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秸稈粉碎機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機械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秸桿粉碎機。
【背景技術】
[0002]收割小麥、玉米等作物后留下的秸桿不僅會妨礙下一輪耕作,還會影響旋耕機的運轉,目前最常用的處理方法就是焚燒,然而,通過焚燒處理秸桿一方面會使具有潛在營養的秸桿白白浪費,另一方面,燃燒產生的煙霧會對空氣造成較大污染,尤其是在大面積焚燒時,其產生的煙霧還可能造成能見度的下降,對交通造成一定影響。雖然秸桿粉碎后具有很多的潛在用途,但是其經濟性目前尚不理想,因此,秸桿還田是一個秸桿處理的不錯選擇。
[0003]目前的秸桿粉碎機大多固定的,農戶需要將秸桿從田中取出,然后放入粉碎機中打碎,然后還田或者他用。搬用秸桿等輔助工作占工作量的比重很大,對農戶來說,這項工作比起焚燒秸桿更繁重。
【實用新型內容】
[0004]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秸桿粉碎機,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
[0005]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秸桿粉碎機,包括傳送帶、支撐架、走輪、進料口、粉碎機外殼、電機、滾動軸、齒條、出料口和震動裝置,所述傳送帶的底部設置支撐架,所述支撐架的底部固定連接有走輪,所述傳送帶的右側固定連接有進料口,所述進料口的右側設有粉碎機外殼,所述粉碎機外殼的頂部設有電機,所述粉碎機外殼的內腔設有滾動軸,且所述滾動軸與電機固定連接,所述滾動軸的表面固定連接有齒條,所述粉碎機外殼的右側固定連接有出料口,所述粉碎機外殼的底部設有震動裝置,所述震動裝置包括震動機和傳動軸,所述傳動軸在粉碎機外殼的底部,所述震動機在傳動軸的右側。
[0006]優選的,所述傳送帶分為第一傳送帶和第二傳送帶,且所述第二傳送帶在第一傳送帶的右側。
[0007]優選的,所述粉碎機外殼的底部也固定連接有支撐架。
[0008]優選的,所述安裝在滾動軸上的齒條呈螺旋排列。
[0009]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該秸桿粉碎機,通過設置走輪,可以使整個裝置在田地里無阻礙的行走,通過設置震動裝置,可使在粉碎機外殼里的秸桿震動,不會堵塞,通過設置傳送帶,可使田里的秸桿輕易送到整個裝置上,整體方便了農民的操作。
【附圖說明】
[0010]圖1為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
[0011]圖中:1傳送帶、11第一傳送帶、12第二傳送帶、2支撐架、3走輪、4進料口、5粉碎機外殼、6電機、7滾動軸、8齒條、9出料口、10震動裝置、101震動機和102傳動軸。
【具體實施方式】
[0012]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0013]請參閱圖1,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技術方案:一種秸桿粉碎機,包括傳送帶1、支撐架2、走輪3、進料口 4、粉碎機外殼5、電機6、滾動軸7、齒條8、出料口 9和震動裝置10,所述傳送帶1分為第一傳送帶11和第二傳送帶12,且所述第二傳送帶12在第一傳送帶11的右側,所述傳送帶1的底部設置支撐架,所述支撐架2的底部固定連接有走輪3,所述傳送帶1的右側固定連接有進料口 4,所述進料口 4的右側設有粉碎機外殼5,粉碎機外殼5的底部也固定連接支撐架2,所述粉碎機外殼5的頂部設有電機6,所述粉碎機外殼5的內腔設有滾動軸7,且所述滾動軸7與電機6固定連接,所述滾動軸7的表面固定連接有齒條8,所述安裝在滾動軸7上的齒條8呈螺旋排列,所述粉碎機外殼5的右側固定連接有出料口 9,所述粉碎機外殼5的底部設有震動裝置10,所述震動裝置10包括震動機101和傳動軸102,所述傳動軸102在粉碎機外殼5的底部,所述震動機101在傳動軸102的右側。
[0014]工作原理:該機器工作時,通過走輪3在田里行走,田里的秸桿可以輕易送上第一傳送帶11到第二傳送帶12進而到進料口 4,電機6運行帶動滾動軸7轉動,使稻桿粉碎,同時震動裝置10工作,使裝置不會堵塞,粉碎后的秸桿經出料口 9排出。
[0015]盡管已經示出和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況下可以對這些實施例進行多種變化、修改、替換和變型,本實用新型的范圍由所附權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主權項】
1.一種秸桿粉碎機,包括傳送帶(1)、支撐架(2)、走輪(3)、進料口(4)、粉碎機外殼(5)、電機(6)、滾動軸(7)、齒條(8)、出料口 (9)和震動裝置(10),其特征在于:所述傳送帶(1)的底部設置支撐架(2),所述支撐架(2)的底部固定連接有走輪(3),所述傳送帶(1)的右側固定連接有進料口(4),所述進料口(4)的右側設有粉碎機外殼(5),所述粉碎機外殼(5)的頂部設有電機(6),所述粉碎機外殼(5)的內腔設有滾動軸(7),且所述滾動軸(7)與電機¢)固定連接,所述滾動軸(7)的表面固定連接有齒條(8),所述粉碎機外殼(5)的右側固定連接有出料口(9),所述粉碎機外殼(5)的底部設有震動裝置(10),所述震動裝置(10)包括震動機(101)和傳動軸(102),所述傳動軸(102)在粉碎機外殼(5)的底部,所述震動機(101)在傳動軸(102)的右側。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秸桿粉碎機,其特征在于:所述傳送帶1分為第一傳送帶(11)和第二傳送帶(12),且所述第二傳送帶(12)在第一傳送帶(11)的右側。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秸桿粉碎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粉碎機外殼(5)的底部也固定連接支撐架(2)。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秸桿粉碎機,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裝在滾動軸(7)上的齒條(8)呈螺旋排列。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秸稈粉碎機,包括傳送帶、支撐架、走輪、進料口、粉碎機外殼、電機、滾動軸、齒條、出料口和震動裝置,所述傳送帶的底部設置支撐架,所述支撐架的底部固定連接有走輪,所述傳送帶的右側固定連接有進料口,所述進料口的右側設有粉碎機外殼,所述粉碎機外殼的頂部設有電機,所述粉碎機外殼的內腔設有滾動軸,且所述滾動軸與電機固定連接,所述滾動軸的表面固定連接有齒條,所述粉碎機外殼的右側固定連接有出料口,所述粉碎機外殼的底部設有震動裝置。該秸稈粉碎機,通過設置走輪,可以使整個裝置在田地里無阻礙的行走,通過設置傳送帶,可使田里的秸稈輕易送到整個裝置上,整體方便了農民的操作。
【IPC分類】A01D82/00, B02C19/22
【公開號】CN205017883
【申請號】CN201520613270
【發明人】何紀江
【申請人】何紀江
【公開日】2016年2月10日
【申請日】2015年8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