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果樹施肥裝置的制造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施肥裝置,具體涉及一種果樹施肥裝置。
【背景技術】
[0002]目前果木業施肥仍采用開穴開溝撒施的方式。這種原始的施肥方式有以下缺點:1,效率低、資源浪費大、污染嚴重;2,投資大,勞動量大,生產成本高,品質低下,開溝開穴受氣候制約;3,施肥過分集中,難以被樹充分吸收利用;4對樹根的機械性損傷和燒根現象都較為嚴重;5,果樹年施肥在四次以上,為了減少投勞和傷根,許多果農都采用壓縮次數,加大肥量,造成土壤中殘留嚴重,反過來又危害樹的生長;6撒施只適宜冬季,必須旋耕,肥料揮發嚴重,污染大氣;7不管采用何種方式都免不了對樹根的機械性損傷和人為的病源傳播,也很難將肥料施入合理的深底。
【發明內容】
[0003]針對上述現有技術中存在的問題與缺陷,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果樹施肥裝置,該施肥裝置結構簡單,使用方便。
[0004]為了實現上述實用新型的目的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果樹施肥裝置,包括輸送管,所述的輸送管通過閥門與量倉的入口連通,所述的量倉的出口與弧形管連通,所述的弧形管上設有若干個漏水孔子,所述的輸送管上并列連接多個量倉。
[0005]本實用新型的工作原理:肥料經水溶解后通過輸送管經閥門輸送到量倉當中,月巴料水在從量倉中通過弧形管迅慢慢擴散到理想的土層當中,從而保證樹木全面充分吸收。
[0006]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該施肥裝置包括輸送管,閥門,量倉,弧形管。閥門與輸送管和量倉連接,弧形管與量倉對接后埋入理想的土層當中。將弧形管埋入土層當中,這樣就避免了開穴開溝對樹根的機械性損傷和燒根現象,肥料經水溶解后通過弧形管慢慢擴散,增大了樹的吸收面積,減少滯留時間,水溶后有利于樹木充分吸收,降低了揮發,留失和殘留,節約成本和資源,減少肥害。弧形管與地面相連,提高土壤深層的透氣性,施肥深,誘導樹根向深處扎,提高樹的抗旱能力可使地下管理變為現實,改部分地上施藥為根部施藥,提高施藥效力,保護益蟲、益鳥,減少大氣污染。在無水源地靠人工汲水,就能有效解決抗旱問題,同時還可在弧型管里放置微量元素的營養棒
【附圖說明】
[0007]圖1為本實用新型施肥裝置的主視結構示意圖。
[0008]圖2為圖1的俯視結構示意圖。
[0009]附圖標記:1、輸送管,2、閥門,3、量倉,4、弧形管,5、入口,6、出口。
【具體實施方式】
[0010]如圖1和圖2所示的一種果樹施肥裝置,包括輸送管1,所述的輸送管1通過閥門2與量倉3的入口 5連通,所述的量倉3的出口與弧形管4連通,所述的弧形管4上設有若干個漏水孔子。所述的輸送管1上并列連接多個量倉3。
[0011]所述的輸送管1通過多個閥門與多個量倉連接之后處于地面之上,化肥經水溶解后通過輸送管1與閥門2從量倉3的入口 5進入量倉3,弧形管4與量倉3的出口對接埋入到理想的土層當中,化肥水從糧倉3的出口 6進入到弧形管4,弧形管4中含有若干個漏水孔,這些漏水孔可以讓化肥水通過弧形管4慢慢的滲入到理想的土層當中。
[0012]以上所述僅用以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而非限制,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對本使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所做的其他修改或者等同替換,只要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精神和范圍,均應涵蓋在本實用新型的權利要求范圍當中。
【主權項】
1.一種果樹施肥裝置,包括輸送管(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輸送管(1)通過閥門(2)與量倉⑶的入口(5)連通,所述的量倉(3)的出口與弧形管⑷連通,所述的弧形管(4)上設有若干個漏水孔子。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果樹施肥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輸送管(1)上并列連接多個量倉⑶。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果樹施肥裝置,包括輸送管,所述的輸送管通過閥門與量倉的入口連通,所述的量倉的出口與弧形管連通,所述的弧形管上設有若干個漏水孔子。所述的輸送管上并列連接多個量倉。將弧形管埋入土層當中,這樣就避免了開穴開溝對樹根的機械性損傷和燒根現象,肥料經水溶解后通過弧形管慢慢擴散,增大了樹的吸收面積,減少滯留時間,水溶后有利于樹木充分吸收,降低了揮發,留失和殘留,節約成本和資源,減少肥害。弧形管與地面相連,提高土壤深層的透氣性,施肥深,誘導樹根向深處扎,提高樹的抗旱能力可使地下管理變為現實,改部分地上施藥為根部施藥,提高施藥效力。
【IPC分類】A01C23/02
【公開號】CN205030112
【申請號】CN201520739427
【發明人】王新超
【申請人】王新超
【公開日】2016年2月17日
【申請日】2015年9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