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藥混配罐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藥液混合裝置,具體地說是一種農藥混配罐。
【背景技術】
[0002]農業生產中利用噴霧器噴灑農藥防治蟲害已經是必不可少的一個環節,常見的噴霧器為小型農用噴霧器,其主要用于花卉、苗圃、小塊農田蔬菜、果樹的病蟲害防治過程中,由于其體積小、自重輕、便于攜帶運輸等優點在農業噴藥裝置領域占有較大的比重。近年來,隨著規模化種植園的出現,中小型噴藥機械迅速發展起來,與小型噴霧器相比,中小型噴藥機械工作效率高、噴射效果好,在規模化種植中存在著巨大的優勢。但隨之而來的是農藥混配的問題,由于中小型噴藥機械容量較大,采用常規的混配裝置已不能滿足藥液配制、供給、運輸等方面的需求。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種農藥混配罐,以解決現有的混配容器混合均勻度差、混配效率低的問題。
[0004]本實用新型是這樣實現的:
[0005]—種農藥混配罐,在罐體的頂部開設有加料口,在所述罐體的底部側壁上開設有排液口 ;所述排液口外接有排液管道,所述排液管道分為兩路,一路為間接排液管,另一路為直接排液管;在所述間接排液管的末端設有循環栗,所述循環栗的液體輸入端與所述間接排液管相連,在所述循環栗的液體輸出端分出兩條管道,分別為循環管道和放液管道,所述循環管道連接到所述罐體的頂部;在所述間接排液管、直接排液管、循環管道和放液管道上分別設有開關閥門。
[0006]在所述直接排液管的管體上接有若干分支管,在每個分支管上分別設有開關閥。
[0007]在所述加料口上封蓋有料口蓋,所述料口蓋的一個端面鉸接在所述罐體上。
[0008]所述罐體通過設置在其底部的支座固定在臺車式行走支架上,所述循環栗通過連接件固定設置在所述行走支架上。
[0009]使用時,將所有的開關閥門關閉,根據需要量將一定比例的農藥與水分別從加料口加入罐體中,然后打開間接排液管和循環管道上的開關閥門,同時開啟循環栗,藥液在循環栗作用下從排液口出來,再經循環管道從罐體頂部進入罐體內,促進農藥與水的混合,如此循環往復,直至藥液完全混合均勻為止,關閉循環栗以及循環管道和間接排液管道上的開關閥門。若是要給小型背負式噴霧器供藥,則只需打開分散出液管上的開關閥門;若是要給中小型噴藥機械供藥,則需要打開間接排液管和放液管道上的開關閥門,并開啟循環栗,即可快速完成供藥工作。
[0010]本實用新型容量大,最大可配制5000公斤藥液,供應700畝農田用藥。本實用新型采用循環栗將罐體內的藥液循環抽出和栗入,從而增強了農藥與水的混合力度,混配得到的藥液更加均勻,解決了少量藥液配混繁瑣,大量藥液難以混勻的問題,同時大大提高了藥液混配效率,可為各種大、中、小、微型噴霧裝置提供藥液。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拆裝簡便,裝置輕巧,便于移動,且成本低廉,適用范圍廣。
【附圖說明】
[0011]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0012]圖中:1、罐體,2、加料口,3、間接排液管,4、直接排液管,5、循環栗,6、循環管道,7、放液管道,8、分支管,9、料口蓋,10、支座。
【具體實施方式】
[0013]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主要由罐體1、循環栗5和管道等部分組成。
[0014]罐體I為臥式設置的圓柱狀容器,為農藥和水的混配提供空間。將罐體I設置成臥式的是為了便于使用者進行加料等操作,如果從節省占地面積的角度考慮,罐體I也可以設置成立式的。如圖1,在罐體I的底部設置有支座10,用以支撐整個罐體I,使其能穩定放置在平面上。在罐體I的頂部開設有加料口 2,水和農藥均通過該加料口 2加入罐體I內部。在加料口 2上扣蓋有料口蓋9,加料完畢后將料口蓋9扣蓋好,防止外界雜質進入罐體I內污染藥液。料口蓋9的一個端面鉸接在罐體I上,料口蓋9可繞鉸接軸翻轉,以打開或關閉加料口 2。料口蓋9也可以采用其他常見連接方式設置在罐體I上,如滑動連接等。
[0015]在罐體I的一個圓形端面的頂部設有循環液進口,在該圓形端面的底部設有排液口,農藥和水混合后得到的藥液從該排液口排出。在排液口外接有排液管道,該排液管道分為兩路,一路為間接排液管3,用于為中小型噴藥機械提供配制好的藥液;另一路為直接排液管4,用于為背負式或其他形式的小型噴霧器提供藥液。在間接排液管3上和直接排液管4上分別設置有開關閥門,用于控制管道的通斷。
[0016]循環栗5設置在間接排液管3的末端,其液體輸入端與間接排液管3相連,在循環栗5的液體輸出端分出兩條管道,一條為循環管道6,另一條為放液管道7,在循環管道6上和放液管道7上分別設有開關閥門。循環管道6的末端連接到罐體I上的循環液進口上,循環栗5和循環管道6用于將罐體I內的藥液循環抽出和注入,以達到農藥與水充分混勻的目的。當藥液混合均勻后,關閉循環管道6上的開關閥門,打開放液管道7上的開關閥門,通過循環栗5和放液管道7快速將藥液注入到中小型噴藥機械中。
[0017]當需要將混配好的藥液注入小型噴霧器中時,關閉間接排液管3上的開關閥門,打開直接排液管4上的開關閥門,藥液即可從直接排液管4的端口流出。為了提高排液效率,在直接排液管4的管體上接有若干分支管8,并在每個分支管8上分別設有開關閥門,這樣可同時向多個噴霧器中排放藥液。
[0018]為了方便藥液在田間運輸,可將罐體I和循環栗5固定設置在臺車式行走車架上。
[0019]本實用新型的各個管道由PVC管或PE軟管連接而成,放液管道和直接排液管的長度可設置成任意需要的長度,以便于給噴藥裝置供藥。
【主權項】
1.一種農藥混配罐,其特征是,在罐體的頂部開設有加料口,在所述罐體的底部側壁上開設有排液口 ;所述排液口外接有排液管道,所述排液管道分為兩路,一路為間接排液管,另一路為直接排液管;在所述間接排液管的末端設有循環栗,所述循環栗的液體輸入端與所述間接排液管相連,在所述循環栗的液體輸出端分出兩條管道,分別為循環管道和放液管道,所述循環管道連接到所述罐體的頂部;在所述間接排液管、直接排液管、循環管道和放液管道上分別設有開關閥門。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農藥混配罐,其特征是,在所述直接排液管的管體上接有若干分支管,在每個分支管上分別設有開關閥。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農藥混配罐,其特征是,在所述加料口上封蓋有料口蓋,所述料口蓋的一個端面鉸接在所述罐體上。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農藥混配罐,其特征是,所述罐體通過設置在其底部的支座固定在臺車式行走支架上,所述循環栗通過連接件固定設置在所述行走支架上。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農藥混配罐,其結構是在罐體的頂部開設有加料口,在罐體的底部側壁上開設有排液口;排液口外接有排液管道,排液管道分為兩路,一路為間接排液管,另一路為直接排液管;在間接排液管的末端設有循環泵,循環泵的液體輸入端與間接排液管相連,在循環泵的液體輸出端分出兩條管道,分別為循環管道和放液管道,循環管道連接到罐體的頂部;在間接排液管、直接排液管、循環管道和放液管道上分別設有開關閥門。本實用新型解決了少量藥液配混繁瑣,大量藥液難以混勻的問題,提高了藥液混配效率,可為各種大、中、小、微型噴霧裝置提供藥液。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拆裝簡便,裝置輕巧,便于移動,且成本低廉,適用范圍廣。
【IPC分類】A01M7/00
【公開號】CN205305815
【申請號】CN201620048787
【發明人】王樹林, 任曉瑞, 劉文藝, 祁虹, 王燕, 張謙, 馮國藝, 林永增, 任景河
【申請人】河北省農林科學院棉花研究所, 曲周縣銀絮棉花種植專業合作社, 曲周縣農牧局
【公開日】2016年6月15日
【申請日】2016年1月19日