內。
【主權項】
1.一種可自動投料的水產養殖池,其特征在于:包括池體(1),所述池體(1)的池底設有水平支撐架(2),所述水平支撐架(2)的上方重疊放置水產養殖框(3),水平支撐架(2)下方設有增氧裝置(4),所述增氧裝置(4)包括相互平行且均勻間隔排列的多根橫管(41)和位于池體(1)外部且與橫管(41)連通的進氣管(42),所述橫管(41)側壁上均勻分布多個透氣孔(43),所述水產養殖框(3)的上方設置有一個自動投料裝置(5),所述自動投料裝置(5)包括控制裝置(51)、至少一個儲料箱(52)、至少一個閥門(53)和下料通道(54),所述控制裝置(51)與閥門(53)相連接以控制閥門(53)的啟閉,所述儲料箱(52)設置于下料通道(54)的上方,所述下料通道(54)傾斜設置,所述池體(1)的側壁設置有進水管(6)和出水管(7),所述出水管(7)的進水端連通一水位調節裝置(71),所述水位調節裝置(71)為“L”形彎管,所述“L”形彎管可圍繞出水管(7)作周向旋轉;所述池體(1)的上方設置有一可折疊的遮光網(8)和噴淋裝置。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可自動投料的水產養殖池,其包括池體,所述池體的池底設有水平支撐架,所述水平支撐架的上方重疊放置水產養殖框,水平支撐架下方設有增氧裝置,所述水產養殖框的上方設置有一個自動投料裝置,所述池體的側壁設置有進水管和出水管,所述出水管的進水端連通一水位調節裝置,所述水位調節裝置為“L”形彎管,所述“L”形彎管可圍繞出水管作周向旋轉;所述池體的上方設置有一可折疊的遮光網和噴淋裝置。
【IPC分類】A01K61/00, A01K61/02, A01K63/04
【公開號】CN204968945
【申請號】CN201520614578
【發明人】駱文樹
【申請人】莆田市海發水產開發有限公司
【公開日】2016年1月20日
【申請日】2015年8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