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vjp15"></listing><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ideo></cite>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menuitem>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var>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cite>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menuitem id="vjp15"><span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span></menuitem>
<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

秸稈打捆裝置的制造方法

文檔序號:10250140閱讀:476來源:國知局
秸稈打捆裝置的制造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農用機械技術,特別是涉及一種秸桿打捆裝置的技術。
【背景技術】
[0002]近年來隨著市場對牛羊,奶制品的需求增多,對牧草的需求量也日益增加;隨著保護環境的意識的提高,作物秸桿不再象往常一樣丟棄,而是打捆后回收利用。
[0003]目前的秸桿打捆方式主要是人工打捆,這種打捆方式作業效率很低,勞動強度也很大。為了克服人工打捆的缺陷,市場上出現了一種秸桿打捆機,這種秸桿打捆機是一個裝有彈簧或螺栓等部件的料架,在進行打捆作業時,由人工將秸桿堆放在料架上,然后再由人工將彈簧拉緊或將螺栓頂緊,然后再對秸桿堆進行捆扎,捆扎完畢后再由人工將彈簧松開或將螺栓松開,然后再從料架上取下已捆扎完畢的秸桿。這種秸桿打捆機相對人工打捆方式,作業效率有所提高,勞動強度也有所下降,但是作業效率仍然后較低,勞動強度也仍然較高。

【發明內容】

[0004]針對上述現有技術中存在的缺陷,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作業效率高,勞動強度低的秸桿打捆裝置。
[0005]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種秸桿打捆裝置,包括用于放置草料的料架,其特征在于:還包括由側壓連桿、側壓缸及兩根側壓頂桿構成的側壓機構,由豎壓連桿、豎壓缸及兩根豎壓頂桿構成的豎壓機構,用于驅動側壓缸、豎壓缸運行的打捆控制單元;所述側壓機構、豎壓機構均為四邊形聯動機構;
[0006]所述料架上裝有左右各一個能左右移動的壓板,及上下各一個能上下移動的壓板;
[0007]所述側壓機構中,側壓連桿、側壓缸分置于料架的上下兩側,兩根側壓頂桿分置于料架的左右兩側,且左側壓頂桿與左壓板樞接,右側壓頂桿與右壓板樞接,側壓連桿的左右兩端與兩根側壓頂桿的上端分別樞接,側壓缸的缸體與其中一根側壓頂桿的下端樞接,側壓缸的動力臂與另一根側壓頂桿的下端樞接;
[0008]所述豎壓機構中,豎壓連桿、豎壓缸分置于料架的左右兩側,兩根豎壓頂桿分置于料架的上下兩側,且上豎壓頂桿與上壓板樞接,下豎壓頂桿與下壓板樞接,豎壓連桿的上下兩端與兩根豎壓頂桿的右端分別樞接,豎壓缸的缸體與其中一根豎壓頂桿的左端樞接,豎壓缸的動力臂與另一根豎壓頂桿的左端樞接。
[0009]進一步的,所述打捆控制單元包括液壓油箱、油栗、換向閥、溢流閥;
[0010]所述油栗的吸油口接入液壓油箱,油栗的栗油口分別接到溢流閥的壓力油口及換向閥的壓力油口,溢流閥的回油口及換向閥的回油口分別接入液壓油箱,換向閥的第一工作油口接側壓缸及豎壓缸的無桿腔,換向閥的第二工作油口接側壓缸及豎壓缸的有桿腔,且換向閥的第二工作油口接有壓力表。[0011 ]進一步的,所述換向閥的第二工作油口接有壓力表。
[0012]本實用新型提供的秸桿打捆裝置,利用打捆控制單元驅動側壓缸、豎壓缸運行,gp可自動壓緊料架上的秸桿堆,從而方便作業人員對秸桿堆進行打捆,具有作業效率高,勞動強度低的特點。
【附圖說明】
[0013]圖1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秸桿打捆裝置的立體圖;
[0014]圖2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秸桿打捆裝置中的側壓機構的結構示意圖;
[0015]圖3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秸桿打捆裝置中的豎壓機構的結構示意圖;
[0016]圖4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秸桿打捆裝置中的打捆控制單元的液壓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7]以下結合【附圖說明】對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作進一步詳細描述,但本實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實用新型,凡是采用本實用新型的相似結構及其相似變化,均應列入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本實用新型中的頓號均表示和的關系。
[0018]如圖1-圖3所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所提供的一種秸桿打捆裝置,包括用于放置草料的料架I,其特征在于:還包括由側壓連桿32、側壓缸31及兩根側壓頂桿33構成的側壓機構,由豎壓連桿42、豎壓缸41及兩根豎壓頂桿43構成的豎壓機構,用于驅動側壓缸31、豎壓缸41運行的打捆控制單元;所述側壓機構、豎壓機構均為四邊形聯動機構;
[0019]所述料架I上裝有左右各一個能左右移動的壓板21、22,及上下各一個能上下移動的壓板23、24;
[0020]所述側壓機構中,側壓連桿32、側壓缸31分置于料架I的上下兩側,兩根側壓頂桿33分置于料架I的左右兩側,且左側壓頂桿33與左壓板21樞接,右側壓頂桿33與右壓板22樞接,側壓連桿32的左右兩端與兩根側壓頂桿33的上端分別樞接,側壓缸31的缸體與其中一根側壓頂桿33的下端樞接,側壓缸31的動力臂與另一根側壓頂桿33的下端樞接;
[0021 ] 所述豎壓機構中,豎壓連桿42、豎壓缸41分置于料架I的左右兩側,兩根豎壓頂桿43分置于料架I的上下兩側,且上豎壓頂桿43與上壓板23樞接,下豎壓頂桿43與下壓板24樞接,豎壓連桿42的上下兩端與兩根豎壓頂桿43的右端分別樞接,豎壓缸41的缸體與其中一根豎壓頂桿43的左端樞接,豎壓缸41的動力臂與另一根豎壓頂桿43的左端樞接。
[0022]如圖4所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所述側壓缸、豎壓缸均為液壓缸,所述打捆控制單元包括液壓油箱Ul、油栗Dl、換向閥Hl、溢流閥H2;
[0023]所述油栗Dl的吸油口接入液壓油箱Ul,油栗Dl的栗油口分別接到溢流閥H2的壓力油口及換向閥Hl的壓力油口,溢流閥H2的回油口及換向閥Hl的回油口分別接入液壓油箱Ul,換向閥Hl的第一工作油口接側壓缸31及豎壓缸41的無桿腔,換向閥Hl的第二工作油口接側壓缸31及豎壓缸41的有桿腔,且換向閥Hl的第二工作油口接有壓力表Pl。
[0024]本實用新型其他實施例中,所述打捆控制單元也可以采用實現相同功能的其它結構形式的液壓動力系統,所述側壓缸、豎壓缸也可以采用氣缸,相應的,打捆控制單元也可以換成氣動控制系統。
[0025]本實用新型實施例適用于秸桿打捆作業,其工作方式如下:
[0026]在初始狀態下,側壓缸及豎壓缸的活塞桿處于伸出狀態,此時先由人工將秸桿堆放在料架上,然后利用油栗驅動側壓缸及豎壓缸動作,使得側壓缸及豎壓缸的活塞桿各作一個縮回行程,側壓缸的活塞桿縮回時,會帶動兩根側壓頂桿對向靠攏,使得兩根側壓頂桿推動左壓板、右壓板對向靠攏,從而在左右兩個方向上將料架上的秸桿堆壓緊;豎壓缸的活塞桿縮回時,會帶動兩根豎壓頂桿對向靠攏,使得兩根豎壓頂桿推動上壓板、下壓板對向靠攏,從而在上下兩個方向上將料架上的秸桿堆壓緊;然后再對秸桿堆進行捆扎,捆扎完畢后再利用油栗驅動側壓缸及豎壓缸動作,使得側壓缸及豎壓缸的活塞桿各作一個伸出行程,使得兩根側壓頂桿背向移動,兩根豎壓頂桿也同時背向移動,使得四個壓板也隨之松開已捆扎好的秸桿堆,然后即可從料架上取下已捆扎完畢的秸桿堆;
[0027]通過調節溢流閥的壓力閾值,可以調節換向閥第二工作油口的出口壓力,從而實現對側壓缸及豎壓缸的出力控制,進而實現對秸桿堆壓緊程度的控制,可以達到調節秸桿堆密度的效果。
【主權項】
1.一種秸桿打捆裝置,包括用于放置草料的料架,其特征在于:還包括由側壓連桿、側壓缸及兩根側壓頂桿構成的側壓機構,由豎壓連桿、豎壓缸及兩根豎壓頂桿構成的豎壓機構,用于驅動側壓缸、豎壓缸運行的打捆控制單元;所述側壓機構、豎壓機構均為四邊形聯動機構; 所述料架上裝有左右各一個能左右移動的壓板,及上下各一個能上下移動的壓板; 所述側壓機構中,側壓連桿、側壓缸分置于料架的上下兩側,兩根側壓頂桿分置于料架的左右兩側,且左側壓頂桿與左壓板樞接,右側壓頂桿與右壓板樞接,側壓連桿的左右兩端與兩根側壓頂桿的上端分別樞接,側壓缸的缸體與其中一根側壓頂桿的下端樞接,側壓缸的動力臂與另一根側壓頂桿的下端樞接; 所述豎壓機構中,豎壓連桿、豎壓缸分置于料架的左右兩側,兩根豎壓頂桿分置于料架的上下兩側,且上豎壓頂桿與上壓板樞接,下豎壓頂桿與下壓板樞接,豎壓連桿的上下兩端與兩根豎壓頂桿的右端分別樞接,豎壓缸的缸體與其中一根豎壓頂桿的左端樞接,豎壓缸的動力臂與另一根豎壓頂桿的左端樞接。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秸桿打捆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打捆控制單元包括液壓油箱、油栗、換向閥、溢流閥; 所述油栗的吸油口接入液壓油箱,油栗的栗油口分別接到溢流閥的壓力油口及換向閥的壓力油口,溢流閥的回油口及換向閥的回油口分別接入液壓油箱,換向閥的第一工作油口接側壓缸及豎壓缸的無桿腔,換向閥的第二工作油口接側壓缸及豎壓缸的有桿腔,且換向閥的第二工作油口接有壓力表。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秸桿打捆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換向閥的第二工作油口接有壓力表。
【專利摘要】一種秸稈打捆裝置,涉及農用機械技術領域,所解決的是提高作業效率及降低勞動強度的技術問題。該裝置包括料架,由側壓連桿、側壓缸及兩根側壓頂桿構成的側壓機構,由豎壓連桿、豎壓缸及兩根豎壓頂桿構成的豎壓機構,用于驅動側壓缸、豎壓缸運行的打捆控制單元;所述側壓機構、豎壓機構均為四邊形聯動機構;所述料架上裝有左右各一個壓板及上下各一個壓板;所述側壓機構中的兩根側壓頂桿分別與左壓板、右壓板樞接,豎壓機構中的兩根豎壓頂桿分別與上壓板、下壓板樞接。本實用新型提供的裝置,適用于秸稈打捆作業。
【IPC分類】A01D59/02
【公開號】CN205161178
【申請號】CN201520913911
【發明人】孫林軍, 松井修, 袁正華, 丁天嶺
【申請人】上海世達爾現代農機有限公司
【公開日】2016年4月20日
【申請日】2015年11月17日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韩国伦理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