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vjp15"></listing><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ideo></cite>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menuitem>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var>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cite>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menuitem id="vjp15"><span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span></menuitem>
<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

一種增氧工具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10120359閱讀:344來源:國知局
一種增氧工具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屬于發菌培養工具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結構簡單,操作簡便,能有效減少勞動強度的增氧工具。
【背景技術】
[0002]菌類培養過程培養料裝袋消毒后要進行接種,在料袋一側面均勻地連續打四個孔,用大號鑷子或接種器從菌種瓶內快速取出菌種,塞入空穴,菌種接入培養料中后的頭三天為萌動期,即菌絲恢復和萌發,要求溫度25~28°C,最為適宜;5天后,接種口的菌絲呈白色絨毛狀,開始吃料,10天后,菌絲3~5cm,菌絲呼吸量增大,就需要給料袋進行增氧,即在種穴附近扎出小孔,便于菌絲呼吸;隨著菌絲不斷長大,還需要不斷扎孔供菌絲呼吸,傳統增氧方法是工人用尖的工具在料袋上逐個刺洞,每次接種培養成百上千個料袋,工人逐個扎孔勞動強度過大。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結構簡單,操作簡便,能有效減少勞動強度的增氧工具。
[0004]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包括面板和增氧釘,所述面板一側固接與之垂直的增氧釘,所述增氧釘工作端呈針尖狀,所述增氧釘呈矩陣或交錯分布,所述面板另一側或下端設置手持件,所述手持件上設置有膠質軟套,所述膠質軟套上設置防滑紋。
[0005]本實用新型通過設置和基質包大小相適應的帶增氧釘和手持件的面板,菌絲萌發時呼吸量較小,用帶四顆增氧釘的增氧工具在種穴周圍敲出四個小孔供菌絲呼吸;隨著菌絲長大,呼吸量增大,用交錯分布增氧釘的增氧工具在培養料包上各個方位敲一次,培養料包上就會均布很多小孔供菌絲呼吸,大大減小了勞動強度且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圖說明】
[0006]圖1為本實用新型整體結構示意圖;
[0007]圖2為圖1之左視結構示意圖;
[0008]圖3為本實用新型另一實施方式結構示意圖;
[0009]圖4為本實用新型另一實施方式結構示意圖;
[0010]圖中:1_面板,2-手持件,3-增氧釘。
【具體實施方式】
[0011]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說明,但不得以任何方式對本實用新型加以限制,基于本實用新型教導所作的任何變更或改進,均屬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0012]如圖1~4所示,本實用新型包括面板1和增氧釘3,所述面板1 一側固接與之垂直的增氧釘3,所述增氧釘3工作端呈針尖狀,所述增氧釘3呈矩陣或交錯分布,所述面板1另一側或下端設置手持件2,所述手持件2上設置有膠質軟套,所述膠質軟套上設置防滑紋。
[0013]所述面板1另一側設置手持件2,所述手持件2為U形結構,其開口的一端固接在面板1上。
[0014]所述面板1下端設置手持件2,所述手持件2為圓柱狀且與面板1之間圓弧過渡連接。
[0015]所述增氧釘3設置四顆圍成一個方形,所述方形的大小與種穴大小相適應。
[0016]所述增氧釘3交錯設置至少兩排,每排每兩顆增氧釘3之間的距離為l~4cm,排間距為l~4cm。
[0017]所述增氧釘3長l~5cm。
[0018]所述面板1的大小和培養料包的大小相適應。
[0019]本實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工作過程如下:
[0020]本實用新型通過設置和基質包大小相適應的帶增氧釘和手持件的面板,菌絲萌發時呼吸量較小,用帶四顆增氧釘的增氧工具在種穴周圍敲出四個小孔供菌絲呼吸;隨著菌絲長大,呼吸量增大,用交錯分布增氧釘的增氧工具在培養料包上各個方位敲一次,培養料包上就會均布很多小孔供菌絲呼吸,大大減小了勞動強度且提高了工作效率。
【主權項】
1.一種增氧工具,其特征是:包括面板(1)和增氧釘(3),所述面板(1)一側固接與之垂直的增氧釘(3),所述增氧釘(3)工作端呈針尖狀,所述增氧釘(3)呈矩陣或交錯分布,所述面板(1)另一側或下端設置手持件(2),所述手持件(2)上設置有膠質軟套,所述膠質軟套上設置防滑紋。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增氧工具,其特征是:所述面板(1)另一側設置手持件(2),所述手持件(2 )為U形結構,其開口的一端固接在面板(1)上。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增氧工具,其特征是:所述面板(1)下端設置手持件(2),所述手持件(2)為圓柱狀且與面板(1)之間圓弧過渡連接。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增氧工具,其特征是:所述增氧釘(3)設置四顆圍成一個方形,所述方形的大小與種穴大小相適應。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增氧工具,其特征是:所述增氧釘(3)交錯設置至少兩排,每排每兩顆增氧釘(3)之間的距離為l~4cm,排間距為l~4cm。6.根據權利要求4或5所述的增氧工具,其特征是:所述增氧釘(3)長l~5cm。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增氧工具,其特征是:所述面板(1)的大小和培養料包的大小相適應。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增氧工具,包括面板和增氧釘,所述面板一側固接與之垂直的增氧釘,所述增氧釘工作端呈針尖狀,所述增氧釘呈矩陣或交錯分布,所述面板另一側或下端設置手持件,所述手持件上設置有膠質軟套,所述膠質軟套上設置防滑紋。本實用新型通過設置和基質包大小相適應的帶增氧釘和手持件的面板,菌絲萌發時呼吸量較小,用帶四顆增氧釘的增氧工具在種穴周圍敲出四個小孔供菌絲呼吸;隨著菌絲長大,呼吸量增大,用交錯分布增氧釘的增氧工具在培養料包上各個方位敲一次,培養料包上就會均布很多小孔供菌絲呼吸,大大減小了勞動強度且提高了工作效率。
【IPC分類】A01G1/04
【公開號】CN205030186
【申請號】CN201520659504
【發明人】張玉竹
【申請人】宣威市匯豐食用菌開發有限公司
【公開日】2016年2月17日
【申請日】2015年8月29日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韩国伦理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